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措施>《当前家庭教育误区及改进措施

当前家庭教育误区及改进措施

时间:2023-08-11 09:22:20 晶敏 措施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当前家庭教育误区及改进措施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措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措施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针对某种情况而采取的处理办法。你所见过的措施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当前家庭教育误区及改进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当前家庭教育误区及改进措施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过份溺爱,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爱子乃人之天性。”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孩子感受到爱的情感时,就会得到精神上满足,从而产生向上的动力。爱又是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但是爱不得法,对孩子过份溺爱, 孩子的一切需求,家长都竭力予以满足,一切以孩子为中心,长此以往,使孩子变得孤傲、冷漠、自私或者怯懦。孩子成人之后不能吃苦,意志薄弱,经不起任何挫折,独立生活困难,人际关系紧张,遇到问题束手无策。

  (二)期望值过高。很多家长自己小时候成长环境不好,有遗憾、期望力图通过孩子予以"补偿”,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不管孩子有没有天赋、有没有兴趣,逼迫孩子在课余学英语、钢琴、绘画、舞蹈等各种技能, 相当一部分家长通过强权向孩子施压要求孩子“博学”、“争优”,一方面是为孩子的将来着想,另一方面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尊--孩子越优秀,越能证明自己教子有方,比别的家长强。为了满足心理期待,甚至是虚荣心,混淆孩子心理上的“可学”潜能与教育学上的“应学”能力之间的本质差异,盲目的选择一些打着科学旗号的各类“速成培训”、“培养计划”,结果往往弄巧成拙。

  (三)重智轻德。不少家长错误地认为,智育是孩子成才的唯一通道。为了孩子能考高分,不惜花重金请老师补课,购买大量的参考书、习题集。考了高分父母眉开眼笑,给予各种奖励;成绩考不好便会受到各种责罚。同时事事都替孩子包办。有许多孩子上了高中,自己的衣物都不会洗,家长也不让他们做。许多家长把本该孩子承担的责任一概揽到自己身上。他们亲手把一条重要的原则“孩子是家庭的成员,应该尽一份义务”埋葬掉了。其实孩子学习,除了智力因素以外,还有许多非智力因素,如意志、品质、性格、毅力等。

  (四)由失望而暴力。家长对孩子的暴力大多是在溺爱之后、失望之余的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过激行为。家长认为“棍棒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才”。这种情况在文化层次不高和失和的家庭中比较多见。有些父母性情粗暴,当孩子成绩不好,行为不对时,不是帮助孩子查找原因,而是以自己的心情、好恶作为是非标准,采取打骂的“暴力教育”方式,从拳打脚踢开始,发展到棒棍相加。有些家长把夫妻矛盾酿制的不良情绪反复发泄到孩子身上,使孩子身心受到摧残。

  (五)过份托教。现代生活高效率,快节奏,使得很多事业型的家长特别是一些经商的家长,苦于事业与家庭不能两全,而采取委托的方法,把孩子托付给亲戚、保姆、朋友、老师或爷爷奶奶,把本该属于自己的教育责任也同时托付给了别人。这种行为给孩子造成了心理缺憾和早期教育的缺失。

  (六)宽严不一。家长教育孩子的态度不一致,宽严尺度不一,导致父母一方管一方宠。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非标准、做事原则讲得头头是道,可遇到实际问题往往另有一套,说归说,做归做,言行不一;一边要求孩子学会尊重,学会关心,自己却夫妻反目,婆媳相嫌;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七)以自己的不良言行影响孩子。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和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灌输一些诸如“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以恶扬恶”甚至“缺德、损德”的“自我保护”之道。这类家长为了狭隘自私的自我利益保护,对待他人疾苦、弱势群体所持的“漠然不关心态”和“虚伪冷漠状”,往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有些家长在碰到孩子与他人发生纠纷时,指责他人过多,检讨自己不够。甚至为了一点小纠纷带着自己的孩子对其他孩子大打出手。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对孩子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唯我独尊、明哲保身和野蛮堕落欲望的培植、发展和放纵,是对孩子错误的推波助澜,也是造成孩子人格矮化和理想缺失、道德沦丧的根源。

