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名词解释

时间:2023-03-23 14:44:42 名词解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无机名词解释

1.形变(变形):材料的形状和尺寸随外力作用而改变的现象。

2.弹性模量:表征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

3.滞弹性:弹性行为与时间有关,表征材料的形变在应力移去后能够恢复但不能立即恢复的能力。

4.剪切应变:材料的内部一体积元上的两个面元之间的夹角的变化。

5.应变松弛:固体材料在恒定载荷下,变形随时间延续而缓慢增加的不平衡过程,或材料变形后内部原子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也称蠕变或徐变。

6.应力松弛:在持续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着的物体,在总的形变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徐变变形渐增,弹性变形相应减小,由此使物体的内部应力随时间延续而逐渐减少的过程。即一体系因外界原因引起的不平衡状态逐渐转为平衡状态的过程。

7.塑性形变:在超过材料的屈服应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外力移去后不能恢复的形变。

8.塑性:表征材料经受塑性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9.硬度:表示材料表面在承受局部静压力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10.断裂功:指材料在抵抗外力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需吸收的功。

11.蠕变:材料在恒定载荷作用下,随着时间延长持续发生塑性变形的现象。

12.冲击韧性:指材料在冲击载荷下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13.滑移:是刃型位错沿滑移面从晶体内部移出的过程或刃型位错沿滑移面的运动。

