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古典文学第十三讲宋词赏析
一、靖康之变与南宋形势: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九月,金国第二次攻北宋,围困北宋首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第二年春,城破,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北宋灭亡。同年,宋宗室康王赵构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南宋王朝,即位称宋高宗。随着中原的沦陷,大批中土人士也逃往南方。从此,从朝廷到民间,时时涌动着一股股恢复中原的爱国主义浪潮。主战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反映在文学领域,爱国主义成为了当时文学创作的主基调。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的灭亡,深沉刺痛汉人的内心。托名南宋大将岳飞的《满江红》词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最能表现当时主战派的心态。
但是,与此同时,在朝廷的最上层,以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的主和派,既不积极备战,为恢复中原作准备,反倒处心积虑地打压、迫-害主战派,力图通过与金屈辱的和议,求得苟安江南。正如当时一个民间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诗中所讽刺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由于主和派长期控制政治局面,这使许多主战派志士忧愤不已,最后赍志而殁。南宋最杰出的词人辛弃疾就是这种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令人叹惋。
二、一代英雄,文武双全: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辛弃疾出生时,家乡已被金所占领。父辛文郁早卒。祖父辛赞,因累于族众,靖康之变时未能随宋室南渡,仕于金,先后为谯县、开封等地守令。辛赞虽仕于金,但对金怀有强烈的憎恨和不满。辛弃疾自幼随祖父辛赞生活。辛赞带着年幼的辛弃疾,经常指点河山,向辛弃疾灌输爱国思想。所以,辛弃疾很早就树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辛弃疾长大后,能文能武,胆略过人。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宋高宗便任命 1
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三岁。
在军事思想上,辛弃疾不顾官职低微,写了大量的奏议,如《九议》、《美芹十论》等,提出他一系列抗战主张,并具体分析南北政治军事形势,提出加强实力、适时进兵、恢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大计。可惜朝廷未能采纳他的建议。
在治军上,辛弃疾也表现了突出的实际才干。在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期间,湖南农民起义蜂起。辛弃疾一方面安抚、镇-压,一方面积极筹办军备,创建“飞虎营”。创建之初,人、财极度缺乏,但辛弃疾却很快想出办法,不到一月,就出不建成“飞虎营”。后又加以训练,使得飞虎营“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宋史·辛弃疾传》)
从以上方面看,辛弃疾不仅是一个能够冲锋陷阵的将才,更是一个帅才、一个卓越的军事家。这是从武的方面说。
从文的方面说,辛弃疾学养丰富,过人才华。辛弃疾是与北宋大文豪苏轼并称的作家,世称“苏、辛”,是豪放词派的杰出代表。辛弃疾词,内容丰富,感情激越,语言生动,风格豪迈。他继承了苏轼豪放词风和南宋初期爱国词人的战斗传统,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扩大了词的题材,几乎达到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又创造性地融汇了诗歌、散文、辞赋等各种文学形式的优点,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辛词的独特风格。辛词以豪放为主,但又不拘一格,沈郁、明快、激励、妩媚,兼而有之。他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和奇特想象,对自然界的山、水、风、月、草、木都赋予情感和性格,并有所寄托。他还善于吸收民间口语入词,尤其善于用典、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文句,往往稍加改造而别出新意。吴衡照《莲子居词话》说:“辛稼轩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其笔力之峭。”熔铸古今,具有极强的创新性。
三、困境:
辛弃疾是当年一个难得的文武全才,意志坚定,才干突出。可惜这样一个英雄词人,在投奔南宋后,在恢复中原的事业上一事无成,不能不令人感叹!作为一个从北方投奔过来的“归正人”,他的这种身份,使他至死得不到南宋朝廷的绝对信任。从当江阴通判开始,他被南宋朝廷一直放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位置上,使他离实现自己恢复中原的宏伟志向越来越远。不仅如此,由于他的刚直敢言,主和派也对他百般刁难、诬陷和打击。他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最后不得不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长期闲居。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开始,直 2
