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调研报告>《农村环境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环境现状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18 10:08:54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农村环境现状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及目的

农村环境现状调研报告

在我国,农村是至关重要的。八亿农民,占据了我国人口的三分之二,决定了我国的前途和命运。伴随着农村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开始涌现,为此,政府提出“新农村建设”,力将解决三农问题,为发展农村,活跃农村提供有力跳板。在暑假里,我们学校思政部给我们安排了调查作业,我便选择了这个调查项目。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方法:问卷调查,访谈

调研对象:贵州省石阡县本庄镇荆竹村

调查时间:2015年3月5日—3月29日

问卷的发放:在村里随机发放问卷,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得到数据。

调查情况: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

三、结果与分析

(1)现今农村环境情况

1、农村水资源的情况

水,做为生命之源,对于人类至关重要。所以,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于农村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调查的情况知:村民使用的水资源有井水和自来水,应该再没有人用外面挑的水和雨水等这类没有质量保障的水资源了。但是主要还是井水。不过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村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2、农村能源的使用情况

能源的燃烧使用固然要产生各种废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不仅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其他污染气体的排放也总是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村里人所用的能源主要是电器和柴草,由于地处山区,环境的自身净化能力较强,人口相对较少,所以并没有很明显的由于燃烧物产生的污染情况,但访问得知大多数人选择了电器这种清洁的能源,这也看出了村民们正不段朝环境洁净的方向迈进。

3、 农村的绿化情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居住地的环境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实践证明,搞好农村绿化美化,是改善生态环境, 1

打造美好家园,提高生活质量,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要途径。调查显示,对本村的绿化情况持非常满意态度的有5%的村民,30%的村民满意或基本满意居住地的绿化情况,余下的65%村民则对绿化情况不满意。由此看出本村的绿化情比较差,大部分村不太满意。因此当地的干部应当发动村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因地制宜搞好绿化,美化村路更要栽植适宜树种和花草,增强观赏性和实用性。

4、 农村垃圾处理情况

过去,由于农村垃圾的数量和种类少、易分解,采用堆肥、简易填埋或自然腐烂等方式,基本就可以维系平衡。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目前农村垃圾不仅数量猛增,而且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农村生活垃圾逐步向城市“看齐”,处理难度越来越大。规模庞大的农村垃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其中一些有害物质还极易破坏地表植被,影响农作物生长,造成土壤、河流环境污染,并成为农民健康的“隐性杀手”。随意焚烧垃圾使得空气污染严重;长期暴露的垃圾堆容易滋生蚊蝇、老鼠等,成为各种疾病的传染源。因此农村的垃圾处理方式是否得当,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和村民的身体健康。调查显示,本村有65%的村民采取村委统一处理的垃圾处理方式,另外15%的村民选择集中焚烧和自家处理垃圾的方式,20%的村民则用其他的方式处理垃圾。该村的大部分村民都选择了较为正规的垃圾处理方式,但是还有部分村民处理垃圾的方式不得当。

5、农村公共卫生管理情况

农村的公共卫生管理情况的好坏决定了该村的医疗设施和环境的好坏,更直接影响到村民的身体健康。调查显示,5%的村民非常满意本村的公共卫生管理情况,75%的村民满意或基本满意,另外 20%的村民则不满意公共卫生管理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该村应对乡村医疗单位进行资源整合;增加对卫生院的投入,切实帮助解决卫生院改革、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深化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改革;强化村卫生室的基础性功能;进一步明确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主承担,鼓励其他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参与竞争,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

(2)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目前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许多环境问题日益凸现,不仅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而且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在一年前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农村环境保护,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全国人民的福祉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国人消费的食物、花卉、甚至宠物等都是在农村环境下生产的。农是立国之本,农村生态环境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 2

质量。农民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福祉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污染环境下生产出来的食物,最终威胁到全体人民的健康。治理乡村污染和生态退化刻不容缓。

四、建议

(1)对当地人民群众:

1. 抓住一切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积极投身于文化素质的学习当中,确实加强自身文化水平;