14.静态疲劳(亚临界裂纹扩展):在持久载荷下发生的断裂。

15.动态强度:指材料抵抗冲击载荷作用而不至于发生断裂破坏的能力。

第二章

1.抗热震性(抗热冲击性):指材料承受温度骤变而不至于被破坏的能力。

2.比热容:指单位质量材料升高(降低)1K所需吸收(放出)的热量。

3.热膨胀:物体的体积或长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现象。

4.热导率:指热量流过材料的速率。

5.热扩散系数:表征物体内部温度趋于均衡的能力,其大小直接影响物体中的温度梯度分布。

6.热抗震系数:为脆性无机材料抗热震断裂能力的度量。

第三章

1.电偶极子:由一个正电荷q和另一个符号相反、数量相等的负电荷-q由于某种原因而坚固的互相束缚与不等于零的距离上所组成。

2.电偶极矩:负电荷到正电荷的矢量l与其电荷量的乘积。

3.退极化场:面束缚电荷在电介质内部产生的电场。

4.介质损耗: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单位时间内损耗的电能。

5.自发极化:由晶体内部结构变化导致的极化现象。

6.介质弛豫:在外加电场施加或移去后,介电系统弛滞达到平衡状态的过程。

7.介电的击穿:电场强度超过某一临界值时介质由介电状态变为导电状态的现象。

8.介电强度:发生介电击穿时的临界电场强度。

9.铁电体:在某个温度范围内可以自发极化,而且自发极化方向随外电场的反向而反向的介电材料。

10.铁电畴:铁电体中可以分为许多自发极化方向一致的区域。

11.畴的反转:施加的电场足够强时,可以使一个多畴晶体变为单畴纪念馆提或可以使单畴晶体自发极化反向的动力学过程。

12.固有离子电导(本征电导):晶体点阵基本离子的运动产生的电导。

13.杂质电导:由固体较弱离子运动造成的电导,主要为杂质。

14.导带:只部分填充电子的能带,起导电作用。

15.禁带:能带的空隙。

16n型半导体:主要依靠电子导电的半导体。

17.p型半导体:主要依靠空穴导电的半导体。

18.p-n结:指在同一半导体样品中,可以部分是n型,部分是p型,它们之间的交界区域。

第四章

1.磁场强度:指空间某处磁场的大小。

2.抗磁性物质:磁化率为非常小且为负值,几乎不随温度变化。

3.顺磁性物质:磁化率为非常小的正数。

4.铁磁性物质:磁化率为特别大的正数,随外磁场的增大而减小。

5.磁畴:铁磁性或亚铁磁性材料内部可以分成许多磁矩排列相同的微小区域。

6.磁致伸缩:磁性材料在磁化后长度变化的现象。

7.磁畴壁:磁畴之间的过度边界层。

8.磁导率:表征磁性材料被磁化的容易程度,或者说是材料对外部磁场得敏感程度。

9.铁氧体:是三氧化二铁与其它一种或多种金属氧化物的复合氧化物。

10.折射率:光在真空和材料中的速度之比。

11.PTC效应:阻值随温度上升而剧增几个数量值以上的现象。

12.压敏效应:指半导体陶瓷的电阻随电压变化而急剧变化的一种效应。

13.湿敏效应:陶瓷的电阻值随环境湿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或增加的现象。

14.气敏效应:是电物理参数如电阻随外界气体种类和浓度而改变的现象。

铁电性:电偶极子由于它们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自发平行排列的现象。

《无机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屈服极限:中档应力足够大,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塑性变形的最小应力。 延展性:指材料受塑性形变而不破坏的能力。

构建的受力模型:拉伸、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塑性形变:指外力移去后不能恢复的形变。

热膨胀:物体的体积或长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现象称为热膨胀,本质是点阵结构中质点的平均距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色散:材料的折射率随入射光频率的减小而减小的性质。

抗热震性:是指材料承受温度的剧烈变化而抵抗破坏的能力。

蠕变:对材料施加恒定应力时。应变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这种现象叫蠕变。此时弹性模量也将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弛豫:对材料施加恒定应变,应力随时间减少的现象,此时弹性模量也随时间而降低。

滞弹性:对于理想弹性固体,作用应力会立即引起弹性形变,一旦应力消除,应变也随之消除。对于实际固体,这种应变的产生和消除需要一定的时间,这种性质叫滞弹性。

粘弹性:有些材料在比较小的应力作用下可以同时表现出弹性和粘性。

虎克定律:材料在正常温度下,当应力不大时其变形是单纯的弹性变形,应力与应变的关系由实验建立。

晶格能又叫点阵能,英文名为Lattice Energy。它是在反应时1mol离子化合物中的阴、阳离子从相互分离的气态结合成离子晶体时所放出的能量。

晶格滑移:晶体受力时,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平移滑动。 应力: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内力。

形变: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状和大小的变化。 应变:物质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对位移。

本征电导:由晶体点阵的基本离子运动引起。离子自身随热运动离开晶格形成热缺陷,缺陷本身是带电的,可作为离子电导截流子,又叫固有离子电导,在高温下显著。

杂质电导:由固定较弱的离子的运动造成,主要是杂质离子。在低温下显著。杂质电导率要比本征电导率大得多。离子晶体的电导主要为杂质电导。

热电效应:自发极化电矩吸附异性电荷,异性电荷屏蔽自发极化电场而自发极化对温度影响当温度变化时释放出电荷。

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介质内质点政府电荷重心的分离,并转变为偶极子,即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感应电荷的现象.

自发极化:这种极化状态并非由外加电场所引起而是由晶体内部结构特点所引起。晶体中每个晶胞内存在固有电偶极矩。

电子位移极化: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原子外围的电子云相对于原子核发生位移形成的极化。 离子位移极化: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偏离平衡位置的移动相当于形成一个感生偶极矩。

松弛极化:在材料中存在的弱联系电子、离子和偶极子等松弛质点时,热运动使这些松弛质点分布混乱,而电场力图使其按电场规律分布,最后在一定温度下发生极化。

转向极化:(偶极子取向极化):1)发生在极子分子介质中 2)在无外加电场时,这些极性分子的取向在个方向的几率相等,就介质整体来讲,偶极矩为零。3)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偶极子发生转向,趋于和外加电场方向一致 4)热运动同时抵抗这种趋势 5)沿外场方向取向的偶极子比反向偶极子多,在宏观上形成偶极矩。

