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新常态>《审计工作适应新常态

审计工作适应新常态

时间:2022-05-18 09:30:40 新常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审计工作适应新常态

9月26日上午,在中心组学习会上,聆听了南京大学洪银兴教授所作的《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专题讲座》,联系审计工作深受启发。

当前,在“新长态”发展的转型时期,财政领域违法违规问题在部分地方尤为突出,审计工作面临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如何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职能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都对审计工作非常重视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这既为审计事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又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适应“新常态”下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用改革的精神重新审视和研究“新常态”下的审计工作,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去指导审计工作实践,全力建设“依法、求实、严格、奋进、奉献、廉洁、高效”和-谐、文明的审计机关,是摆在审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做好审计工作,必须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切实找准审计工作的位置

实践证明,依法审计,强化监督与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审计环境就会恶化,机关和-谐就会失去支撑,做好审计工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正确认识并处理好监督与服务之间的关系。首先,监督是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审计干部有责任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发现和查处各种财经违纪行为,这也是做好审计工作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前提。同时,服务也是审计监督的应有之义,监督是手段,服务是目的。对“新常态”下的审计工作而言,笔者认为服务要重于监督。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要立足于监督,着眼于服务,把服务寓于监督之中,通过监督搞好服务,通过监督实现服务。我县审计机关在实践处理依法审计与服务大局关系中,切实把握“监督与服务”尺度,审计实现了“四无”、“四满意”工作目标,近五年来,全局共完成审计项目486个,查出违纪违规和管理不规范资金126239万元,做到了无审计质量事故,无审计复议,无审计诉讼,无审计上访,基本上达到“领导、社会、被审单位、主审机关”四满意,五年中,全局先后获省、市、县各种先进荣誉102次,为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克服权力意识,增强服务意识。一方面,要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查实、查深、查透各种违纪违规问题,做不到这一点,就是我们的失职、就是不作为。另一方面,不能机械地用事实套法规,不能简单地以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多少、收缴违纪资金多少作为评价工作成绩的标准,而是应当在查找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在服务上做文章,在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问题、促进财务规范化管理、服务领导宏观决策上下功夫。要认真分析发生违纪违规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研究政府经济管理中的缺陷和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的和倾向性的问题。有些账目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与违纪问题是有性质上的区别的,审计中提出整改意见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写到审计结果中。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制定预警机制,重在建章立制、规范运行和事前防范。对一些重点工程项目,必须把监督关口前移,建立事前介入、事中督察、事后审计的全过程审计监督机制,尽量减少和避免违纪违规问题既成事实再去审计的情况出现。同时,要抓住经济生活中一些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从体制、机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层面上向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加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从制度上规范和完善,从根本上杜绝屡查屡犯的现象。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达到遏制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教育挽救干部、净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最终目的。

(二)做好审计工作,必须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全面审计,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是多年来审计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审计工作行之有效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如何处理好全面与重点之间的关系,做好审计工作的科学概括。 审计机关的职责是进行经济监督,凡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都在审计监督的范围之

内。因此,审计工作必须保证充分的覆盖面,审计机关要对管理辖范围内的所有审计对象进行全面监控,消除监督的盲区,换言之,就是要实施全面审计。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无论从对社会的影响上,还是从社会各界的关注程度上,都是不尽相同的。相应地,审计工作也要围绕中心区分轻重缓急和主次先后,要突出重点。从我县实际情况看,目前,审计机关业务人力不足与任何繁重的矛盾较为突出,面对这样的工作形势,坚持全面审计,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就更加具有现实必要性。因此,在审计工作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把“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贯彻到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在审计计划安排上,要善于从、政府的工作中心和大局出发,在保证审计覆盖面,实施全面审计的基础上,要突出抓好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审计监督。一是要坚持以真实性为基础,以确保财政收支的合理、真实为目标,围绕跟踪财政性资金使用情况,深入开展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财政资金分配、划拨、使用环节监督,追踪检查和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要以促进税收增收为目标,加强税收征管审计;三是要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围绕跟踪党和政府富民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突出抓好专项资金(转移支付补助资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资金、养老社保资金、涉农资金、新农合资金等)和重点工程项目资金(招投标、征地拆迁补偿等)的审计;四是要以促进廉政建设为目标,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五是要以维护群众利益为目标,加强对涉及群众利益的各种收费和补偿的审计。在具体项目实施上,也要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抓好审前调查、审计实施、审计处理、结果公开、问题整改等各关键环节,力求收到事半功倍的审计效果。