2.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政府部门的工作当中,努力配合好,协调好。

3.发扬主人公精神,提高意识,杜绝污染环境行为,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对当地政府部门:

1.首先增强各级领导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大力向农民群众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2.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还要加强环境监测,将环境整治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科学制定规划,坚决兑现政策,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切实加强农业污染的监管,执法力度,把农业环保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3.努力做好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积极引导民众学习正确的环境方法,培养良好的环境保护观念。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环境建设的投入。

五、调查感悟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有时仰天或者俯瞰河水,又叹息“昔日风景如画、安静宁和的地球如今变成伤痕累累、乌云笼罩的人间地狱”。当然,面对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人类不能无所作为,更绝不可以无动于衷。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年轻的我们要以身作则,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环境,并尽自己能力所及保护环境,投身建设美好家园的事业。建设农村环境也成为一个关键的任务,农村环境没有搞好城市环境也就会跟着遇到问题,从而是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所以,农村环境问题成为首要问题。

身为在职村官,我们应该更具有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保护常识,而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素质优势、群体优势,努力做好表率,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尽力所及,增砖添瓦。在这暑假期间,我通过查找资料进行一些小小的调查,现在农村河水污染化比较严重,由于城镇企业一般都是沿河而建。部分原因是村民们将生活垃圾乱扔到河里、桥下造成的。农村人们为了建筑新的房子,而砍伐过量的树木导致土地沙漠化以及在汛期带来的一些不必要灾难。农药和化肥的过渡滥用影响土地自动调节能力。企业大量的未处理尾气

以及垃圾的燃烧后的气从而导致大气污染。还有一些,有些村庄里的小路淌着污水;沼气池都因没有合理地规划占到了路边又没有很好的保护措施,而散发出大量的臭气。

带来以上问题的原因我觉得有:国家对农村环境工作滞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一直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冷点、弱点、盲点。在国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策略下,农村工作发展相当缓慢。因而,农村环境问题还不是大多数人眼中的主要问题。政府政策、市场作用决定人才方向的选择,从农村吸收了高质量的人才,农村失去了高素质建设人才,对于农村的是极为不利的。投入到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很有限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每当遇到自然灾难的时候,也就只能等待政府的救济,根本就谈不上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农村经济建设造成的环境问题,为了搞好经济建设而建起的小企业,这些乡村企业由于资金薄弱,技术落后,管理不科学,意识淡薄等原因,使它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为了自身利益而忽视了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农民的环保意识淡薄不利于农村环境保护,往往是自我利益优先。中国现行教育制度不能适应环境保护教育需要这种教育制度的最大缺陷就是把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分离,并且严重注重理论学习而基本放弃社会实践。而环境保护不是仅有理论知识就行的,它最重要的是实践,是行动。社会对农村环境态度冷淡 社会各界对农村现状认识不足,不了解农村问题。有关部门丧失职能 当地环保部门对这两家企业未履行任何环评手续,对他们长期的违法排污行为,视而不见。

从大体上看我国农村环境的治理面临的问题有:一、国家政策没有得到认真落实贯彻。二、教育程度低,新型技术使用极少。三、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承受能力过低。四、各方面的农村环境保护意识相对淡薄,尤其是农村人口。五、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地区分散,环保工作进行艰难。六、社会公众对农村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要认真学习国家在农村环境方面的相关政策,一个国家的农村政策对其农村的发展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直接决定着农村的发展方向、速度和规模。直到目前,我国已经在农村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方面要解决农村经济建设,另一方面是要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基层部门要切实实行中央的思想精神,更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从治理已经污染的入手,对于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要及时进行治理。治理手段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等。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改革现行教育制度。职能部门要做好表率,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改善农村环境污染。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加强对农村土地的管理。规范农村对化肥农药的使用。

