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书稿范文>方法>解决方法>《硬盘故障解决方法

硬盘故障解决方法

时间:2022-11-19 03:07:11 解决方法 我要投稿

硬盘故障解决方法

故障现象一:在BIOS中检测不到硬盘

原因及排除:IDE接口与硬盘间的电缆线未连接好;IDE电缆线接头处接触不良或者出现断裂;硬盘未接上电源或者电源转接头未插牢。如果检测时硬盘灯亮了几下,但BIOS仍然报告没有发现硬盘,则可能是:硬盘电路板上某个部件损坏;主板IDE接口及IDE控制器出现故障;接在同一个IDE接口上的两个IDE设备都设成主设备或从设备了。首先确认各种连线是否有问题,接下来应用替换法确定问题所在。

故障现象二:BIOS自检时报告"HDD Controller Failure"

原因及排除:如果BIOS在自检时等待很长时间后出现上述错误提示,可能是因为IDE电缆线接触不良或者接反了。如果在自检时硬盘出现"喀、喀、喀"之类的周期性噪声,则表明硬盘的机械控制部分或传动臂有问题,或者盘片有严重操作。

故障现象三:BIOS时而能检测到硬盘,时而又检测不到

原因及排除:先检查硬盘的电源连接线及IDE电缆线是否存在着接触不良的问题,另外,供电电压不稳定或者与标准电压值偏差太大,也有可能会引起这种现象。

故障现象四:Fdisk显示的硬盘容量与实际容量不相符

原因及排除:尽管硬盘实际容量在1GB以上,但利用Fdisk分区时显示的硬盘容量却只有几十或几百兆,最多不超过528MB。这是由于早期硬盘读写中断INT 13H在设计上存在着限制,当硬盘容量大于528MB后就会出现卷绕现象,较新的BIOS对此进行了改进,支持扩展的INT 13H接口,支持LBA工作方式。如果发生问题的系统的BIOS支持LBA,那么进入BIOS设置并打开LBA方式后,Fdisk就会显示正常的容量值,如果系统BIOS较老,那么可以安装DM软件并用它进行分区,此后DMA会在系统启动时半截内存驻留程序,以完成对大容量硬盘的访问。最近,8GB以上IDE硬盘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在某些情况下,Fdisk只能处理8GB以上IDE硬盘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在某些情况下,Fdisk只能处理8GB以内的硬盘空间,此时可以利用最新版Partition Magic的来进行分区,它能支持8GB以上的IDE硬盘。

故障现象五:硬盘出现坏道

原因及排除:首先对硬盘进行备份,然后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以便修复。如果坏道无法完全修复,应使用DM等软件将这些坏道标识出来,以后不再使用,如果坏道比较集中,也可以在分区过程中安排跳过这一段区域,这可以用DiskEdit来完成。昆腾公司最近推出了DPS(Data Protection System)数据保护系统,用它可以对昆腾近两年推出的所有IDE硬盘进行快速检查,以确定问题所在,该软件的下载地址为:http://cankao.gcw818.com ledge.htm。

故障现象六:硬盘无法工作在Ultra DMA/33模式下

原因及排除:较新的硬盘都支持Ultra DMA/33工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硬盘进行读写操作时CPU占用率很低。为了让硬盘能够工作在Ultra DMA/33模式下,硬盘、主板和操作系统都必须支持Ultra DMA/33。另外,还应在BIOS设置中把硬盘所在的IDE接口的Ultra DMA方式打开或者设置成自动检测。PWIN95和PWIN97本身不支持Ultra DMA/33,这是因为它们所带的标准IDE驱动程序不支持的缘故。为了在PWIN95和PWIN97下使用Ultra DMA/33,需要安装最新版的Bus Master驱动程序,主板所带的光

盘或软盘中都有这些驱动程序,主板生产厂商的网站上也有。PWIN98直接支持Ultra DMA/33,因此原则上不需要再安装其它驱动程序,除非主板用的是比较新的兼容芯片组,而不是Intel的芯片组。上述条件满足之后,可以在系统属性中的"磁盘驱动器"中选中硬盘,在其属性的设置一页中选中DMA,然后重新启动机器即可。

故障现象七:CIH病毒导致硬盘损坏

故障处理:第一步:先用KV300的硬盘修复功能(F10)修好硬盘的引导记录,此时最好用KV300/B保存分区表的数据,以免下一步有错可再一次挽救(注:用最新推出的KV300的Z+特版修复被CIH破坏的硬盘更有效);用其它能修好引导纪录的软件如Kill98等也行!

