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农村平安创建调研报告
马克思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没什么大事却比什么都重要。和睦、安宁的家庭关系,不仅是每个家庭成员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是我旗开展的十大平安创建工程之一。呼和木独镇根据《杭锦旗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十大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以创建“平安呼镇”、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大力宣传,扎实推进,激活家庭小细胞,促进社会大平安,以家庭的平安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一、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基本情况
呼和木独镇“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开展以来,镇妇联工作人员及各嘎查村(社区)妇女主任充分发挥妇女组织联系妇女、联系家庭的特点和优势,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把 “平安家庭”创建作为妇联参与“平安呼镇”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切入点,以广大家庭为参与主体,利用维权网络、维权热线、多种媒体等,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发动妇女和家庭参与到“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中来,开展了系列独具特色、内容丰富的“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强化了群众的平安意识,调动了广大家庭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社会平
安和-谐。目前,全镇各嘎查村(社区)妇女组织全部建立了平安家园、妇女之家。
二、影响家庭平安的因素
一是离婚率逐年上升。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婚恋观发生了深刻地变化,离婚率的居高不下成为了影响家庭和-谐的一大因素。
二是老人赡养问题突出。 有如下几种状况:
1、一些子女推卸责任,使老人生活无着落。从调查走访的情况看,多子女家庭互相推卸赡养责任的占全部赡养纠纷的80%以上。
2、部分农村青年文化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拒不承担赡养老人的法定义务。
3、一些老人在处理诸如分家产、帮忙料理家务等事务中,或重子轻女,或重女轻子;或重小轻大,或重大轻小。从而导致子女对父母产生偏见,并把所得好处与赡养老人对等起来,形成多得好处多养老,少得好处少养老,不得好处不养老的格局。
4、个别子女由于自然灾害、或供自己的孩子上学、或家中有病人等造成经济非常困难,导致在赡养老人问题上心有余力不足,没有能力赡养老人,使老人的赡养存在危机。老人赡养问题最终成为家庭不平安的因素之一。
三是未成年人教育存在偏差。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老人的隔
代教育之间存在着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引发两代人在未成年人教育上的矛盾,造成家庭的不和-谐。 四是留守妇女问题凸现。
1、劳动强度大,身体健康受损。“留守妇女”既要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又要料理家庭事物,有的还要照顾年迈的老人,教育未成年的孩子,劳动强度很大,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劳动强度大幅增加,劳动时间明显变长,“留守妇女”的体力大幅度透支。对于一些生育孩子本就落下病根的“留守妇女”来说,家中缺劳力和生产劳动强度加大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
2、夫妻情感缺失,家庭功能失衡。“留守妇女”大多是中青年,一些长期分居的“留守妇女”,自我控制力不强,易受不良现象和不法分子的诱-惑,出现婚外情和婚外性行为,影响了夫妻感情给婚姻家庭带来不稳定因素,形成了家庭婚姻的危机。
3、养老、子女养育方面暴露出新问题。因丈夫长期外出务工,家庭的养老、子女的养育的重担全部落在“留守妇女”的身上。在养老和子女养育方面容易暴露出一些情况问题:一是虐-待老人现象呈现上升趋势,二是子女的教育培养状况呈下滑趋势。
4、安全感降低,家庭财产受威胁。男性劳动力外出后,农村只剩下了老人、儿童和妇女,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带来农村治安防范力量的减弱,使农村社会治安隐患增加,农村中针对留守家庭的小偷小摸现象增多。
以上种种情况给婚姻家庭带来不安定因素。
五是留守儿童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存在问题很多:
1、 缺乏严格的督查指导,造成学习动力不足,成绩较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监护人又因年龄、文化、体力等条件限制,无法给予孩子正确的学习指导和监督,导致孩子出现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
2、缺乏父母的亲情交流,造成性格和心理上存在缺陷和障碍。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强烈渴望与父母的情感交流,但是父母难以企及,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孤僻,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3、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造成是非观念淡薄,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由于平时缺乏及时有效的家庭约束管教,对很多的问题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出现行为偏差和道德滑坡,纪律散漫,是非不分。
4、缺乏家庭的安全监管,造成留守儿童生活中存在着诸多隐患。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医治和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孩子的生存状况存在诸多隐忧。 这些也是影响家庭平安的问题之一。
三、影响“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效果的因素
一是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知晓率应进一步提高。由于乡镇经费不足,宣传渠道不宽,宣传手段单一,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宣传还存在死角,还没有真正做到家喻户晓。
二是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吸引力应进一步增强。虽然我镇开展
传统的创建活动较多,缺少新颖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创建活动、方式方法和载体。
三是普法工作尤其是妇女权益保障法普及存在差距。参与调查的部分妇女不知道《妇女权益保障法》,更不知道自己应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正因为如此,对一些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不以为然,如家庭暴-力。说明普法工作还存在一定差距。
四是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开展的不平衡。由于基础条件、领导重视、经费保障、宣传渠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个嘎查村(社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开展不平衡,有的嘎查村开展的比较好,有的基本没有开展。
四、进一步推进“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几点建议
在现有的“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基础上,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平安家庭”创建活动:
1、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平安家庭”创建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妇联组织要协调社会力量,做好宣传工作。要动员各有关部门,在深入农村牧区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宣传“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强化农村牧区偏远地区的创建,在人力、财力、精力上予以倾斜,消除空白点,提高创建活动的覆盖面。同时要广泛开展各种趣味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赋予创建活动鲜活的生命力,用活动来宣传和推动“平安家庭”创建工作。村妇代会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工作,进家入户进行宣传,将“平安家庭”创建知识传送到千家万户,让每个家庭都了解“平安家庭”的创建
