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文化产业行业调研报告
为大力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进一步优化我区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根据区人大会2012年工作安排,8月底区人大会将对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询问。为增强专题询问的针对性,提高人大监督实效,从6月起,区人大会对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为深化调研工作,此次专题调研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坚持领导带队与多方参与相结合,增强了调研的全面性。为全面了解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区人大成立由分管副主任带队,工委主任任组长,会委员、区人大代表和工委委员共50余名成员组成的5个调研小组,各调研小组成员来自各部门、各方面,充分发挥各自工作特点、优势,增强了调研的全面性。二是坚持广泛听取民-意与发放调查问卷相结合,增强了调研的客观性。调研组向215名区人大代表发放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满意情况、青山文化消费市场发展潜力等14个方面问题,进一步摸清群众对文化产业发展所想,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调研组还深入10多个区政府相关部门和5个人大街道工委调研,召开了辖区从事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单位负责人座谈会等各类专题座谈会8场,广泛听取意见,收集了40余条意见建议。三是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增强了调研的科学性。区人大会主任许国胜带领区人大会主任会议成员,赴武昌、硚口考察调研了“楚天181”、“江城1号”等文化创意园建设情况,进一步了解文化产业先进城区发展情 1
况。为拓宽视野,会邀请40余名省、市知名专家、高校学者、文化产业业主等文化界人士,召开了两场专题座谈会,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度,全面、系统地分析青山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并结合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地区的经验,提出了针对性的宝贵建议和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青山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工作部署,围绕青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 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变青山区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二三同进”的重要举措,抢抓机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推进了一批文化产业项目的实施。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成效明显。
确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区政府为了加速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结合区情,抓住正在推进的“三大改造”、滨江商务区建设、“两河流域”开发等机遇,明确了一区(区级文化园区)、两园(工业文化主题公园、古镇文化主题公园)、三带(沿江景观文化带、江滩休闲健身带、南干渠游园群众演出娱乐带)、四中心(38街、42街、43街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天兴洲桥头桥梁主题公园武术中心、47街文化产业(艺术)中心、沿港路全民健身中心)、五辐射圈(冶金大道沿港路口科技体育文博园、奥山世纪城文化娱乐商务圈、建设七路时尚休闲影视文化圈、“两河流域”街区文化商务圈、严西湖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圈)的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建立了文化产业领导机制。成立了以区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青山文化产业(事业)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区的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工作。建立和实施了定期调度、重点项目领导包点、地区文化产业政企协商三大制度,初步形成了推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机制。
2
推进了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结合工业遗产和历史风貌街区保护工作,打造具有工业文化特征的创意园区,47街文化综合大楼和文化艺术中心建设正加快项目引进,科技体育中心项目加紧实施,奥山文化广场全面招商,武钢体育公园和一冶文体中心建设全面推进,14街“文化大院”大型文化综合体项目正在策划。
完善了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体系。一是财力保障方面。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落户,推动文化产业基地建设,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2012年文化建设投入达1047万元,投入增幅约为23%,较上年增长4%。二是人才保障方面。初步建立了“青山文化产业项目库”和“青山文化人才库”,入库11个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人才200余人,为青山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三是政策措施保障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若干意见》和《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的相关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二、青山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区政府在促进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工作,但与先进城区相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对发展文化产业认识不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
青山区因武钢的建设而建区,产业结构集中在钢铁、冶金、造船、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重化工领域。我区文化产业发展仅仅停留在初级的文化休闲层次,技术含量、文化含量较低,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还很低,潜在 3