第二步:用NDD可以把非主分区其他逻辑盘全部恢复(用NDD[盘符]/Rebuild可选定一个盘如D:等),会自动搜索非主分区,一直接"Yes"即可恢复全部非主分区,大部分数据就能得到恢复,如果是FAT32就要用32位NDD对硬盘进行处理。(注:第一个逻辑盘,通常是C:盘,通常是不可恢复的)也可去VRV杀毒软件公司--北信源的网址(http://cankao.gcw818.com)去下载Vrvfix.exe软件,按照说明可找回除C外的其它逻辑盘。

《硬盘故障解决方法》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第三步:去时代先锋(http://cankao.gcw818.com)(行天98)下载Fixmbr软件运行,可恢复C盘约60%~95%的资料(视破坏程度而定),也可手工恢复,但太麻烦,笔者用过Norton的DiskEdit,险些搞坏一块硬盘(不是因为CIH,但也是分区表问题),不过,最后还是成功了。

硬盘常见错误提示与解决

一、显示:“C:Drive Failure Run Setup Utility,Press(F1)To Resume”

此类故障是硬盘参数设置不正确所以从软盘引导硬盘可用,只要重新设置 硬盘参数即可。

二、显示:“No ROM Basic,System Halted”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引导程序损坏或被病毒感染,或是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或是结束标志55AAH被改写。

治疗方法:从软盘启动,执行命令“FDISK/MBR"即可。FDISK中包含有主引导程序代码和结束标志55AAH,用上述命令可使FDISK中正确的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覆盖硬盘上的主引导程序,这一招对于修复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55AAH损坏既快又灵。对于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的故障,可用NDD迅速恢复。

三、显示“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或“Missing operating system”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DOS引导记录出现错误。DOS引导记录位于逻辑0扇区,是由高级格式化命令FORMAT生成的。主引导程序在检查分区表正确之后,根据分区表中指出的DOS分区的起始地址,读DOS引导记录,若连续读五次都失败,则给出“Error loading opearting system”的错误提示,若能正确读出DOS引导记录,主引导程序则会将DOS引导记录送入内存0:7C00h处,然后检查DOS引导记录的最后两个字节是否为55AAH,若不是这两个字节,则给出“Missing operation system”的提示。

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用NDD修复即可。若不成功,只好用FORMAT C:/S命令重写DOS引导记录,也许你会认为格式化后C盘数据将丢失,其实不必担心,数据仍然保存在硬盘上,格式化C盘后可用NU8.0中的UNFORMAT恢复。如果曾经用DOS命令中的MIRROR或NU8.0中的IMAGE程序给硬盘建立过IMAGE镜像文件,硬盘可完全恢复,否则硬盘根目录下的文件全部丢失,根目录下的第一级子目录名被更名为

DIR0、DIR1、 DIR2……,但一级子目录下的文件及其下级子目录完好无损,至于根目录下丢失的文件,你可用NU8.0中的UNERASE再去恢复即可。

四、显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

治疗方法:

1、重新分区格式化

2、如0磁道损坏需要低级格式化,然后用Set Comspec(指定Command文件位置),使得Command远离0磁道。

当硬盘出现分区故障后,希望用户先用上述方法解决,若不成功,对硬盘分区格式化是解决软故障的基本方法,但信息将被清除。其使用原则是:能用高格解决的不用分区,能用分区解决的不用低级格式化。

五、显示:“Device error”,然后又显示:“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and strike any key when ready”,说明硬盘不能启动,用软盘启动后,在A:>后键入C:,屏幕显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系统不认硬盘。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CMOS中的硬盘设置参数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错误造成的。

治疗方法:进入CMOS,检查硬盘设置参数是否丢失或硬盘类型设置是否错误,如果确是该种故障,只需将硬盘设置参数恢复或修改过来即可,如果忘了硬盘参数不会修改,也可用备份过的CMOS信息进行恢复,如果你没有备份CMOS信息,也别急,有些高档微机的CMOS设置中有“HDD Auto

