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调研报告>《电影行业调研报告

电影行业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18 18:08:13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电影行业调研报告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影视行业的监管体制正在由单一计划经济的监管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的监管体制。作为文化娱乐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剧市场连续多年保持持续增长,各类社会资本逐渐进入影视制作行业,除原有的国有资本主导的影视剧制作市场外,民营资本、外资也相继进入影视制作行业,一方面促进了影视行业的良性发展,一方面加剧了影视行业的市场竞争。资本市场尤其是国外资本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关注极大程度的缓解了中国电影产业资金匮乏的问题,为充满巨大活力的中国电影市场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电影行业调研报告

一、 行业简介

1、定义:电影产业链是指在市场经济时代和产业格局下,以电影产品为核心,以其形成到最终消费所指涉的具有上下游关系的各个功能主体的集合。

2、大电影产业链包含的主体与收入构成如下:

主体构成:内容提供商(制片商、外包内容供应商)、发行商、组织渠道商(院线/影院);

收入构成:票房收入、广告收入、衍生品开发收入、转播收入、网络版权收入等。

3、电影产业分为三个环节:制片、发行和放映:

制片: 有投资意愿的制片商投入资金、设备及人力等必要资源,然后剧组根据剧本进行分镜头拍摄,再经过一系列后期制作合成标准拷贝与复制要发行的拷贝,影片成品完成。此过程统称为“制片”。制片都作为电影版权拥有者以票房分账和出售各种版权获得收益。

发行: 发行商从制片商购买发行权后,在指定的范围和期限内,将已完成影片拷贝的使用权向电影放映单位输出(出租),以实现对制片方生成的电影产品进行有偿的传播。具体来说,发行商主要负责影片的营销推广策略制定、实以及及与院线洽谈拷贝投放。发行都以票房分账形式获得收益。很多时候,电影的制片和发行由同一家公司操作。

放映: 指获得拷贝使用权的放映商利用专业业设备,在影院等放映场所把影片拷贝转换为屏幕效果的过程,放映商以票房分成、食品饮料以及电影衍生品销售获得收益。

4、 中国电影的票房分账

实际票房与“分账票房”

①实际票房 :影院售票收入总和(包含院线、发行方售出的团体票) 。 实际票房=观影人次*电影票价。

②分账票房: 中国电影产业链的利益分配以影院票房收入为主。利润在产业核心环节(制片方、发行方、放映方)的分配以票房分成的形式进行。

二、 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市场需求:调查显示,观众对影片的喜好程度为:灾难片\科幻片\战争片\言情片\侦探片\武侠片\恐怖片\歌舞片

市场需求的变化:

在我国电影市场上,华人引以为荣的武侠片已经不再稳居榜首,退居科幻、灾难、战争片之下,甚至低过言情片与侦探片。伴随电脑游戏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群落,更乐意接受好莱坞大制作的灾难、科幻、战争影片。

究其原因是18至26岁年龄段的青年人属于电影观众结构中的最大群落,其次成分居高群落为27至39岁年龄段的观众。 如果说后者内心深处依然残留对武侠的钟情的话,那么前者是在电子游戏、科幻故事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电影消费群落,西方消费文化对这一消费群落影响颇深。

中国的电影客户分类:可以从文化的角度细分为主流文化消费者、精英文化消费者和大众文化消费者三个主要群体。

主流文化消费者群体:是由具有主流文化特征的消费者组成的群体。

有官方性强、客观性强、集体性强、社会性强、商品性较弱的基本特征。 精英文化消费者群体:是由当代中国具有精英文化特征的消费者组成的群体。

有官方性较强、客观性弱、集体性弱、社会性弱、商品性弱的基本特征。 大众文化消费者群体:是由当代中国具有大众文化特征的消费者组成的群体。在中国的当代消费者群体中,大众文化消费者群体是主导的强势群体,是消费市场中的主流和核心力量。有官方性弱、客观性较强、集体性较强、社会性较强、商品性强的基本特征。

1、行业竞争者(以2015年为例)

①影片制作:中国电影制片业继续维持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并出现了一批新的投资主体。

