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未来的影响

一带一路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未来的影响

时间:2022-11-22 12:21:43 一带一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带一路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未来的影响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这两条“丝绸之路”古已有之。

自从西汉时期张骞通西域以后,就有了一条以长安(今西安)和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1877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这条东西大道誉为“丝绸之路”。从此,丝绸之路这一称谓得到世界的承认,在世界史上有重大的意义,它是亚欧大陆的交通动脉,是中国、印度、希腊世界三种主要文化交流的桥梁。

2017年9月,主席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2017年10月,在出访东盟国家时,主席再次强调,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7年两会期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2017年的重点工作。

2017年11月4日,同志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指出,发起并同一些国家合作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要为“一带一路”有关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经济合作。设立丝路基金是要利用我国资金实力直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这样一个“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覆盖了40多个国家,总人口44亿,约占全球的63%;经济总量超过20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的29%,是全球最主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供应基地。从“一带一路”途经路线和辐射范围看,向北与俄罗斯的交通线及管道连接,东边连接东亚另外两个主要经济体日本和韩国,向西通过中亚连接西欧,向西南通过印度洋连接到北非,把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欧洲南部、非洲东部的广大地区联系在一起。另外,由于“一带一路”主要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已有的双边、多边机制,不另起炉灶,不涉及政治、安全等敏感领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一旦形成示范效应和聚集规模效应,还可能吸引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参加。

“一带一路”是一个站在全球高度、盘活区域内各种资源、推进我国全面改革开放、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战略安排,到底应该如何把握“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发展战略,理解其对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意义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经济方面:

“一带一路”有利于形成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建设一个包容性很强的互利互惠平台。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任务是发展经济,通过巩固、扩大我国与中亚、东南亚等沿途国家和地区彼此相互开放这样的局面,互利合作,形成公平、统一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各种资源的自由流动,不断扩大经济发展规模和总量,优化经济结构,造福于沿途各国人民。

目前,国内消费难以推进,我们的传统贸易伙伴因为经济危机还尚未复苏或者没有完全复苏,特别是经过这些年,我们跟这些国家的贸易可以拓展的空间也基本上非常有限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一带一路”来开辟新的进出口市场、互通有无是一个新的合作发展思路,

利用它可以把中国巨大的产品制造能力和沿途发展中国家巨大的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互利互惠,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战略部署。

“一带一路”战略将加快中国巨额外汇储备走出去的步伐,沿线国家将从中国投资中受益。“一带一路”沿线绝大部分是转型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因此“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要解决中国自己的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也要在改革国际经济秩序中担当相应的责任与使命。

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积累了巨大的优势,不仅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廉价的劳务和巨大的市场,也积累了巨额的资产。中国对外金融资产达5万多亿美元,目前对外直接投资只有6600多亿美元,而对外直接投资的世界平均水平是30%,美国持有的东亚资产中71%以上都是对外直接投资。如果我们拿出70%用于对外直接投资,那就是

3.5万亿美元。这就意味着未来中国的对外金融资产将从对外储蓄、投资金融产品向对外输出资本、投资实体经济转变,成为国际投资大国。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在上世纪60、70年代走上了以投资为主的发展道路,日本也是在上世纪80、90年代以后逐渐步入国际投资大国的行列。我国的贸易发展不可能持续顺差,在“十三五”时期可能进入贸易平衡甚至贸易逆差阶段,所以我们也应该尽早准备去应对这样一种局面,把我们的巨额金融资产转变为我国对外投资的有利条件。

《一带一路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未来的影响》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构建的世界金融体系总体上是被西方控制的,无论是在亚洲开发银行还是世界银行,发展中国家融资还存在许多困难。仅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亚洲开发银行就预测需要8万亿美元。“一带一路”建设,无论是城乡规划还是区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前提,是条件。这些都是立足长远的战略安排,需要本国政府的支持,还需要政府间的合作,加快互联互通。

