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学校预算管理制度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是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体化,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校预算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预算管理制度1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根据新《中小学财务制度》《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规定,加强民主理财,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坚持依法理财,严格经费管理,坚持民主理财,做到校内财务公开。
第二条、预算编制的原则:统筹安排,量力而行,保证重点,略有节余。首先保证人员经费和教育、教学、科研的需要,注意重点项目经费的安排,严格控制公务费的开支。
第三条、经费预算方案的制定程序:总务处(财务室)每年10—11月份对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汇总核算,对下年度收支情况认真匡算,制定综合财务预算计划草案,提出经费安排的初步意见,提交主管财务校长审阅和校行政会议讨论,校长批准。其预算执行情况,由财务室定期向主管财务校长汇报。
第四条、经费管理办法:量入为出,指标分解,分片使用,统一管理。
1、全校人员经费(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等),由分管校长按国家政策和学校的有关决定确定,通知财务室执行。由财务室实行统一管理、一级核算。
2、公务费、业务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等经费,根据年度计划由学校统筹管理,并加强督促,严格控制支出在限额范围之内。
3、学校负责人作为经济责任人,要从严从紧把好经费开支关口,力求用有限的经费办更多的实事,产生更大的'办学效益。
第五条、经费使用规定及审批程序
1、在区教育局下达会计年度预算经费指标之前,学校只能作维持正常运转的日常费用开支。
2、财务室要根据年度预算计划统筹管理公务费、业务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等经费的有效使用。
3、区财政局、区教育局等上级部门下达的专项经费,必须专款专用。
4、各项费用开支均要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规章制度,在规定的范围内,本着节约的原则掌握使用。如有违反制度者,财务室有权拒绝支付相关费用。
5、不在预算经费计划安排内的开支,由财务室(或相关人员)写出专项报告,报校长审批。
6、基建费支出的审批程序:
(1)基建预付款由分管校长审核。其《合同》送财务室与总务处备查。履行《合同》分期付款时,必须经质检部门签出对工程质量进行跟踪审计的意见,报校长审签后,由财务室执行支付。
(2)基建决算款须经审计后,由校长签字认定才能支付,并将决算情况报校长及行政会。
7、大小型维修的修缮费。其经费预决算先由财务室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预审(同一项目不得一人既管施工现场又搞预审),然后由分管校长审核,最后报校长审签。
8、学校食堂实行承包,独立核算,学校统一管理。
学校预算管理制度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学校预算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肃性,保障和促进学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预算,指学校根据事业发展规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调整、监督等。
第三条学校依法实行预决算信息公开制度,按照国务院及教育部的信息公开要求,向社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
第二章预算职权
第四条学校预算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学校采用单位预算制,校内单位(包括各学院、校校下机关各部处、各直附属单位,下同)为预算单位。
第五条学校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是学校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负责审批关于预算管理的规章制度;确定学校预算编制的方针和原则;审定学校预算方案及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审定学校预算调整方案。
第六条学校财经工作委员会是预算管理的议事机构,负责审议学校预算方案、预算调整方案、学校决算报告。
第七条计划财务处是学校预算管理职能部门,负责编制学校预算方案、预算调整方案、决算报告,组织和监督学校预算执行,负责学校预决算信息公开。
第八条具有归口管理职能的单位是学校预算管理的归口单位,负责归口管理相关项目的预算编制和评审、绩效评价等,督促所管理项目的预算执行。
第九条预算单位是学校预算的具体实施单位,负责本单位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对本单位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负责。
第三章预算收入与支出
第十条学校预算收入,包括:
(一)财政补助收入。指学校从中央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教育拨款、科研拨款、其它拨款等。
(二)教育事业收入。指学校开展教学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通过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收取的学费、住宿费、培训费、考务费等。
(三)科研事业收入。指学校开展科学研究、开发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四)上级补助收入。指学校从主管部门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五)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指学校取得的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规定上缴的收入。
(六)经营收入。指学校在教学、科研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七)其它收入。包括从地方财政部门取得的不属于科研事业收入的经费拨款,以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第十一条学校预算支出,包括:
(一)人员经费基本支出。包括在职人员经费(工资、津补贴、社会保险、住房补助等)、离退休人员经费、学生奖助学金、外聘人员经费等。
(二)公用经费基本支出。指维持正常运转,以及开展职能职责范围内的常规业务发生的支出,包括本科教学经费、研究生业务费、日常运转费、经常性业务费、后勤保障经费等。