的文化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文化产品服务市场供给相对不足,适合居民消费的文化项目还有待增加和完善。我区对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氛围不浓。从对全区人大代表关于青山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研究调查问卷汇总情况和分组调研情况来看,有38.4%的被调查对象对我区“十二五”规划中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规划内容不了解,有60.3%的被调查对象对文化产业的分类不了解,对文化产业的概念不清楚。在调研阶段,有四分之一的被调研单位将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混为一谈,缺乏对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产业属性等相关知识的认识。
(二)文化产业发展总量小,文化产业门类少,尚未形成产业链 从发展总量来看,武汉市现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9417个,从业人员近30万人,文化产业拥有总资产1567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126.94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378.18亿元,年均增幅22%,文化产业占GDP比重5.5%。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区文化产业仍处于自然发展阶段,发展水平较低,对产业整体的带动作用小,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小。据统计,目前全区文化娱乐场所118家,网吧67家,印刷厂21家,各类体育场馆36家,广告企业2家,电影院线1家,从业人员4500余人。2011年文化体育类税收485万,占全区税收总额的0.2%,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约5.8亿,资产总额4.5亿,占GDP的比重约1.11%。这一比例远远低于全市发展水平。从文化产业领域来看,文化产业涉及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科技、知识产权、体育、旅游等多个领域。我区文化产业业态单一,结构不合理,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方面均是空白。从文化产业企业规模来看,青山区文化市场主体普遍规模不大,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多在500万元以下,经营范围也比较狭窄,分布散、实力弱。从全市范围来看,光谷创意产业基地、“汉阳造”文化创意 4
产业集聚区、洪山创意大道集聚区等已初具规模。以“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2011年园区入驻企业涵盖5大门类共78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约5亿元,上缴利税4000万元,建成一年多已跻身全国前三行列。我区没有形成集聚效益的文化产业园,尚未形成完整有序的文化产业链。
(三)文化产业规划滞后,人才相对缺乏,配套政策有待完善 目前,我区虽然已经制定了青山区文化体育发展“十二五”规划,但还缺乏完整、系统的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如何定位以及文化产业的性质、特点、规律缺乏深入的分析研究。我区文化创意人才远远少于其他城区,现有的文化产业人才的总量、结构、素质远远不能满足青山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文化产业高端人才、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我区在支持、鼓励、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方面与其他先进城区相比相对滞后,区内许多文化企业法人代表对我区发展文化产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对市里文化产业发展相关优惠扶持政策表示了解不全面,甚至不知晓,更谈不上申请和享受优惠政策。行业协会、民间机构建设等文化产业发展中间层还存在缺失,在产业发展信息交流、市场咨询等辅助性服务方面存在不足。
(四)文化产业资源整合不够,工业文化资源开发欠缺,政企共建传统有待深化
青山区在为国家创造巨大经济财富的同时,产生了一批如池莉、高伐林、董宏量、宋恩厚等文化名人和工业文艺、工业摄影、工业剪纸、工业版画等具有工业特色的艺术形式;政企共建了青山青少年宫、临江公园等文化设施;打造了新春同乐、元宵灯会、金秋菊展等文化品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钢城文化。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 5
发展,由于缺乏有效的平台,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文化交流合作不够,地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工业文明的文化底蕴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如何继承和发扬政企共建的优良传统,实现由政企共建文化事业向政企共建文化产业的转变,工业文化资源优势如何向产业优势转化,工业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如何破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推进青山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优化我区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生态宜工宜居新青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满足青山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认识,找准定位,加快推进我区文化产业发展 在后工业时代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中,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文化产业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推进我区文化产业发展,使之真正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推动我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区政府要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切实把文化产业放在突出位置抓好抓实,实现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坚持科学定位与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并重。发展文化产业,关键是找准自己的产业定位。青山区经过半个世纪辉煌的工业化时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特质和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高耸的烟囱、林立的厂房是新中国工业欣欣向荣的象征,承载着几代青山人民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光荣与梦想,更是青山人民的精神家园。这便是与其他城区不同的“现代、厚重、新锐”的文化内涵。青山区和 6
德国鲁尔工业区有很多相似之处,鲁尔区的工业文化发展模式为我们的工业文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应该将工业文化作为自身特点和优势大力挖掘、传承和弘扬,挖掘其所蕴涵的丰富工业文明元素,整合工业文化的优势资源,通过铸造工业文化标志物、改造景观公园、打造工业文明展区等多种载体,打造“共和国工业发展记忆”的特色工业文化产业。
