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以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体现了党的先进思想理念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连续发出几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使农业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加强,农村在城乡统筹中得到发展,农民在增收减负中得到实惠。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现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迫切要求,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理论和实践上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可以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身就体现了党的先进思想理念。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主战场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先进性建设的主战场呢?就全国而言,农村占国土面积的绝大部分,农民占全国人口的60%以上,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就没有和-谐社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共-产-党的英明战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转移,是中国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崭新起点,指明了新时期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主战场。
从历史上看,中国革命成功的力量源泉来自农村,得益于农村包围城市,没有农村农民的鼎立支撑,就不会有新中国的诞生;中国改革的成功也是源于农村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促使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已是总体小康的中国,但内部差别已经达到惊人的地步,特别是农村与城市、中西部与东部的贫富差距巨大。再不重视农村,中国的巨大差别将会引发巨大社会动荡,甚至会断送社会主义的美好前程。因此,只有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主战场,使农村逐步实现现代化,消除农村与城市的巨大差距,实现真正的全民平等,才能体现执政党的先进性。
从人民利益需求看,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及发展必须使绝大多数人受益,不能使多数人特别是农民总是受益不够,而少数人(如高-官、资本家等)受益太多;建设投资必须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重,面向农村农民为主,而不应该以城市为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是人民利益的根本要求,也是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真正体现,这就必然地成为了党和人民的选择,成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主战场。
三、党的先进性建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的推动作用。
胡-锦-涛同志指出:“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①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所以说,党的先进性建设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意义重大。那么,党的先进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的中又中如何体现呢?
党中央提出的建设新农村目标要求内涵丰富,其中“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要建设物质文明,“乡风文明”是要建设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是要建设生态文明,“管理民-主”是要建设政治文明。无论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还是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建设,都需要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不可能是农民群众的自发行为。比如,要实现“生产发展”,就需要党组织和党员带领群众搞好企业、养殖业、种植业等,多创经济效益,并以此带动和保障粮食生产,使各项生产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还有,要实现“乡风文明”,就需要党员带头学雷锋、树新风、讲奉献,爱党、爱国家、爱集体。在正村风、民风、家风、社会风气等方面,当好领头雁。在“村容整洁”方面,也需要党组织和党员在绿化、美化、亮化等方面多动些脑子,使自己的村庄变得树木葱茏,花草相映,干净整洁,清新宜人。在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责任更重大,只有做到了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村务实行群众自治,干部实行民-主评议,才能使村民真正成为主人。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加强党的的先进性建设意义深远。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新要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义新农村,不仅要求党有先进的思想理念,更要求党具有驾驭和处理各种复杂社会矛盾的实际能力和本领和敏锐地把握时代的发展变化,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能力,才能在实践中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因此,具备高水平的执政能力,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内容。
《以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性课题,作为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的历史使命,既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党的先进性的重大考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决定了自己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又决定和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如何有效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在发展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如何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何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一个执政党应该解决的问题,解决的效果体现着一个政党的先进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所以说,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贯穿和体现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贯穿和体现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四位一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当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提高党领导和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任务的能力,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放到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夯实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执政的基础,提高我们党领导改革发展的能力。
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创新思想提高服务能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一个卓有成效的载体。为广大农村基层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破解"三农"问题找到了结合点,但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因此,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作用至关重要。基层组织要结合实际创新载体,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广大党员要率先垂范,团结带领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贵州省余庆县围绕中央提出的建设新农村“20字”目标要求开展了“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惠、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风貌)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这个农民最关心、最迫切、也是容易见效的事情入手,抓住农民致富和优先发展农村生产力这个核心,着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它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丰富了精神生活,也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改变了村容村貌、切实保障了农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发挥了农民的创造力,建立健全了民-主管理制度,从根本满足了农民群众求富、求学、求乐、求美的愿望。贵州余庆的实践表明: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党组织要积极思考,创新思路,只要从顺民-意、合民情的事着手,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维护好农民切身利益,就能领导和组织好亿万农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总之,党的先进性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着眼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在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的战略任务。完成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必将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只有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理顺社会关系,认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党的先进性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一个新举措;作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主战场,用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果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时期提高发展质量,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和-谐发展之路,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境界。
结合党的先进性建设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思考2017-04-27 22:32 | #2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心系人民、造福亿万农民群众的重大决策,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要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着力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推进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体现先进性。笔者亲自参与江口县“创生态文明家园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一年多时间来,在如何结合党的先进性建设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