空间电荷极化:1)发生在不均匀介质中 2)在电场作用下,不均匀介质内部的正负间歇离子分别向负、正极移动,引起磁体内各点离子密度变化,出现点偶极矩。叫空间电荷极化。

无机名词解释2017-04-09 08:03 | #2楼

配位多面体:在晶体结构中,与某一个阳离子(或原子)构成配位关系即直接相邻结合的阴离子(或原子),他们的中心连线构成的多面体。

2均匀成核:晶核在均匀单一熔体中产生的几率处处相等。

非均匀成核:借助表面,界面,晶粒裂纹,器壁及各种催化位置等形成晶核的过程。 3菲克第一定律:在扩散体系中,参与扩散的质点的浓度随位置变化,而不随时间变化。 菲克第二定律:在扩散体系中,扩散物质的浓度不仅随位置变化,而且也随时间变化。 4结构水:作为粘土矿物的一部分,以OH基形式存在,并参与晶格成键的水。

结合水:牢固结合水和松结合水组成。

5玻璃网络形成体:(其中正离子为网络形成离子),其单键强度>335KJ/mol,这类氧化物能单独形成玻璃。

玻璃网络变性体:(正离子称为网络变性离子),其单键强度<250KJ/mol,这类氧化物不能形成玻璃。

6本征扩散:由热超伏引起的本身点缺陷作为迁移载体的扩散。

非本征扩散:非热超伏引起,由杂质形成的缺陷作为载体的扩散。

1一级相变:体系由一相变为另一相时,两相的化学势相等,但化学势的一级偏微商不相等的相变。

《无机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级相变:相变时两相的化学势相等,其一级偏微商也相等,但二级偏微商不相等。 1固相烧结:烧结温度下基本无液相出现的烧结。

液相烧结:凡有液相参与的烧结称为液相烧结。

2肖特基缺陷:正常格点的原子,在热起伏过程中,获得能量离开平衡位置迁移到晶体表面,在晶体正常格点上形成空位。

弗仑克尔缺陷:在热起伏过程中,能量足够大的原子或离子离开平衡位置后,挤到晶格的间隙中,形成间隙原子,而原来位置上形成空位。

1稳定扩散:在垂直方向的任一平面上,单位时间内通过该平面单位面积的粒子数一定。 不稳定扩散;扩散物质在扩散介质中浓度随时间发生变化,扩散能量与位置有关。

1离子交换:被粘土颗粒吸附的离子又被溶液中其它一些电价高,浓度大的离子所交换的性质。

离子吸附:粘土颗粒带电,就会吸附介质中异号离子的性质。

12晶粒生长:无应变的材料在热处理时,平均晶粒尺寸在不改变其分布的情况下,平均晶粒连续增大的过程。

二次再结晶:少数巨大晶体在细晶消耗时成核长大过程。

13烧结温度:粉末开始收缩变为致密,坚硬的烧结体时的温度。

熔融温度;

2表面:指一个相和它本身蒸汽(或真空)相接触的分界面。

界面:指一个相和另一个结构不同的相接触时的分界面。

3正尖晶石:二价阳离子分布在1/8四面体空隙中,三价阳离子分布在1/2八面体空隙的尖晶石。

反尖晶石:二价阳离子分布在八面体空隙中,三价阳离子一半在四面体空隙中,另一半在八面体空隙中的尖晶石。

16.等同点:性质相同,在晶体结构中占据相同位置和具有相同环境的点。

17.自范(自限)性:晶体能自发的形成封闭的凸几何多面体外形的特征。

18.单形:单行是指借助于对称型之全部对称要素的作用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一组晶面的结合。

19.聚形:聚形就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行聚合而成的晶体形态。只有属于同一种对称型的单型才能相聚。

20.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按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或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21.晶胞:能充分反映整个晶体结构特征最小结构单位。