坚持繁荣文化事业与发展文化产业并重。作为社会性和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是文化产业的基础,是产业发展的源泉。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能促进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两者互为因果但不能互相替代。区政府要坚持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和经营性的文化产业两手抓、两手硬,加大对文化事业的基础性建设投入,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基础,妥善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升文化产品的品质和效益,放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促进人的素质提升上,形成以文化事业引领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的良性循环。
坚持挖掘区域文化资源与引进文化企业并重。青山区是全国首批命名的“文化先进区”。武钢工人文工团、青山镇古镇文化、明代微缩家具、古车模型、工业剪纸、工业版画在全市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些文化资源是我区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发展文化产业,彰显地方特色,需要充分挖掘和开发青山文化资源。区政府要对辖区文化资源开展普查、建档工作,在摸清“家底”的情况下,深入研究,对具有开发价值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民间工艺等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对能够按产业运作的文化资源,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管理,有序扶持,使之形成产业化。在充分挖掘和开发区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做好“引进”这篇大文章,立足青 7
山区情,把握“三桥一站”区位优势,抓住我区“三大改造”和滨江商务区建设及“两河区域”开发等机遇,加快推进武钢体育公园、45/46街城市综合体、47街文化综合大楼、一冶大院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项目的建设进度。同时,开拓视野,主动出击,积极引进一批文化领域有实力、有市场前景的的大企业、大集团,形成“筑巢引凤”效应,建设文化大项目、大产业,提高我区文化产业的整体水平。
(二)突出重点,推进项目,打造文化产业集群
项目是经济发展最有效的支撑,同样也是文化产业最基本、最主要的载体,是发展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区政府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项目”的工作理念,加快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文化产业项目。
加快推进“红房子”特色文化创意园建设。上海市嘉定南翔的上海机床电器厂,曾经的社会主义大工业化时代的象征的老厂房,如今变成了一个文化产业集聚区——南翔智地企业总部园,成为了中小型民营企业创业的热土。青山的“红房子”是目前国内保存完好,为数不多的仿前苏联工业住宅区,是武汉工业遗产的一部分,是武汉市乃至全国都无法磨灭的历史记忆,也是我区形成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品牌的珍贵资源。区政府应按照全市“一区一园一特色”的思路,充分学习汲取上海“南翔经验”和“汉阳造”、“楚天181”、“江城一号”等文化创意园的成功经验,科学谋划,在保留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突出时代性,通过优化人文环境,建设公共景观等方式改善周边配套设施。积极引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理念,创立版画个人工作室,建设工业设计博物馆,聚集文化产业发展所必备的创意、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尽快打造有青山特色的“红房
子”文化创意产业园,形成地区文化产业品牌。
做大做强工业设计产业。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工业设计在青山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我区有武钢钢铁设计院、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勘察研究院、武钢自动化公司等10多家重点工业设计单位,工业设计专业人才2000余人,在工业自动化、冶金、勘探、焦化、耐火等设计领域的水平位居国内一流,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有技术和专利,拥有一大批领先技术和优势项目。区政府要加强对工业设计的引导和扶持,以“武汉(青山)冶金工业设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青山区成立为契机,有效整合设计资源,优化工业设计发展的综合环境,在未来几年培育5-7家工业设计龙头企业,努力打造“工业设计之都”。
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旅游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旅游是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青山具有丰富的工业文化资源。当前任务和核心主题是要培育特色旅游产品,增加旅游文化内涵,加快开发具有钢城特色的多元化旅游路线。一是打造工业旅游。宝钢推出工业旅游项目 8 年来,已累计接待了 130 余万名游客,年利润 500 万元以上,回笼资金 5000 万元,居国内工业旅游项目前列。青山区具备开设工业旅游的优势,下一步要学习借鉴北京、上海、青岛等城市开发工业旅游的先进经验,发挥政企共建传统,联合武钢、石化、青山船厂等驻区企业,整合武钢博物馆、热轧、冷轧生产线、万吨巨轮生产线等资源,打造工业旅游品牌。二是打造民俗古镇风情游。注重挖掘和开发青山古镇文化资源,与张公山寨联手打造民俗古镇风情游。将我区剪纸、版画、微缩家具、古车模型、根雕等特色工艺通过现场演绎工艺,商品展示、售卖等方式融合其中,进一步丰富旅游线路。三是打造滨湖文化休闲观光游。发挥“三桥一站”区位优势,利用严西湖的岸线和优质水资源,开展农家乐等旅游线路,
形成成熟的生态旅游线路。
(三)加强调研,完善机制,构筑文化产业人才高地
发展文化产业,人才是关键。能否拥有充足的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是否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决定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和速度。区政府要把壮大文化人才队伍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坚持发展文化产业与文化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同步,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促进全区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摸清人才需求状况。区政府应根据未来的发展需要,对青山区文化产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层次、结构等逐项进行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文化产业专门人才数据库,重点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结构性短缺和层次失衡的问题,减少构建人才发展平台的盲目性。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各类人才特点、体现工作业绩的分配激励机制。探索人才资本及科研成果有偿转移制度,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双重激励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引进高层次、高技能的文化产业人才。在入户、住房、配偶就业和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通过有力的措施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努力创造让各类人才充分施展才干的良好环境。