  二、解决对策的初探

  (一)、加强系统工程建设是搞好家庭教育的基础

  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处女地,学校是孩子受教育的小天地,社会是孩子受教育的大学校。家庭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协调配合。因此,对孩子的教育,要求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通力合作,教育要做到相辅相成。不要个打个的鼓,个吹个的号,做到步调一致,才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为家庭毕竟是社会的细胞,它无力阻挡社会所形成的大潮流。市场经济的负效应作用,使一些出生在高-干家庭的孩子,比过去纨绔子弟还有过之而无不及。究其原因,首先是家庭教育有失误的地方,同时更不能否认社会阴暗面的东西对他们的侵蚀,也不能否认学校的教育有失策的地方。因为孩子一上学,老师就取代家长在孩子心中的权威地位。在群体效应的作用下,老师的影响力很快就超过家长。老师的言行是学生最好的道德标尺。共同做好强制教育向养成教育转变,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二)、当好第一任教师的角色,是家庭教育的首要问题

  马克思说:“家长的行业就是教育子女。” 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父母的言行,偶有不慎,即生弊端。”家长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人格的力量当好第一任教师的角色。这是搞好家庭教育的首要问题。父母的行为和自身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形成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给孩子以示范作用的影响。用自身的良好形象去教育孩子怎样生活、怎样学习、怎样做人。有的父母没有文化或文化很低,可以说在文化学习上一点忙也帮不上。但是他们重点是在家庭气氛上,家庭风尚上,如何做人等方面去教育孩子。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家长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视野里。父母的思想品质都会在孩子的举止言谈中清清楚楚地反映出来。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导向作用。随着孩子的成长,眼界的扩大和本人生活经验的丰富,他们对父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他们爱父母,是因为父母具有值得效仿的道德面貌。这也是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先决条件。

  (三)、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是教育的关键

  家庭教育也是一门学问,所以有一个教育方法问题。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目前普遍缺乏的是赏识教育方法。有的家长过度指责,批评孩子。特别学习暂时差一些的孩子,经常受到家长的指责,“笨蛋”、“最差”、“不可救药”等等;有的家长对孩子诱导不耐心,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大加训斥,甚至拳脚相加,粗暴的打骂,使许多孩子的自尊心严重受挫;有的产生了自卑情绪。自暴自弃,感到活着没劲;有的产生轻生的念头,走极端采取自杀,酿成人间悲剧;有个孩子数学考试得了99分,高高兴兴地告诉父母,想让家人共同分享喜悦;哪知道父母冷冰冰地说一句:“没有打满分有什么可骄傲的。”在父母的重压下,有的学生患了“强迫症”凡是要求完美,心理承受能力极差。不少学生小小的年纪就患上各种心理疾病。追究原因之一,家长对赏识教育不掌握。赏识教育是帮助孩子在困境之中树立信心,让他们记住“我能行”、“我会成功”,帮助他们树立成功意识,激励孩子进步,使孩子在认识自己,解放自己,走向成功的潜意识中觉醒。家长要做一个合格的园丁,对孩子的教育要不失时机地把握好各个环节。因此,要求我们作家长的对孩子要学会理解、学会暗示、学会引导、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提醒、学会激励、学会督促,使青少年在一个比较好的空间里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四)、合理的智商开发,是培养孩子成材的重要举措

  开发智力是无价之宝,教给知识是有价之物。中国的近代历史证明没有科技,一打就跨。一个人没有知识就没有力量。只有华丽的外表,没有内存是裸机,势必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家长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找好切入点对孩子进行智商开发至关重要。

  一是要及时开发。切勿错过最佳契机。一旦错过教育的良好时机,效益递减。 二是合理开发。不要违背教育规律。要做到循序渐进,从低级东西开始学起。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教会学习方法,让孩子自己去探索知识的奥秘。