22.固溶体:凡在固态条件下,一种组分(溶剂)内“溶解”了其他组分(溶质)而形成的单一均匀地晶态固体称为固体溶液,简称固溶体。

23.定比定律:化合物中不同原子的数量要保持固定的简单整数比。

24.非化学计量化合物:实际中,很多化合物并不符合定比定律,正、负离子的比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比例,偏离了化学计量的化合物。产生的缺陷叫非化学计量缺陷。

25.熔体的概念:熔体又叫熔融态,是一种液体。

26.粘度:在单位面积和单位速度梯度下,两液层间的内摩擦力。

27.玻璃:狭义玻璃定义,是由无机物熔体,冷却而获得的非晶态固体;广义玻璃定义,必表现出玻璃转化现象的非晶态固体。

28.晶界:结构相同而取向不同的两个晶粒之间的界面。

29.泥浆的触变性:所谓触变就是泥浆静止不动时似凝固体,一经搅动凝固的泥浆重新获得流动性。

30.泥团的可塑性:粘土与水以适当比例混合制成泥团后,该泥团受到高于某一个数值剪应力作用后,可以塑造成任何形状,当除去应力泥团能保持其形状的性质。

31.泥浆的稳定性:泥浆中粘土颗粒分散的均匀程度及悬浮能力,又称泥浆的沉降稳定性。 32相平衡:研究多相系统中,系统的状态随温度、压力、组分浓度等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33相变:物质从一个相转变为另一个相的过程。

34马氏体:钢淬火时得到的一种高硬度产物的名称。

马氏体相变:晶体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晶体的一个分立体积的剪切作用以极快的速度进行的相变称马氏体相变。

36固相反应:凡有固相参与的化学反应都叫固相反应。

有人试图用延长烧结时间来提高产品致密度,可行否?

延长烧结时间一般都为不同程度地促使烧结完成,但对粘性流动机理的烧结较为明显,而对体积扩散和表面扩散机理影响较小,对体积扩散和表面扩散,低温下以表面扩散为主,高温下以体积扩散为主,而表面扩散并不改变坯体的致密度,因此,可适当延长高温烧结时间。另外,在烧结后期,不合理的延长烧结时间,有时会加剧二次再结晶作用,反而得不到充分致密的制品。

氯化锌对NaCl扩散能力的影响

定性分析:当NaCl中溶有少量氯化锌时,钠离子的扩散系数一方面受缺陷浓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由于引入锌离子而形成的[V’Na]影响。但可认为:当温度较低时,有锌离子引入而产生的[V’Na]对钠离子扩散系数影响是主要的:当温度较高时,钠离子的本征扩散将占优势。在整个温度范围内,氯离子的扩散均以本征扩散为主。因为锌离子的引入并不明显改变氯离子亚点阵的情况。

1配位数:在晶体结构中,一个原子(或离子)周围,与后直接相邻结合的原子(或所有异号离子)的个数。

配位多面体:在晶体结构中,与某一个阳离子(或原子)构成配位关系即直接相邻结合的阴离子(或原子),他们的中心连线构成的多面体。

2均匀成核:晶核在均匀单一熔体中产生的几率处处相等。

非均匀成核:借助表面,界面,晶粒裂纹,器壁及各种催化位置等形成晶核的过程。 3菲克第一定律:在扩散体系中,参与扩散的质点的浓度随位置变化,而不随时间变化。 菲克第二定律:在扩散体系中,扩散物质的浓度不仅随位置变化,而且也随时间变化。 4结构水:作为粘土矿物的一部分,以OH基形式存在,并参与晶格成键的水。

