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区人大会2015年工作部署,区人大会教科委牵头组织了部分人大代表和教科委委员,组成调研组,于8月4日至7日,围绕农村人畜饮用水源保护、畜禽养殖污染状况、工业污染情况、面源污染和农村环保机构建设等内容进行了专题调研,征求和收集了这些乡、镇人大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实地调查和座谈,调研组对我区农村环保工作的开展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 全区农村环保工作情况。
在自然条件上,全区农村多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降雨量比较充沛,水文条件较好,水利设施比较完善,适合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殖。目前,我区形成了以花草苗木、果品药材、水产养殖和农家娱乐休闲为主的多元化农村经济结构形式,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农村环保优化经济增长模式,把农村环保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实施农村环保行动,推进环境友好型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建设,逐步加大对农村环境的治理力度,全区农村环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认真实施农村饮用水工程,逐步改善人畜饮水条件。区政府积极争取人饮工程建设和以工代赈项目,为全区各乡镇村组打凿水井,铺设输水管道,较好的解决了农村人畜饮水难的问题,同时在建设上,实施排污处理与人饮工程相结合的方式,使农村人饮工程基本上达到环保要求。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开展了“一池三改”项目实施工作,积极争取上级国债资金投入到乡、镇沼气改建中,并结合沼气建设发展生态畜牧业,人畜粪尿循环利用率有所提高,对农村环境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产生了一定的经济、生态效益。同时,通过通村水泥道路项目建设,农村的交通状况得到较大改善,沿途村落及农户环保意识有所加强。
3、加强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减少农村大气污染。一是开展了禁烧宣传,在人口密集区域、村组和交通要道广泛张贴《禁烧令》,散发宣传资料,采取广播、刷定标语、悬挂横幅、工作通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二是各乡、镇与所辖村、组签订了禁烧责任书,实行领导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层层落实责任,并抽调机关干部组成巡查组,分片巡查,发现焚烧行为及时制止,并通报相关情况。三是利用稻草加工草帘和草袋,即消化处理了稻草,又增加了群众收入。四是推广了秸秆回收利用技术,秸秆氨化养牛技术、小麦油菜免耕盖播技术、食用菌袋料栽培技术和秸秆粉碎回田技术普及率逐年上升。目前,全区秸秆焚烧现象得到一定遏制,空气质量有较大改善。
4、抓好农业污染源处理。对上规模畜禽殖场地,抓好畜禽类粪便综合利用,一方面结合沼气建设,充分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沼气;另一方面结合果园建设,利用畜禽粪便给果树施肥,变废物为宝;第三是实施了循环处理,利用畜禽粪便壮塘喂鱼。
5、利用“创卫”契机,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区政府及其各乡、镇紧紧围绕“创卫”工作,认真开展城镇和农村村容貌整治活动,城镇以突出治脏,农村以治理“六乱”、开展“五清”、美化“四口”为工作重点,大力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并对村内主干道路和农户房前屋后进行绿化、亮化,提高了农民群众卫生、环保意识,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问题。
1、农村环境污染种类繁多,严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一是生活垃圾污染。菜叶、瓜果、煤渣等垃圾基本采用空地、河沟、渠沟沿线丢弃,农舍边随意填埋或直接焚烧的方式处理。大部分家庭人、禽、畜粪便未经生化处理,直接排入水沟池塘、河道,或直接用作农作物肥料。农村垃圾围村、堵塞河道、侵填池塘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村容村貌和居民生活环境质
量。二是废弃塑料农膜污染。随着大棚农业的普及和地膜种植的推广,以及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废弃塑料农膜、编制袋、农药瓶等回收利用率较低。三是秸秆污染。我市秸秆农业利用率(指秸秆还田、培植食用菌、填栏、用作饲料等用量)较低,秸秆废弃率较高,尤其是农作物夏秋两季露天焚烧情况仍有发生。
2、畜禽养殖业排污量大,部分地区综合利用率低。养殖业是我区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农村分散喂养和规模化集中养殖发展较快,生猪存栏量近年来不断增长,但由于科学养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不到位,畜禽粪便资源化、无害化、利用处置率不高,直接排放量较大。一些养殖业集中的区域,特别是养猪成规模化村,养殖粪便和污水随意堆放和外排的现象比较突出,不仅污染农村的水体、大气环境,畜禽粪便中所含的病原体也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威胁。
3、农村水环境潜在威胁较大。由于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致使大部分生产、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倾倒或直接排入水体。目前,全区农村及集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少,粪便经化粪池处理率较低,厨房产生的生活污水处理率低。
4、农药化肥使用量大,面源污染较重。当前化肥、农药的使用已成为农民提高粮食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测土配肥、科学施肥刚刚起步,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氮、磷、钾比例失调,一方面造成资源浪费,种植成本增加,另一方面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使一部分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遭受污染威胁。
5、农民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有待提高。由于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以及长久陋习的影响,加之农村住宅建设规划滞后,缺乏必要的环卫设施,随意处置垃圾随意排放污水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普遍低下。
三、农村环境污染整治意见和建议。
1、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农村各级环境保护意识。一要提高乡、镇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环保工作措施和责任,推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同时,转变乡镇政府的职能,做到有职能、有人抓、有制度。二要提高农民群众环境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环保的意义,用典型案例说明污染的危害。逐步在农村普及环境安全卫生知识,引导群众转变生产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地维护、建设良好的农村环境。