除此之外,还要大力宣传农村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为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做好准备。同时,在科技产品使用量大的今天,只有提高了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才能使科技对农村的建设、对环境保护发挥更大的贡献。在教育中更重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们亲身感受自然环境,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才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激起他们自觉保护环境的热情。政府部门、干部官员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做好带头表率,注意自身言行举止,不能有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经济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力量和保证,没有经济实力的有力支持,任何计划都无法实现,任何口号都没有意义。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使经济保持持续发展,只有环境得到保护,经济发展才能良性循环;只有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才有意义。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和农村经济建设相结合,达到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双优。提高环境法律地位要加快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减少废物优先为行为准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基本特征,达到污染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农业生产体系。 农村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范围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农村环境问题指农村居民在从事农业、工业等生产过程中以及在日常生产中所造成的破坏农村生态环境或者破坏、污染农村环境的现象。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国际形势促成我国加强农村建设。我国城市化进程推动农村建设。我国战略目标要求加强农村发展,我国的共同目标是“共同富裕,消除两极分化”。加强农村建设,把农村环境问题处理好的压力很大,那就让我们将压力化为动力,努力,努力在努力。

作为在职村官,我们有报效祖国的决心;身为农家子弟,我们更有建设家乡的责任。我们热切期望国家、社会、学校等更加关注农村的发展和更加关心农村环境,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我们必须要搞好环境问题!

农村环境保护调查报告2016-12-25 20:38 | #2楼

农村环境是新农村建设亟需关注的重要内容。农村环境保护不仅是关系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体现。为了解农村环境状况的基本情况,我借助今年假期,对我的家乡淮南市潘集区的农村进行了一次调查。通过大约一周时间的调查,我对所调查的农村环境现状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直观的了解,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经过实地走访调查,我深刻的认识到了环境工作在农村建设的艰巨性和重要性。现在,我对以下几个重点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调查分析:

一、农村环境现状

在调查中感受到了各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特别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积极探索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积极促进农村环保工作的开展,以循环型、节约型、生态型农业为理念,树立了一批很好的样板。

1、创建生态文明村,已成为农村环保工作的亮点。各地按照“生态文明村”建设标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许多村庄经过综合治理,硬化了村庄主干道;村落周围建立绿化带;修建垃圾收集设施及排污水沟;清洁能源被广泛推广;家庭禽畜养殖实行圈养,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得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2、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已开始得到治理。许多地方采取科学划定禁养区,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技术,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通过积极建设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3、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各地加大了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对重点流域、区域的电厂企业、食品酿造企业、化工工业进行了深度治理和结构调整。面源污染防治得到重视。重点开展了农村化肥、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开展农村畜禽养殖综合治理工作,建立有机肥料加工厂,将畜禽粪便加工成高效有机复合肥。

4、农村沼气和秸秆综合利用等农村节能减排技术得到推广。近年来,各村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投资主体作用和农村信用社的融资主渠道作用,有效破解了沼气建设的资金瓶颈。把沼气建设与生态家园富民行动、村村通、植树造林、扶贫开发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近年来,为从根本上解决秸杆对农村带来的污染,为秸杆的综合利用找到出路,各地从农业可持续发展入手,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培肥地力,严禁焚烧秸秆,并建立监督检查责任落实追究制。

5、培育壮大绿色资源,走生态林业产业化之路。通过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体系,使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都得到极大改善,同时,探索出了一条林粮协调发展的成功模式。

总体上说,由于各地政府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正逐步加大,农村环境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农村环境状况仍然较差。当前,随着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增加,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总体恶化。

二、农村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以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有大幅度提高,但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环保资金普遍短缺,农业、农村污染减排任务艰巨,已成为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饮用水不安全仍然突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类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欠缺、污染治理设施简陋的现状,造成农村饮用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的污染特征:

(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尚未得到控制

近年来各市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由于对畜禽粪便污染的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相对滞后,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成为影响农村生存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化肥、农药、污灌和污泥农用对环境潜在影响大