注重专业人才培养。一方面注重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培养。充分发挥我区培训机构的职能,引导武钢职业技术学院、武钢一职校、武汉冶金干部学院等培训学校开展文化产业专题课程,鼓励企业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到培训学校进行培训,着力培养文化产业急需的实用性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对在职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定期选派一批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充分利用
党校教育培训平台,邀请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教授授课,提高在职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加强领导,强化服务,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良好的环境容易形成“洼地效应”,使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不断流入进来,推动新的经济增长点迅速壮大。区政府要坚持规划先行、加大投入、政策扶持、平台支撑,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编制规划。区政府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切实发挥领导机构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指导、协调、管理、督办等作用。加强对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整合行政资源,形成合力,确保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工作落到实处。要尽快编制出台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青山区文化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未来几年我区文化产业的战略布局、产业重点、产业品牌、文化企业、文化园区建设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推进方法和实施步骤进行精心设计和科学规划,力争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积极争取支持,完善扶持政策。一是争取上级部门政策和资金扶持。武汉市设立动漫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5000万,策划“十二五”时期文化重点项目225个,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准入环境服务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2015年市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为508亿元。青山区发展文化产业离不开市里的政策、资金支持。我区作为文化产业欠发达城区,要乘势而上,抓住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精心培育和挑选项目,引导文化企事业单位用好用足相关政策。二是健全区内
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已出台的各项文化产业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出台扶持青山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设立青山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投资多元化。加大财政、税收、金融、土地、工商、物价等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在土地征用、税收优惠、申请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搭建多元平台,促进企业发展。一是搭建政企联动平台。我区政企共建传统悠久,发挥政企共建优势将有利于青山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区政府要在充分掌握驻区企业的文化资源和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搭建政企联动平台。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深入企业调研等方式,听取企业建议,解决企业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困难。有效整合驻区企业的文化产业资源,建立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沟通交流平台,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二是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成立区文联及版画协会、剪纸协会等文化行业协会。发挥文联和行业协会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协调、交流、引导、资源整合的平台和纽带作用,为文化工作者与政府之间、文化工作者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合作搭建桥梁。三是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区政府要搭建银企交流平台,拓展融资渠道,开辟金融信贷审批绿色通道,鼓励和扶持有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项目在青山发展壮大。四是搭建交易展示平台。通过组织策划版画展览会、艺术家作品展、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加强艺术家之间文化交流,企业之间的文化交流,提高居民群众文化生活品位。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我县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促进溆浦县经济和社会建设事业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溆浦县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
截止2015年底,全县文化产业单位为288家,从业人员1200人,文化产业总产1.5亿元。
(一)主要特点:
1、文化产业增加值稳步增长,2013年,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2亿元,到2014年增至1.5元,一年来增长了20.1%。
2、重点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全县已初步形成了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新闻服务,出版发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等9个行业,并具有一定的规模。
3、民营资本不断进入文化产业。我县文化产业相关层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90%。基本上以民营文化企业为主。