②影片发行: 发行市场格局和制片领域格局一样,分为以中影、华夏、上海东方、中影数字为代表的国有公司和以保利博纳、华谊兄弟、北京新画面、光线影业为代表的民营公司两大阵营。

③院线发展与影院建设 :院线规模与影院建设继续快速发展。全年有 14 条院线票房过亿,较2015增加10多条。

2、行业集中度

在电影制片业中, 虽然从影片的生产数量角度进行测量的行业集中度比较低, 但是从更能有效反映市场占有状况的影片票房角度来看,制片业集中度却比较高, 属于中寡占型和中集中度的结构特征; 在电影发行行业中, 无论是进口影片的国内发行市场还是国产片的国内发行市场, 都呈现出高集中度的市场特征, 基本可以描述为高寡占型市场结构, 而在院线层面则呈现出 “ 金字塔”型的结构, 因为院线改革并没有完全打破地域藩篱,行业全国性的整合也才刚启动, 所以院线的地区集中度非常高, 而在全国和全行业内却没有产生寡头垄断势力, 全国没有一条院线有足够多的银幕数和影院数来支持一部影片的全国发行; 在中国电影放映行业中, 影院势力相距悬殊, 票房地区集中明显,

少部分地区更多的人去观看更少

的影片, 在影片票房上甚至要超过美国的集中度水平。因此, 综合制片、发行和

放映三环节, 基本可以判断中国电影产业整体上是一个中寡占型的产业结构特征。

三、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1、竞争分析:目前,中国电影产业的竞争者主要集中在三类企业中,如具有国资背景的企业、民营企业、外资合营企业三类。

2、供应链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的价值链主要包括内容提供商(如制片商、外包内容提供商)、电影发行商、传播渠道商等主要部分。

(一)内容提供商:产业链基础环节

主要是指制片商,负责电影的融资、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主要包括制片公司、后期制作公司。

(二)电影发行商:决定电影营收的关键一环

电影发行商负责影片的营销推广策略的制定、实施及与院线合作。电影发行商从制作公司购买或代理电影发行权,然后以票房买断、按照既定比例获得营收分成等模式,将电影在合作院线推广向受众。

(三)传播渠道:电影院线是主要的传播渠道,此外,还有电视、新媒体如手机、MP4、iPad等。

3产业格局的发展

2015 年,电影产业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以建立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建构合理有序的市场秩序、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推动产业升级为目标,通过转制、改制、合作、上市等方式,进行了相对频繁的垂直纵向和平面横向的产业重组,尽管还远远没有完成企业的最终整合和扩张,但行业分化越来越明显,核心企业的雏形已经浮出水面。

四、 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1、行业发展的环境

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电影产业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关键一环,成为中国战略产业之一

十七大以来,党和国家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政策,尤其是2015 年《文化创意产业振兴规划》的发布,从政策保障、政府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对电影行业进行扶持,并将电影产业提升到了中国战略产业的高度加以重视与扶持。

(二)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城镇居民在教育文化娱乐方面的投入占比增加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性快速增长,居民对文化娱乐产品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均得到了快速的提升。

(三)银行、VC、PE等机构介入制作和发行环节,资本市场的推动作用显现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进一步放开,尤其是允许社会、个人、外资资本进入电影制作与发行放映领域,使得资本市场对电影行业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 从内部环境来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八点:

(一)中国电影产业全面市场化、专业化、集中化、规模化发展趋势渐现 2001年以来,中国电影行业答复调整了“行业准入”和“产业准入”政策,降低了行业门槛,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源进入电影业,带来了国产影片数量的迅速增加和影院建设的快速发展。继2015年后, 2015年中国电影产业继续进行行业整合、调整和重组,逐渐走向专业化、集中化、规模化,“交叉补助”及“成本分担”成为降低经营风险的主要途径,此外,整合营销和渠道整合成为形成电影行业规模经济的主要方式。

(二)民营影视机构在中国影视产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华谊兄弟深圳创业板上市再次将民营影视机构推向产业醒目位置 华谊兄弟、保利博纳都是中国较为领先的民营影视机构,以华谊兄弟为例,旗下的华谊兄弟电影已经实现了从编剧、导演、制作到市场推广、院线发行等完整的生产体系。

