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研修>《赵晓红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赵晓红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时间:2022-11-18 03:31:35 研修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赵晓红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初中学生在开始学习化学时,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都是满腔热情的,但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学生就会失去好奇心,从而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减弱,学生的整体成绩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化学教研组确定了“如何使学生持久保持化学的学习兴趣”这一研讨主题。

赵晓红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一、为使本次校本研修活动,既能达到对教师的校本培训、提高全体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又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我们特制订了以下活动计划:

1、确定本次活动主持人--我作为教研组长,主持这次活动

2、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现状

3、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访谈

4、主持人根据对调查问卷及访谈结果的分析,给教研组的其余教师分发任务,要求教师在活动规定时间范围内,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搜集相关的材料,完成分派的任务,并提供给主持人备用。

5、主持人组织召开教研会,提出拟定好的研讨内容,通过教研组全体教师共同讨论、交流,总结出保持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措施。

6、主持人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总结报告,宣传、推广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从而提高全体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学效率。 1

二、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形式,我们掌握了我校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现状并分析出影响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因素:1、“新奇有趣”是学生开始对化学感兴趣的原因。他们只是凭着一时喜好,神奇的多彩的现象使他们觉得化学课堂很有意思,兴趣自然而生。2、化学知识零碎,化学术语识记量大,宏微转换,理解记忆并存,这些特点使他们觉得很难学,一部分学生就再也没刚开始那种学习劲头了,甚至停止不学。

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就能保持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上好第一节化学课,激发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堂化学课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把第一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要想上好第一节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把绪言课的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上。如一位老师的第一节课一开始向学生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并将事先填充的氢气球放飞到教室上空。氢气球下系一红色绸带,上书:欢迎同学们学习化学,祝大家成功。此时,学生精神抖擞,课堂上充满欢乐愉快的气氛。接着提问:“什么是化学?”学生面面相觑,不能回答。老师再问:“氢气球为什么能 2

飞?”“如果改用口吹的气球,它能不能飞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用口吹的气球不能飞。而对于“为什么”,却面带难色。老师不作答,而是说,我给大家再变个魔术。学生忽转欢喜,精神放松,课堂气氛又被“魔术”二字调动得活跃起来。随后老师再制趣,只见他手持一杯澄清的石灰水,故意告知学生是一杯“清水”,然后用玻璃管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杯中的水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学生欢欣不已,继而表示惊讶,提出疑问:“是真的牛奶吗?”老师摇头。紧接着又做一个茶水变墨水的“魔术”,进而把学生的情绪推到高-潮。其后讲到,如果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我们就要学习化学知识。至此,学生初步认为化学很“好玩儿”,进而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出化学的研究对象。学生一听化学课以实验为基础,以后自己可以亲自动手做实验,更加兴奋不已。接下来,老师又演示了课本中的4个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随之,老师又简单地介绍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讲解我国化学工业的过去与现状,以此激励同学们发奋图强,将来为我国的化学事业贡献力量。最后,老师以科学家诺贝尔的故事结束第一节课的教学。由此不难看出,

第一节课对于学生产生兴趣和树立信念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发挥化学实验的魅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在上新课前,设计一两个富有启发性的实验,利用试验中出现得奇妙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产生激奋、高昂的学习情趣。比如讲氧气的性质前,拿一瓶事先收集好的气体,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内, 3

发现带火星的木条剧烈的燃烧了,此时学生的脑海里产生了许多疑问:瓶内盛的是什么气体?它怎么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呢?针对这样的提问指出这瓶气体就是供给动物呼吸的氧气,同学们马上联想到氧气最显著地化学性质就是支持燃烧。再如在讲实验室制取氢气用锌而不用镁或铁的原因时,可增加这样的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由学生得出为何不用镁、铁而用锌的原因,这也为以后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打下了基础。在重视演示实验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学生一到实验室就觉得眼睛不够用,不断提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做实验,实验会做的又快又好。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可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避免学生停留在只看热闹的肤浅的兴趣上,使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热爱科学,从而更加激发他们更广泛的学习兴趣。

《赵晓红校本研修总结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式,稳定学习兴趣

虽然化学实验生动有趣,但化学原理和计算却显得枯燥乏味。为了巩固化学实验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采用新颖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快感,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采取诸如分组分享教学法、边讲边实验法、对抗赛法、和化学游戏法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 4