《古典文学第十三讲宋词赏析》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到宁宗嘉泰三年(1203)为止,将近二十年,辛弃疾一直在信州农村闲居。这对一个志在恢复中原的英雄是一个多么大的悲哀!当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辛弃疾重新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时,已经六十四岁了。尽管如此,两年后在转为镇江知府时,他还是积极备战,因为镇江是当时离金国最近的一个边关重镇。可惜辛弃疾又受到了有些大臣的攻击,当年就被罢职,又重回故宅闲居,而此时的辛弃疾,也已年老体衰,终于在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的秋天溘然长逝,享年67岁。
辛弃疾的悲剧命运,其根源在于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在主和派控制朝政大局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主战派也只能是一事无成。辛弃疾理想执着,性格刚烈,与那种营营苟苟的时代氛围,可谓格格不入。辛弃疾词中的忧愤心理,源于此,也表现于此。
四、赏析:
八声甘州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年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按:词中所用李广事:1. 灞陵醉尉:广以卫尉为,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於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颍阴侯孙(灌婴之孙,名强。)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尉曰:“今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韩安国),後韩徙右北平。於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2. 桃李无言:太史公曰:“余睹李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於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3. 射虎山横一骑,: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4. 落魄封侯事:初,广之从弟李蔡与广俱事孝文帝。景帝时,蔡积功劳至二千石。孝武帝时,至代相。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车,从大击右贤王,有功中率,封为
乐安侯。元狩二年中,代公孙弘为丞相。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诸广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侯。
以上所引原文,见《史记·李列传第四十九》。
【解题】此词上阕聊聊数语,约略叙述了李广的事迹。下片专写作者自己的感慨。唐代诗人杜甫《曲江三章》第三首“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诗句。作者在题语云“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此处即以杜甫思慕李广之心,隐喻晁、杨亲爱自己之意,盛赞晁、杨不以穷达异交的高风,与开头所写霸陵呵夜事形成鲜明的对照。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一句,借汉言宋,感慨极深沉,讽刺极强烈。具体说来,它大致有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汉时开边拓境,号召立功绝域,健如李广者本不当投闲,然竟亦投闲,可见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乃古今之通病,正不必为之怅恨;二是汉时征战不休,健如李广者尚且弃而不用,宋朝求和讳战,固当斥退一切勇夫,更不必为之嗟叹。以上皆反面意,实则是痛恨朝政腐-败,进奸佞而逐贤良,深恐国势更趋衰弱。作者遭到罢黜,乃因群小谗毁所致,故用“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之景作结,隐喻此辈之阴险和卑劣,并以点明题语所云“夜读”情事。此语盖用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惊风乱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诗意,但换“惊风”为“斜风”,以示其谗毁之邪-恶;改“密雨”为“细雨”,以示其谗毁之琐屑;又益以“轻寒”一事,以示其谗毁之虚弱。这样一来,使其更具有表达力。总之,这首词不仅抒情真切感人,而且语言上也多所创新,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题解】此词约作于淳熙十四年(1187)以前。博山在江西上饶附近,风景优美,作者闲居上饶时,常往来于博山道中,作词甚多,此即其一。此词以“少年”时春花秋月的闲愁和“而今”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哀愁作对比,在“欲说还休”中包含多少政治上遭受打击、恢复大业难以实现的痛苦。
《古典文学第十三讲宋词赏析》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五、讨论:网上有很多看法,如认为宋、金是兄弟关系,岳飞不是民族英雄等,为秦桧翻案的文章也不少。如果这些看法也能成立的话,那评价辛弃疾的爱国行为及诗词创作,就要大打折扣了。请问你如何看待网上的这些观点,并应如何评价辛弃疾及其文学创作?
