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书稿范文>汇报>汇报材料>《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汇报材料

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汇报材料

时间:2023-03-23 04:26:07 汇报材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代表:

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汇报材料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县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中部,居住着汉、彝、苗、白等24个民族,总人口108万,少数民族人口占33.2%,重点分布在少数民族乡,其中人口在5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彝族、苗族、白族等,由于历史、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边远乡村。目前全县有少数民族学校3所,其中民族中学1所,民族小学2所;“双语” 教学点14个(其中:彝汉“双语”教学点4个,苗汉“双语”教学点5个,新增苗汉“双语”教学点3个,彝汉“双语”教学点2个);民族文化进校园学校24所。

二、我县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起步早,成效明显 我县是多民族聚居地,具有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全省不可多得、极其珍贵的文化艺术宝库。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多次联合发文,要求在全县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以来,全县学校积极在学生中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培养了民族团结精神,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取得丰硕成果,为我县多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增进 — 1 —

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这项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得到教育厅、民政厅的充分肯定。

(一)制度引领、措施有力。2017年,县教育局、民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我县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方案》,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内容、形式、师资培养及“双语”教学提出了指导性意见;2012年,两部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方案》,对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各乡镇也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各项活动,并结合实际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示范带动,规范教学。2017年, 县教育局、民政局联合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评选活动,以项目学校为依托,加强教材建设,规范教学,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至今,共评选了4所县级项目学校。各项目学校结合本地民族文化传统和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多形式的、符合教学规律和适合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并取得一大批研究成果。2017年以来,我县农民画多次参加中央、省、市作品展并获奖,被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收藏2件、省群艺馆收藏3件、市文联收藏8件、群艺馆收藏20件、县文化馆收藏168件,各种报刊、书籍选用教师作品62幅,选用学生作品58幅。这些成果对学校强化民族文化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特色鲜明、精彩纷呈。顺德民族学校以富有当地— 2 —

特色的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工艺、民族体育为主线, 引导学校积极开展适合于本校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不少学校还把民族元素与现代艺术形式结合起来,编排创作教学活动项目。如学校自编的校园集体舞《乌蒙欢歌》深受学生喜爱。目前,全县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学校达24所, 在校学生54375人,占学生总数的32.07%;理化小学注重挖掘民族文化,不断丰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学校先后成立了“苗娃合唱团”、“彝娃合唱团”,专门演唱原生态苗歌彝歌。使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发扬。

三、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初具规模、亮点凸显

我县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发展势头良好,为我县多民族文化发展繁荣、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师资队伍和民族文化传承人队伍得到加强。多年来,我县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鼓励、要求现有教师通过在职学习等形式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引进高学历教师、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民间文化艺术专才为兼职教师等方式,形成了一支学有专长、爱岗敬业的人才队伍。目前,全县共有专职教师近千名,其中国家级文化艺术传承人1名、县级传承人50余人。

(二)以“五个一”,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活动。一是为学生推荐了《奢香夫人》、《我的祖国》、《永远的丰碑》等民族团结的书籍,增长民族知识;二是开展学唱民族歌、学跳 — 3 —

民族舞等活动;三是组织学生观看《奢香夫人》电视剧,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四是利用教师研修时间开展民族团结座谈会(讨论会),学生开展“少数民族优秀人物事迹”故事会;五是在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月,组织学生参加《我为民族团结做贡献》征文比赛。同时,我县还利用民族文化渗透课程,促进课程改革。