《以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把生产发展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结合起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中央提出的5句话20字方针,首先是生产发展,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和落脚点。没有“生产发展”,就不可能“生活宽裕”,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纸上谈兵。农民的生产发展了,经济增加了,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就得到了充分体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把生产发展与先进性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聪明才智,搞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前,发展农村产业,推行产业化经营,是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全县应围绕“一山一河一村三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生态畜牧养殖业。一要抓农业循环经济,调整种植结构,引导农民发展市场前景好,比较效益高的反季节蔬菜,大棚西瓜等优势产业;二要抓生态畜牧业,兴建养殖小区,发展养殖大户,组建专业协会;三要抓乡村旅游,提升文化底蕴,完善旅游设施,增强接待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各村必须明确自己的主导产业,切实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增产增收。第二,要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当前,城乡面貌的反差,最为突出的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差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在基础设施上实现突破。结合江口实际,实现基础设施的突破,重点要解决好公路、电力、供水、沼气和生态建设问题。一是农村公路建设。交通落后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应抓住政策机遇,广泛发动群众,解决好农村商贸流通和农民出行难的问题。二是农村供水问题。积极争取农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优先解决新农村建设的供水问题,让广大农民用上方便卫生的自来水。三是沼气入户工程。这项工程在全县已经开始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后的重点是要优先保证新农村建设,加大普及力度。四是生态环境建设。充分利用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的政策,以交通干线、通村道路、庭院作为重点进行绿化,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三,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发展社会事业是增进农民福祉的具体体现,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江口是一个贫困县,一方面要力所能及地加大社会事业投入,一方面要争取和落实好国家政策。一是在教育上,要落实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保证所有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提升教育质量。二是在卫生上,解决好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农民人人都能享有基本的卫生保健。同时,积极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努力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三是在文化生活上,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积极争取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建设项目,成立民间文艺爱好者协会,经常性开展文艺演出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解决好五保户供养问题,积极探索农民养老保险办法,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广大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把促进农民生活宽裕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相结合,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促进广大农民生活宽裕,最基础和根本的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把促进农民生活宽裕与先进性教育结合起来,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着力构建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努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劳务经济,提高农民工资收入。开展大规模的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建立农民工服务中心,为进城务工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进一步健全劳动合同制度、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和工资保障金制度,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强道路硬化、垃圾处理、村庄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进一步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行“两免一补”。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强救灾救济、社会救助、抚恤优待等工作,真正使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把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结合起来,构建和-谐新农村。党章对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提出了“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在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等要求,因此,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要与农村先进性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好党员在带头遵纪守法,提倡讲文明,移风易俗,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协助解决农村矛盾、纷争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影响并引导农民提高素质,抵制和摆脱封建迷信等愚昧落后观念和陈规陋习的影响,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健康、文明、进步的风尚占领农村阵地,逐步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步伐,保持农村社会的繁荣稳定。创新载体,逐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它需要切入口,需要载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只有拓宽设计载体的思路,创造更多的适应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的新载体,才能逐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比如组织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活动,广泛进行文明常识和科学生活方式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深刻认识不良行为习惯的严重危害性,以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革除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逢年过节大吃大喝等陈规陋习;组织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重点普及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有关的自然现象、社会进化、医疗卫生、科学健身和生老病死等知识,引导人们学科学、相信科学、用科学,进一步提高抵御封建迷信活动和邪教等伪科学的能力;组织开展送法律下乡活动,为农村党员群众讲解《婚姻法》、《民法》、《农业法》、《土地承包法》等,宣传法律知识,开展现场法律咨询活动,解答群众在法律方面的疑虑,同时做好依法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遏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农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抓住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这个重要环节,完善文化设施,引导农民群众开展多种多样文化娱乐活动,树立良好的文明道德风尚,切实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引导农民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充分发挥乡镇党校、农民夜校、广播站、图书室、电教站的阵地作用,引导农民学、帮助农民学,充实他们的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提高农民素质,增强致富本领。
把加强村容整洁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相结合,改善农民人居环境。 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要求和目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指农村“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具体体现,改变“脏、乱、差”的状况、创造干净整洁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成为农民朋友的深切企盼。村容整洁,还有利于优化投资环境,为发展农村经济创造更好的条件;村容整洁,能无形中让农民提高环境卫生意识,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村容整洁,还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两个作用”,一是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二是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创生态文明家园,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作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一项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群众的表率,顺利解决“破旧”难题,为“建新”扫清道路。时时刻刻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来,让农民群众被干部、党员实践“三个代表”的实际行动所感动,自觉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以道路硬化、推广沼气和民房改造为切入点,以绿化美化为突破口,认真实施“一标四建五改治六乱”配套工程(即完善地名标志,建沼气池、建农舍、建致富庭院、建公益性公墓,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治理柴草乱堆、牲畜乱跑、污水乱泼、垃圾乱扔、杂物乱放、死人乱葬),对居住环境进行绿化,对家庭庭院进行美化,对房屋居所进行亮化,对进寨路、连户路进行硬化。以此带动其他各方面工作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协调发展、逐步提高。
把管理民-主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相结合,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着眼,从农民最急迫的事情入手,从最能见成效的事情做起,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不提脱离实际的口号,不定超越现实的目标,不搞劳民伤财的工程,集中力量解决农民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村务是否公开、决策是否民-主、管理是否规范、监督是否有效作为检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准,把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新农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确保新农村建设让农民受益。同时,要大力开展普法教育,教育广大农民群众遵纪守法,引导农民确实增强法制意识,有序参与民-主实践,理性表达利益诉求,逐步提高整体素质,努力培育造就新型农民。
从全局出发,紧紧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新农村建设任务,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把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和各项活动中。要把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其他工作一同规划、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与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与“三级联创”活动相结合,与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相结合,与政务公开相结合,共同研究,相互促进。
以“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致力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的坚强领导核心。一是建立健全村干部培训机制、继续教育机制、实践锻炼机制、后备干部培养机制,提高村干部整体素质,使村干部能干事。二是完善民-主议事、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制度,使村干部会干事。三是在政治、经济待遇上下工夫,使村干部愿干事。四是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治安环境,使村干部敢干事。努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使农村党员干部真正成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的带头人。
【以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文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建设09-24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09-24
以创新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09-24
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09-24
用党的先进性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09-24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09-24
保持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09-24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动高校科学发展09-24
党的先进性建设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