2、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水平。一要大力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按照“村收集、乡镇中转、区上集中处置”的运行机制,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二要积极开展农村污水治理。采用沼气处理技术,结合“三改”(改厕、改厨、改圈),综合处理畜禽粪尿和生活污水。充分利用农村池塘、水田的自净能力,开展清淤保洁、养鱼养萍,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三要用循环经济方式解决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通过发展“畜禽养殖+沼气+作物”的生态农业模式,解决畜禽养殖污染,增加农村新能源和有机肥源。四要合理规划村镇建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统筹考虑农村的村镇布局,按照资源有效配置的理念,将环保基础设施和饮用水源建设等优先配置到中心镇、中心村。
3、强化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在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基础上,组织开展以保护农村饮水安全为重点的各项调查,进一步摸清我区农村环境准确状况和突出问题,以此为基础,统一编制近、远期环境保护规划,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结合实际,分期实施。一要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建立垃圾中转站、垃圾焚烧炉、生态公厕,配置垃圾箱、垃圾运输车。要在土地出让金、城市维护费和排污费中划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配套污染防治措施的“三同时”落实;开征畜禽养殖排污费,并专门用于该产业带来的污染整治。三要大力推
进生态农业和特色村建设。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树立“经营村庄”的理念,要把推进村庄整治建设与开发乡村休闲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农耕文化等,发展茶果采摘、农家情趣体验等“农家乐”休闲项目。四要切实推广污染防治技术。基于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加强适用我区农村环境防治实用技术的研究,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的流失,减轻环境负荷。
4、建立健全农村环保组织网络。一要建立农村环保机构组织,落实相关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把组织网络延伸到村组,设置相应环保工作站,并由专人负责,改变当前农村环保“三无”状况。二要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建立村规、民约,把禁止乱仍乱倒垃圾、禁止畜禽放养和粪便直排、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农村环境建设义务投工投劳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把环境整治工作转变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强化村组各项环境卫生制度建设,建立卫生公约,实行门前“三包”,设立村保洁员,定时清运垃圾,妥善处置垃圾。村两委会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村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卫生死角和长期遗留问题。
农村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农村环境是新农村建设亟需关注的重要内容。农村环境保护不仅是关系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体现。为了解农村环境状况的基本情况,我借助今年假期,对我的家乡淮南市潘集区的农村进行了一次调查。通过大约一周时间的调查,我对所调查的农村环境现状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直观的了解,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经过实地走访调查,我深刻的认识到了环境工作在农村建设的艰巨性和重要性。现在,我对以下几个重点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调查分析:
一、农村环境现状
在调查中感受到了各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特别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积极探索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积极促进农村环保工作的开展,以循环型、节约型、生态型农业为理念,树立了一批很好的样板。
1、创建生态文明村,已成为农村环保工作的亮点。各地按照“生态文明村”建设标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许多村庄经过综合治理,硬化了村庄主干道;村落周围建立绿化带;修建垃圾收集设施及排污水沟;清洁能源被广泛推广;家庭禽畜养殖实行圈养,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得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2、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已开始得到治理。许多地方采取科学划定禁养区,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技术,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通过积极建设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3、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各地加大了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对重点流域、区域的电厂企业、食品酿造企业、化工工业进行了深度治理和结构调整。面源污染防治得到重视。重点开展了农村化肥、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开展农村畜禽养殖综合治理工作,建立有机肥料加工厂,将畜禽粪便加工成高效有机复合肥。
4、农村沼气和秸秆综合利用等农村节能减排技术得到推广。近年来,各村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投资主体作用和农村信用社的融资主渠道作用,有效破解了沼气建设的资金瓶颈。把沼气建设与生态家园富民行动、村村通、植树造林、扶贫开发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近年来,为从根本上解决秸杆对农村带来的污染,为秸杆的综合利用找到出路,各地从农业可持续发展入手,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培肥地力,严禁焚烧秸秆,并建立监督检查责任落实追究制。