《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营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是广泛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在全县中小学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如大方顺德民族学校,抓住区位优势,用彝语教唱歌曲;马场镇抬沙小学、以扒小学,鼎新乡则鸡小学的农民画进校园活动;马场镇木空小学的木勺画、彩泥画,赫拉格小学的十字绣进校园活动,鼠场小学的泥塑等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等,二是在少年宫展览师生创作反映民族民间文化的摄影、书画、手工刺绣作品。如“芦笙节”的来历、“斗马”的来历、“苗年”的来历、民族服饰等,许多苗族文化成为师生创作的源泉。学校成了继承和发展优秀少数民族文化的一块园地、圣地,以人文教育为主轴的少数民族办学特色进一步得到彰显;三是民间艺人亲自到校指导师生开展刺绣学习活动。我县农民画家杨云珍、杨云富、吴正奎等民间艺人亲自到校指导师生开展刺绣学习活动;课间播放“苗娃彝娃合唱团”自唱的原生态苗歌,师生们在美妙的歌声中享受幸福。

(四)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各校不断探索文化艺术人才培养规律,结合实际,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有的学校成立了艺术团和各类艺— 4 —

术社团,不少学生在参加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各比赛和文艺展演中屡获佳绩。各校重视科研工作,取得一大批科研成果。近五年来,获市级以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30余项,每年都承担有市级以上民族文化艺术类的科研课题。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发展不平衡。由于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一些学校对这项工作不够重视,开展工作不力。就全县而言,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在中小学中还远未普及,能够规范化开展的学校更少,这种状况与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县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制度建设和保障机制还有待完善。开展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文化、民族、财政等多个部门,目前从政府层面还缺乏有力的制度安排和保障机制,开展工作存在各自为政、投入不足、抓得不紧、无考核指标要求等问题。

(三)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经费短缺。目前除试点学校有少量经费外,其他学校未设臵学校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专项经费,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需要的教具、器材,主要靠学校自筹经费解决,数量有限,教学条件普遍不足。由于经费缺乏,教具器材不足,严重影响了这项工作的推广和开展。

(四)民族文化艺术师资、教材薄弱。目前中小学中能胜任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师资很少,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开展民族文化教育需要。一些外聘的文化传承人,由于缺乏教学 — 5 —

经验,教学效果不理想;虽然有部分学校编写了自己的校本教材,但编写不科学、欠规范,内容较为单一,未能把本民族最优秀的文化成果选进教材引进课堂,有的学校编写了教材,但由于缺乏资金,无法付印。

(五)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引进滞后。我县学校艺术专业教学队伍中名家大师少,在全省有影响的也少。对艺术类学科人才引进,有关部门只按统一的规定办理,过多地强调硕士、博士学位,对艺术教育的特殊性考虑不够。致使在人才引进时,一些艺术作品优秀,表演水平在全市甚至全省都有一定影响的人才在引进师资时进不来,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人才短缺。

(六)评价考核体系没有突出艺术教育和艺术人才成长规律。多数学校在对文化艺术类重点学科建设、职称评审、教学考核、课题申报等方面沿用统一的指标考核体系,脱离艺术类人才培养实际和艺术教学规律,影响了艺术人才的成长,导致艺术专业的学科能力建设滞后,教学科研和教师积极性受到影响。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两个文件精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深入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献,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大方实际,把文化建设重点定位在推动大方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上,使之成为大方努力实现— 6 —

文化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各级党政领导要充分认识推动贵州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进一步将中央要求和部署转变为推动地方多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实际行动,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建设跨越发展。

(二)强化专业的建设,规范教学内容。项目涉及的中小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立足于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积极开设民族民间音乐、绘画舞蹈、传统手工艺等专业,开设民族民间文化的特长班,推进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制定科学的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教学计划。开设专门课程,在相关课程中安排教学内容,结合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劳动技能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进行教学。多层面、多形式推动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加强文化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实行提高艺术专业水平评价比重、适当降低学历要求等特殊政策引进高水平师资,并在职称评定上给予倾斜;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民族文化艺术教师培训基地,大力培训中小学民族文化传承教师,鼓励中小学在职教师通过自学、培训等方式学习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成为胜任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双师型”人才;将民族文化教育师资纳入项目学校特岗教师计划和免费师范生计划;建立民族文化传承人定期到中小学开展文化传承教育的激励约束机制。