(三)国有和民营电影企业市场角逐,企业之间的差异化竞争态势明显

长久以来,中国对电影、电视剧行业均实行严格的行业准入和监管政策,一方面给新进入广播电影电视行业的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设立了较高的政策壁垒,保护了行业现有公司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未来随着中国电影产业政策的进一步放宽,中国国有与民营电影企业的市场竞争将日趋加剧。

(四)借助境外影视机构,强力拉动中国电影市场的商业化运作

中国电影的市场化运作仅有 7 年时间,相比于境外国家其市场化运作能力不足,尚需提高。不过近年来,境外影视机构与中国影视机构的合作力度加大,尤其香港影视机构对中国影视机构的市场化运作能力的提升帮助很大,如寰亚电影有限公司、安乐影片有限公司、英皇电影有限公司等。

(五)中国电影产业的国际化、品牌化优势尚未构建

目前,中国电影产业的参与者除了一些国有企业及大型的民营企业外,300 余家的电影制作机构普遍规模不大,地区分散,加之中国领导型电影企业对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有限,中国电影企业的发展整体而言仍处于初创期。

(六)中国电影的海外市场拓展步伐缓慢,相对于欧美电影的市场竞争力不足

(七)中国电影荧屏数量及院线数量持续攀升,为电影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八)中国国产电影数量持续攀升,营收增长较快

2、中国电影行业发展趋势

(一)中国相关政策的监管与扶持将进一步为行业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

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关键组成部分,电影行业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此外,中国政府加快三网融合试点工程,对中国电影产业来讲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中国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将为投资机构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

中国电影市场投融资正处于发展初期,尽管目前仍具有一些不利于投融资的情况,但是随着中国相关政府部门的介入,中国电影产业融资将逐渐成熟,内地电影产业的融资渠道日渐增多。

(三)中国国产电影产量及收入持续上升,整体市场发展利好

中国国产电影产业在国家政策扶持及市场环境持续利好的情况下,加之各类外围企业如盛大、完美时空等加入,中国国产电影的产量及收入持续上升,市场发展前景较好。

(四)中小制作影片兴起,大制作影片的国际影响力提升,3D电影将成为一种趋势,小投资规模的影片将逐渐在中国市场快速发展,加之 3D 影片的引进与自产,中国影片将呈现多元化、多品类的格局,以此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五)影院建设持续升温,逐渐下沉至二三线城市

中国影院建设仍将持续升温,除一线城市外,中小城市影院建设也将展开,二三线城市影院建设将持续升温。据国家“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国将增加一万块银幕,平均每年增加一千到两块。

(六)三网融合为影视内容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

三网融合为影视内容产业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分发渠道,使得影视内容的传播不仅仅依靠于传统的影院这一单一的渠道,而是增加了有线电视、IPTV和互联网渠道,在增加受众的同时提供了影视内容资源的市场价值。

3、中国电影行业的投资机会

(一)单一影片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小投入的影片市场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影片的多层次需求,中国电影影片将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面对资本市场趋之若鹜的大制作影片,虽然取得高票房的几率较高,但是风险较大。相对而言,中小投资规模的影片投资机遇相对多一些。

(二)院线市场尤其是针对二三线城市的院线市场

除一线城市外,中小城市影院建设也将展开,二三线城市的影院建设将持续升温。据国家“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国将增加一万块银幕,平均每年增加一千到两千块。目前,这一市场的主要投资者集中在国内及海外大型电影或娱乐公司,资本市场的关注度相对不足。

(三)影视器材制作公司

随着影院建设的开展,各类影视器材制作公司的营收也将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如摄影器材制造商、院线银幕生产厂商、影视器材租赁厂商等。

(四)处于第二阵营且处于上升期的影视制作、发行公司

华谊兄弟的上市将中国影视行业推向真正的市场化运作,其在资本市场的运作成为同业厂商发展的航标。目前,中国除一些大型或国有的影视公司之外,一些处于第二阵营但是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中小制片公司值得资本市场的关注。