Detection”(硬盘自动检测)选项,可自动检测出硬盘类型参数。若无此项,只好打开机箱,查看硬盘表面标签上的硬盘参数,照此修改即可。

六、显示:“HDD Controller Failure”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线接口接触不良或接线错误。

治疗方法:先检查硬盘电源线与硬盘的连接,再检查硬盘数据信号线与多功能卡或硬盘的连接,如果连接松动或连线接反都会有上述提示,最好是能找一台型号相同且使用正常的微机,可以对比线缆的连接,若线缆接反则一目了然。

《硬盘故障解决方法》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七、显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硬盘不能启动,若从软盘启动则认C盘。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盘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有错误,当指定了多个自举分区(只能有一个自举分区)或病毒占用了分区表时,将有上述提示。主引导记录(MBR)位于0磁头/0柱面/1扇区,由FDISK.EXE对硬盘分区时生成。MBR包括主引导程序、分区表和结束标志55AAH三部分,共占一个扇区。主引导程序中含有检查硬盘分区表的程序代码和出错信息、出错处理等内容。当硬盘启动时,主引导程序将检查分区表中的自举标志。若某个分区为可自举分区,则有分区标志80H,否则为00H,系统规定只能有一个分区为自举分区,若分区表中含有多个自举标志时,主引导程序会给出“Invalid partion table"的错误提示。

治疗方法: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用NDD修复,它将检查分区表中的错误,若发现错误,将会询问你是否愿意修改,你只要不断地回答YES即可修正错误,或者用备份过的分区表覆盖它也行(KV300,NU8.0中的RESCUE都具有备份与恢复分区表的功能)。如果是病毒感染了分区表,格式化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硬盘故障解决方法2017-03-22 12:42 | #2楼

一、系统不认硬盘

系统从硬盘无法启动,从A盘启动也无法进入C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监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这种故障大都出现在连接电缆或IDE端口上,硬盘本身故障的可能性不大,可通过重新插接硬盘电缆或者改换IDE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就会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也不被接受,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如果一条IDE硬盘线上接两个硬盘设备,就要分清楚主从关系。

二、CMOS引起的故障

CMOS中的硬盘类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现在的机器都支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干脆无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生读写错误。比如CMOS中的硬盘类型小于实际的硬盘容量,则硬盘后面的扇区将无法读写,如果是多分区状态则个别分区将丢失。还有一个重要的故障原因,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等,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在CMOS中改为其它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映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

三、主引导程序引起的启动故障

主引导程序位于硬盘的主引导扇区,主要用于检测硬盘分区的正确性,并确定活动分区,负责把引导权移交给活动分区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统。此段程序损坏将无法从硬盘引导,但从软驱或光驱启动之后可对硬盘进行读写。修复此故障的方法较为简单,使用高版本DOS的FDISK最为方便,当带参数 /mbr运行时,将直接更换(重写)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实际上硬盘的主引导扇区正是此程序建立的,FDISK.EXE之中包含有完整的硬盘主引导程序。虽然DOS版本不断更新,但硬盘的主引导程序一直没有变化,从DOS 3.x到Windos 95的DOS,只要找到一种DOS引导盘启动系统并运行此程序即可修复。

四、分区表错误引发的启动故障

分区表错误是硬盘的严重错误,不同的错误程度会造成不同的损失。如果是没有活动分区标志,则计算机无法启动。但从软驱或光驱引导系统后可对硬盘读写,可通过FDISK重置活动分区进行修复。

如果是某一分区类型错误,可造成某一分区的丢失。分区表的第四个字节为分区类型值,正常的可引导的大于32MB的基本DOS分区值为06,而扩展的DOS分区值是05。很多人利用此类型值实现单个分区的加密技术,恢复原来的正确类型值即可使该分区恢复正常。 分区表中还有其它数据用于记录分区的起始或终止地址。这些数据的损坏将造成该分区的混乱或丢失,可用的方法是用备份的分区表数据重新写回,或者从其它的相同类型的并且分区状况相同的硬盘上获取分区表数据。