5、培育壮大绿色资源,走生态林业产业化之路。通过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体系,使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都得到极大改善,同时,探索出了一条林粮协调发展的成功模式。
总体上说,由于各地政府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正逐步加大,农村环境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农村环境状况仍然较差。当前,随着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增加,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总体恶化。
二、农村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以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有大幅度提高,但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环保资金普遍短缺,农业、农村污染减排任务艰巨,已成为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饮用水不安全仍然突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类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欠缺、污染治理设施简陋的现状,造成农村饮用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的污染特征:
(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尚未得到控制
近年来各市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由于对畜禽粪便污染的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相对滞后,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成为影响农村生存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化肥、农药、污灌和污泥农用对环境潜在影响大
为提高农产品产量,各市不少地方过量使用化肥、不当施用农药以及不科学的污水灌溉等问题依然严重。城市污水处理的污泥农用也逐渐成为新情况、新问题。
(四)秸秆对水体和环境空气的影响不容忽视
由于我省是农业大省,每年农作物秸秆产生量巨大,除部分作为饲料、工业原料、直接还田利用外,其余的堆放于田间地头、道路及河道两侧,造成河道堵塞及水体污染;有些在田间直接焚烧,造成大气污染。
(五)农村生活污水、垃圾问题应引起重视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农民居住格局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首先是居住面积的不断增加;其次是新居多沿公路建设;第三是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第四是化肥的大量施用。规模较大村庄和小城镇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六)乡镇工业企业对农村环境影响大
(七)浅层地下水和土壤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八)农村环境监管极度薄弱
三、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地方和部门对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农村没有真正落实。加上部分领导存在重经济轻环保思想,为保一方经济利益,对出现的问题遮遮掩掩,欺下瞒上。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长期以来,国家在城市和工业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大,在农村环境保护,特别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而且有限的资金分散于各个部门,缺乏有效的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投融资机制和政策。
三是体制机制不健全。由于受体制影响,县级以下政府没有设置环保专门机构,乡镇、村级没有专职环保工作人员,造成分工不清,责任不明,管理混乱,监管不力。
四是技术欠缺。农村污染治理目前只有沼气的生产和利用技术较为成熟,推广工作也很有成效。对于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秸秆综合利用等方面,虽然技术项目很多,实验、试点工作也都做了不少,但适合在农村大面积推广的节能减排实用技术还存在一定问题。
五是法制建设滞后。目前,农村环保工作主要还是通过行政手段去推进,针对农村环保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养殖业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化肥农药农膜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存在无法可依的现象。
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要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农村领导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环保工作的主战场要向农村延伸。建立村规民约,积极探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自我管理方式,组织村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三)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各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把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扶持,二是加快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处理厂建设,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度。
(四)切实加强县级环保能力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农村情况的环保工作监管体制机制,尤其是乡、村的环保监管机构建设。力争建设一支责任划分明确、权力相对集中、协调运转高效的农村环保监管队伍。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公布全省和区域农村环境状况。
(五)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着力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农村环保呈现不同特点,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当前要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农村自然生态保护。一要作好规划,统筹安排。二要加快农村节能减排实用新技术的研发推广; 三要因地制宜积极推行生态村镇建设,生态村镇对农村环境建设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四要抓好乡镇工业污染源治理,结合工业集聚区建设,大力推行污染物集中控制、集中治理,对于规模不经济的污染企业要限制其发展。