(五)专门影视培训机构,包括影视制作培训、演员培训等机构

在中国影视产业链中,还有一些环节企业值得投资方关注,如影视制作培训、演员培训等。

4、其他可能存在的风险

(一)政策风险

中国对电影产业具有严格的行业准入和监管政策,一方面给新进入者设置了较高的政策壁垒,保护公司现有的业务和行业地位;另一方面,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将吸引更多的外资公司或国际有影响力的大制作影片进入,对中国已有的产业将形成一定的冲击。

(二)盗版冲击

目前,中国的电影产业面临盗版的冲击较为严重,影响中国电影产业的盈利,以此影响中国影视业的持续发展。尽管国家相关部门逐渐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打击盗版的力度,但是打击盗版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甚至是消费者共同努力。

(三)作品审查风险

根据中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筹拍电影如果最终没有获得备案通过,将做剧本报废处理;已经拍摄完成,经过审查、修改、审查后最终为获得通过的,须将该影视作品报废处理;如果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后被禁止发行或放映,该作品将做报废处理,同时公司还将可能遭受处罚等一系列严格的规定,这将无形中加大了电影的投资风险。

(四)市场竞争加剧

中国电影数量持续攀升,但是中国电影市场能否容纳如此数量的电影仍然有待市场检验。加之中国电影院线数量有限,中国电影将出现上映时间难以协调、

观影人群分流的竞争局面。加之境外电影的冲击,国内电影市场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5、典型企业分析

①中影集团

中影集团于1999年由原中国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中国电影器材公司、电影卫星频道节目中心、北京电影洗印录像奇数场、华韵影视光盘有限责任公司等 8 家单位组成,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以影视产业为依托,多娱乐产业综合发展的中国大型的影视集团。成立以来,中影集团出品了众多优秀的电影,如《张思德》、《云水谣》、《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十面埋伏》、《赤壁》、 《建国大业》、 《南京!南京!》、《非常完美》等,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目前,中影集团与华夏电影制片公司是中国唯一两家拥有影片进口权的公司,与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400多家电影机构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②华谊兄弟

华谊兄弟原名浙江华谊兄弟影视文化有限公司,2004 年11月19 日,浙江华谊兄弟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 500 万元;2015 年 6 月 28 日,浙江华谊的注册资本由 500 万元增至 5000 万元,实收资本为 1500 万元;2015 年 8 月 14 日,公司正式更名为“华谊兄弟传媒有限公司”;2015 年 9 月 18日,华谊有限公司实收资本变为 5000 万元;2015 年 11 月 22 日,华谊有限注册资

本增至 5264 万元;2015年1月21日,华谊有限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华谊传媒; 2015年3月12日,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2600万元。 华谊兄弟主要从事电影、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成立以来,公司先后出品了众多的影视作品,如《天下无贼》、《集结号》、《非常勿扰》、《全城热恋》、《风声》等影片,取得了较好的市场业绩。

③橙天娱乐

橙天娱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5 年9 月,主要业务包括艺人经纪、唱片制作、影视制作、舞台剧演出已经网络音乐平台建设,是一家全娱乐产业的一体化企业。 2015年7月,其成功收购嘉禾89.06%的股份。目前,公司出

品的影视作品主要有《投名状》、 《赤壁》、《我叫刘跃进》、《江北好人》、《基因决定我爱你》、《爱情呼叫转移》、《阿司匹林》 《苹果》、《云水谣》等影片;电视剧作品如《粉红女郎》、《摇摆女郎》、《啼笑因缘》、《情深深雨蒙蒙》、《生死线》等。

④保利博纳

北京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 年,原名为北京博纳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是以电影发行为龙头的现代股份制企业,是国内首家获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颁发“电影发行许可证”的民营公司。2003年 11 月,公司于中国保利集团旗下的东方神龙影业公司资金重组,成立北京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保利博纳已拥有员工超过100人,业务涉及电影投资、制片、发行、放映、广告、演艺经纪等诸多领域。目前,其旗下拥有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北京博纳广告有限公司等全资子公司。 目前,公司投资拍摄的影片有《美人草》、《求求你,表扬我》、《再说一次我爱你》、《诅咒》 、《孔雀》、《江山美人》、《花木兰》、《十月围城》等。此外,公司还积极的向电影院线拓展,目前已成功并购重庆万和院线。保利博纳在院线市场的积极扩张将成为其在影视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电影行业分析报告2017-01-03 17:35 | #2楼