(四)制定文化艺术人才培养规划。要结合文化强县战略的实施,制定我县中长期文化艺术人才教育规划,以规划为引领、制度为保障,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布局结构、 — 7 —

责任分工、保障措施、绩效考核等内容。动员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在做好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切实抓好分步实施,为我县多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造就大批优秀的文化艺术人才;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学校,要广泛组织班级、年级之间的民族文化活动。不断充实和改进教学内容,使活动更有观赏性、更具教育功能。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成果展示展览。

— 8 —

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材料汇报2017-03-25 12:07 | #2楼

紫云县宗地民族中学位于贵州省紫云县城东南隅,地处麻山腹地。这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民都是苗族,有少部分的汉族和布依族,这也是亚鲁王的故乡。

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和全乡人民的关心和支持下,全校教职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创业、开拓创新,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

目前,学校正在以科学发展观创新办学思路,以独到有力的管理措施、严谨的教风、求实的学风和文明的校风努力创造一所让学生安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农村民族中学。同时,在民族民间文化的教育工作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民族民间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把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不仅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推进,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只有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实现文化传承,养成实现文化传承的意识和能力,使学校的教育更好地体现出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特色。我校会重点围绕苗族的历史文化,人情风俗,文化活动内容及开展的形式等方面内容,重点搜集了散落在紫云县境内的民族体育、民间歌谣、民间戏曲、民间风俗、民族饮食、民族英雄人物(亚鲁王)以及民间工艺制作等原始资料,几年来,我校为了传承发展我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素质,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培养和提高青少年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紧紧围绕项目学校要求,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

优势,调动广大师生的学习宣传积极性,积极争取上级投入,全体教师利用休息时间,有组织的多次走访乡内的各个村寨、民间艺人,搜集资料,查缺补漏,用好每周1节民族文化课和课外活动时间,扎实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体现了我县民族特色,为深层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气氛,为学校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为申报省级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学校积累了很多经验,积累了很多资料,为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营造了浓郁的社会气氛。在这样一块充满民族气息的土地中,我们将根据有利条件培养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使学校真正服务于少数民族学生,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应有的力量,这也是我校办学的主要方向。我们将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建设一所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学校。为此,特制定我校民族文化进校园方案:

一、领导机构

组 长:韦堂伦(宗地民族中学校长)

副组长:杨再华(宗地民族中学政教处主任)

成 员:郭春华 张榜品 闵卫勇 姜世雄 陈莉 危福明 邓兴荣

二、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基本条件

重视和发展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一直是我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职责。 我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源远流长。为了传承、保护,弘扬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提高少数民族体育竞技水平,促进民族团结,我们曾开展了以下一系列工作:

为了继续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传承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精髓。旨在挖掘本地区民族民间文化和学习借鉴其它地区的民族民间文化,并不断地进行开拓创新,使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发扬光大和注入新的血液,今后我校将邀请有权威的少数民族同胞(如民间艺人罗发兴老师)到我校传经送宝,同时

为了更进一步地搞好我校的这一特色教育,我们将抽一部分教师进行有关方面的技能培训。

我校虽有坚定团结的领导集体,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和优美的校容校貌,科学合理的管理运行机制,严谨务实的教研课改风尚;但严重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欠缺开办少数民族特长教育的器械和设施,并且还需大量资金的注入。

三、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面临的资源和有效利用现有资源的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是要培养继承和发扬本地区民族优秀文化的人才。但在办学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最急迫的问题是,所有开设课目,都只能让对这方面略有所特长或爱好的老师去完成,基础的知识还可讲授,欲达到或提高一个层次,则有点强人所难,更谈不上什么专业化了。若采取向社会聘用,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又何来资金呢?学生是否能学好,教师是关键。因此,师资的缺乏,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特色文化的一大难题。