关于对孟州市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按照孟州市干部作风整顿年活动和《孟州市环保局干部作风整顿年活动方案》的有关要求和安排,2011年2月以来,我围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征求和收集了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对全市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走访和座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市情
孟州市位于河南省的西北部,在焦作市的西南隅。北和沁阳市、济源市毗邻而遥望太行山,东以猪龙河为基本分界与温市隔河相望,西跟济源市、洛阳市吉利区并靠接壤,南以黄河为界,同孟津市、偃师市隔河凝眸眺望。地理坐标东经112°33’— 112°55’,北纬34°50’— 35°02’,东西最长处33公里,南北最宽处25.75公里,全市总面积541.61平方公里。辖6镇1乡4个办事处,274个行政村,人口37万。古称孟涂国,秦臵河雍市,汉称河阳市,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升河阳为孟州,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降州为市,始称孟市,1996年撤市设市,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故里。
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科学发展,抢抓发展机遇,创新
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以经济建设、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为工作重点,着力工作创新,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的新孟州,圆满完成了“加快发展年”各项目标任务,各项事业继续在高起点上保持高水平发展势头。先后荣获“2015年度全国中小城市投资百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区域”、“河南省食品工业强市”、“省级文明城市”等195项国家、省市级荣誉。
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现状
近年来,、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国家新农村建设和节能减排工程,逐步加大对农村环境的治理力度,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和水源地保护工作做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放在重要位臵常抓不懈,并且将环境和水源地保护纳入各乡镇政府及部门的年度考核,积极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生态城市,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使经济、社会、文化同步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全市农村环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5年我市启动了生态创建工作,3个乡镇实施了“环境优美乡镇”创建,8个行政村实施“生态村”创建。并力争到2015年,使50%的行政村完成“生态村”创建,80%的乡镇完成“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完成我市“生态市”创建。
按照省市各级安排部署,全市以治理村庄脏乱差为切入
点,治理“三乱”(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堆杂物)、清理“三堆”(柴草堆、粪便堆、垃圾堆)、推行“三改”(改水、改厕、改厨)、美化“三口”(村口、路口、门口),普遍开展了对村容村貌的整治工作。2011年,全市乡镇、村垃圾清运量和简易处理量占总量的60%,使村容村貌得到了初步改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初见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认真实施农村饮用水工程,逐步改善人畜饮水条件。近几年来,市政府坚持把解决农村群众安全饮水作为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摆在突出位臵,科学制定规划,加强建设管理,广泛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在项目实施中,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创新工程建设管理方式、方法,使项目管理、资金管理、运行管理、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确保了工程质量,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我市农村饮水设施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一五”期间,市政府积极争取人饮工程建设和以工代赈项目,为全市各乡镇村组打凿水井,铺设输水管道,较好的解决了农村人畜饮水难的问题。同时在建设上,实施排污处理与人饮工程相结合的方式,使农村人饮工程基本上达到环保要求,农村饮水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积极争取上级国债资金投入到乡、镇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并
结合沼气建设发展生态畜牧业,人畜粪尿循环利用率有所提高,对改善农村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产生了一定的经济、生态效益。同时,通过通村水泥道路项目建设,农村的交通状况得到较大改善,沿途村落及农户环保意识有所加强。
率先在焦作市编制了村镇体系规划,全面启动了中心村镇示范创建活动。投资5958万元,实施了五个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6815万元,实施了四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193公顷。投资7394万元,建设提灌站119处,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农业基础更加坚实。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6个,配备清运车辆18台。实施沼气发电项目4个,建设户用沼气2.1万户。圆满完成“林业生态市”年度创建任务,村镇绿化率达到44%,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投资2384万元,新建农村公路32.8公里,道路通达能力不断提高。
(三)严格控制农业污染源处理。针对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积极开展污染治理工作,制定了《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指导方案》,实行远离水源、河流,禁止直排,修建粪水池和沼气池,废水还田等措施,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减少了农村燃煤、燃薪量,巩固了退耕还林、生态环境建设成果。通过科学利用,将沼液、沼渣作为肥性较高的有机肥替代农药化肥,变“废”为“宝”,
有效减少了农村面源污染。“十一五”期间已在全市累计推广农村户用沼气近2.1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25.5%,我市的农村沼气建设,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均位居焦作之首,在全省也名列茅。