所以,主席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表示,未来10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达到1.25万亿美元,构建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银行和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战略实现提供融资工具和资金保证。通过对对外金融资产进行合理多元化的管理和运用,可能变成政府、企业或个人的对外投资,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在资源所在地投资建厂生产,带动“一带一路”沿途地区和国家的发展,然后把产品卖到全球,当然其中一部分产品也会用来满足国内需要。未来的中国将从全球范围内来配置资源、市场,形成全球范围内的资本、商品、技术、人员、服务布局,以全方位的国际合作方式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如环境、排放、资源压力等,带动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既尽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义务,也在全球性的战略布局中收获自己的利益。

打造“一带一路”有助于促进欧亚非大陆腹地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改变全球经济政治的空间布局和活动方式及其流向,为世界范围内的均衡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带一路”建设将创造牵引内陆地区及世界经济增长、繁荣的新物流模式、贸易模式和发展平台。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沿途会形成发达的城镇和人口中心、经济活动中心,这些地方沉睡的丰富资源将得到全面、合理的开发,增加全球资源供应量,从而深刻改变全球地缘经济依赖沿海地区这样一个空间布局,世界地缘政治景观也将发生革命性变化。

“一带一路”以共同发展为目标,弘扬的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新丝路精神,在原有的协议、框架基础上进行,不提出新的协议、框架,对合作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对所有寻求发展的国家开放,绝不搞“集团政治”和对抗性的“结盟”。强调相关各国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强调“共商、共建、共享”。有关各国自愿平等参与,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利互惠互补。通过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更好地满足各个国家地区的发展需要,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正如所说,“一带一路”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

基础,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要集中力量办好这件大事,使沿线国家对我们更认同、更亲近、更支持。

可见,在“一带一路”规划背后是中国日渐清晰的国家新战略,即推动与周边国家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低调做事,通过投资、技术转让和援助,一步一个脚印,带动国内腹地和沿途国家的发展,改善自身形象,取得各国信任,深化与沿途各国的经贸、人文、生态、科技、教育等各领域合作,从而实现全方位开放格局,为国内经济政治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条件,承担起一个稳健、成熟的世界大国应尽的地区责任与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政治方面:

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可以看出它对于维护中国政治安全有着极大的意义。它的最高政治目标就是让我们的朋友多多的,敌人少少的一一这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大账。我们要从维护中国国家政治安全的高度看问题,不能用账房先生的眼光、只从狭隘的部门利益的多少来看“一带一路”的意义和作用。

“一带一路”构想旨在使中国发展引擎所驱动的地缘经济潜力,形成巨大的正外部性,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所共享。它展示出中国将自身发展的宏伟愿景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愿景相结合,

将“中国梦”和“亚洲梦”、“欧洲梦”相连接,支持有关国家改善民生、增加就业和工业化的努力,积极为沿线地区提供国际公共-产品,让有关国家安心、舒心、开心。为了消除一些国家的疑虑,中国庄严宣布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而是要相互坚定支持,做真诚互信的好朋友;要将政治关系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持续增长优势。一带一路战略将是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中日韩自贸区等国际合作的整合升级,也是我国发挥地缘政治优势,推进多边跨境贸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构想提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力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描绘出一幅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经济大走廊,其东西贯穿欧亚大陆,南北与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的新蓝图。

《一带一路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未来的影响》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我国对外开放战略2.0版本: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一带一路”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在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构筑国土安全发展屏障,摆脱以美国为首国家的不平等国际贸易谈判,寻求更大范围资源和市场合作的重大战略,被称作世纪大战略。这是中国在近200年来首次提出以中国为主导的洲际开发合作框架,将彻底摆脱原来依附大国,被动挨打的地缘政治局面。“一带一路”构想旨在使中国发展引擎所驱动的地缘经济潜力,形成巨大的正外部性,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所共享。它展示出中国将自身发展的宏伟愿景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愿景相结合。

对未来的影响:

从对外开放的角度看,“一带一路”进一步巩固、扩大我国与中亚、东南亚以及更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互利合作,有利于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由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沿江沿边开放、最后全面开放这样几个阶段,受地理区位条件制约,东部沿海地区开放水平明显较高,沿边地区特别是西部沿边地区在全国进出口总贸易额中的比重依然较小,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点和难点

在中西部,“一带一路”国内段覆盖了我国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区,使广大中西部地区由原先的“内陆腹地”变成现在的“开放前沿”,为中西部地区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契机。

2017年世界金融危机给我们的重要教训是,对外贸易主要依靠欧美发达国家、“一条腿走路”的风险很大,而现阶段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世界市场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而“一带一路”构想将我国巨大的产品制造能力与沿途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市场需求联系起来,扩大贸易往来、深化经济合作前景

建设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成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在21世纪中叶实现全方位开放格局的新举措。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经贸合作的平台,也是进一步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人文和科技交流的载体。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使周边国家成为同中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的可靠战略依托。海上丝绸之路可以成为不同发展水准国家能够实现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新模式。

为此,中国必须抓紧实施“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加强与沿途、沿岸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印-太地区经济走廊建设,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合作机制,发挥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作用,积极推动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好“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主动与沿途、沿岸国家建立各种合作机制,加大对沿途国家交通运输网路的投入,构建互连互通网路,让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到沿途国家和地区,为实现中国的复兴崛起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外交与经济的双重意义。海上丝绸之路是冷战后中国提出的首个全球战略,与中国周边外交理念一脉相承,也是中国周边外交更具体化的一种体现,是构建和平稳定周边环境的战略举措,使中国在维护南海主权方面选择余地更大。“和平、友好、开放、包容”正成为丝绸之路精神的核心,而“合作共赢,打造利益共同体”成为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目标。

试论“一带一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017-05-16 09:24 | #2楼

一、“一带一路”提出的背景

“一带一路”对中国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一种共同发展和相互协作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相关国家既有的双边和多边机制的区域合作平台。目的在于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倡导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以及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在2017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大会上,中国全面阐述了区域合作政策,并特别强调要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它被认为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战略载体。

二、“一带一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1)“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拉动内需和扩大出口

一带一路战略由于其政策十分优惠,能够吸引大批客商落户,并形成产业的聚集。而产业聚集的形成又能够带动贸易、金融、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此外,一带一路战略的建立也会对沿线城市造成极大影响,大量的贸易往来、人员交流促进了周边城市的基础建设、金融贸易、商业地产的发展,带动了地处内陆省份和城市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国家对西部地区建设越加重视,而一带一路战略的设立有助于推动与国际贸易市场接轨,成为连接西部地区与中亚、西亚、欧洲诸国的枢纽。一带一路战略的设立还有助于深化国内外在经济、贸易、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转型发展。一带一路战略在很多方面享受着国家最优惠的政策,如进出口货物不受数量限制、金融外汇管理放松、实行金融自由化、进口免税等。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许多跨国公司选择一带一路战略下重要省份作为自己的物流分拨中心,进行全球范围内的物资调配。因而,一带一路战略将聚集巨大的贸易流。

(2)“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一带一路”对于推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意义重大。当前我国部分领域产能严重过剩,阻碍了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产能过剩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本身的停滞,更严重的是,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空间将越来越狭窄。因此,只有市场具备消化产能的能力,产业升级才有空间。所以,化解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处于发展上升期,未来随着互联互通解决交通困难,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互利合作前景十分广阔。鼓励优势企业以多种方式“走出去”,承揽“一带一路”高铁、桥梁、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以及大型工业、能源、通信、矿产资源开发等项目建设,带动国内产品、装备、服务等出口。

通过“一带一路”战略,我国能够以支持周边国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扩大外需,化解国内产能过剩,企业能够获得资金回笼,为技术改造、研发创新

创造条件,或者是引进先进生产力,实现腾笼换鸟。同理,在我国中西部地区,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相关产业的梯度转移,也能够促进国内的产业转型升级。 (3)“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 “一带一路”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经济合作倡议。《推动共