恢复的工具可采用NU等工具软件,操作非常方便。当然也可采用DEBUG进行操作,但操作繁琐并且具有一定的风险。

五、分区有效标志错误的故障

在硬盘主引导扇区中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其最后的两个字节:“55aa”,此字节为扇区的有效标志。当从硬盘、软盘或光盘启动时,将检测这两个字节,如果存在则认为有硬盘存在,否则将不承认硬盘。此处可用于整个硬盘的加密技术,可采用DEBUG方法进行恢复处理。另外,当DOS引导扇区无引导标志时,系统启动将显示为:“Mmissing Operating

共 2 页

System”。方便的方法是使用下面的DOS系统通用的修复方法。

六、DOS引导系统引起的启动故障

DOS引导系统主要由DOS引导扇区和DOS系统文件组成。系统文件主要包括IO.SYS、MSDOS.SYS、http://cankao.gcw818.com,其中 http://cankao.gcw818.com是DOS的外壳文件,可用其它的同类文件替换,但缺省状态下是DOS启动的必备文件。在Windows 95携带的DOS系统中, MSDOS.SYS是一个文本文件,是启动Windows必须的文件,但只启动DOS时可不用此文件。DOS引导出错时,可从软盘或光盘引导系统后使用 SYS C:命令传送系统,即可修复故障,包括引导扇区及系统文件都可自动修复到正常状态。

七、FAT表引起的读写故障

FAT表记录着硬盘数据的存储地址,每一个文件都有一组FAT链指定其存放的簇地址。FAT表的损坏意味着文件内容的丢失。庆幸的是DOS系统本身提供了两个FAT表,如果目前使用的FAT表损坏,可用第二个进行覆盖修复。但由于不同规格的磁盘其FAT表的长度及第二个FAT表的地址也是不固定的,所以修复时必须正确查找其正确位置,一些工具软件如NU等本身具有这样的修复功能,使用也非常的方便。采用DEBUG也可实现这种操作,即采用其m命令把第二个FAT表移到第一个表处即可。如果第二个FAT表也损坏了,则也无法把硬盘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文件的数据仍然存放在硬盘的数据区中,可采用 CHKDSK或SCANDISK命令进行修复,最终得到*.CHK文件,这便是丢失FAT链的扇区数据。如果是文本文件则可从中提取出完整的或部分的文件内容。

八、目录表损坏引起的引导故障

目录表记录着硬盘中文件的文件名等数据,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该文件的起始簇号。目录表由于没有自动备份功能,所以如果目录损坏将丢失大量的文件。一种减少损失的方法也是采用CHKDSK或SCANDISK程序恢复的方法,从硬盘中搜索出*.CHK文件,由于目录表损坏时仅是首簇号丢失,每一个*.. CHK文件即是一个完整的文件,把其改为原来的名字即可恢复大多数文件。

九、误删除分区时数据的恢复

当用FDISK删除了硬盘分区之后,表面上是硬盘中的数据已经完全消失,在未格式化时进入硬盘会显示为无效驱动器。如果了解FDISK的工作原理,就会知道FDISK只是重新改写了硬盘的主引导扇区(0面0道1扇区)中的内容,具体说就是删除了硬盘分区表信息,而硬盘中的任何分区的数据均没有改变。可仿照上述的分区表错误的修复方法,即想办法恢复分区表数据即可恢复原来的分区及数据。如果已经对分区格式化,在先恢复分区后,可按下面的方法恢复分区数据。

十、误格式化硬盘数据的恢复

在DOS高版本状态下,formAT格式化操作在缺省状态下都建立了用于恢复格式化的磁盘信息,实际上是把磁盘的DOS引导扇区、FAT分区表及目录表的所有内容复制到了磁盘的最后几个扇区中(因为后面的扇区很少使用),而数据区中的内容根本没有改变。这样通过运行UNformAT命令即可恢复。另外 DOS还提供了一个MIROR命令用于记录当前磁盘的信息,供格式化或删除之后的恢复使用,此方法也比较有效。

共 2 页

【硬盘故障解决方法】相关文章:

笔记本硬盘常见故障解决方法07-21

硬盘数据恢复与常见故障解决方法09-22

硬盘录像机故维修常见故障解决方法09-22

UPS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03-02

电脑硬盘的常见错误提示及解决方法09-22

Windows系统无法打开故障解决方法09-22

LED屏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03-17

主板常见故障以及解决方法09-22

跟主板相关的五则故障及解决方法09-22

笔记本常见故障解决方法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