一、 电影行业现状

中国诸多社会事件对电影创作的题材取向、电影市场与产业发展都产生了不同层面的影响。总体来看,无论是就产业发展、票房业绩,还是从艺术审美视角审视,中国电影都攀上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困扰电影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渠道得到继续改善,金融资本与电影产业对接成为年度最突出亮点。相较于之前,影片投资生产出现转型,影片投资数量增长开始放缓,多主体合作与探索适合于国内市场环境的类型化,成为影片投资的共识。 (一)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概况

影片投资生产方面,影片投资生产趋于理性。国家广电总局提出的由数量猛增向质量提升的政策引导初显成效。国产故事影片单片成本平均500万元左右,成本控制在适于中国国情的水准上。但这是一个平均值,事实上国产商业大-片成本远远高出这一额度。基本上,“高概念”商业大-片保持在十部左右,这符合目前国内电影市场吞吐能力。中等投资规模的影片有所增长,成为本年度的市场亮点,单部影片票房首度超过商业大-片,创造票房奇迹。中低成本影片依然占据最大份额。2015年度中等投资规模影片数量增长,是一个可喜的征兆,也是本年度票房之所以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投资主体方面,截至2015年底,国有制片机构共有38家,转企改制18家,另有20家制片单位尚未改制,仍属国家事业单位。中影集团总投资近20亿元的“中影国家数字制作基地”落成并投入使用,结束中国大-片到海外加工的局面。新型制片主体都为民营影视公司,2015年度约有270家左右民营公司参与到电影制片生产中来。民营制片机构的突出代表是华谊兄弟、保利博纳等几家公司。剩下的绝大多数民营公司规模很小,资金实力薄弱,以拍摄中低成本数字影片为主。个别民营制作机构通过特色经营,也探索走出不错的市场道路,以推出《十全九美》的北京快乐星公司为突出代表。

(二)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总体态势分析

1、影院终端是整个产业链中发展最稳定、最有希望的环节 在电影产业各个板块构成中,影院环节是投资风险比较小的一个部分。电影产品是一种“文化创意产业”,我国的电影产品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系统化的指标 评估体系,而影院项目则可以量化为人均可支配收入、交通、人流等具体指标,风险具有可控性,有稳定的现金流。2015年一年,全国院线新增影院达到118 家,连同之前三年的新建影院数量,四年间新建影院总数达到了397家,这几百家影院在国内影院票房排名中绝大多数位居前列。与之同步,影院的经营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成为行业内最为规范的一个环节。青年观众正在逐渐将“观影热情”固化为一种习惯性的文化休闲方式,成为影院的固定消费群落。从整个国家的发展看,工业化、现代化的转型,促成都市化、小城镇化的社会转型,这将有利于国内电影消费空间的扩大。基于这些认知,我们认为:在电影产业链中,影院终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保持业内最有前景的发展环节。

2、影片投资增长趋于稳定,制片模式日渐明晰

电影生产方面的最大特点是,在经过连续五年的快速增长之后,2015年电影产量开始呈现增速减缓趋势。406部的故事片产量仅高过2015年4 部,生产数量几乎持平。以国内主要院线放映140部国产新片的实际容量计算,大量国产影片无法进入影院放映,影片投资增长率已由快速转为过快。而2015年的这一现象是政府层面、制片生产层面、市场层面三方面共同推动下产生的结果,是在电影企业自我作用与政府适当引导共同合力下出现的一种良性合理的调整。在制片模式方面,不同属性、跨国制片合作,多渠道融资、共担风险、跨国放映的大-片投资模式,港资合拍片为主的中等影片投资模式,中低投资影片中的喜剧片类型模式,都已经在进行积极探索的基础上,逐渐固化为一种稳定的发展模式。 3、金融资本与与电影产业对接出现新进展