古典文学赏析论文2017-05-11 08:54 | #2楼
一 突破性
《水经》是三国时代桑钦所著的一部地理学著作,此书简要记述了137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原文仅1万多字,记载相当简略,缺乏系统性,对水道的来龙去脉及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记载不够详细、具体。为此郦道元利用自己掌握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在《水经》的基础上,郦道元终于完成了《水经注》这一地理学名著。所以,《水经注》的突破之一便是便是其对前人作品的突破。郦道元作《水经注》与前人为《春秋》、为《孙子兵法》做注不同。他们大都是基于原著之上,给出自己的理解,让后人能读得更加透彻、明晰。而《水经注》,却是对《水经》的一次重铸,他是以原有为基础,继续大步前迈,当然,这也是由《水经注》的地理书的性质所决定。地理可以因时而变,河流在百年间可以改道数次,所以,《水经注要真正的做到“通邑大都”,“泽披苍生”就必须突破水经原著的桎梏。他必须怀疑一切,因为一切都有可能已经改变,必须自己实证之后才可确信。郦道元提出一个“经之误正”的论点,他大胆指出原先经-文中水道的讹误,同时也对前人注经的旧解进行了反对与驳斥。这种在尊经时代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发展了疑古惑经之风,实现了突破,影响深远。
其二,《水经注》一书不仅仅是局限于水道河流的发源与流向之类,他也关注了各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状况,以及火山、温泉、水利工程等。它所包容的地理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山川胜景、历史沿革、风俗习惯、人物掌故、神话故事等等,真可谓是中国6世纪的一部地理百科全书,无所不容。而且这么丰富多彩的内容并非单纯地罗列现象,而是有系统地进行综合性的记述,实在难得。侯仁之教授曾概括说:“他赋予地理描写以时间的深度,又给予许多历史事件以具体的空间的真实感。”由此可以看出,这是其对传统意义上的地理书的突破,是向实用性与多元性的方面发展的一次成功迈步。
其三,《水经注》一书,文采斐然。长于写景,遣词精当,语言优美,“词组只字,妙绝古今”。 唐代李白、杜甫的诗,都受到过《水经注》的艺术的熏陶,诗文中不乏郦道元的影子。而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文章则更是借鉴于《水经注》,宛如《水经注》的脱胎之作。宋朝苏轼感叹:“嗟我乐何深,水经也屡读。”张岱说:“古人记山水,太上有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刘熙载亦云:“郦道元叙山水,峻洁层深,奄有楚辞《山鬼》、《招隐士》胜境。柳州游记,此先导也”。日本地理学家米仓二郎称郦道元为“中世纪全世界最伟大的地理学家”。水经注不局限于教科书式或者经-文式的繁琐与枯燥,作者的才气在书中展露无遗。研究此书着先后相继,而形成一门郦学。因为研究的内容与目的不尽相同,郦学之中出现了三个学派。其中的词章学派痴迷于郦道元在水经注一书中展露的文才,以致有偏激的观点认为水经注之所以不同凡响,全靠郦道元的绝妙文章,特别是其中对山水景观的描写。不得不说这种看法无视了水经注的经世致用的价值。但是,细细想来,在历史上浩如烟海的书籍的亡佚的情况下,《水经注》能够做到孑然独存,而且形成了一门学问,其开端无疑是郦道元出众的文采。
下面便着重分析一下《水经注》的文采出众之处。其一,在历史大背景下,《水经注》的
1
独特根源于北朝文学的独特。南朝北朝,分处南北,由于社会文化条件和文章体例的不同,其所追求的文章审美也就各有侧重,所以两方在创作上表现出来的特点也各有不同。大体说来,南朝的诗、赋、骈文,成就远远大于北朝。对此,《隋书·文学传》曾有所论述,认为南朝文人“贵于清绮”,擅长诗歌;北朝文人“重乎气质”,便于作应用文字。近人刘师培所作《南北文学不同论》,也主张“北朝文人,舍文尚质”,和《隋书》的看法相类似。所以说,《水经注》一书相较于南朝的文学作品而言,具有北朝文学的侧重写实的优点。就拿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为例。“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集中笔力以描写典型的景物,虽然这是描摹春色的经典名句,然而总的来说还是失之于概括性太强。相较而言,《水经注》则写得真实、具体、有个性。其对山水景色的描写就如同小说之中描摹环境一般,极尽所能地刻画山形水态,力求逼真,使人身临其境。南朝作品如吴均《与顾章书》中道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大都笼统地、写意地状写其景,缺乏个性特征,且有语意重复之感。反观水经注的一段:“其山平地介立,不连冈以成高;峻石孤峙,不托势以自远。四面壁绝,极能灵举,远望亭亭,状若单楹插霄矣。”这一段也是写山高,但是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特别是状若单楹插霄这一比喻,生动传神,胜于单单“孤峰”二字远矣。