(三)做好审计工作,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为审计事业注入不竭的发展动力 要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审计工作,必须要有新常态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使审计事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工作中,既要坚持以往的好经验、好做法,更要善于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及时调整和更新审计理念,打破不适应形势发展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作法,勇于创新,大胆改革,推动审计工作不断提档升级。

应当看到,审计机关在以往的工作中积累了相当多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了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这些都是审计工作宝贵的财富,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继续坚持和发扬。与此同时,我们要充分认识改革创新对于审计机关的特殊重要性,对工作中不适应新常态发展要求的要逐步加以改革。目前,随着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关注,人大、政府交办的任务不断增多,审计机关工作负荷越来越大。同时,在审计机关内部,存在着工作程序繁琐、业务文书规范过细、实质意义不大的工作过多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一是要研究和推广上级临时交办急办审计项目的简易工作程序;二是对审计项目实施各环节进行重新研究,抓住主要环节,减少在非重点事项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以缩短审计周期;三是在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有效控制审计风险的前提下,对业务文书、档案管理等审后处理工作进行合理的简化处理;四是加快“金审工程”的建设步伐,积极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审计信息资料库管理等先进的审计技术与方法,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同等的力量和资源,产出更多可以满足现实需求的成果,达到整合审计资源、降低审计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四)做好审计工作,必须处理好律人和律己的关系,为依法审计提供坚强保障

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责是检查被审计对象执行财经法规情况,工作性质是律人的。审计工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审计职权中很大一部分是在下面,在一线审计干部手里。假如说,某一个审计项目没有查深查透,没有发挥出审计工作应有的监督与服务作用,究其根源,主要在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两个方面:不是审计干部业务能力差、工作水平低,就是审计干部中有人在职业道德、在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方面出了问题。因此说,“打铁先要自身硬”,做好新常态的审计工作,既要严格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敢于坚持原则,维护-法律尊严,又要正确处理

律人与律己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审计队伍自身建设。一是要加强思想建设。要用改革的精神研究审计工作,深刻认识当前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能作用,不断增强审计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廉洁意识。全面提高审计干部的政治觉悟、政策理论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为依法审计打好思想基础。二是要加强学习培训。通过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组织外出考察、开展交叉审计、以审代训等形式,促进审计干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审计执法水平。三是要强化内部监督,从严治理审计队伍。要进一步完善审计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尽快成立法制督察机构,并充分发挥纪检和审理复核的作用,加强对审计干部审计执法情况和遵守审计工作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严肃处理,确保廉洁从审,坚决维护审计机关公正严明、依法办事的社会形象。

如何适应审计新常态2017-01-06 12:20 | #2楼

今年五月在河南兰考考察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发展信心,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中央高层首次以“新常态”一词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对未来不甚明朗的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下半年伊始,国家审计署相继对外公布了18份中国经济“体检报告”,使得审计旋风成为新常态,政府部门、大型央企、重要专项资金等已经在审计的监督下彻底暴露在阳光之下,同时审计也为“打老虎”、“拍苍蝇”反腐风暴提供了专业支撑和驱动。那么在新阶段、新形势下如何适应和保持审计的“新常态”,笔者认为应从下面三方面着手。

