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措施>《实验室安全环境应急处理措施

实验室安全环境应急处理措施

时间:2022-11-18 22:06:48 措施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实验室安全环境应急处理措施

一、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基本原则

实验室安全环境应急处理措施

1、预防为主,将各种实验室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掌握实验室的安全操作知识和专业应急处理技能,相关所室领导应加强安全教育、安全检查监督,搞好相关安全管理。

2、事故发生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应尽快控制事故源,防止事故进一步蔓延。

3、尽早向医疗急救机构求援。有人员受伤害或有中毒状态时,及时送医院治疗或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

4、及时报告。事态较轻的,在做好现场应急处理的同时,及时报告所在二级部门领导。事故严重的,立即报告驻地安全保卫部和技术中心领导

5、 及时疏散和撤离。预计事态较严重,可能失控时,应立即组织楼内人员疏散和撤离。

二、实验室各种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1、 剧毒危险化学品伤害事件

1.1 应急处理程序 (1) 出现剧毒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中毒或伤害时, 现场发现人员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或立即将中毒或受伤人员送医疗急救单位抢救,并立即向部门领导和驻地安全保卫部报告。

(2)发现剧毒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泄露、污染事故较轻时,现场发现人员可做好现场应急处理的同时,及时报告所在二级部门领导。出现剧毒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事态严重的,现场人员应该直接报告所在地安全保卫部,由驻地安全保卫部处理。报告内容包括:报告时间、报告人、发生的地点及时间、剧毒化学品名称及其数量、中毒人员主要临床表现、中毒人数、事故发生时的气象情况、以及意外事故过程处理情况。

(3)发现剧毒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遗失、外流或被盗时,所在部门应立即调查处理并追回剧毒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剧毒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在12小时内无法调查清楚,或数量较大,可能造成社会危害的,报告驻地安全保卫部,由驻地安全保卫部处理。

1.2 现场应急处理

(1)个体防护。进行现场应急处理的人员应穿着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做好规避有毒环境

和疏散人群的工作;必要时应立即向驻地安全保卫部报告求助,由驻地安全保卫部组织现场救援。

(2)剧毒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中毒医疗救援。迅速脱离现场:迅速将患者移离伤害现场至

上风向的空气新鲜场所,安静休息,避免活动,注意保暖,必要时给予人工呼吸,为医务人员抢救提供条件。

(3)防止剧毒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继续接触和吸收。脱去被剧毒化学品或危险化学品污染

的衣物,用流动的清水及时反复清洗皮肤毛发15分钟以上。但受(强)酸腐蚀时,必须先用干净毛巾或软纸擦干身体的上的药品,才能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稀氨水、肥皂水)冲洗,再用水冲。对于可能经皮肤吸收伤害或引起化学性烧伤的剧毒化学品更要充分冲洗,并可考虑选择适当中和剂中和处理,眼睛溅入剧毒化学品要优先彻底冲洗洗,最后涂上甘油。

(4)应用特效解毒剂:在现场应抓紧时机,在可能的情况下立即给予相应的特效解毒剂。

尽快查清剧毒化学品或危险化学品种类,以帮助医疗人员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5)现场监测。条件许可时,应对现场环境如空气、水等物质进行现场监测,以便安全地

进行现场应急处置。

(6)现场调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现场调查。引发事故的剧毒化学品或危险化学

品名称已经明确了的,妥善隔离和保护;剧毒化学品或危险化学品名称不明确的,必须首先了解事故发生过程和发生地情况后再进行样品采集。

2、剧毒化学品无害化处理

2.1氰化钾

(1)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 口罩并备好防毒面具, 避免氰化钾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氰化钾粉尘。工作结束后,必须用清水或5% 硫代硫酸钠水溶液反复冲洗,并进行沐浴,换上清洁衣服。工作期间严禁饮食、吸烟。

(2)氰化钾包装物处理及污染物无害化处理

氰化钾包装物处理和污染物处理, 必须先用水冲洗,冲洗后的水溶液必须收集起来,集中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碱性氯化法

将含氰废水调整到PH=8.5-9,加入氯系氧化剂, 使氰化物氧化分解。氯离子氧化剂, 可以是漂白液 ( 主要成为NaCLO),或者氯气(CL2,溶于水为HCLO),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处理后的废水含氰量很低, 但只适用于废水中含氰量较低的情况。

加压水解法

置含氰废水于密闭容器中加碱、加温、加压, 使氰化物水解生成无毒的甲酸钠和氨。 加压水解法对废水含氰浓度适应范围广, 也可处理氰的络合物,操作简单,但工艺复杂,成本高。

对于处理量较大、含氰较高的废水,可同时使用上述二种办法,使排放废水达到标准。 对于处理少量的包装物和污染物可直接用漂白液, 浸泡处理,检验合格后再进行焚烧、深埋。 对于氰化钾包装物, 不准再用于与食品行业有关及相关的用途上。

《实验室安全环境应急处理措施》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2 烟碱

(1)操作注意事项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一般有需特殊防护。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烟碱包装物处理及污染物无害化处理