2015年,在电影产业投融资领域,最大特点是政府启动了银行信贷,完片保证机制正在逐渐形成。2015年,北京文创中心已经从北京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等京内银行贷款30亿元,并在年内给文化创意产业主体提供贷款10余亿元,涵盖产业链各个板块,以

政府身份间接承担起完片担保职能。继 2015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贷款贴息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担保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也于2015年3月底出台,将担保与再担保机制结合起来,采取对合作担保机构的再担保费进行补贴,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短板问题。

二、 电影产业链及利润分配

电影产业链包括系统内产业链和系统外产业链。系统内产业链包括电影编剧、制作、发行、放映等一体化的流程;系统外产业链在前端包括电影投融资(除自有资本外,主要有三种融资渠道――企业赞助和投资、政府专项基金、联合投资;境外还有商业银行和电影基金),后端包括多元化的后电影产品:电影音像制品、电影广告、光碟、游戏、在电影频道和付费电视频道播放等。要想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首要的一条就是产业链不能出现断裂,电影行业是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更需要一个资源布局合理、资本运行良好的产业链的支持

一部电影全部的票房收入,政府会抽取8.3%作为基金和税,剩下的91.7%中,55%属于电影院和院线,45%属于制作、发行环节, 其中发行占15%。制作一部电影,制作方能得到电影票房的35%左右。

三、 电影产业的融资模式

以往,我国国有制片公司影片生产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内社会投资,二是境外投资。其中大部分是国内投资。随着股份制改革的推进,经营意识的不断加强,国有制片企业开始采取广开融资渠道,逐步形成了以国有资本为主导,民营资本、社会资本、国际资本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共同发展的多元化企业经营模式。总之,在投融资举措上,国内电影制片企业也在借鉴并吸收国际化电影资本运作模式的经验,积极适应中国电影资本市场的竞争模式,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些成功,并赢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 政府

201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拓展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发行公司股票、企业债券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完善文化企业间接融资制度,通过创新信贷担保手段和担保办法,为文化企业向金 融机构借款提供便利条件。规范文化产权交易,重点发展版权和其他无形文化资产交易市场。”

2015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企业贷款贴息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担保专项资金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出台。贷款贴息、项目 补贴、政府重点采购、后期赎买和后期奖励符合政府重点支持方向的文化创意产品、服务和项目能够得到扶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政府出资的再担保公司成为一道中国特色风景;版权质押和版权评估成为关系文创企业银行贷款的重要命题。

(二) 银行

说到中国电影企业的银行融资之路,不能不提到华谊兄弟,华谊兄弟显然是中国电影企业银行贷款中最具代表性的个案。2015年3月,在银行贷款方面开先河的华谊兄弟再次获得一笔1.2亿元的项目贷款,以用于2015年至2015年四部电影的制作和发行。华谊无论是在预售担保、无抵押授信贷款、版权打包质押等方面都走出了中国境内银行创意贷款的最早尝试。

1、 银行的第一步:北京银行

北京银行是首都地区首家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合作、针对广大文化创意企业同时开展知识产权、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版权等无形资产抵押贷款和专业担保公司贷款的银行。

2015年在从紧货币政策下,北京银行将“文化创意企业贷款”作为重点营销产品。截至2015年6月底,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北京银行已累计发放文化创意企业贷款25笔,总金额达5.2亿元。其中,单是给影视产业企业的贷款就达3个亿,超过总金额的50%。 获得北京银行贷款的影视产业企业有许多。其中,华谊拿到了迄今为止金融业为影视企业发放的最大金额贷款――1亿元。

2015年12月23日,北京银行与中国电影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向中国电影集团提供文化创意项目意向性授信6亿元(先期提供贷款2亿元)。根据协议,中国电影集团将把这笔资金用于电影制作、影视院线拓展、艺人个人 理财和引入贴息机制等诸多内容。

2、银行的第二步:交通银行

文化版权融资已是一个全球性的浪潮,“文化创意产业版权担保贷款”产品设计的制度基础是厚实的。在严密的论证下,交通银行北京分行推出了“文化 创意产业版权担保贷款”。它是在交银“展业通”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产品的统一品牌下,向文化创意产业的中小企业发放、以自主著作权作为主要担保方式的,用于满足其融资项目的创作、后期制作、生产销售、衍生品开发、商业推广等整个经营过程中正常资金需要的一定金额的贷款。