标准,开展活动的意义和自身应努力的方向。培养大批的法律“明白人”,对“明白人”进行相应的培训,发挥她们的宣传作用,动员广大家庭积极参与“平安家庭”创建,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和-谐安家。要利用家长学校这块阵地进行广泛宣传,形成“人人讲平安、家家创平安”的生动局面。
2、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的吸引力。一是开展普法宣传进家庭活动,不断提高家庭成员的法律素质。镇妇联要贯彻落实上级妇联系统普法规划,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妇女权益保护-法》、《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这一主线,以简单适用、农牧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如组织家庭学法竞赛等。二是大力开展农村妇女素质培训,积极推动科技文化下乡,逐步提高农村妇女及家庭成员的科技文化素质,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来。三是深入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树立一批安全致富、文明和-谐的家庭和尊老敬老、教子有方的先进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四是广泛开展“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通过禁毒图片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家庭成员远离“黄、赌、毒”,不断净化和优化家风。五是开展创建零暴-力家庭、零暴-力社区活动,努力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和-谐的社会氛围。六是开展具有农村牧区特色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如农民趣味运动会、文艺演唱会等,用文明健康的文体活动来丰富农牧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占领主阵地。七是开展树立正确婚姻观
活动。包括树立正确的择偶观、家庭观。做到结婚要慎重,离婚莫草率。加强对婚姻家庭矛盾的疏导和婚姻问题的治疗,尽量避免一般的家庭矛盾升级为离婚纠纷,协助其构建和睦家庭。八是开展安全知识进家庭活动,不断增强家庭成员的安全意识。要开展安全生产、生活大宣传,有条件的地方要组织专业人士深入家庭宣传安全知识,让广大家庭成员熟知防火、防盗、防抢、防爆、防邪教、防交通事故的基本常识。通过宣传,让全市农村牧区家庭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得到显著增强。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吸引力,让更多的群众投身到活动中来。
3、加大对留守妇女儿童的关注程度,构建和-谐农村牧区。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重视并关注留守妇女儿童这一社会特殊的群体,了解她们的需求,制定政策和措施,帮助她们解决困难和问题。各级妇联组织要多关注留守妇女儿童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留守妇女儿童的工作,多开展有利于妇女身心健康的活动,向她们传授关爱自己和自我心理调试的方法。妇联组织要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为留守妇女儿童提供服务和帮助,使这一群体不但是农村牧区生产生活的主力军,也成为平安建设的主力军。
4、齐抓共管,形成创建合力。平安家庭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综治中心要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纳入当地平安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平安建设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有力地推动“平安家庭”创
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派出所要注重提高公民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对威胁家庭安全的犯罪行为和严重侵害妇女儿童权益恶性案件的打击力度。司法所要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加强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和安置帮教工作力度。团委要努力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和“青少年维权岗”,扎实推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优势,积极营造全民参与“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舆-论氛围。推动全镇“平安家庭”创建工作不断深入。
走访南村居民平安建设调研报告
8月25日16名干部到南村162户家庭进行“走千家万户,访服务对象”大调研活动,就平安建设方面,在走访过程中南村居民普遍认为安全感不是很高,希望从居住环境到社会大环境方面能够得到改善。
一、影响社会安全的主要因素:
1、居住环境。
南村居民居住环境是自然村的形式,周围都已是全封闭的小区,唯一南村还是原来的样子,经常有夜里入室盗窃、电动车、摩托车被盗的现象都不同程度影响社会安全感。
2、居民遭受到暴-力侵害、财产侵害或者人身侵害、交通肇事、火灾等;
居民在平常上街时,无论看到的、听到的、自己经历的抢包、被盗、交通肇事等都直接不同程度影响社会安全感。
3、公安机关对违法犯罪现象的控制程度方面。
居民在路上无论碰见打架、偷盗的事发生,都会马上给110打电话,可是110不能快速到达,亲眼看着从一般的打闹发展成流血事件甚至是人亡。怀疑110的警-察也害怕坏人。还有居民的摩托车被盗后,居民自己抓到了小偷,被送的派出所处理,可是小偷说已经卖了,让他赔,小偷说没钱,警-察还替小偷说
情,然后就不了了之。居民对警-察的失望,警-察的处理方式和处理结果直接影响社会安全感。 二、采取哪些措施对提高安全感最有效
1、居民区实行封闭式管理
南村所在居民区未实行封闭式管理,不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小区,出入人员混杂,影响群众安全感。所以,被访者建议实行小区封闭式管理,安装小区技防监控设备。才能更好的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2、被访者建议关部门应增加警力,增加巡逻次数,保证居民安全。
3、被访者对公安机关的希望值很高,它寄托着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关键环节,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让广大居民能看到110的出警迅速,对各类违法犯罪的查处力度在加大,居民就不会感到有了事情没人管,而改善群众的安全感。
三、对政法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居民对政法部门的了解不是太多,主要来自公安机关的工作,有个别的居民上法院打过官司,但认识不全面,把个别现象当普遍现象看待,说没钱别打官司,根本别想赢,不是理的问题,而是钱的问题。建议是:全面推进公安队伍建设。坚持政治建警、依法治警、从严治警的方针,按照班子过硬、队伍纯洁、警风优良、执法为民的要求,以正规化建设为总抓手,加大改革力度,创新队伍管理机制和制度,推进公安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队伍整体水平,为“平安洛阳”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教育干警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从思想上解决好“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接受人民监督,努力提高政法队伍的社会公信度,树立自身良好形象,使全体政法干警都牢固树立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自觉地坚持为民执法、公正执法,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农村平安创建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农村调研报告02-01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05-12
农村调研报告15篇03-16
农村建设调研报告04-22
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04-10
农村管理现状调研报告12-22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03-22
平安创建自查报告10-29
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01-30
农村环境整治调研报告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