为提高农产品产量,各市不少地方过量使用化肥、不当施用农药以及不科学的污水灌溉等问题依然严重。城市污水处理的污泥农用也逐渐成为新情况、新问题。

(四)秸秆对水体和环境空气的影响不容忽视

由于我省是农业大省,每年农作物秸秆产生量巨大,除部分作为饲料、工业原料、直接还田利用外,其余的堆放于田间地头、道路及河道两侧,造成河道堵塞及水体污染;有些在田间直接焚烧,造成大气污染。

(五)农村生活污水、垃圾问题应引起重视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农民居住格局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首先是居住面积的不断增加;其次是新居多沿公路建设;第三是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第四是化肥的大量施用。规模较大村庄和小城镇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六)乡镇工业企业对农村环境影响大

(七)浅层地下水和土壤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八)农村环境监管极度薄弱

三、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地方和部门对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农村没有真正落实。加上部分领导存在重经济轻环保思想,为保一方经济利益,对出现的问题遮遮掩掩,欺下瞒上。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长期以来,国家在城市和工业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大,在农村环境保护,特别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而且有限的资金分散于各个部门,缺乏有效的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投融资机制和政策。

三是体制机制不健全。由于受体制影响,县级以下政府没有设置环保专门机构,乡镇、村级没有专职环保工作人员,造成分工不清,责任不明,管理混乱,监管不力。

四是技术欠缺。农村污染治理目前只有沼气的生产和利用技术较为成熟,推广工作也很有成效。对于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秸秆综合利用等方面,虽然技术项目很多,实验、试点工作也都做了不少,但适合在农村大面积推广的节能减排实用技术还存在一定问题。

五是法制建设滞后。目前,农村环保工作主要还是通过行政手段去推进,针对农村环保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养殖业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化肥农药农膜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存在无法可依的现象。

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要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农村领导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环保工作的主战场要向农村延伸。建立村规民约,积极探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自我管理方式,组织村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三)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各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把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扶持,二是加快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处理厂建设,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度。

(四)切实加强县级环保能力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农村情况的环保工作监管体制机制,尤其是乡、村的环保监管机构建设。力争建设一支责任划分明确、权力相对集中、协调运转高效的农村环保监管队伍。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公布全省和区域农村环境状况。

(五)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着力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农村环保呈现不同特点,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当前要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农村自然生态保护。一要作好规划,统筹安排。二要加快农村节能减排实用新技术的研发推广; 三要因地制宜积极推行生态村镇建设,生态村镇对农村环境建设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四要抓好乡镇工业污染源治理,结合工业集聚区建设,大力推行污染物集中控制、集中治理,对于规模不经济的污染企业要限制其发展。

关于农村环境状况的调查报告2016-12-25 20:44 | #3楼

一、调研背景及目的

在我国,农村是至关重要的。八亿农民,占据了我国人口的三分之二,决定了我国的前途和命运。伴随着农村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开始涌现,为此,政府提出“新农村建设”,力将解决三农问题,为发展农村,活跃农村提供有力跳板。在暑假里,我们学校思政部给我们安排了调查作业,我便选择了这个调查项目。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方法:问卷调查,访谈

调研对象:甘肃省甘谷县后川沟村村民

调查时间:2012年8月5日—8月7日

问卷的发放:在村里随机发放问卷,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得到数据。

调查情况: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

三、结果与分析

(1)现今农村环境情况

1、农村水资源的情况

水,做为生命之源,对于人类至关重要。所以,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于农村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调查的情况知:村民使用的水资源有井水和自来水,应该再没有人用外面挑的水和雨水等这类没有质量保障的水资源了。但是主要还是井水。不过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村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2、农村能源的使用情况

能源的燃烧使用固然要产生各种废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不仅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其他污染气体的排放也总是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村里人所用的能源主要是电器和柴草,由于地处山区,环境的自身净化能力较强,人口相对较少,所以并没有很明显的由于燃烧物产生的污染情况,但访问得知大多数人选择了电器这种清洁的能源,这也看出了村民们正不段朝环境洁净的方向迈进。

3、 农村的绿化情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居住地的环境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实践证明,搞好农村绿化美化,是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美好家园,提高生活质量,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要途径。调查显示,对本村的绿化情况持非常满意态度的有5%的村民,30%的村民满