结合水:牢固结合水和松结合水组成。

5玻璃网络形成体:(其中正离子为网络形成离子),其单键强度>335KJ/mol,这类氧化物能单独形成玻璃。

玻璃网络变性体:(正离子称为网络变性离子),其单键强度<250KJ/mol,这类氧化物不能形成玻璃。

6本征扩散:由热超伏引起的本身点缺陷作为迁移载体的扩散。

非本征扩散:非热超伏引起,由杂质形成的缺陷作为载体的扩散。

1一级相变:体系由一相变为另一相时,两相的化学势相等,但化学势的一级偏微商不相等的相变。

二级相变:相变时两相的化学势相等,其一级偏微商也相等,但二级偏微商不相等。 1固相烧结:烧结温度下基本无液相出现的烧结。

液相烧结:凡有液相参与的烧结称为液相烧结。

2肖特基缺陷:正常格点的原子,在热起伏过程中,获得能量离开平衡位置迁移到晶体表面,在晶体正常格点上形成空位。

弗仑克尔缺陷:在热起伏过程中,能量足够大的原子或离子离开平衡位置后,挤到晶格的间隙中,形成间隙原子,而原来位置上形成空位。

1稳定扩散:在垂直方向的任一平面上,单位时间内通过该平面单位面积的粒子数一定。 不稳定扩散;扩散物质在扩散介质中浓度随时间发生变化,扩散能量与位置有关。

1离子交换:被粘土颗粒吸附的离子又被溶液中其它一些电价高,浓度大的离子所交换的性质。

离子吸附:粘土颗粒带电,就会吸附介质中异号离子的性质。

12晶粒生长:无应变的材料在热处理时,平均晶粒尺寸在不改变其分布的情况下,平均晶粒连续增大的过程。

二次再结晶:少数巨大晶体在细晶消耗时成核长大过程。

13烧结温度:粉末开始收缩变为致密,坚硬的烧结体时的温度。

熔融温度;

2表面:指一个相和它本身蒸汽(或真空)相接触的分界面。

界面:指一个相和另一个结构不同的相接触时的分界面。

3正尖晶石:二价阳离子分布在1/8四面体空隙中,三价阳离子分布在1/2八面体空隙的尖晶石。

反尖晶石:二价阳离子分布在八面体空隙中,三价阳离子一半在四面体空隙中,另一半在八面体空隙中的尖晶石。

16.等同点:性质相同,在晶体结构中占据相同位置和具有相同环境的点。

17.自范(自限)性:晶体能自发的形成封闭的凸几何多面体外形的特征。

18.单形:单行是指借助于对称型之全部对称要素的作用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一组晶面的结合。

19.聚形:聚形就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行聚合而成的晶体形态。只有属于同一种对称型的单型才能相聚。

20.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按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或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21.晶胞:能充分反映整个晶体结构特征最小结构单位。

22.固溶体:凡在固态条件下,一种组分(溶剂)内“溶解”了其他组分(溶质)而形成的单一均匀地晶态固体称为固体溶液,简称固溶体。

23.定比定律:化合物中不同原子的数量要保持固定的简单整数比。

24.非化学计量化合物:实际中,很多化合物并不符合定比定律,正、负离子的比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比例,偏离了化学计量的化合物。产生的缺陷叫非化学计量缺陷。

25.熔体的概念:熔体又叫熔融态,是一种液体。

26.粘度:在单位面积和单位速度梯度下,两液层间的内摩擦力。

27.玻璃:狭义玻璃定义,是由无机物熔体,冷却而获得的非晶态固体;广义玻璃定义,必表现出玻璃转化现象的非晶态固体。

28.晶界:结构相同而取向不同的两个晶粒之间的界面。

29.泥浆的触变性:所谓触变就是泥浆静止不动时似凝固体,一经搅动凝固的泥浆重新获得流动性。

30.泥团的可塑性:粘土与水以适当比例混合制成泥团后,该泥团受到高于某一个数值剪应力作用后,可以塑造成任何形状,当除去应力泥团能保持其形状的性质。

31.泥浆的稳定性:泥浆中粘土颗粒分散的均匀程度及悬浮能力,又称泥浆的沉降稳定性。 32相平衡:研究多相系统中,系统的状态随温度、压力、组分浓度等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33相变:物质从一个相转变为另一个相的过程。

34马氏体:钢淬火时得到的一种高硬度产物的名称。

马氏体相变:晶体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晶体的一个分立体积的剪切作用以极快的速度进行的相变称马氏体相变。

36固相反应:凡有固相参与的化学反应都叫固相反应。

有人试图用延长烧结时间来提高产品致密度,可行否?