法,这些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每学完一章并复习的时候,教师事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这些小组的成员是按能力的不同进行分组的,小组内进行互动。互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竞赛式的,也可以是提问式的,可以是辅导式的,也可以是游戏式的。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反复做题、讲题所无法达到的。总之,这种方法能考查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收获,同时学生的应变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学习兴趣浓厚,知识掌握得牢固。另外,这种方法还适用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化学计算的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努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巩固下来。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其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四、妥善处理重点、难点、弱点,对症指导,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后,如果不采取措施或采取措施不当,兴趣也会慢慢减弱、转移甚至消失。而要保持和巩固学生的兴趣,妥善处理教学三点——重点、难点、弱点是关键,如果处理不当,学生思维受阻,学生对学习容易失去信心,如此反复兴趣全无。为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杜绝弱点。即重点内容重点讲,使学生对之有“众星捧月”的感觉,讲授之中巧设问题,并及时强化、反馈、讲授后及时做必要的巩固练习;对于难点,为师者一定要倾注自己的热情和耐心,潜移默化学生,使学生敢于面对,勇于攻破,可 5

采用分而治之,反复推敲、重复练习等方法;对于学生的弱点,要求老师善于在平时教学中注意收集、整理学生易淆易疏忽的问题,或直接指出,或设问激疑,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牢记错误,不要一错再错。总之,正确处理三点,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学生才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保持对化学学科的浓厚兴趣。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发展学习兴趣

第二课堂教学是第一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在初中化学新课标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把第一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通过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运用到实践中去,可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激发学生深入钻研化学的兴趣。为了搞好第二课堂活动,首先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摸清他们最感兴趣和对一些知识的需求,以此选取活动内容,制订活动计划。例如,可通过 “化学游戏晚会”、 “化学知识讲座”、“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园地”、“当代军事与化学”、“化学与日常生活得关系”等,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也可以讲“道尔顿”、“拉瓦锡”、“侯德榜”等著名化学家的成才之路,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端正学习态度。

六、用鼓励和表扬,坚定学生的信心和意志。

对于中下游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的表扬与肯定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表扬和赞赏,甚或是一个眼神,都会给他们以无穷的力量,使他们兴奋不已。教师不仅要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更上一层楼,而且更要注重发展后进生的潜在能力。教师应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充分信任、尊重、爱护他们,善于发现, 6

善于引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坚定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七、巧用多媒体,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先进的电化教学能改变传统的比较单调的教学方式,它能把教材中的无形变成有形、无声变成有声、无色变成有色充分利用声、光、影、形等手段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从视觉、听觉、知觉等方面感染了学生的情绪,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做CO2通入石灰水,浓硫酸的错误稀释等实验验时,可用投影的方式,避免因用试管、烧杯等进行实验,后排学生看不到实验现象的缺点。又如,原子的结构、水的电解实质等,可借助多媒体再现微观粒子的运作。

八、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导学生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使命感

据报导,我国每年沙化的土地面积达数百公顷,今年以来,多个城市遭到沙尘暴的袭击,尤其是西北地区更为严重,面对沙尘,人们苦不堪言,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在我们生活中,环境污染给人们的健康、生存环境带来威胁。人们长期吸入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空气,饮用受过污染的河水、井水造成对人体的极大危害,甚至大气中粉尘渗透到人们的居室,它们会通过呼吸道、皮肤侵入人体内,甚至可以致癌。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污染也很严重,如:厨房里油烟中的有害成分也会危害人们的健康,煤气中毒、汽车、摩托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农村垃圾随意堆放对空气、水的污染,工厂排放的“三废”使周围农作物枯死,农民过量使用剧毒农药使鱼类生物 7

《赵晓红校本研修总结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大量减少,自然界中可饮用的水量急速减少,动植物种类逐年灭绝等等,这些真实的污染环境、威胁人类安全的事例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我们要通过化学课的讲授,让学生们逐步认识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的重大损失,了解只有科学地利用化学及其它科学知识、合理开发利用大自然,才能真正成为环境的朋友,并要求学生立志成为化学知识的有效应用者和环境保护者,与人为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激发学生增强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使命感。

在这次研修活动中,老师们准备充分,都能慎重对待这次活动,教研氛围很浓、很热烈,参与研究的教师都感觉收获颇丰,一致认为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展,激活了教师内在的研究潜能,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意识、科研能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有效而现实的途径。