一是思想认识审计“新常态”。应该说“新常态”一词蕴含了许多内涵,是具有相当深意的重要表述,对深化当前国家审计面临的各种战略问题和思想问题提供了根本性的理论态度。审计从业者应当意识到审计不是路边的匆匆行者,而是用第三只眼睛观察这个世界的旁观者。这要求审计不仅要从自身业务上体现审计力量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审计人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乱象中寻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二是行动贯彻审计“新常态”。今年初,国务院要求,审计队伍要切实当好国家利益的捍卫者、公共资金的守护者、权力运作的“紧箍咒”和反腐-败的利剑。该要求是对审计功能价值的根本性表述,更是现阶段审计“新常态”的实际践行方向。2015年度,各项审计发现并移送涉嫌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多达314起,涉及1100多人,报告直指违法违纪主要发生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集中的部门或领域,特别是群体性腐-败严重,有35.7%的案件是“窝案”、“串案”,涉及760人。面对抽丝剥茧式的反腐力度,公共资金以及权力运作的审计常态化正转向明晰确切的趋势。 三是全局把握审计“新常态”。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都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区”,矛盾盘根错节、问题根深蒂固。对此,邓-小-平曾论断:“中国经济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一点不比发展时少”。显然,全面深化改革为审计提出了新任务,赋予了新使命。所谓“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审计人首先要在心态上和全局中把握“新常态”,才能更有效发挥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作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一个常态过渡到另一个“新常态”,只是阶段性特征,尔后会有新的常态出现。为此,在面对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中出现的新矛盾、新情况、新问题时,审计人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不断适应“新常态”,并以“新常态”的姿态全面、深入、持久做好审计工作,才能更好地助推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积极调整审计工作思路 自觉适应审计“新常态”2017-01-06 12:29 | #3楼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分别通过会议决定和下发文书的形式对新形势下的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规定,在加强审计监督,完善审计制度,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等方面赋予了审计工作新的使命。2015年,山东省审计厅厅长马青山在全省审计工作会上也表明审计工作已步入新时代,审计发展面临着新机遇,审计机关要承担新使命。作为审计干部队伍中的一员,我们深刻感受和认识到积极调整审计思路、找准审计重点和方向,以自觉适应审计工作“新常态”的紧迫性。

一是转变审计理念。要自觉推进由监督型审计向服务型监督的转变,审计工作不能单单满足于查处几个违法违规的问题和案件,而要在促使被审计单位增强自身“免疫力”上用力,要通过审计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使被审计单位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掌握整改的措施,指导被审计单位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促进其合法有效地发挥部门职能,实现本部门本单位所承载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改进审计模式。2015年,全国土地审计和省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展现了一种“大格局”作战的审计模式。在“大格局”作战模式的统一部署、指导下,每个审计小组由省、市、区三级审计人员混合编组组成,充分利用审计署、省厅审计人员把握宏观政策能力强及市区审计人员熟悉基层区域经济社会特点的优势,形成审计合力,实现了审计重点和审计对象的全覆盖。审计实践表明,通过三级联动,形成的审计“大格局”,做到了职责明确、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实现了审计规模效益。

三是加强审计整改。在习惯性做法的影响下,审计组以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决定为审计项目结束的节点,其实不然,审计决定的送达是另一项重要工作的开端。审计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以促进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水平,只注重揭露问题而忽视督促整改,被审计单位就会抱有侥幸心理,查出问题会不了了之,审计监督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审计组要加强审计结果的整改落实,促进被审计单位完善制度建设和执行,堵塞漏洞、标本兼治,发挥审计监督的真正作用。

四是改进审计组织形式。首先,要针对每个项目的特殊性,以调查了解为基础,紧紧围绕审计目标,确定审计重点和方向,有针对性的编制适合每个项目的实施方案,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其次,要摆脱“就账审账”的传统模式,高度重视有关政策落实、法律法规制度的有效执行、管理绩效等方面的审计,实现“跳出账本搞审计”的新型组织形式。从总体上把握被审计单位的部门职责和管理模式,掌握部门单位落实国家政策情况和制定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全面分析在部门单位履职尽责过程中存在的管理漏洞和潜在风险,促进被审计单位的有序发展。

五是加强审计信息宣传工作。审计信息是共享审计经验、促进审计成果转化、提高审计服务水平的重要载体。为了满足新形势下对审计工作的需求,审计信息宣传工作是审计工作的重要部分。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要善于主动撰写、及时总结,从总结中有效提炼,实现审计项目结论和成果高度共享,提升审计工作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六是全面推动数字化审计。随着被审计单位“大数据”系统的运用,单纯的手工审计已不适应现代审计工作的需要,数字化审计成为信息化环境下的主流审计方式已是必然。为此,审计人员要加强学习计算机审计技术,积极创新审计技术手段,大胆探索和使用联网审计、AO与OA交互管理,努力提升自身的数字化审计水平,逐步成长为计算机审计与财务审计、

政策审计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为适应“新常态”下的审计工作贡献力量。

【审计工作适应新常态】相关文章:

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02-18

常态化防控措施(精选11篇)08-17

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精选5篇)07-26

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精选11篇)07-28

常态化疫情防护措施(通用5篇)05-27

校园常态化疫情防疫措施(精选6篇)05-27

常态化疫情工作措施(精选5篇)05-28

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精选8篇)05-28

常态化疫情防范措施(精选7篇)05-28

审计工作优秀总结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