(三)项目经费支出。指为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所发生的支出,包括财政专项、科研专项等。财政专项主要包括基本建设、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央高校捐赠配比及中央高校管理改革等绩效拨款专项等;科研专项是学校科研人员为开展科学研究申请获得的专项。
第四章预算编制与审批
第十二条学校预算根据国家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跨年度预算平衡的原则,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有关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和本年度收支预测,按规定程序编制。
第十三条坚持“以事定财”的预算理念,议事在先,定财在后。学校的基本建设、大型维修、大型仪器设备采购、人员经费需求变化等重大事项应提前履行决策程序,未经学校决策的重大事项,不予安排预算。
第十四条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预算编制总原则,一般不安排赤字预算。收入预算编制应当积极稳妥;支出预算编制应当统筹兼顾、保障运转、优先民生、突出重点、勤俭节约。
第十五条学校按自然年度编制收支预算。各项收入、支出全部纳入年度预算,统一管理,统筹安排。
第十六条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等重大专项预算经费,应加强项目论证和审核,建立项目库,根据学校中长期规划,按三年滚动,跨年平衡编制预算。
第十七条预算按照不超过总支出额的百分之三安排机动经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突发事件及其它难以预见的开支。
第十八条学校预算按照“二上二下”程序编制,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上预算”:预算单位编制本单位收支全面预算,撰写预算说明。学院预算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审议,机关部处及直附属单位预算经分管校领导审批。
“一下预算”:计划财务处汇总、分析各预算单位申报的预算,编制学校总体预算初步方案。在听取预算单位编制意见后,明确各预算单位控制数。
“二上预算”:归口管理部门专项经费预算组织专门论证,形成方案后提交校长办公会审议。预算单位根据控制数修改完善本单位预算方案,再次上报。
“二下预算”:计划财务处编制学校预算方案,提交财经工作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报学校党委常委会审定下达。
第五章预算执行与调整
第十九条预算一经批准,各预算单位必须严格执行。
第二十条承担上缴收入任务的单位,应按学校规定和下达的预算收入计划,及时、足额上缴,不得截留、占用、挪用、拖欠。归口管理部门应监督各项收入按计划上缴。
第二十一条预算单位应严格按批复的`项目预算安排年度经费支出,不得随意变更资金用途,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第二十二条正式预算审批前,为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日常运转费、经常性业务费按上一年度预算指标的25%年初预先下拨。
第二十三条学校预算需追加和调整(含动用机动经费),单笔预算200万元(含)以上的由党委常委会审批,200万元以下的由财经工作委员会审批或授权审批。
第二十四条财政专项结转和结余资金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学校预算经费。当年安排,当年使用,年末结余原则上由学校收回。
第六章财务决算
第二十六条决算是对年度预算执行结果和财务收支状况的全面反映。学校在每一预算年度终了后,按照财政部、教育部要求编制财务决算报告。
第二十七条预算单位应认真做好本单位决算报告的编制工作,核实并提供决算相关资料。
第二十八条财务决算报告由计划财务处负责汇总编制,经主管财务校领导审定后,由法定代表人签章,并在规定时间内报教育部审批。
第七章预算绩效评价与监督
第二十九条学校建立预算绩效评价制度,科学合理设定评价指标,结合预算绩效目标,对各预算单位进行绩效评价。中央财政专项的绩效目标设置,按教育部、财政部规定执行。预算单位要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确保绩效目标实现。
第三十条预算执行进度是预算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与预算单位年度考核、下年度预算安排挂钩。中央专项执行进度按时点考核(与教育部考核时点对应),对连续两个考核时点预算执行不达标的预算单位,学校约谈单位负责人。对按规定可以统筹的专项经费,学校可收回未按时点要求完成的预算额度,并予以统筹安排。份六行W
第三十一条学校审计监督部门对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进行审计监督。
第三十二条教职工代表大会对学校预决算实施民主监督,学校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当年预算安排情况应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由计划财务处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湖南大学预算管理办法(试行)》(湖大财字[20xx]8号)同时废止。
学校预算管理制度3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规范学校财务行为,强化学校预算调控的职能,保证预算的权威性与严肃性,科学配置办学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江苏省省属院校预算管理办法(试行)》,结合学校实际,现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预算是学校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并按规定程序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审核批准的年度综合财务收支计划。学校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部分构成。
第三条学校及其非法人独立核算单位的各项收支必须全部纳入学校预算。
第四条学校必须建立健全与财务管理体制相适应的预算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合理划分预算级次,确立预算管理决策、执行和监督机构,并明确各自职责权限。
第五条学校必须按管理层次,建立校内经济责任制,构建多层次经济责任体系,确保预算按规定执行。
第六条学校预算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订和完善预算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积极组织收入,统筹安排支出;组织预算实施,监督预算执行,分析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第七条预算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八条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以人民币元为计算单位。
二、预算管理体制
第九条学校预算实行“统一领导、集中核算、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