建“丝绸之路”愿景与行动》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因此,“一带一路”将形成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局面。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一带一路”将对国内的改革形成倒逼机制,打破现有利益集团的藩篱,推动政府改革与市场改革。通过简政放权、建设廉洁政府等来提高政府效率;通过金融改革、国企改革等,让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增强民营经济的活力与实力。通过改革,将外延扩大生产转变为内涵增长发展,将外贸驱动增长转变为消费驱动增长,将外资投资带动发展转变为主要靠内资投资推动发展,促使经济转型。

三、“一带一路”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1)国内省区各自为政,管理体制、思想观念有待完善

国内“一带一路”沿线省区存在竞争关系,如果不从整体规划,势必导致区域分割、各自为政、重复投资的问题,不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容易出现如下情况:重大战略项目无人承担责任,无人拍板决策; 各部门难以协调,各机构竞争大于合作,内部没有形成“互联互通”; 缺乏实力雄厚、决策科学、管理规范、熟悉国际竞争的投资主体; 银行监管政策缺乏针对性、境外资产难以抵押、境外分支机构网点数量不足等造成融资结构的构建异常困难; 缺乏在境外投资、经营基础设施的思想观念,管理能力薄弱; 应对环保、劳工政策风险的能力薄弱; 国内审批境外投资的程序冗长,不利于投标、收购兼并等活动; 政策支持力度严重不足,手段单一(对外援助) 等。

(2)不联不通、联而不通和通而不畅

首先,在硬件方面,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缺乏交通、通信、电网、油气管线等硬件设施。这些地区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包括我国西部的沿边地区。众多中亚、东南亚、非洲国家亟待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同样欧洲的基础设施老化,也和亚洲发展中国家一样,有升级换代的必要。基础设施是目前制约沿线国家深化合作的薄弱环节。其次,在软件方面,沿线国家之间的法规政策不兼容。再 次,民心不通方面,目前“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问题是沿线国家民心不通,政治互信不足,彼此差异化大于共同点、差异化大于包容性,彼此矛盾冲突大于合作。如何培育和凝聚这种共识,化解分歧和矛盾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互联互通的关键。最后,缺乏政治互信,周边国家出于地缘政治的角度对于中国的规划存在戒心。

(3)外方的困惑和不理解

很多国家对中国存在不信任感,特别是美国,他们视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为对美国在亚洲和世界统治地位的挑战,认为中方战略意图很强,在布置世纪大格局,企图整体改变欧亚大陆格局。其他国家或许担心会过度依赖中国的贸易和投资。中国拟发起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IIB) 也认为是挑战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以美日为主的国际金融机构的领导地位。

四、“一带一路”战略下如何发展经济

(1)积极加强内外开放

由于沿线开放程度不同,双方要坚持互利的原则相互协商,加强交流和合作。依托当地的区域优势和资源,最终形成全方位的开放经济体系,从而为沿线的人民带来幸福。

(2)海陆统筹兼顾

“一带一路”既涉及陆上通道又涉及海上通道,无论是对沿线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航线的使用都会拉动经济建设。路上通道和海上通道会形成陆上大通道、大动脉,海上通道在古代路线的基础上不断扩展新航线,实现陆海链接双向平衡。

五、结论

中国致力于维护区域自由贸易体系和发展开放型的经济体系,带动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建“一带一路”经济发展规划符合沿线各国和地区的根本利益,彰显了人类社会的美好追求和共同理想。加快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总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途径和办法。“一带一路”的提出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转变沿线的经济增长方式外,还包括发展理念的变革、模型的转变、路径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样才能满足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新要求,共享经济建设的成果。

【一带一路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未来的影响】相关文章:

一带一路对中国未来贸易的影响及对策09-25

一带一路对当代中国的影响09-25

一带一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09-25

一带一路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影响10-19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09-25

一带一路对于大学生的影响09-25

一带一路中国智慧的哲学思考09-25

一带一路筑梦中国讲稿09-25

一带一路与中国生态农业09-25

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