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文明礼仪>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与师德教育

雷锋精神与师德教育

时间:2024-03-06 17:37:41 春鹏 雷锋精神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雷锋精神与师德教育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雷锋精神与师德教育,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雷锋精神与师德教育

  雷锋精神与师德教育

  一提起雷锋,中国人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位普通的中国士兵,在他短暂的二十二年的人生岁月中,以平凡朴实的言行,展现出一种令人震撼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一提起雷锋,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生前所做的每一件小事:帮列车员拖地、打扫候车室,为丢失车票的大嫂买票,给困难战友家中寄钱等等等等。所以人们常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可见在他那短暂的人生中做了多少好事,给别人带来了多少快乐和安慰。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广大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思想积极向上;绝大多数教师能做到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学习雷锋精神,有助于广大教师深刻领悟雷锋同志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坚定信念,奉献、敬业、创新、创业的崇高精神;学习雷锋精神,有助于广大教师树立道德标杆,汲取榜样力量,奋勇前行。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强师德师风。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那么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从这个意义来讲,教师不仅是教育发展的脊梁,而且还是支撑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承重墙”。 因此,培养高质量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教育发展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在教师的素质结构中,师德具有方向性、 先导性和基础性,良好的师德不仅是提高教师专业工作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而且还关切社会风尚的形成与提升,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坚持立德树人理念,加强教师师德建设,不仅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的首要任务,而且也是教育发展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保证。

  从人类文明的视野来看,培养师德高尚的教师是教师培养的永恒追求。在古今中外的教师教育中,高尚师德一直被认为是教师素质的永恒追求。在人类发展史上,教育作为一种“社会遗传”一直承担着传承文明、延续文化、凝聚族群的重要使命,具有强烈的价值引导和教化皈依的道德意味。作为教育承担者的教师,自然具有道德引导和伦理教化的重要使命。由于教师担负着道德引导和伦理教化的社会责任,社会就对教师提出了高尚师德的要求,从而使师德风范形成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中国古代很早就有这样的认识,如《礼记》所言:“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良好的师德是一种精神的化身,它酝酿着强大的教化力量,不但吸引、推动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学习,而且还在无形之中用它博大的精神哺育、感召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灵魂。只有具有较高师德水平的教师,才能具有更强大的育人力量和更明显的教育效果。高尚的师德是教师履行职责的根本素质,师德是教师的立师之本,也是学校的立校之本,甚至是整个教育工作的立教之本。

  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教师职业不是普通的社会工作,他所从事的工作不是简单的教育教学,而是与年轻一代的思想成长、与社会的文化传播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我国社会基层里,特别是在边远农村地区,一所学校是一方水土的文化中心、精神中心和知识中心,教师是当地的精神风标、道德化身和知识代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于周边社会的精神文化、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引领和辐射功能。在社会基层里,由于中小学教师承担了上述重要的社会责任,因而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文化的推广者,而且还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触角的末梢,更是他们所处的社会局部的道德风尚引领者和示范者,在教化乡民、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显然 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除了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较强的教育教学本领,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就是:必须拥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强烈责任感和职业理想、高尚的师德和崇高的精神人格。社会基层教师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未来人才的培养和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而且还在更大范围内关系着整个基层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因此,大力培养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既是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更是建设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雷锋精神之一是“奉献精神”,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职业,而这个职业最需要的就是奉献精神,全心全意的为学生服务。只有把学校当做自己的家,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坚持不懈的奉献付出,这份工作才会结出最美丽最丰硕的果实。高尚的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一个好老师,一定是一个讲德行、讲良知的老师。一个老师如果没有纯洁而美丽的心灵,一定不会教育出好的学生来。现在这个社会,如果大家都能来学雷锋,学习他的奉献精神,我们的校园会变得更加和谐,我们的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

  我们要学习雷锋同志的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要服务好孩子,服务好家长,对孩子有高度的责任感,热爱自己的工作,一份耕耘才有一份收获。为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师德建设号召,主动参与师德建设,提升师德修养,共铸师魂,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雷锋精神永在作文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想起去年军训的时候我们唱的一首曲子,这时候一个熟悉的名字又向我们走来!他就是雷锋!