意或基本满意居住地的绿化情况,余下的65%村民则对绿化情况不满意。由此看出本村的绿化情比较差,大部分村不太满意。因此当地的干部应当发动村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因地制宜搞好绿化,美化村路更要栽植适宜树种和花草,增强观赏性和实用性。

4、 农村垃圾处理情况

过去,由于农村垃圾的数量和种类少、易分解,采用堆肥、简易填埋或自然腐烂等方式,基本就可以维系平衡。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目前农村垃圾不仅数量猛增,而且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农村生活垃圾逐步向城市“看齐”,处理难度越来越大。规模庞大的农村垃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其中一些有害物质还极易破坏地表植被,影响农作物生长,造成土壤、河流环境污染,并成为农民健康的“隐性杀手”。随意焚烧垃圾使得空气污染严重;长期暴露的垃圾堆容易滋生蚊蝇、老鼠等,成为各种疾病的传染源。因此农村的垃圾处理方式是否得当,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和村民的身体健康。调查显示,本村有65%的村民采取村委统一处理的垃圾处理方式,另外15%的村民选择集中焚烧和自家处理垃圾的方式,20%的村民则用其他的方式处理垃圾。该村的大部分村民都选择了较为正规的垃圾处理方式,但是还有部分村民处理垃圾的方式不得当。

5、农村公共卫生管理情况

农村的公共卫生管理情况的好坏决定了该村的医疗设施和环境的好坏,更直接影响到村民的身体健康。调查显示,5%的村民非常满意本村的公共卫生管理情况,75%的村民满意或基本满意,另外 20%的村民则不满意公共卫生管理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该村应对乡村医疗单位进行资源整合;增加对卫生院的投入,切实帮助解决卫生院改革、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深化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改革;强化村卫生室的基础性功能;进一步明确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主承担,鼓励其他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参与竞争,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

(2)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目前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许多环境问题日益凸现,不仅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而且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在一年前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副也指出:农村环境保护,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全国人民的福祉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国人消费的食物、花卉、甚至宠物等都是在农村环境下生产的。农是立国之本,农村生态环境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质量。农民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福祉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污染环境下生产出来的食物,最终威胁到全体人民的健康。治理乡村污染和生态退化刻不容缓。

四、建议

(1)对当地人民群众:

1. 抓住一切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积极投身于文化素质的学习当中,确实加强自身文化水平;

2.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政府部门的工作当中,努力配合好,协调好。

3.发扬主人公精神,提高意识,杜绝污染环境行为,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对当地政府部门:

1.首先增强各级领导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大力向农民群众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2.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还要加强环境监测,将环境整治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科学制定规划,坚决兑现政策,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切实加强农业污染的监管,执法力度,把农业环保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3.努力做好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积极引导民众学习正确的环境方法,培养良好的环境保护观念。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环境建设的投入。

五、调查感悟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有时仰天或者俯瞰河水,又叹息“昔日风景如画、安静宁和的地球如今变成伤痕累累、乌云笼罩的人间地狱”。当然,面对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人类不能无所作为,更绝不可以无动于衷。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年轻的我们要以身作则,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环境,并尽自己能力所及保护环境,投身建设美好家园的事业。建设农村环境也成为一个关键的任务,农村环境没有搞好城市环境也就会跟着遇到问题,从而是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所以,农村环境问题成为首要问题。

身为中国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更具有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保护常识,而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素质优势、群体优势,努力做好表率,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尽力所及,增砖添瓦。在这暑假期间,我通过查找资料进行一些小小的调查,现在农村河水污染化比较严重,由于城镇企业一般都是沿河而建。部分原因是村民们将生活垃圾乱扔到河里、桥下造成的。农村人们为了建筑新的房子,而砍伐过量的树木导致土地沙漠化以及在汛期带来的一些不必要灾难。农药和化肥的过渡滥用影响土地自动调节能力。企业大量的未处理尾气以及垃圾的燃烧后的气从而导致大气污染。还有一些,有些村庄里的小路淌着污水;沼气池都因没有合理地规划占到了路边又没有很好的保护措施,而散发出大量的臭气。

