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村级党建检查工作汇报
积极探索彝区党建创新
促进彝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会理县小黑箐乡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汇报
小黑箐乡位于县城西北部,距会理县城54公里。境内最高海拔2960米(大黑山顶),幅员面积92.3平方公里,东邻会理县鹿厂镇,西邻攀枝花市盐边县新久乡,北依攀枝花市盐边县和爱乡接壤。全乡辖6个村,1个社区,3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528户,5865人,彝族人口占98%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乡。2015年荣获四川省民间艺术(特色)文化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乡共有党员248人,共10个基层党支部,六个村级党支部,两个机关党支部,两个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近年来,我乡在抓农村党建工作中,紧紧围绕我乡大力实施‘5432’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努力争创金沙江畔少数民族第一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进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好五张牌,即,工业强乡牌,高山特色经济牌,民族文化旅游牌,民族团结牌,民族地区党建牌。四件事:即,工业经济,农民增收,和-谐稳定,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三个加快:即,加快建设金沙江畔少数民族第一乡;加快建设会理县民族文化旅游第一乡;加快建设山川秀美,美丽富饶,文明和
谐新彝乡;实现两个转变:即,实现工业经济由卖原料产品向精深加工转变,实现广大少数民族群众除陋习、树新风,向现代文明新生活方式转变。以加强农村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抓好工业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高山农业经济园建设,白沙村民族文化旅游宣传、创先争优活动和乡党委、人大、政府换届选举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以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管理为手段,建立考评和奖惩机制。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着力加强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党建工作促进民族文化旅游和传承,探索创新文建明工作法和我乡的七步工作法,创新发展党代表长任制,以创先争优为载体,打造我乡特色亮点工作,以苏施党支部的成立为契机,全面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一、切实加强乡党委自身建设,打造一支学习型、竞争型、创新型的乡党委班子。
抓班子带队伍,选好配强村级班子,促进工作,逐步完善乡村两级管理制度,使乡村党组织逐步步入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的若干规定》以及关于预防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为我乡经济社会发展保驾
护航。以抓发展,强管理,促和-谐,惠民生为总的思路和抓手,落实责任,抓党员发展,落实 挂、包、帮活动,促进党务、政务、村务公开,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完善6个村党支部活动室的阵地建设,利用远程教育开展双创双争一把手进站点工作,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完成了睿鹏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马鞍山铁矿两家私营企业党支部成立,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建立流动党员台帐,确保流动党员身份确定、职业确定、住址确定,联系方式清楚、思想状况清楚。
二、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促进工业
经济跨越式发展。
围绕县党代会提出了一年起跳。三年摸高、五年翻番的工作目标,我乡十二五期末的任期目标:实现工业总产值9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上,要实现以上目标,2012年我们的目标是:工业总产值70个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个亿,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7000元以上。目前,我乡境内有六家规上企业,经济总量大,厂社矛盾协调困难,乡党委提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就要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支部,睿鹏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马鞍山铁矿党支部已经成立,利用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做用,促进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和职工的培训和教育,搭建企业和村组的协调平台,形成长效机制,解决了企业在征地,农户搬迁、农赔方面的混乱,规范了各村资源、
资产、资金的管理,为企业创造了一个宽松、有序的发展环境,工业经济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工业产值一年比一年更上一个台阶。
三、比工作进度、比工作质量、比工作成效,探索创新文建明工作法和七步工作法
按照一手抓科学发展新跨越,一手抓保障改善民生的要求,把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作为推进农村科学发展,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服务和改善民生,加强乡镇党委科学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提高认识强力推进、强化实效上下功夫,着力解决职责不清、作风不正、拖拉推诿、服务意识不强、执行力差等突出问题,努力取得组织满意,群众满意,达到各司其职,人尽其责的实效,达到乡镇职能优、办事效率高、服务能力强,干部作风实的生动局面。我们把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和 七步工作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机的结合起来,按照广泛调研—集中决策—安排部署—落实责任—注重督查—严格考评—总结提升七个步骤来实施,使每项工作有思路,有目标,有举措,有督查,有总结,确保每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今年我们要实行领导联片包村挂企业,干部包组联户解难题工作机制,做到所有干部都有联系户,所有农户都要干部联系。同时实行工作督查制度,强责任提升执行力,强素质提升服务力,强学习提升参与力,强纪律提升公信力,强素质提升示范力。严格杜绝包村干部不到村,
农村支部不开会,重大事项不公开,干部群众不见面的不良现象。严格落实三个0一落实的工作执行理念:即:只开会不落实等于0,好思路不落实等于0,只安排部署不督查等于0,抓住不落实的事加追究不落实的人等于落实。实行每周一工作部署、学习、工作汇报制度,每月一次工作推进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通报会,实行业务工作常抓,重点工作分组,应急工作集中制度,确保每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不留空档。
四、推行党代会常任制工作,创新党代表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今年,乡党委换届以后,进一步明确了乡党代表任期制。奠定党代表作用发挥的基础,明确了代表的义务和权利,党代表作用发挥的要求,明确了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的职责,让党代表参与决策,完善党内监督,让党代表行使权力,提高党代表作用发挥的实效。要组织党代表培训,提高党代表素质,增强党代表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常任制工作的深入推进和创新党代表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为党代表和基层广大党员提供了参与党内重大事项决策的舞台,提高了党委决策的正确性和领导的有效性,建立并实行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强化了党代表的党性观念,增强了党代表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的积极性,畅通了党员表达意见建议的渠道。