(三) 基金

在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等一些大的国际风险投资公司疯狂收购国内版权的情况下,中国启动全新的融资规划是大势所趋。像中国电影基金会这样的国家代表的公募基金对于繁荣中国的电影创意市场毕竟能量相当有限,私募基金就成为文化创意产业投资的一大热门话题。

私募基金一向对文化创意产业有灵敏的嗅觉。在借鉴海外的私募基金在电影投资方面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如何让社会资金可以通过私募基金进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指出,现行的《公司法》和修改后的《证券法》、《合伙企业法》都适合于私募的交易。私募基金的发展,将为文化创意企业带来强劲的支持。目前,国务院已批准相关的文化创意私募基金试点。另外,文化创意产业界也陆续创办私募基金。

(四) 版权信托融资——影视企业融资新模式

版权是娱乐传媒业的核心价值,而优质版权能带来持续的利润。

1、影视企业质押贷款现状

2015年5月,北京银行以版权质押方式为华谊兄弟提供1亿元的电视剧多个项目打包贷款,这是无专业担保公司担保的“版权质押”贷款第一单,也是迄今为止金融业为影视企业发放的最大金额贷款。2015年7月,北京银行与保利博纳、光线传媒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分别为两家影视民营公司提供1亿元的贷款支持。

2、版权质押融资存在的问题

中国大多数影视企业版权抵押资质不足。无实产抵押的银行贷款,如果没有第三方担保机构,版权质押贷款就相当于信用式贷款,并不适合国内所有影视公司融资。因为银行是否放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影视企业的实力。实际上,中国有票房号召力的导演、制作相当有实力的影视公司是很少的。

另一方面,我国在抵押、质押权的行使方面还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没有转让和残资处理的二级市场,影视版权等非传统的抵押、质押物如果要“变现”,不确定性很大,程序复杂,周期也长。这就增加了融资风险,然而银行最在乎的是风险控制,所以不可能轻易给与影视企业大额贷款的。贷款银行主要关注融资影视企业是否有可靠的资金来源、是否有操作电影的成功经验等;该影视项目是否有著名的导演、演员加盟,主题是否积极向上;此外是对担保方式的选择等问题。目前对于银行来讲,投资拍片是具有高风险的。对于大部分影视公司,尤其是大量的小公司,想获得超过公司注册金额的贷款几乎不可能。

3、版权信托融资模式开辟影视融资新渠道

2015年5月,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旗下的版权产业融资平台正式开通,为信托公司介入解决文化企业融资提供了契机。北京版权产业融资平台由国家开发银行、北京银行、中信信托、北京东方文化资产经营公司共同建立,该平台一期准备12亿元授信额度,通过版权信托的金融创新模式,为文化创意企业、版权企业提供获取资金的渠道。版权人可通过该交易系统转让版权,也可以借助版权信托的方式通过融资平台寻找资金。

当影视公司拿着版权等无形资产作抵押物去贷款时,银行是很难放贷的,通常会要求实物资产的抵押作为硬性条件。当信托公司介入后,影视公司把作品版权信托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再以这部分信托资产做抵押物,协助申请贷款。由于在资金出现问题时,信托公司对信托资产有全权处置权,这样就降低了银行的风险,也降低了贷款的门槛。而版权交易中心在这个过程中则起到征信平台的作用,协助银行和信托公司审核企业背景,搭建 银行与项目之间对接的桥梁。

4、版权信托融资面临的问题

版权信托的出现在给信托公司提供展业空间的同时,也给信托公司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业内人士分析,版权属于无形资产,在信托业务涉足无形资产领域时,通常需要解决两个最主要的问题:

第一,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问题,通常情况下,无形资产的价值要比固定资产的价值更难以评估,需要对该无形资产及其行业具有深入了解,并依靠复杂的技术 评估手段;目