第十条学校财经管理领导小组及党委会是学校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其主要工作职责是审查、批准学校关于预算的规章制度;确定学校预算编制的方针、原则;审议、批准学校预算编制方案和预算调整方案;审查、批准学校决算报告。
第十一条财务处和各业务部门是学校预算管理的执行部门。财务处具体负责学校预算的编制,预算指标的分配、预算的执行和调整;各业务主管部处负责编制本部门财务收支预算并监督预算的执行。
三、预算编制原则与要求
第十二条预算编制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学校预算要体现综合预算的要求,所有应纳入学校预算管理的收支,必须全部纳入年度预算,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全面反映各项事业计划和任务的需要。
(二)稳妥性原则:学校预算要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编制收入预算要积极稳妥,安排支出预算要统筹兼顾。要优先保证基本支出,安排项目支出要量力而行,严格控制预算风险。
(三)效益性原则:学校预算要协调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坚持勤俭办学,反对铺张浪费,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重点性原则:学校预算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学校总体规划和长远发展,着力加强内涵建设,优先保证重点建设需要。
第十三条预算编制的要求
(一)真实准确:学校预算要严格按照规定准确编制收支预算,实事求是地反映学校各类资源的基本信息。
(二)科学规范:学校预算编制的程序设置和时间安排要力求合理,预算编制的方式方法要妥当完善,各项测算要有理有据。对安排的项目,要开展可行性论证,并分轻重缓急,严格排序遴选,科学规范地进行预算编制工作。
(三)公正透明:学校预算编制所依据的各项政策、标准和方法要公开透明,结果应做到公平公正。
(四)及时明晰:学校预算要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和内容,不断细化收支项目,及时编制。
四、预算编制程序
第十四条学校部门预算编审的程序
学校预算由财务部门负责编制草案,实行“两上两下”的编报审核程序:
(一)学校根据下年度事业发展计划和省级部门预算有关规定,汇集有关基础资料,主要包括基础信息资料、各项收入预测资料、项目支出预算申报资料等,编制预算草案,经学校审议后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即“一上”)。
(二)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审核学校报送的“一上”资料后,下达下年度财政拨款数和收支预算总控制数(即“一下”)。
(三)学校根据省财政厅下达的收支预算总控制数,按照规定的编制方法,编制预算收支计划,经学校审议后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即“二上”)。
(四)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对学校“二上”预算计划进行全面审核。省人大审议批准省级年度预算后,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将年度部门预算下达学校执行(即“二下”)。
第十五条学校校内预算编审和程序
(一)学校校内预算根据省财政对高校预算的编制要求,各业务部门负责编制本部门下一年度业务计划及经费预算,并附文字说明,按规定时间报学校财务处。
(二)学校财务处根据学校发展计划和学校综合财力的可能,参照上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各业务部门草拟的本年度收支计划,编制本年度学校内部预算草案。
(三)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下达下年度财政拨款数和收支预算总控制数(即“一下”)后,财务处再编制正式预算报财经管理委员会和党委会,经批准后按规定工作程序向各部门下达正式预算通知单。
五、预算编制的内容与方法
第十六条收入预算的编制
预算收入是学校完成各项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的财力保证,包括财政拨款、非税资金、其他资金以及债务资金等。
(一)财政补助收入:核算学校从各级财政部门得到的各类事业经费拨款。
(二)上级补助收入:核算学校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获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三)事业收入:核算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辅助活动所获得的收入,主要是按标准收取的学费收入、住宿费收入等。
(四)经营收入:核算学校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获得的收入。
(五)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核算学校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有关规定上缴学校的收入。
(六)其他收入:核算学校获得的捐赠收入、利息收入,对外投资收益等。
第十七条收入预算的编制方法
(一)收入预算要根据省级部门预算管理办法,在参照近年实绩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预算年度的各项增减因素,科学合理地测算。
(二)债务资金预算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从学校建设发展的客观需要和财务状况的实际出发,从严控制债务规模,防范财务风险。
(三)学校在编制收入预算时,可根据经济责任制和管理需要,将收入预算指标分解到校内各有关预算单位,确保预算收入的实现。
第十八条支出预算的编制
支出预算是学校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的货币表现,其结果是分析评价预算执行情况的依据。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两部分。基本支出预算是为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完成日常事业任务而编制的年度支出计划,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三部分;项目支出预算是学校为完成特定的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支出计划。
(一)人员经费支出:是指全校人员工资、津贴,学生的生活补贴、奖贷学金、困难补助等经费支出;全校教职工各种福利保障等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人员经费的编制按国家和学校有关政策、标准和人数计算。
(二)教学业务费支出是学校用于教学、科研及其他事业活动的业务性支出。教学业务费支出的编制按照“条块结合、统一定额”的原则进行安排,根据各二级学院、系承担学校教学任务及学生类别和人数,按各类生均定额标准进行核定。
(三)行政经费支出是指学校公用支出和行政机关公务费,公用支出按往年支出情况和本年度增减因素进行编制,公务费依据各部门定编人员及各项定额计算核定。
(四)专项支出是根据学校工作需要,对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基础设施改造等专项支出,按当年财力分轻重缓急进行确定。