  三是选择开发。要根据孩子的自身素质,不要脱离孩子的自身素质的客观基础,不要教儿童智力难以接受的知识。要选择对孩子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学习内容。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不能要求刚解决温饱家庭,购买昂贵的钢琴对子女进行智力开发。因为,社会是一部大机器,人才需要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对孩子的培养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不能有从众心理。

  (五)、德育是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当前,过度地重视智育,“惟文凭是举”的人才观等错误认识,统治着一些家长的思想。忽视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现象较为普遍。有一位教育专家曾讲过:“教育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把原来天真活泼的,对世上万物充满热情的生命,在‘教育’的塑造中变成只对‘知识’怀有‘单纯’的好奇心的‘机器人’。”家庭教育不能顾此失彼,注意全面教育的协调性。那么,从何时开始培养孩子的德育品质?可以说越早越好。因为幼儿的中枢—大脑—具有高度的可塑性。由于这种可塑性,使儿童特别容易形成各种习惯。也较容易接受周围人们好的和不好的影响。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是我们作家长的重要任务。只有帮助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是最佳的选择。总之,孩子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烦恼和困惑,作为家长,平时应该经常与孩子一起去游玩,与孩子一起学习,经常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要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转换角色,俯下身子,从孩子的角度,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思考,就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我们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从而促进我国家庭教育向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使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影响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之,孩子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烦恼和困惑,作为家长,平时应该经常与孩子一起去游玩,与孩子一起学习,经常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要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转换角色,俯下身子,从孩子的角度,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思考,就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我们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从而促进我国家庭教育向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使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影响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

  一、过度溺爱

  现在社会物质已经及其丰富,因此,有些家长为了弥补自己小时候的渴望,就会把好东西都给孩子,对孩子“过度溺爱”。让孩子在物质上得到极大的满足,造成孩子在金钱上没有概念。而在家务劳动上却什么都不让孩子干,养成了孩子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自私、任性、懒惰,会造成孩子的价值观扭曲。

  二、家庭教育的观念有误

  错误的家庭教育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打骂孩子要么就是胆小怯懦,要么就是叛逆不羁。对孩子不闻不问,当下可能很快乐,但是对一些自制力差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自由散漫,没有时间观念,没有金钱观念,甚至会走上弯路。

  三、放任不管,覆水难收

  父母误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只养不教,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措施,其结果是孩子进步了不能及时鼓励,令孩子没有成就感,失去继续向上的动力;孩子犯错了不能及时纠正,结果习惯成自然,越陷越深。

  四、父母过多的干涉,让孩子无奈

  有些家长对孩子不信任,不听孩子解释。体罚可能成功地强迫孩子服从家长的意志,但这一定只是暂时的、局部的,带来的问题远比解决的问题要多得多。有些家长会说些伤害孩子心的话,还有对孩子不理不睬,这些做法是形式比较隐蔽的软暴力手段。

  家庭教育存在误区的解决方法

  1、用心的陪伴。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有了父母的陪伴,他们就不会害怕,就会变得坚强、勇敢。在陪伴过程中,父母也能从孩子的身上学到许多。因此,陪伴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基础。

  2、平等的尊重。在传统家庭教育中,父母更多地把孩子看成自己的附属,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命令行事,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独立、缺乏自信。因此,优秀的家庭教育一定是民主的,父母和孩子是相互尊重的。只有在尊重的环境下,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孩子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3、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很多聪明的父母在孩子面前会“刻意”表现得更好,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因此,为人父母后也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尤其在公共场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当孩子某些方面出现问题时,父母首先要反思自己的言行,才能在孩子的行为上有正面作用。

【当前家庭教育误区及改进措施】相关文章:

班级管理改进措施07-04

培训教育改进措施09-21

小学英语改进措施03-03

安全工作改进措施09-21

班级的缺点改进措施03-24

数学教学改进措施05-20

个人不足及改进措施02-26

学校自评改进措施09-21

预备党员改进措施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