延长烧结时间一般都为不同程度地促使烧结完成,但对粘性流动机理的烧结较为明显,而对体积扩散和表面扩散机理影响较小,对体积扩散和表面扩散,低温下以表面扩散为主,高温下以体积扩散为主,而表面扩散并不改变坯体的致密度,因此,可适当延长高温烧结时间。另外,在烧结后期,不合理的延长烧结时间,有时会加剧二次再结晶作用,反而得不到充分致密的制品。

氯化锌对NaCl扩散能力的影响

定性分析:当NaCl中溶有少量氯化锌时,钠离子的扩散系数一方面受缺陷浓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由于引入锌离子而形成的[V’Na]影响。但可认为:当温度较低时,有锌离子引入而产生的[V’Na]对钠离子扩散系数影响是主要的:当温度较高时,钠离子的本征扩散将占优势。在整个温度范围内,氯离子的扩散均以本征扩散为主。因为锌离子的引入并不明显改变氯离子亚点阵的情况。

1配位数:在晶体结构中,一个原子(或离子)周围,与后直接相邻结合的原子(或所有异号离子)的个数。

配位多面体:在晶体结构中,与某一个阳离子(或原子)构成配位关系即直接相邻结合的阴离子(或原子),他们的中心连线构成的多面体。

2均匀成核:晶核在均匀单一熔体中产生的几率处处相等。

非均匀成核:借助表面,界面,晶粒裂纹,器壁及各种催化位置等形成晶核的过程。 3菲克第一定律:在扩散体系中,参与扩散的质点的浓度随位置变化,而不随时间变化。 菲克第二定律:在扩散体系中,扩散物质的浓度不仅随位置变化,而且也随时间变化。 4结构水:作为粘土矿物的一部分,以OH基形式存在,并参与晶格成键的水。

结合水:牢固结合水和松结合水组成。

5玻璃网络形成体:(其中正离子为网络形成离子),其单键强度>335KJ/mol,这类氧化物能单独形成玻璃。

玻璃网络变性体:(正离子称为网络变性离子),其单键强度<250KJ/mol,这类氧化物不能形成玻璃。

6本征扩散:由热超伏引起的本身点缺陷作为迁移载体的扩散。

非本征扩散:非热超伏引起,由杂质形成的缺陷作为载体的扩散。

1一级相变:体系由一相变为另一相时,两相的化学势相等,但化学势的一级偏微商不相等的相变。

二级相变:相变时两相的化学势相等,其一级偏微商也相等,但二级偏微商不相等。 1固相烧结:烧结温度下基本无液相出现的烧结。

液相烧结:凡有液相参与的烧结称为液相烧结。

2肖特基缺陷:正常格点的原子,在热起伏过程中,获得能量离开平衡位置迁移到晶体表面,在晶体正常格点上形成空位。

弗仑克尔缺陷:在热起伏过程中,能量足够大的原子或离子离开平衡位置后,挤到晶格的间隙中,形成间隙原子,而原来位置上形成空位。

1稳定扩散:在垂直方向的任一平面上,单位时间内通过该平面单位面积的粒子数一定。 不稳定扩散;扩散物质在扩散介质中浓度随时间发生变化,扩散能量与位置有关。

1离子交换:被粘土颗粒吸附的离子又被溶液中其它一些电价高,浓度大的离子所交换的性质。

离子吸附:粘土颗粒带电,就会吸附介质中异号离子的性质。

12晶粒生长:无应变的材料在热处理时,平均晶粒尺寸在不改变其分布的情况下,平均晶粒连续增大的过程。

二次再结晶:少数巨大晶体在细晶消耗时成核长大过程。

13烧结温度:粉末开始收缩变为致密,坚硬的烧结体时的温度。

熔融温度;