五、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着力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围绕大力实施‘5432’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奋力打造
金沙江畔少数民族第一乡创先争优活动主题,主题实践活动中以六推进,六争创活动为载体:推进服务方式转变,争创富裕彝乡;推进扶贫开发进程,争创幸福彝乡;推进和-谐平安创建,争创平安彝乡;推进民族特色挖掘,争创文化彝乡;推进钢班子铁队伍建设,争创勤廉双优的先进基层党组织;推进彝区新生活运动,争创现代健康文明新彝乡。各支部要做好八个一工作:过好一次组织生活;确定一个活动主题;抓好一次公开承诺;推进一个先进典型;搞好一次活动点评;抓好一次法制宣传教育;办好一个创先争优宣传栏;开展好一次彝区现代健康文明连心帮扶活动。以工业为主导,重点打造白沙村民族文化旅游。按照抓发展是第一要务,保稳定是第一责任,促和-谐是第一目标、正风气是第一要求的职责,狠抓工作落实,突出思路创新,理顺工作程序。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开展"三亮、三评、三比"的争创活动,比学习,打造高效队伍;比服务,提升惠民实效;比实干;争创一流业绩;比奉献,树立先锋形象;比创新,推动科学发展;乡党委班子提出十带头、十坚持、十不准的创先争优承诺,争创人民满意党组织,争当群众满意好党员。
六、以苏施党支部的成立为契机,助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为畅通农村发展党员入口,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地
区发展党员工作,拓宽少数民族地区优秀青年入党渠道,扩大党的覆盖面和影响力,1月8日,小黑箐乡成立了苏施党支部,对苏施党支部全体党员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和目标:精诚团结、严以律己、认真履职、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工作中大胆开拓创新,积极做出成效,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党员,做出贡献。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造就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为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的新彝乡而奋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2015村党建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涌泉村地处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以南,德茂公路穿境而过,距德阳市区15公里,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93亩,辖10个经济合作社,总户数771户,总人口2303人,党小组9个,党员71名。
近年来,我村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三级联创”为载体,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严格考核,努力推进全村党建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和党的建设共同发展。xx年我村被列为市级小康建设示范村,xx年被市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蔬菜专业村称号,被列为德阳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xx年被区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平安示范单位”、市级“巾帼文明示范村”、“新农村规划和建设工作先进村”、“农村专业合作先进集体”称号,xx年4月被区委授予“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称号,xx年被授予“市级文明村”称号。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党员管理,整合集体功能
1、认真抓好党员发展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制定了全村党员发展三年规划,积极稳妥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xx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全面的考察,xx年发展党员4名,今年发展党员3名。
2、积极开展各类党员活动。以每年的“七一”为契机,开展各类党员活动,创新党员活动载体。建立贫困党员帮扶工作机制,了解贫困老党员的实际困难,每年对其进行慰问帮扶,并定期组织志愿者上门服务,加强对他们的关心。依托灾后农房聚居点建设,在外观设计上有效运用孝文化元素,将“一门三孝”的故事结合传统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川西民居村落,寓教于孝,使孝廉文化入眼、入心。
3、规范和完善党员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规范和完善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办法,理顺流动党员、无职党员的党组织隶属关系。完善激励、管理、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民-主评议和检查考核制度。同时,积极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在涌泉村六社聚居点,率先推行无职党员入户帮扶制度,积极引导有服务能力的无职党员在推进灾后重建及新农村建设方面积极贡献力量,彰显先进性。
(二)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整体素质
1、强化干部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双带能力”。镇村两级积极组织村社干部参加学历教育,加强政策法规、民-主管理、市场经济及农业技术知识培训。目前,村社干部中,1人取得大专学历,3人取得中专学历,1人获省科技厅颁发的科普惠农技术员证书,1人获蔬菜助理技师等级证书,每位村干部均掌握了一至二门实用技术,成为了技术骨干。同时紧扣“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狠抓“培训、讨论、服务”三个关键环节,联系灾后重建实际,牢固树立创新创优意识。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大讨论,完善改革发展思路,组织党员入农户、听意见、办实事,建立党员服务和联系群众工作体系,着力推进“双带”深度,真正为群众诉民情、解民-意、办民事。
2、强化协会作用,大力培养种植能手。一方面通过蔬菜协会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切实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另一方面利用蔬菜协会培养种植能手,全村涌现出了一大批蔬菜种植的“土秀才”、“田专家”。在蔬菜协会的牵头和带动下,我村的蔬菜种植规模不断壮大,经济效益日益明显;三是强化企业示范,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涌泉村已向东升农场集团输出蔬菜种植能手260余人。在村党支部的精心组织下,我村43名农民赴广东学习蔬菜加工技术,培训有力推动了我村及周边优质蔬菜的生产发展,有效带动了党员群众致富;四是强化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镇村两级尤其重视农民工实用技能培训,每年均组织多期培训班帮助提高务工人员素质,想方设法帮助其就业,劳务经济蓬勃发展。
(三)充分利用村“两委”换届工作契机,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 xx年顺利完成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真正把党性强、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协调服务能力强和善于做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五强”能人选拔到村两委的领导岗位上来。目前,村两委成员4人,均实现交叉任职,班子中35岁以下1人,40岁以上2人,年龄配置合理,结构优化,增强了村级班子的整体服务功能。
【村级党建检查工作汇报】相关文章:
社区党建指导员工作汇报(通用10篇)03-24
基层党建活动方案01-28
大学生党建活动方案03-11
村级应急预案05-22
村级贫困证明04-28
社区党建特色工作方案(精选10篇)03-20
2017年企业党建工作计划精选12-23
村级工作计划01-11
2021年党建工作总结(精选6篇)02-21
村级卫生保洁制度范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