其二,《水经注》在北朝文学作品中也可谓是卓尔不群的。北朝文学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郦道元所处的正是文学走向繁荣的过渡期---第二时期。第二个时期即元宏即位到北魏衰乱这一阶段,由于元宏大力推广汉化,士人中从事创作的颇不乏人。据日本僧空海《文镜秘府论·四声论》说,当时“才子比肩,声韵抑扬,文情婉丽,洛阳之下,吟讽成群”。此时,北朝文人开始向南朝学习,尝试些讲究辞藻的骈文和一些诗歌。虽然当时影响不大,但后人评价其为北魏文学兴起的标志。虽然此时北朝的诗文还不足与南朝相媲美,但是《水经注》却极大地借鉴了南朝的创作艺术,对于辞藻有所着重,散文之中也较多的出现了骈句,使得水经注率先突破了北朝初年凉州文化对文学的桎梏,突破了北朝孤芳自赏的偏执,得以兼备南北之所长,而无南北之弊。
最后,谈谈郦道元个人的突破。道元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祖父、父亲曾多年为官。郦道元成年之后,也多次出任中央和地方官吏,而他所处的年代,政治斗争错综复杂,他并没有陷于争权夺利的泥潭不能自拔,他一心为天下,为家国,身为大官却能够踏遍大半个中国去调查当地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真算得上是为官者的楷模。而且,纵观郦公一生,他在政治上锐意进取,继往开来,大力支持孝文帝的改革,与旧势力不断对抗。他任御史一职时,作为执掌法度的大臣,遇到不遵国法,桀骜不驯的皇族成员时,依法办事,据理力争,不惧权贵,令人敬佩。史书载:“道元素有严猛之称,权豪始颇惮之。而不能有所纠正,声望更损。司州牧、汝南王悦嬖近左右丘念,常与卧起。及选州官,多由于念。念常匿悦第,时还其家,道元密访知,收念付狱。悦启灵太后,请全念身,有敕赦之。道元遂尽其命,因以劾悦。”郦道元如此刚正严猛,也招来了祸事,后来他便因此而丧命,但九泉之下,忠魂一缕,万古流芳。
二 局限性
《水经注》固然是一部奇书,但其中有些瑕疵也无可避免。由于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的原因,该书存有一些局限性。
其一,此书自问世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书中所载的河流的名称已有较大的改变,而且,河流本身也有变化,有的河流河道已改,有的已经消失不见,这对《水经注》的实用性有极大的影响,可谓局限之一。然而,此局限并非人力可抗,地理书的性质决定了此方面的局限性,世界不断变化,世界的表象也因时间而变更,不像历史,板上钉钉般的一成不变,地理是活的,如此,就没有任何一本书可以永远将其涵盖包纳。
2
其二,即使是在北魏当时,此书较之实际情况也存有不少的偏差。有些较小的河流对不上号或者流经区域有误甚至前后矛盾,所说不一。这是时代的局限所致。北魏时期,交通尚不便利,许多地方仍是蛮荒之地,郦道元个人的精力与能力也毕竟有限,只能尽其所能地对大部分河流水域进行翔实的描述,而其中出现偏差,自然不可避免,若以此来指责这本巨著的话,不免太过严苛,不近人情了。
其三,水经注宗奉《禹贡》,就以《江水注》一篇为例,《禹贡》载:岷山导江,东别为沱。《水经中说岷山是“大江所出”,注文便也附和,说是“江水所导也”。实际上,郦道元对于江源不是岷山,是心中有数的,《若水》篇中,他就隐约流露出此意。然而,他必须宗奉《禹贡,对于夏禹在岷山“导江”不敢存有一丝异议。这是思想的局限,也是中国历史沿革的弊端,郦道元敢于和权贵作斗争,和保守势力作斗争,敢去质疑《水经》与前人的校注,却不敢质疑儒家经典《禹贡》,不得不说是他的思想局限之一。这也是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难以根除的弊端,直到近代的新文化运动才扭转了这一风气,实在令人不胜唏嘘。
【古典文学第十三讲宋词赏析】相关文章:
经典宋词赏析02-23
宋词《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05-09
中国古典文学常识05-07
三讲一落实学结09-21
三讲一落实活动总结09-21
初中开学典礼三讲06-14
关于宋词的文学常识05-07
有关宋词的文学常识05-07
唐诗宋词文学常识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