带来以上问题的原因我觉得有:国家对农村环境工作滞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一直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冷点、弱点、盲点。在国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策略下,农村工作发展相当缓慢。因而,农村环境问题还不是大多数人眼中的主要问题。政府政策、市场作用决定人才方向的选择,从农村吸收了高质量的人才,农村失去了高素质建设人才,对于农村的是极为不利的。投入到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很有限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每当遇到自然灾难的时候,也就只能等待政府的救济,根本就谈不上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农村经济建设造成的环境问题,为了搞好经济建设而建起的小企业,这些乡村企业由于资金薄弱,技术落后,管理不科学,意识淡薄等原因,使它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为了自身利益而忽视了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农民的环保意识淡薄不利于农村环境保护,往往是自我利益优先。中国现行教育制度不能适应环境保护教育需要这种教育制度的最大缺陷就是把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分离,并且严重注重理论学习而基本放弃社会实践。而环境保护不是仅有理论知识就行的,它最重要的是实践,是行动。社会对农村环境态度冷淡 社会各界对农村现状认识不足,不了解农村问题。有关部门丧失职能 当地环保部门对这两家企业未履行任何环评手续,

对他们长期的违法排污行为,视而不见。

从大体上看我国农村环境的治理面临的问题有:一、国家政策没有得到认真落实贯彻。二、教育程度低,新型技术使用极少。三、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承受能力过低。四、各方面的农村环境保护意识相对淡薄,尤其是农村人口。五、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地区分散,环保工作进行艰难。六、社会公众对农村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要认真学习国家在农村环境方面的相关政策,一个国家的农村政策对其农村的发展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直接决定着农村的发展方向、速度和规模。直到目前,我国已经在农村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方面要解决农村经济建设,另一方面是要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基层部门要切实实行中央的思想精神,更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从治理已经污染的入手,对于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要及时进行治理。治理手段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等。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改革现行教育制度。职能部门要做好表率,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改善农村环境污染。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加强对农村土地的管理。规范农村对化肥农药的使用。

除此之外,还要大力宣传农村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为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做好准备。同时,在科技产品使用量大的今天,只有提高了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才能使科技对农村的建设、对环境保护发挥更大的贡献。在教育中更重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们亲身感受自然环境,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才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激起他们自觉保护环境的热情。政府部门、学校单位、干部官员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做好带头表率,注意自身言行举止,不能有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经济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力量和保证,没有经济实力的有力支持,任何计划都无法实现,任何口号都没有意义。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使经济保持持续发展,只有环境得到保护,经济发展才能良性循环;只有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才有意义。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和农村经济建设相结合,达到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双优。提高环境法律地位要加快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减少废物优先为行为准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基本特征,达到污染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农业生产体系。 农村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范围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农村环境问题指农村居民在从事农业、工业等生产过程中以及在日常生产中所造成的破坏农村生态环境或者破坏、污染农村环境的现象。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国际形势促成我国加强农村建设。我国城市化进程推动农村建设。我国战略目标要求加强农村发展,我国的共同目标是“共同富裕,消除两极分化”。加强农村建设,把农村环境问题处理好的压力很大,那就让我们将压力化为动力,努力,努力在努力。

作为大学生,我们有报效祖国的决心;身为农家子弟,我们更有建设家乡的责任。我们热切期望国家、社会、学校等更加关注农村的发展和更加关心农村环境,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我们必须要搞好环境问题!

【农村环境现状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05-12

管理现状调研报告05-26

小学现状调研报告12-08

农村环境整治调研报告02-08

农村管理现状调研报告12-22

乡镇安全现状调研报告03-22

农村教育现状与对策调研报告01-17

精神文明建设现状调研报告(精选11篇)03-03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调研报告06-30

大学生社会公德表现状况调研报告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