  雷锋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疾病和贫穷的磨难使雷锋从小失去了他的父母和哥哥,在六叔公和六叔奶奶的拉扯下,艰难地活了下来。虽然他只走过了22个春秋,但是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

  翻开《雷锋日记》,那些看上去孤零细小的琐事一点一点去细读,却如一缕缕清新的阳光暖人心脾。“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吧!”一句让人热血沸腾的话使人深思。仿佛在对我们说:少年啊,努力学习,长大投身于热爱的事业中去吧!用你的爱心去浇灌这一片祖国的大地吧!

  永恒,不在于巍峨地凝固于历史深处,而是如流淌的清泉,在每个时代都浇灌出生命的花朵。雷锋就是这样,选定了他认为的最高的价值坐标,选定了奉献他人的人生方向——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斯人已逝,遗响犹存。人们仍然可以看到他的背影,触摸到他的肩膀,他在前面领跑,我们追随着他前行。雷锋,不仅仅是一个人,还有可能是一群人。雷锋精神早已在我们中国人心中扎了根,永远也消失不了,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雷锋。有时候,他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你,更可以是我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大市口那边总是有那么一支志愿服务车队,他们在学生高考的时候,便免费送他们去考场,早人们有困难的时候,他们会帮助你回家;在烈日的骄阳下,你会看见黄山市场那边大市口那边,都有着这么一群人,他们戴着红色的帽子,手里抓着一面小旗,帮助警察和协勤管理交通秩序,他们可以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也可以是五六十岁的老太太,每天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背影,黄色的马甲,一脸的笑容,也许,你可以看到他在搀扶盲人过马路,他在为穷孩子送去哪怕是几块钱的温暖,可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这三个字就足够了。

  在公交车上,你可以看见,我们放学的时候,中山桥车站人山人海,上来的乘客不计其数,这时,一个中年男子站了起来:大妈,来你坐。这位大妈年近70,手里还带着一大堆买的东西,很显然她走路有点不稳,她谢了谢那位男子,那位男子笑了笑,消失在人流中;如果你去金山湖玩的话,你会发现有一些人他们不是组织,但是他们却拿着一个袋子,把一些垃圾装进袋子里,回家时,再把他扔掉……

  他们不是雷锋,他们又都是雷锋。

  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伸出一只手去帮助他,在陌生人跌倒的时候去扶他,在拥挤的公交中为需要的人让座,在电梯里面女士儿童老人优先,每天省一些零花钱去寄给那些偏远的山村的孩子们,让他们接受和我们一样的教育……其实我们从很细小的事情一点一点学着去做,开始形成一种习惯,一种每一次做都会开心的习惯。渐渐地发现周围的气氛开始变得活泼,笑意总是不经意的显现在眉目之间。其实我们不需要和雷锋一样,去做他曾经做过的事,尽己之力,去帮助他们,足够了。

  “给予总比拿愉快”小时对这句话有的只不解。疑惑,现在看来这句话却是融聚了太多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我开始学会帮助他人也意识到我也在不停地从他人那里得到帮助。但太多的琐事又使人心生麻木,甚至忘记了去说一声“谢谢”。有时候听到他人说出这两个字的时候,心中如一股暖流流过,温暖而舒心。试想如果每个人都在得到帮助时说出这样一句话是怎样的温馨啊!

  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如果社会上多一点像雷锋叔叔那样的人,世界就会更加美好,人与人之间就会更加和睦。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学习雷锋精神,并将它发扬光大。让我们全体师生积极行动起来,送上爱的热情,伸出爱的双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让雷锋常驻我们的心田,让雷锋精神在我们身边弘扬!

【雷锋精神与师德教育】相关文章:

弘扬雷锋精神争做师德模范05-19

雷锋精神的教育意义05-19

弘扬雷锋精神竭诚奉献教育05-19

学习雷锋精神追逐教育梦想05-19

学习雷锋精神立足教育事业05-19

弘扬雷锋精神献身教育事业05-19

师德教育整改方案05-19

师德师风教育总结11-10

师德教育主题总结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