8

校本研修总结报告2017-03-06 11:44 | #2楼

高效课堂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是教学研究的永恒主题,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初三化学:教学任务重,课时少,更迫切需要打造高效课堂。那么怎样的化学课堂才是高效的,我们的课堂离高效有多远呢?为使我们化学组教师清楚的了解自己现在的课堂状况和高效课堂的差距,以便规范和完善教学行为,更有效的进行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我校化学教学的整体水平,我们确定了“我们的化学课堂离高效有多远”这一研修主题。

一、为让每一位教师在活动中都有相应的参与点,,知道自己在各个阶段应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使本次校本活动既能达到对教师的校本培训、提高全体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又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我们特制订了以下活动计划:

1、由作为教研组长的我主持本次活动

2、主持人组织互查备课、听评课,了解我校化学教学现状。

3、主持人给教研组的其余教师分发任务,要求教师在活动规定时间范围内,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搜集相关的材料,完成分派的任务,并提供给主持人备用。

4、主持人组织召开教研会,提出拟定好的研讨内容,通过教研组全体教师共同讨论、交流,总结出实施有效化学教学的的措施。

5、主持人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总结报告,宣传、推广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从而提高全体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学效率。

1

二、通过备课互查、听评课、观摩优质课及有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发现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离“高效课堂”存在很大的距离:

(一)从教学理念上看:

我们还没有跟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没有综合几种版本教材,提炼、加工编写自己的“教材”---教案,形成高效教学模式的意识。

1、我们的化学课堂还只是知识结构,而不是以活动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我们传授的只是裸露的化学知识,不能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思想。更没有思考过如何利用知识教学去诠释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

2、缺乏站在站在教材的高度去设计单元教学内容的意识。

3、没有树立起将单元内容转化为问题,确定每节的核心问题,将每节要学的知识点转化为问题,以问题形式进行教学的的思想。

(二)从教学设计上看:

我们的教学设计只注重设计知识,而缺乏设计活动,没有思考过组织什么样的学习活动,学生收获最大,不能给学生以最佳的学习方式。

高效的教学设计必须体现的三条主线:

1、凸显知识主线

2、突出教学活动线(教师活动主线、学生活动主线)

3、渗透思想情感线

(三)从教学设计的环节上看:

我们对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及一节好课没有明确的标准作为指导,所以雕琢的不够细致,设计的不够严密。比如:

2

1、对于教学目标的设计,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不重视 ——缺乏认真钻研,表现为简单的抄写教参或别人的

●不全面——缺少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虽然项目齐全,但缺乏实效性。

如:过于笼统、空泛

事实上教学目标应该是一节课的灵魂,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都应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所有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都应是为着实现教学目标。一节课是否成功也要看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所以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一定要清楚、简明、恰当。

教学目标的功能:

◆指导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为教学过程提供依据

◆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引领生学习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学目标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我们最没有详细斟酌的,所以,一定要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

2、对于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

娄延果博士用一句话高度概括了我们的现状:“本来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被分解成一个个知识再现性问题,失去了几乎所有的挑战性,变得索然无味。”

科学探究活动的五个标准:

目的明确(决定活动的价值)

3

驱动性强(影响学习效果)

开放性好(决定思维的品质)

梯度适当(决定学生参与的比例)

表述准确(决定探究效果)

这些标准对以后的探究活动的设计和修改是量性的依据。

3、对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我们还处在初级阶段,只简单的利用了情境的部分功能,如激发兴趣,提出问题,不能使整节课各个环节都与教学情境紧密联系起来。

◆目前我们的现状:

(1)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

以知识结构为主体,在学习知识之后,引导学生将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2)“蜻蜓点水式”引入

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创设生动的、美丽的生活、自然情景引入教学,但往往在主题内容教学开始之后,这个情景被忘得一干二净了,又恢复到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之中,情景和内容两张皮。

◆高层次的教学情境的选择和设计,是贯穿整节课始终的,能让学生在生活问题的解决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化学知识,润物细无声。这也是在以后教学设计中需要动脑研究的。

◆对创设情境的思考:

情境本质作用就是把教师的教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问题。

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的教学设计所拥有的只是教学问题,是老师自己想要教的问题,还不是学生的问题,因为学生还不知道,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

存在;情境展示的过程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渐渐将其引到教师想要其意识到的问题的过程;情境创设后,学生能意识到他要解决的问题,或他的兴趣被吸引到问题上。教师的教学问题与学生的学习问题不是一回事!