(四)推行农村垃圾集中处理试点。全市范围内先后投资在槐树乡、南庄镇等人口集中的乡镇建试点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有效的解决了部分乡镇生活垃圾污染问题。
三、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建设情况
市政府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为目标,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总体原则,认真开展了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的建设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了“政府主导、环保牵头、部门协同、联合推进”的领导机制,成立了生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了职责,落实了人员,建立了考核机制,并定期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生态创建整体稳步推进。二是认真制订创建规划。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参与创建的乡镇、行政村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小城镇环境规划》、《村庄环境规划》,确定了创建年度计划,采取分步实施的方式推进。三是广泛开展生态创建宣传。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短信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和生态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动员广大群众和全社会重视、支持、参与创建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创建氛围。四是结合新农村建
设开展生态创建工作。将生态创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是我市有效推动生态村和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的一项创新举措。在国家政策资金大力倾斜支持下,我市新农村建设已经卓有成效,农村水、电、路、讯、沼综合配套基本完善,庭院、村庄、街道面貌极大改善。在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分批开展“生态村”、“环境优美乡镇”建设,配套完善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有力促进了“生态村”、“环境优美乡镇”的建设进度。目前,桑坡村等村的“生态村建设”和槐树乡等乡镇的“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已初具成效。
四、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情况
为了加大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我市全面落实辖区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健全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环保工作领导机制,以保证辖区水质安全。一是实行规范管理。制定了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明确了管理部门职责。二是严格环保执法。认真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在水源地保护区内全面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责令已有排污单位限期治理搬迁,依法取缔了对水域造成污染的畜禽养殖厂,并组织执法人员对饮用水水源地进行经常性检查。三是层层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各乡镇的饮用水源管理,市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饮用水源安全责
任书,将其纳入年终目标责任考核。在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饮用水源地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市城饮用水合格率保持在100%。
五、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
近年来,我市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长期以来,环境保护工作重城轻乡,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逐年增大,其产生的各类环境问题也开始凸显。
(一)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生活污染
生活垃圾和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农民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城镇周边的村,借助于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垃圾与污水得到了收集,部分村的生活垃圾是随意丢弃或堆放,部分村是定点堆放。多数村存在白色污染问题,少数村存在垃圾围村现象,另有少数村的耕地受到生活垃圾的污染。全市绝大多数村没有环保基础设施,污染治理还处于空白状态。由于环保基础设施欠缺,全市农村每年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大部分无法进行无害化处理,直接堆放在沟壑、路边、地头等,回收利用率较低,其产生的渗沥液严重污染着地下水、地表水及土壤。生活污水大部分直排入环境中。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成为农村最大的污染源。
(二)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
养殖业是我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农村分散喂养和规模化集中养殖发展较快,生猪存栏量近年来不断增长,但由于科学养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不到位,没有实行人畜(禽)分离,有的养殖场建在水源附近,不仅污染农村的水体、大气环境,畜禽粪便中所含的病原体也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威胁;道路上晾晒皮毛、渣污或堆肥处理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为蚊蝇、细菌繁殖和疫病传播埋下隐患。
(三)农村水环境潜在威胁较大。
由于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致使大部分生产、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倾倒或直接排入水体。目前,全市农村及集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少,粪便经化粪池处理率较低,厨房产生的生活污水处理率低。
(四)农民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有待提高。