2表面:指一个相和它本身蒸汽(或真空)相接触的分界面。

界面:指一个相和另一个结构不同的相接触时的分界面。

3正尖晶石:二价阳离子分布在1/8四面体空隙中,三价阳离子分布在1/2八面体空隙的尖晶石。

反尖晶石:二价阳离子分布在八面体空隙中,三价阳离子一半在四面体空隙中,另一半在八面体空隙中的尖晶石。

16.等同点:性质相同,在晶体结构中占据相同位置和具有相同环境的点。

17.自范(自限)性:晶体能自发的形成封闭的凸几何多面体外形的特征。

18.单形:单行是指借助于对称型之全部对称要素的作用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一组晶面的结合。

19.聚形:聚形就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行聚合而成的晶体形态。只有属于同一种对称型的单型才能相聚。

20.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按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或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21.晶胞:能充分反映整个晶体结构特征最小结构单位。

22.固溶体:凡在固态条件下,一种组分(溶剂)内“溶解”了其他组分(溶质)而形成的单一均匀地晶态固体称为固体溶液,简称固溶体。

23.定比定律:化合物中不同原子的数量要保持固定的简单整数比。

24.非化学计量化合物:实际中,很多化合物并不符合定比定律,正、负离子的比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比例,偏离了化学计量的化合物。产生的缺陷叫非化学计量缺陷。

25.熔体的概念:熔体又叫熔融态,是一种液体。

26.粘度:在单位面积和单位速度梯度下,两液层间的内摩擦力。

27.玻璃:狭义玻璃定义,是由无机物熔体,冷却而获得的非晶态固体;广义玻璃定义,必表现出玻璃转化现象的非晶态固体。

28.晶界:结构相同而取向不同的两个晶粒之间的界面。

29.泥浆的触变性:所谓触变就是泥浆静止不动时似凝固体,一经搅动凝固的泥浆重新获得流动性。

30.泥团的可塑性:粘土与水以适当比例混合制成泥团后,该泥团受到高于某一个数值剪应力作用后,可以塑造成任何形状,当除去应力泥团能保持其形状的性质。

31.泥浆的稳定性:泥浆中粘土颗粒分散的均匀程度及悬浮能力,又称泥浆的沉降稳定性。 32相平衡:研究多相系统中,系统的状态随温度、压力、组分浓度等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33相变:物质从一个相转变为另一个相的过程。

34马氏体:钢淬火时得到的一种高硬度产物的名称。

马氏体相变:晶体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晶体的一个分立体积的剪切作用以极快的速度进行的相变称马氏体相变。

36固相反应:凡有固相参与的化学反应都叫固相反应。

有人试图用延长烧结时间来提高产品致密度,可行否?

延长烧结时间一般都为不同程度地促使烧结完成,但对粘性流动机理的烧结较为明显,而对体积扩散和表面扩散机理影响较小,对体积扩散和表面扩散,低温下以表面扩散为主,高温下以体积扩散为主,而表面扩散并不改变坯体的致密度,因此,可适当延长高温烧结时间。另外,在烧结后期,不合理的延长烧结时间,有时会加剧二次再结晶作用,反而得不到充分致密的制品。

氯化锌对NaCl扩散能力的影响

定性分析:当NaCl中溶有少量氯化锌时,钠离子的扩散系数一方面受缺陷浓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由于引入锌离子而形成的[V’Na]影响。但可认为:当温度较低时,有锌离子引入而产生的[V’Na]对钠离子扩散系数影响是主要的:当温度较高时,钠离子的本征扩散将占优势。在整个温度范围内,氯离子的扩散均以本征扩散为主。因为锌离子的引入并不明显改变氯离子亚点阵的情况。

【无机名词解释】相关文章:

锂电名词解释09-23

炒股名词解释03-16

采访名词解释09-23

高层名词解释09-23

地貌名词解释06-15

润滑名词解释09-23

仓储名词解释09-23

中医的名词解释05-26

西方名词解释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