我们的化学课堂还有一个环节离高效也是较远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由于现有的条件的限制“实验室少、实验员也较少、工作量太大”,不能实现以小组为单位的实验探究,探究实验仍以“演示实验”的方式进行,所以无形禁锢了高效课堂的发展。

我们对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都有了清晰的标准作为依据,知道了一节好课的标准,对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们的课堂会离高效越来越近。

三、新课程下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充分备课、精心设计教学

1、备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包括了解班级基本状况、了解学生个性特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应、了解学生个性品质、了解学生动态变化。

2、备教材──深刻理解课标,吃透教材内容

3、备资料──科学选择资料,内容符合时代潮流和教改方向。

4、备教法──突出改革创新,注重教学流程

5、备学法──体现灵活多样,立足因人而异,,学法指导应遵循以下原则:灵活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巩固性原则。

6、备教具──灵活选用设备,优化教学整合

以上六大要素,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我们只有用课程标准的精神更新教学观念,指导备课流程,不断灵活创新、改革教案结构,优化教学方法,才能

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二)面向全体、关注每个学生。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全员”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在关注个性差异的基础上面向全体。

第一、保证课堂的全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教师行为,更是学生的行为;不仅是好成绩学生的行为,也是“差生”的行为。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认真对待课堂训练。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要有吸引力,氛围要活跃,保证全员参与不是靠压制学生,而是靠吸引学生。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这一切须为我们教师所关注。

第三、更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解题能力的培养是在过程中形成的。在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在好学生的引导下忽视对“差生”的兼顾,而“差生”在逻辑思维和分析解题方面往往是“弱势群体”。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

(三)积极倡导并努力促成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1、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从培养能力的角度来讲,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穿插学生的合作和探究活动,是可行的、必需的,也是有利的。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是提升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时也为学生间交流和互补提供了平台。在操作过程中

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不要否定学生的能力,有些问题学生通过讨论探究是完全可以自己得出结论的,它比教师直接给出结论更有价值。只有相信学生才会去组织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第二、设置的问题或主题难度要适中,估计在学生能力允许的范围内。问题太难学生无从着手,问题太易又失去挑战性和探究的价值,只有适中才能调起学生的胃口和积极性。

第三、教师要亲自参与到活动中去。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在讲台上等待或忙于后面教学的准备,这种做法不能了解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阻力或可能出现的错误,也不能发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富有个性的方式方法。只有教师亲自参与研讨过程才能了解学生、掌握学生。

(四)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活跃课堂气氛。

(1)尽可能选取贯穿教学始终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要丰富,教师还要遵循“教无定法”原则,灵活地选择乃至创新教法,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多种表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平台,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这样的课堂氛围乃至课堂效果无疑是最好的。

(3)教学语言要生动。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做到:A、语言要连贯流畅。B、语气和语调要灵活多变,抑扬顿挫体现节奏感。C、幽默风趣。生动的教学语言是营造课堂氛围的至宝。

(五)还课堂给学生,努力使课堂变成师生互动的自由天堂。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因此,课堂上,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活”起来,营造师生互动的自由天堂,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良好课堂氛围。课堂就像一个大舞台,只能有一个主人公,要么是老师,要么是学生。当老师在课堂上急于将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抛”出来时,教师就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只是欣赏教师的观众。然而,观众始终是会离席的,剩下的只能是教师的自导自演。因此,教师应从课堂教学中退居幕后,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体会到学习过程内在的幸福感,产生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样的课堂不但精彩有效,而且还能营造师生间的互动氛围。

本次校本研修活动,教师要承担的任务和研究目的非常明确,而且研修内容是教师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更易引发教师探索、调动了教师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他们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主动学习、思考,积极讨论、交流,一致认为主题化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有效途径。

【赵晓红校本研修总结报告】相关文章:

个人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个人校本研修总结08-28

教师校本个人研修总结报告04-12

校本研修个人研修计划02-05

校本研修个人研修总结12-24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计划01-22

校本研修计划08-14

校本研修总结05-10

校本研修总结09-30

校本研修计划05-06

校本研修计划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