由于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以及长久陋习的影响,加之农村住宅建设规划滞后,缺乏必要的环卫设施,随意处臵垃圾随意排放污水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普遍低下。
(五)农用化学品使用导致的生态失调与环境破坏
全市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的大量使用,直接渗透到环境中,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造成污染,导致农田生态平衡失调。农用化学品的使用,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同时,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
水体的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另外,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大量废旧地膜遗留在耕地中,由于其难以降解,已对土壤造成污染,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六)乡镇企业“三废”引起的工业污染
全市乡镇企业布局分散,部分企业设备简陋、工艺落后,企业污染点多面广,难以监管和治理,因此这些企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扬尘以及噪音都不同程度地对空气质量、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土壤等造成污染。
六、农村环境污染整治意见和建议。
针对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要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工作:
(一)以政府支持为主,逐步增加社会环保投资渠道,切实加大农村环保投入。一是政府应每年安排一定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政预算,确保资金到位;可安排一定比例的排污费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二是借助国家实行“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的政策机遇,加快项目申报包装进度,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三是通过政府投入、财政贴息、前期活动补助等办法,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多种类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对农村生态、公益事业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环保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建立农村
生态环境干部考核机制。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率等纳入各级政府行政首长目标责任制,作为各级政府和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加强市级环境监测、监管和宣传教育能力。建立乡镇环保机构,每个乡镇政府至少要配备一名行政编制的环保专职干部,重点乡镇要设立环保部门派出机构,工业企业比较集中或者区域开发强度较大的村要安排专人负责环境保护工作。三是建立部门分工明确、条块协调联动、多方齐抓共管的政府工作机制。环保部门要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负责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的试点示范工作;农业部门负责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禽畜养殖污染治理控制工作,加快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步伐;科技部门要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相关课题的科研攻关与成果推广工作;规划、建设和农业部门要搞好村庄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村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生活污染源处理“就近、经济、效率”的原则,确立市场化运行规则,建立区域的条块协调联动机制。
(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和技术的试点示范。当前,农村治污工程存在一定的技术经济障碍,更需要适用的技术,农村的环境污染如果简单套用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企业污染的治理手段和技术,就可能出现既治不起,也治不净的情况。农业、环保、科技等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农业污染治理和秸秆等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技术服务力度,并把这一工
作纳入各部门的职能范围。科技部门应注重开发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的收集处理,村庄河道沟渠整治,村庄绿化、改水、改厕以及堆肥、沼气等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实用技术,加强试点,典型示范,分步推广。当务之急,要尽快探索一种适合边远地区使用的、低成本运行的垃圾收集处臵和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收集无害化处臵率。
(四)加大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广大农村群众既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受益者,也是主力军。应加强指导、培训、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积极引导广大农村从自身做起,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农村主要领导干部,在农村环保中具有导向性作用,应采取有效措施,着重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在中小学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组织实施环境保护实践,树立保护环境的理念。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乡党委、政府2012年工作部署,成立了环保责任人的领导小组,围绕农村人畜饮用水源保护、畜禽养殖污染状况、秸秆焚烧、环境综合整治情况等内容进行了专题调研,征求和收集各村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实地调查和座谈,领导小组对我乡农村环保工作的开展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 全乡农村环保工作情况。
在自然条件上,我乡东与特克斯县毗邻,南与特克斯河交界,西与萨尔阔布乡相连,北与昭苏县种马场、乌宗布拉克乡相交。由于伊犁河的主要源头特克斯河横穿而过,故地形为峡谷低洼地带的特殊地形,土质为河谷冲积沙壤土地,加之四周环山,形成了特殊的地理位置,光热条件丰富,全年平均气温为6℃,无霜期达150天以上,全年降雨量500毫米左右,气候条件与特克斯县十分类似。气候温和,宜农宜牧,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乡。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农村环保优化经济增长模式,把农村环保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实施农村环保行动,推进环境友好型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建设,逐步加大对农村环境的治理力度,全乡农村环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认真实施农村饮用水工程,逐步改善人畜饮水条件。乡
