范文资料网>书稿范文>赏析>《谒金门·秋夜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谒金门·秋夜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时间:2022-03-19 12:40:18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谒金门·秋夜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原文:

  谒金门·秋夜

  宋代:苏轼

  秋帷里。长漏伴人无寐。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

  晓色又侵窗纸。窗外鸡声初起。声断几声还到耳。已明声未已。

  译文:

  秋帷里。长漏伴人无寐。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

  在秋夜的帐帷里,那计时的满滴长久地陪伴着贵人不能入睡。低枕的玉枕渐渐凉了,轻薄的绣被已用上了,床上弥漫了一片秋天的气氛。

  晓色又侵窗纸。窗外鸡声初起。声断几声还到耳。已明声未已。

  晨光浸透窗纸,窗外报晓的雄鸡发出第一阵鸣声,鸡声断断续续,又从耳边传来,天已亮了,但鸡声还未停息。

  注释:

  秋帷(wéi)里。长漏伴人无寐(mèi)。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

  帷:帐子。漏:古代计时的工具,用壶滴水的方法计算。这里代指时间。玉枕:陶瓷枕,以示华贵之用物。绣被:指绸缎一类的被子,富贵人家的征示。

  晓色又侵窗纸。窗外鸡声初起。声断几声还到耳。已明声未已。

  已:前“已”,已经。末“已”,停止。

  赏析:

  上片,写秋夜思的凉色。“秋帷里,长漏伴人无寐。”不说贵人心不平静,而说长漏与贵人为伴不能人眠,躺卧“秋帷”,煎熬“无寐”。“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不说贵人秋思心凉,而说“玉枕”低枕而“凉”,“绣被”顿时而“轻”薄。这凉玉枕,这轻绣被,渗透着“一番秋气味”,弥漫在贵人的“秋帷里”。或许就是这“玉枕”、“绣被”、“秋气味”,正是引起贵人“无寐”心凉的媒介。而这一幕就发生在夜色无声的“秋帷里”。

  下片,写秋夜思的回声。“晓色又侵窗纸,窗外鸡声初起。声断几声还到耳,已明声未已。”长夜刚过,贵人本已心凉,全身心地浸透“秋气味”,应算完成“秋夜思”的全篇构建。词人竟运用词的有限文字,写了“秋夜思”的续片,在光和声上继续做文章,因为光和声最易撩动人的思想情感。“晓色”“侵窗纸”,点明早晨来临;“鸡声初起”,表示划破长夜的秋思,给“秋帷”人展示一线希望。晨光伴随不停的鸡声,从“到耳”中给“秋帷”人带来美好回声。或许这“晓色”、“鸡声”的来临,才真正解除“秋帷”人的绵绵夜思。而这一幕就发生在晓色有声的“窗外”,令人长长回味。

  全词,写一贵人的秋夜思和余思,可词中找不到一个“思”字,更找不出在“思什么”。词人运用通感的手法,从色与声的沟通、挪移中构思了“秋帷”人的秋思图。上片,“秋帷”人一言不发,无声胜有声;下片,“鸡声”声声不断,则是有声衬无声。

【谒金门·秋夜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相关文章:

谒金门·秋夜原文及赏析08-18

谒金门·春雨足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6

谒金门·秋兴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5

谒金门·春半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5

谒金门·花过雨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7

谒金门·春半原文翻译及赏析09-10

谒金门·风乍起原文翻译及赏析07-17

谒金门·花过雨原文翻译及赏析08-17

秋夜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