烟碱量较大时,用玻璃容器收集,交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处理。少量烟碱及其污染物用5%的稀硫酸溶液处理,大量水充分稀释后排入下水道。

(3)应急处理

身体部位接触到烟碱后应立即就医。就医前应抓紧时间进行紧急处理。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皮肤、头发、指甲等。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可用温水或1:5000高锰酸钾液彻底洗胃。 3、 易制毒化学品(技术中心只有第二类和第三类,故只针对第二类和第三类)

3.1 应急处理程序 (1)发现易制毒化学品(第二类和第三类)遗失、外流或被盗时,现场发现人员应立即调查处理并追回易制毒化学品。数量较大且在12小时内无法调查清楚或24小时内无法追回的,应报告驻地安全保卫部,由驻地安全保卫部处理。 (2) 易制毒化学品事故涉及的易制毒品数量巨大的,发现人员直接向驻地安全保卫部报告,由驻地安全保卫部启动应急处置;并及时向中心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在中心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应急办公室应全力配合驻地安全保卫部,保证涉及事故的所有相关人员及时、认真、负责、真实地报告自己所了解的实际情况,配合驻地安全保卫部调查和破案。

4、 压力容器泄露

4.1压力容器适用范围

氧气瓶、惰性气体瓶(氮气、氦气)、易燃气体瓶(氢气)、有毒气体瓶(一氧化碳)

4.2 应急处理程序 (1)出现压力容器安全事故后,事故轻微的,发现人员做好现场应急处理的同时,及时报

告所在二级部门领导, 必要时向医疗单位求援或向驻地安全保卫部报告。

(2)出现压力容器安全事故重大的,特别是有毒气体泄露的,发现人员应立即向驻地安全保卫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报告时间、报告人、发生的地点及时间、事故类型、可疑气体种类、主要临床表现、事故人数、以及伤害事件处理情况。由驻地安全保卫部启动和响应上一级应急预案,并及时直接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有中毒人员的,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或立即将受伤人员送医疗单位治疗。

4.3 应急处理专业知识

(1) 有毒气体泄露,现场救援人员应该穿戴好防护设备才能进行抢险

(2)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快速关闭气体来源阀门,快速关闭、封堵泄漏口;切

断电源;防止产生火花;采用强制通风措施如开启门窗通风,快速稀释或吸收泄漏气体降低现场气体浓度。

(3) 堵漏原则:查清漏点,查明泄漏区域和风向;划定戒严区,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

确定疏散区,测定风向。

(4) 有毒气体大量或大范围泄露时,或者判断即将发生爆炸的,应急办公室应立即组织

所有人员紧急撤离,等待驻地安全保卫部组织救援。

(5) 抢险结束前,用气体检测仪对危险气体浓度进行检测。

5、 火灾和爆炸

5.1 应急处理程序

发现火灾、爆炸事故初起时,发现人员要在组织灭火同时向驻地安全保卫部、部门领导报告。

5.2 现场应急处理

(1)、化学危险品事故现场发生火灾、火警事故时,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燃烧的物质种类等基本情况,有专人立即向驻地安全保卫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报告时间、报告人、发生的地点及时间、事故类型、化学物资种类、造成事故人数、以及伤害事件处理情况。同时拨打“119”向消防部门报警,同时组织撤离和扑救。

(2)、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如切断电源撤离火场内的人员和周围易燃易爆物及一切贵重物品,根据火场情况,机智灵活地选择灭火器具。

(3)、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指挥调度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4)、发生化学危险品引起的火灾应切断电源,撤离火场内的易燃易爆物及一切贵重物品,根据化学危险品事故情况,救援人员应配带防毒面具,机动灵活地选择合适灭火器具,进行扑救火灾。

《实验室安全环境应急处理措施》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5)、如发生化学危险品引起的爆炸,救援人员应配带防毒面具进入现场,撤离周围有毒物资,开窗通风,察看是否有人受伤,有人受伤应该及时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护,及时送医院抢救。

(6)、如发生化学危险品引起的中毒,配带防毒面具进入现场清理引起中毒物质,对现场进行通风,采用担架、二人抬和背等形式,撤离中毒人员紧急送医院救治。

(7)、在扑救的同时要注意情况,防止中毒、坍塌、坠落、触电、物体打击等二次事故的发生,在灭火后,应保护现场,以便事后调查起火原因。

中毒报警处理流程图

实验室安全作业应急措施2017-03-18 06:53 | #2楼

(一)安全组织机构

总经理,负责全面指挥,及时有效地解决安全事件;协助总经理工作,建立预防措施,加强安全教育; 消防工作;保护、疏散工作;各实验室负责人:负责通讯联络及法制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值班室电话:

(二)防火与灭火

化学实验室的易燃、易爆物品需定期检查,使用时远离火种,也不能与强氧化剂接触。实验室里严禁吸烟,严禁生火取暖,电器用品要经常检修,防止绝缘不良而短路或超负荷而引起线路起火。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移开可燃物,切断电源,停止通风。对小面积的火灾,应立即用湿布、沙子等覆盖燃烧物,隔绝空气使停火熄灭。火灾发生应立即报警,根据燃烧物性质使用相应的灭火器,进行抢救,以减少损失。每个实验室配备一个灭火器,定期年检。

化学室:干粉灭火器

气相色谱室: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用于扑灭可燃气体、油类、电器设备、物品、文件资料等初起火灾)

(三)一般伤害事故的处理

实验室配置药箱,内放常用医药用品:

消毒剂:75%酒精,0.1%碘酒,3%双氧水,酒精棉球。

烫伤药:玉树油,蓝油烃,烫伤药,凡士林。

创伤药:红药水,龙胆汁,消炎粉。

化学灼伤药:5%的碳酸氢钠溶液,1%的硼酸,2%的醋酸,氨水,2%的硫酸铜溶液。

治疗用品:药棉,纱布,护创胶,绷带,镊子等。

1. 割伤处理:伤口保持清洁,伤口内如有异物应小心取出,然后用酒精棉清洗,涂上红药水,必要时敷上消炎粉包扎,严重时采取止血措施,送往医院。

2. 烫伤和烧伤的处理:可在伤处涂上玉树油或75%酒精后涂蓝油烃。如果伤面较大,深度达真皮,应小心用75%酒精处理,并涂上烫伤油膏后包扎,送往医院。

3. 化学灼伤处理方法:如果沾上浓硫酸,切忌用水冲洗,先用棉布吸取浓硫酸,再用水冲洗,接着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最后用水清洗。必要时涂上甘油,若有水泡,应涂上龙胆汁。至于其他酸灼伤,可立即冲洗,然后进行处理。若被碱灼伤时先用水冲洗,然后用3%的硼酸或2%的醋酸清洗。如果酸碱溅入眼内,应先用水冲洗,再5%的碳酸氢钠溶液或2%的醋酸清洗。

(四)中毒的急救措施

化学中毒有三条途径:

1,通过呼吸道吸入有毒的气体,粉尘,烟雾而中毒;

2.通过消化道误服而中毒;

3.通过接触皮肤而中毒。

在实验室发生中毒时,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同时,紧急送往医院医治,常用的急救措施有以下几种:

1. 呼吸系统中毒,应使中毒者撤离现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让患者呼吸新鲜的空气。清者会较快恢复正常。若发生休克昏迷,可给患者吸入氧气及人工呼吸,并迅速送往医院。

2. 消化道中毒应立即洗胃,常用的洗胃液有食盐水,肥皂水,3%~5%的碳酸清钠溶液,边洗边催吐,洗到基本没有毒物后服用生鸡蛋清,牛奶,面汤等解毒剂。

3. 皮肤,眼,鼻,咽喉受毒物侵害时,应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浓硫酸先用干布擦干),具体措施和化学灼伤处理相同。

(五)触电事故的急救措施

人体接触电的电压高过一定值(36伏)就可引起触电,特别是手脚潮湿更容易触电。发生触电时,应迅速切断电源,将患者上衣解开进行人工呼吸,切忌注射兴奋剂。当患者恢复呼吸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六)处理程序

各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室内安全

1. 火灾报警程序:

①实验室负责人迅速报告安全组织机构领导,同时组织疏散人员离开现场,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②根据火势如需报警立即就近用电话或手机报告消防中心(电话119),报告内容为:“发生火灾,请迅速前来扑救”,待对方放下电话后再挂机。

③实验室领导在向上级领导汇报的同时,派出人员到主要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

2.化学品安全操作程序

①一旦发生化学药品伤人和灾害性事故,试验室负责人马上打开窗户,通风,及时派人送往就近医院救治。并向主管领导汇报,发生严重事故报警110、119、120。

②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疏散无关人员,避免对人员造成更大伤害。

③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场,配合公安部门进行勘察,着手对所获得材料、物证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判明事故性质。

④事故查清后,要写出定性结案处理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部位和人员伤亡情况,造成的经济损失、调查经过、对调查的证据材料的分析、对事故性质的认定和结论,以及对事故制造者或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⑤根据事故的情况,由所长报上级有关单位。

3. 带电操作安全安全操作程序

① 若出现触电事故,试验室负责人马上通知电工处置,并指挥人员离开现场。 ②遇到人员触电,在场人员应及时实施救护,若触电者出现休克现象,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请医生治疗,同时报告所长。

③根据事故的情况,由所长报上级有关单位。

编制人: 批准人:

二0一一年一月四日

【实验室安全环境应急处理措施】相关文章:

暴雨应急处理措施12-20

停电应急处理措施01-26

食品安全应急处理预案和措施10-11

暴雨应急处理措施5篇06-09

停电应急处理措施精品(14篇)03-26

小学安全应急措施【经典】07-28

检修安全应急措施08-14

学校安全应急措施09-21

小学安全应急措施11-18

处理儿童意外受伤的4种应急措施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