前尝试建立知识产权评估体系成为当务之急。当然,版权评估的前提是要有产业化运作的经验,没有延伸出其他产业价值,版权评估体系也将成为空谈。

第二,无形资产的风险控制问题,对于很多信托公司来说,一直把风险控制放在业务开展的首位,而无形资产通常流动性差,变现周期长,而且更新换代的速度较快,同时还要面临诸如无形资产抵押等法律问题。

四、 中国电影产业存在的问题

尽管中国电影产业仍然处于电影产业化改革开辟的上升通道当中,但是,几年前开始的改革措施对产业的助推力有所放缓,改革释放的积聚能量渐渐减弱,一些不适应产业化发展要求的体制性、结构性因素对电影产业的瓶颈作用开始显现,中国电影产业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和危机。

(1)电影产业的促进政策仍然缺乏相应的前瞻性、稳定性、系统性。产业主管部门还缺乏明确的战略规划。电影产业在税收、基金等方面在事实上还不是一个能够享受优惠与促进政策的优先发展领域。电影投资规模的扩大、电影产业规模的扩大都还缺乏法规政策的鼓励。

(2)电影企业实力普遍较弱。2015年,中国拥有国有电影制片单位36家,电影院线38条,民营的电影机构更多。但是,除了中影集团以外,没有任何电影企业的资产能够超过20亿。电影企业的规模大小,限制了电影的规模经济发展。

(3)现代电影产业体系仍未真正构建起来。电影产业各个环节和机构,由于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行政级别不同,往往市场待遇和市场地位也不同,缺乏自由进出、公平竞争的机制,也难以真正以资本为纽带完成市场的整合,导致脚国的电影企业大多规模小、业务单一、产业环节不贯通、区域性明显,大电影产业格局无法形成。

(4)电影市场整体规模仍然太小。中国人口超过13亿,中国电影从业者近30万人,而国内票房仅25亿左右,综合收入仅为60亿左右。而 2015年美国国内票房为89.9亿美元,全球票房为230亿美元,日本国内票房为17亿美元,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俄罗斯电影市场2015年的国内票房也将首次超过4亿美元。中国电影的市场规模与中国的人口规模以及不断提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仍不相称。

(5)电影产量不断增长,但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大多数电影产品制作粗糙,手法陈旧,观念落后,题材范围狭窄,类型单一,缺乏专业水准与专业智慧,市场适应性差,产品竞争力弱,无论是美学观念、制作水平,或是艺术质量、娱乐效果都无法满足电影市场

的需要。特别是受到政府资助的不少主旋律电影以及儿童电影的质量普遍不高。2015年国产儿童影片申报立项45部,获准拍摄25部,占全年国产影片总数的9.6%。2015年l~4月,已经有15部儿童影片获准拍摄。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说,近年来,儿童影片创作数量稳定在每年20部左右,与五六年前每年七八部的数量相比,有了明显高。“尽管数量上去了,但很难见到一部在艺术、内容上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6)电影发行能力较弱。目前国内拥有电影发行资格的企业有2000多家,平均一块银幕就能分摊1.5家,但发行公司的规模和竞争力都明显不足。由于发行领域限制外资进入,民营公司没有发行进口电影的资格,国营公司又缺乏体制动力,所以,中国还没有出现好莱坞大电影公司那样具有电影投融资能力、市场干预能力、海外市场拓展能力的大型电影发行公司。

(7) 现代新型影院不足以及票价过高仍然是影响市场扩张的障碍。在美国,2~7块银幕的中型影院、8-15块银幕的大型影院、超过16块银幕的超大型影院占到总影院数量的73%,而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拥有10个厅以上的影院还不足30家。美国2015年的平均票价为6.41美元,而中国国产电影的票价在一游影院已经达到了40~60元,进口电影达到了60—80元,价格水平甚至超过了美国,而且近两年来还在持续上升。电影消费在中国还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大众消费。

【电影行业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设计行业调研报告12-31

物流行业调研报告03-20

行业市场调研报告04-04

酒店行业市场调研报告04-15

关于物流行业调研报告03-05

旅游行业调研报告(精选13篇)05-23

制药行业调研报告(精选10篇)03-13

会计行业调研报告04-27

对外贸行业的调研报告(通用10篇)03-16

保健酒行业调研报告3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