政府积极争取了762万资金的人畜饮水工程建设项目,为全乡各村铺设83公里的输水管道,47公里的入户管道,同时建立了400立方米的水池,220立方米的水管办公阵地。较好的解决了农村人畜饮水难的问题,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基本上达到环保要求。
2、抓好农业污染源处理。对上规模畜禽殖场地,抓好畜禽类粪便综合利用,结合果园建设,利用畜禽粪便给果树施肥,变废物为宝;对农村环境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产生了一定的经济、生态效益。同时,通过村村通道路项目建设,农村的交通状况得到较大改善,沿途村落及农户环保意识有所加强。
3、加强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减少农村大气污染。一是开展了禁烧宣传,在人口密集的区域和交通要道广泛张贴《禁烧令》,散发宣传资料,采取广播、刷定标语、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二是我乡于所辖村签订了禁烧责任书,实行领导包片、乡干部包村、村干部抓落实,层层落实责任。三是推广了小麦油菜免耕盖播技术、秸秆粉碎回田技术普及率逐年上升。目前,全乡秸秆焚烧现象得到一定遏制,空气质量有较大改善。
二、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问题。
1、农村环境污染种类繁多,严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一是生活垃圾污染。菜叶、瓜果、煤渣等垃圾基本采用空地、河沟、渠沟沿线丢弃,农舍边随意填埋或直接焚烧的方式处理。大部分家庭人、禽、畜粪便未经生化处理,直接排入水沟池塘、河道,或直接用作农作物肥料。农村垃圾围村、堵塞河道、侵填池塘现
象比较普遍,影响了村容村貌和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二是废弃塑料农膜污染。以及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废弃塑料农膜、编制袋、农药瓶等回收利用率较低。三是秸秆污染。我乡秸秆农业利用率(指秸秆还田、用作饲料等用量)较低,秸秆废弃率较高,尤其是农作物夏秋两季露天焚烧情况仍有发生。
2、农民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有待提高。由于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以及长久陋习的影响,加之农村住宅建设规划滞后,缺乏必要的环卫设施,随意处置垃圾随意排放污水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普遍低下。
三、农村环境污染整治意见和建议。
1、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农村各级环境保护意识。一要提高全乡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环保工作措施和责任,推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同时,转变乡政府的职能,做到有职能、有人抓、有制度。二要提高农民群众环境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环保的意义,用典型案例说明污染的危害。逐步在农村普及环境安全卫生知识,引导群众转变生产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地维护、建设良好的农村环境。
2、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水平。一要大力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二要积极开展农村污水治理。解决畜禽养殖污染,增加农村新能源和有机肥源。四要合理规划村建设。按照统
筹城乡发展的思路,统筹考虑农村的村布局,按照资源有效配置的理念,将环保基础设施和饮用水源建设等优先配置到中心村。
3、强化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在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基础上,组织开展以保护农村饮水安全为重点的各项调查,进一步摸清我乡农村环境准确状况和突出问题,以此为基础,统一编制近、远期环境保护规划,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结合实际,分期实施。一要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建立垃圾中转站、垃圾焚烧炉、生态公厕,配置垃圾箱、垃圾运输车。二要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配套污染防治措施;开征畜禽养殖排污费,并专门用于该产业带来的污染整治。三要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和特色村建设。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要把推进村庄整治建设与开发乡村休闲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农耕文化等,农家情趣体验等“农家乐”休闲项目。四要切实推广污染防治技术。基于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加强适用我乡农村环境防治实用技术的研究,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的流失,减轻环境负荷。
4、建立健全农村环保组织网络。一要设置相应环保工作站,并由专人负责,改变当前农村环保状况。二要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建立村规、民约,把禁止乱仍乱倒垃圾、禁止畜禽放养和粪便直排、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农村环境建设义务投工投劳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把
环境整治工作转变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强化村组各项环境卫生制度建设,建立卫生公约,设立村保洁员,定时清运垃圾,妥善处置垃圾。村两委会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村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卫生死角和长期遗留问题。
阿克达拉乡人民政府
2012年4月17日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汇报03-07
农村调研报告02-01
乡村情况调研报告06-10
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01-30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汇报10篇05-06
关于环境保护的调研报告04-08
区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情况汇报01-26
农村环境调研报告05-12
农村调研报告15篇03-16
农村建设调研报告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