(二)发展机遇
1、中央、的各项战略推动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中央提出要以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增强国际竞争力。、省政府提出了“文化强省”战略,将文化产业纳入我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的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文化资源丰富。我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促进文化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是全县人民所期盼的,这为文化产业发展搭起了一个较高的平台。
3、社会文化产品需求持续增加。在十二五期间,我县社会文化消费快速增长。文化产品需求持续增加,我县文化发展正面临着有需求、有市场的良好机遇。
二、存在问题
1、产业环境有待改善。总体而言,我县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与相关实体产业的融合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一是政策红利释放空间有限,针对创意文化企业的财税、金融优惠政策及扶持力度不够。二是长期以来政府出钱承包文化活动的模式,导致人民群众文化消费观念滞后,文化消费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主要以政府购买为主。三是县域内文化创意及设计服务企业量小质弱,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我县基本需要依靠购买县外企业提供的文化创意及设计服务来满足实际需求。
2、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一是中高端文化创意人才短缺,尤其是高端的创意人才和通晓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更为稀缺,普遍存在人才“饥渴感”。人才引进困难,有的即使引进了,由于种种原因也很难留住。二是企业创新创意意识薄弱,大多数企业停留在模仿阶段,对提高核心竞争力关注不多,紧迫意识和自主意识不强。三是企业创新型研发能力有限,因人才短缺自主开发能力不足,普遍缺乏自我造血功能,文化创意内涵不足。
3、资金投入有待提高。目前,我县本级财政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投入较少,基本依靠上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但数量毕竟有限,对于众多初始投入较大的文化创意产业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加之政策、市场等条件不成熟,难以吸引社会资本。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县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及原则
(一)发展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将文化产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要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品牌建设为重点,以体制改革为动力,以集群发展为纽带,以资源整合为抓手促进文化产业向高端化、网络化、数字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
(二)发展原则
1、为主原则。坚持原创为主,着力挖掘文化资源,发挥人文地理优势,使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民间文化和现代文化相互渗透,融合发展,不断丰富文化产品内容。
2、择优、重大原则。加大对宣传系统优势资源重新整合,不断培育新的市场主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引进战略投资者进入文化产业核心层,实现文化产业核心层跨越式发展。
3、技术创新原则。通过先进技术和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发展模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推进文化产业升级,延伸拓展文化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4、政府推动原则。政府部门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管办分离,发挥组织协调、优化环境,引领方向和促进创新的作用,建立以产业政策为主要调控手段的文化产业宏观管理体制。
5、人才、资本相结合原则。树立人才资源是文化产业第一资源、第一资本、第一要素理念,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和激励机制。运用市场机制,以资本为纽带,培育文化产业集团,拓宽发展路子与融资渠道,发挥资本聚集效应,实现产业滚动发展。
三、 产业发展措施
1、文化旅游业。旅游业要增效,必须要有文化内涵作支撑,文化产业要发展必须要有旅游业搭建起来的巨大市场作为平台。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我县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和深厚的人文资源优势,关键是进一步挖掘、整理、提升人文资源,将人文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一是要挖掘和开发历史文化史迹,打造人文和历史文化品牌,提升旅游的品位,注入景区景点深厚的文化
内涵;二是注重搜集、整理、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成为旅游业新的补充和亮点;三是充分利用溆浦的气候条件、人文风情、生态资源,大力发展健康休闲文化旅游业。
2、扶持和发展一批龙头文化企业。发展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是企业,要做大做强一批文化产业实体,发展壮大一批实力雄厚的文化产业龙头企业。要加强与文化企业的联系沟通,协助企业做好旅游文化产业的设计开发、宣传营销、市场拓展等工作,帮助企业提高档次和文化附加值,增强企业和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通过龙头文化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面上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3、要打破所有制限制,全面向社会资本开放。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各类资本以股份制、民营、网络制作、艺术品生产等文化企业,参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事业单位转制改革和资产重组,并享受同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待遇。对投资兴办文化企业的,在企业注册审批等方面可享受相应的优惠条件。对已经从事文化产业的骨干企业,要支持他们增加市场开拓能力,打造文化品牌,尽快做大做强。
4、开发一批特色文化产业村。要认真分析研究本地区的特色和优势,突出重点,加大特色文化村的开发力度,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专业化、规模化开放,走差异性竞争发展之路。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开发要借鉴公司加农户等有效模式或专家引导、政府支持、村民参与的方式,大力发展民族民间文艺展演业、民间工艺品产销业、民俗文化旅游业。对有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有一定条件和基础的乡村,可作为开发的试点村给予引导和扶持。