我乡境内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国家级景区格凸河下游摆架河、鼠长河;明清年间的湾塘村羊寨官堡,亚鲁王曾生活和战争的地方--德昭等等,独具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民居。(这些都是还未开发的旅游资源)。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为我校将民族文化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使校园文化与之相结合,是我校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7年8月——2017年9月):研究调查阶段。

1、组织教师深入各少数民族聚居地,了解我乡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情况。

2、进行归纳、分析、汇总、整理等一系列工作。

3、提出切实可行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制定出计划。

第二阶段(2017年9月——2017年8月):实施阶段。

1、立足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开设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

2、在学校以前开展的少数民族文化兴趣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吸取经验,总结教训,继续开展好这方面的活动。

3、在开展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及时调整并加以改进。

4、创建独具少数民族风格的校园文化,加大宣传力度。

第三阶段(2017年9月——2017年8月):推广、普及阶段。

1、在以往开展的基础上,继续探索行之有效的创设之路。

2、普及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使我校成为一所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学校,为地方文化、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3、总结经验,把我校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推向社会,扩大影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的氛围。

五、实施办法

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六、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开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发有助于我乡乡村旅游的发展)。

1、 苗族唢呐舞、庆丰收歌舞 2、苗族山歌

3、陀螺 4、刺绣

5、剪纸 6、木叶哨

七、开设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所需解决的问题

1、师资问题。

我校无舞蹈、乐器、苗族山歌等方面的人才。

解决办法:是否可在本校抽派一名教师到外进行专门培训,回来后专

任少数民族项目的教学?此是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前提。

2、教材的开发。

我校曾对此进行过尝试,但仅仅只限于业余爱好,在繁重的教育教学中,只能半途而废。

解决办法:成立教材开发、编写领导小组。在学校中抽一些在此方面有爱好且文笔较好的教师,用一定的时间脱离教育教学,专职从事教材的开发编写。抽一部分热爱民族文化的教师组成资料收集小组,下到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进行第一手资料的收集。

所需资金:作为活动资金,大约50000元左右。

3、音乐器材,如唢呐等,大约在2000元左右。

总共合计需资金大约:52000万元左右。

对于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在我校是首次进行,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借鉴,因此,我们只能逐步探索,在探索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经验,从而进一步改进和调整本方案。

存在的问题

1、教师时间紧,阶段性任务强

开展此项工作,绝大多数时间教师是利用课外时间,教师都是兼职的,教学任务紧,没有多少业余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中,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之中。不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2、老百姓时间紧、能够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都是年纪较大的老人 ,作为老百姓与教师,作息时间是不尽相同的,他们没有多少时间来配合学校开展此项工作。多数老人行动不方便,很多民间文化内容掌握在脑海当中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完全收集到手。

3、师资不到位

尽管在教师中,有多数是少数民族,但经岁月的洗礼,都已汉化,对深入了解,研究,传承保护带来很大困难。

将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除了争取市、县民宗局,宣传部等部门的支持指导外,对教师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单靠教师在师范院校学的那点儿知识是不够的,在此活动中,除了将少数教师派出进行专门的短期培训外,最主要的是要走出校门,走进村寨和田间地头向民间艺人学习,对难度较大的要将民间艺人请进校园坐堂授艺,培训教师,这才有助于在校园内开展民族民间文化学习教育活动。

将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是一项费力费时而又花钱的工程,对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校必须将所需经费进行科学预算,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根据《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和工作开展实际情况,确保资金到位。

总之,在开展此项工作中,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深感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但要真正做好此项工作,还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与重视,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和民间艺人的工作积极性,全策全力,进言献策,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一定会在我校蓬勃发展。

宗地民族中学

2017年08月02日

【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汇报材料】相关文章:

工作汇报材料02-26

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点创建工作汇报材料09-22

就业工作汇报材料02-04

环保工作汇报材料02-28

联户工作汇报材料09-22

纠风工作汇报材料09-22

综合工作汇报材料09-22

普法工作汇报材料09-22

对标工作汇报材料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