第十九条支出预算的编制方法
(一)编制支出预算要遵循国家财经方针政策和省级部门预算有关规定,统筹协调好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和财力可能,优先保障基本支出,量力而行地安排项目支出。
(二)编制基本支出预算应依据基础信息资料,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工资政策和定员定额标准。
(三)编制项目支出预算要对备选项目进行分类、排序、可行性论证和效益分析,严格遴选。
(四)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内的货物、工程和服务,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应按规定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五)根据省级部门预算管理办法,学校要按规定预留机动经费。
(六)学校在编制支出预算时,要依据单位预算管理体制和有关办法,将支出预算指标分解到校内各预算单位,并明确管理责任。
六、预算的执行
第二十条学校部门预算的执行
(一)经法定程序批复下达的年度部门预算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学校必须严格遵照执行,未经规定程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
(二)学校要积极稳妥地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收入按计划实现。非税资金要严格按规定及时足额上解国库。
(三)学校执行支出预算要符合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等有关规定。需动用预留机动经费的,要按规定程序申报批准。
(四)学校要在校内各部门建立起经费管理主要领导负责制度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审批制度。
(五)学校使用项目经费必须按规定先申报用款计划,要严格按预算安排的内容、额度和进度执行。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更改项目内容,突破预算。要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充分发挥投入效益。
(六)学校必须严格遵照上级下达的部门预算功能科目及经济科目类、款、项构成。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
第二十一条学校校内预算的执行
(一)校内预算经批准后,非经规定程序不得改变,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以确保学校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预算执行的约束力。
(二)学校预算实行“统一领导、集中核算、分级管理”,在校长领导下,财务处组织实施学校年度预算。各部门应按经费审批制度履行审批手续,在核定的预算指标内管理好本单位的.收支。
(三)各部门必须及时足额上缴各项收入,不得截留、挪用和拖欠。
(四)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必须对预算指标周密计划,妥善安排。对专项拨款必须保证专款专用,各部门不允许无预算或超预算支出。
(五)学校财务处依照国家有关政策,统一会计核算,加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实时控制,并定期对学校预算收支情况进行考核和分析。
七、预算的调整
第二十二条正式下达执行的预算,一般不予调整。当某一项或几项因素向着不利方向变化,影响预算指标的实现时,应首先挖掘其他因素的潜力,或采取其他措施来弥补。只有当预算执行单位在执行中由于市场环境、办学条件、政策法规等发生重大变化,致使预算的编制基础不成立,或者将导致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时,方可申请调整预算。
第二十三条调整预算应当由预算执行单位向财务处提出书面申请,说明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客观因素变化情况及其对预算执行造成的影响程度,提出预算执行的调整幅度。
第二十四条财务处应当对预算执行单位的预算调整报告进行审核分析,编制年度预算调整方案,提交党委会审议批准后下达执行。
第二十五条对于预算执行单位提出的预算调整事项,学校在进行调整决策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预算调整事项应当是预算执行单位无力承担的预算外事项。
(二)预算调整方案应当在经济上能够实现最优化。
(三)预算调整重点应当放在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重要的、非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差异方面。
八、决算编制
第二十六条学校根据年度预算收支的执行结果,按照财务会计制度和主管部门要求,组织开展年度财务决算,编制财务决算报表,全面分析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形成财务决算报告。
第二十七条学校要加强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确保年度财务决算报告体系完整、内容真实、数据准确、编报及时。
第二十八条学校年度财务决算须经学校法人核签后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
九、预算监督、检查与考核
第二十九条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对学校预算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与绩效考核,评价学校各项事业目标的完成情况、取得的财务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学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促进学校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第三十条学校财务部门对预算执行全过程实施监控。学校充分发挥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预算监督。
第三十一条学校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与目标、任务、绩效挂钩的资源分配机制,结合办学实际,建立健全预算执行情况追踪问效制度,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十、附则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由学校财务处负责解释,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学校预算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学校预算管理制度04-16
预算管理制度03-09
医保预算的管理制度01-21
企业预算管理制度02-12
公司预算管理制度04-12
医院预算管理制度04-05
行政预算管理制度01-07
预算业务管理制度01-15
预算业务管理制度08-08
医院预算管理制度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