溆浦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二0一五年八月十日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现状调研报告
市政协“发展现代服务业”第四调研组在倪建华副主席带领下,于今年五、六月份就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听取情况通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本地文化企业及赴芜湖市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初步了解了我市文化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年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文化产业规模初具
我市现拥有安美文化艺术中心、合肥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2个,省级文化产业基地4个,1个市级文化娱乐试点街区,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产业分布行业广泛,新闻传媒、出版物流、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和体育产业等初具规模,多种所有制文化产业竞相发展。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显著增强,据统计,20xx年我市文化产业拥有固定资产92.5亿元,比上年净增10.1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2%,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9个和1.7个百分点,分别高于郑州、南京0.1个和0.9个百分点,增速达29%,快于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1.5个百分点,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7%。20xx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5.2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34%。
2、产业结构逐步改善
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看,我市文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分量明显突出。据20xx年普查,合肥市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增加值之比为60.5:9.0:30.5,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业占绝对主导地位(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各行业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0.99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近七成,为69.5%,比上年增长26%;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业(文化产业的相关层)增长明显较快,各行业实现增加值13.64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5%,比上年增长38%。合肥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了一批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核心层文化产业,在全省文化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引领优势明显。
3、文化企业实力增强
国有文化企业发展迅速,广电系统近3年来经营创收平均增幅达15%以上,20xx年经营创收总额达2亿元,比20xx年净增4000万元,增幅达25%,在安徽省地市广电行业中稳居第一;文化系统截至20xx年底,国有资产达3亿元;合肥晚报20xx年经营总收入1.47亿元,广告收入9900万元,发行收入3440万元,总资产已达2.2亿元。
民营文化企业充满活力,新的文化业态不断出现,涌现出“琴港演艺”、“璀璨明珠”、“阿里巴巴”、“安美文博”、“杏花印务”、“中设会展”、“儒林书业”等一批龙头文化企业。截至20xx年12月,我市网吧、音像、歌舞娱乐等社会文化经营户近3000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印刷、打字复印、出版物批零等经营户1100多家,从业人员2.2万余人,年产值38.8亿元;各类体育经营场所700多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固定资产投入8.5亿元。
4、文化事业持续发展
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初步完善。一批文化体育场馆和重点文化设施兴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20xx年~20xx年,合肥市市级财政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30亿元。文艺创作精品迭出,一批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文化活动惠泽-民众,形成了“广玉兰”艺术节、文化新春庙会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成功举办了第16届世界美术大会、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活动、“两博会”、“文博会”等文化会展、文化活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
产业规模逐步扩大,获得了20xx年全国体育大会举办权。
5、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近年来,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相继推出一系列举措:一是成立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进一步理顺了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现了政企、政事分开,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得到切实转变;二是完成了宣传文化系统5家经营性事业单位的“事转企”改革和四家电影放映单位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启动了文博图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专业艺术院团目前正按照“出人、出戏、出效益”的思路积极推进改革。这些举措进一步激发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形成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快速崛起的良好局面。
【文化产业行业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04-05
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03-10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15篇04-05
设计行业调研报告12-31
物流行业调研报告03-20
行业市场调研报告04-04
酒店行业市场调研报告04-15
关于物流行业调研报告03-05
旅游行业调研报告(精选13篇)05-23
制药行业调研报告(精选10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