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工作感悟

时间:2023-04-21 15:37:44 路燕 年中和年终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历史教学工作感悟(通用13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我们常常会随着经历的不同,而对某些事或人有不同的感悟,这时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这些感悟都记录下来。你知道写感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教学工作感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教学工作感悟(通用13篇)

  历史教学工作感悟 1

  新世纪面对着新课程改革,作为历史教育者应该怎样去做呢?这是每一位一线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目前的教学工作总是提到要紧扣课程标准,围绕大纲展开教学工作,同时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这就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一堂历史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优势,才能在40分钟内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同时又能在以后应试教育中取得良好成绩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点感悟:

  第一:语言关

  作为授课教师要注重自已的语言,讲一堂好的历史课,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要使语言精炼、有穿透性,力争做到几句话说出之后即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心理关

  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把握各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自己的授课风格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就能在教学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结构关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听后背的教学模式,这就压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也就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了,而以教师为主体了。那么新课标要求下我们应构建自学—合学---展学---总学的课堂结构,下面介绍一下就该课堂结构。

  (1)读: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利用3—5分钟阅读教材,把握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总整体上感知全文。

  (2)展:在的读书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请其他学生改正;其中,前两个环节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真正让学生变成学习知识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使学生感到我学习我受益,我参与我快乐。

  (3)剖:剖析中考的考点,做到教学有针对性,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老古董,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中轻松度过,对于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鼓励(赏识教育),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知识,如何运用知识,为以后的应试做准备。

  (4)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感受所学的`知识,对待知识,努力有自己的想法,即把知识生活化。也就是通过学习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史可以使人明智,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教育者的最终目的——让每一位学生思想健康,为国家的建设服务。

  (5)练:选择精题当堂训练,以达到知识的巩固。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多做题、选精题,学生少做题、做精题,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以上的教学符合感性—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过程,同时上面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

  第四:情感关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情感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历史事件中有情感的事件,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能弥补现实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学生缺乏“情感”,最终也达到了以“情”致“动”的良好效果。

  最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要多听课,多评课,更重要的是要多钻研,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学科思想,去引领学生学习。

  总之,有思想的课堂才是有生机的、成功的课堂。

  历史教学工作感悟 2

  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小则关乎一个学生的高考成绩,关乎他的历史素养,大则关乎一个国家的命运,一个不知道自己历史的民族永远不会进步。现在的大学课程中,《中国近代史》已经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由此可见国家对历史教育的重视,而高中历史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素养的重任。它既是对初中历史学习的深入和完善,更是一个学生历史素养的奠基。在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也逐渐有了自己对历史教学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为了更好第实现历史教育目标,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历史事件)的整体感知。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学生学习历史必须首先对历史从宏观上把握,必须要有通史意识。 首先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内容和线索。依据岳麓版教材的编排特点,其遵循了整体史观和文明史观的原则,如在政治史中的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夏商讲到明清的专制制度的空前加强,纵向整体讲述中国古代政治特征,在学习这一单元前,如果学生能对这一单元内容整体感知,明确其线索,就能将这部分知识都联系起来,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又如在经济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每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全面地叙述了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每课之间都是横向联成一个整体,而在课文内部,则是侧重从纵向角度讲述,构成一个整体。文化史也是如此,讲到中外的艺术的特点时,以时间阶段为主线,纵向整体叙述。

  第二,有利于弥补教材的不足,应对高考。

  近几年的高考,逐渐重视学生的通史意识,重视学生在宏观把握历史的基础上,从小切口入手设置考题,而岳麓版的教材以文明史观为指导,虽然注重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三大角度解读历史,却割裂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纵向历史发展脉络,学生不能从直观上感受。这就造成了教学与考试的脱节,怎样弥补这一不足?对学生的通史教育非常重要。

  从以上两点来说,让学生整体感知历史非常必要。

  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结合教材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认真研读目录、单元导读,把握知识结构。在学习必修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习本模块目录,明确本模块内容的整体性和每单元内容之间的联系;在进入每单元学习时,引导学生通过单元导读整体把握单元讲述线索,明确每课的`具体地位和其涉及的历史事件的独特作用。

  第二,教师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在教师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之前,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历史知识(或事件)形成整体认识,否则深入认识无从谈起,历史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联系的普遍存在,学习历史必须要前后联系,形成整体意识。此外,问题的设置也须遵循建构主义的原则,遵循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生对教材的认知规律。

  如笔者在讲授改革史时,首先引导学生学习本书的目录,明确本书大致从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块讲述人类改革史。在古代讲到中外不同类型的改革;在近代,讲到西方和东方的改革,这些改革既独立又相互联系、影响;在现代,讲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具体讲到第四单元时,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读,明确本单元主要讲述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各国的改革,明确历史大背景。在具体到《俄国农奴制改革》这课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俄国现代化历程,明确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位置,然后引导学生明确当时历史背景,俄国改革是全球工业文明发展的一个产物,接着教师设置了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梳理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这个历史事件。笔者设置的问题如下: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改革的呼声、改革的内容、改革后的政治经济情况(即改革的结果),如何评价改革。我认为历史学习必须依托对历史知识的基本认知。

  第三,可通过一些多媒体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整体感知历史。在平时的自习课上,我会精心挑选和剪辑一些视频材料,帮组学生整体感知历史,这种方式可以抓住学生的兴趣,比起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结果证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我先后组织学生观看了《中华文明五千年》,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甲午海战》、《辛亥革命》、《建党伟业》、《建国大业》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剪辑播放,让学生对近代史整体感知; 观看《大国崛起》使学生了解世界近代史等。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提高历史素养。

  注重引导学生把握历史知识(历史事件)的特质,帮助学生把握每一课的灵魂和主旨。在近年来的高考中,越来越重视学生对历史事件特质的考查。如在2012年新课标卷中有如下一道考题:

  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

  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正确答案选择D

  这个题主要是考查宋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即宋代市民阶层的兴起以及伴随着这个阶层兴起的经济文化的表现。虽然我们课本上没有对这一问题的明确表述,但这一问题在学习经济史和文化史时都应该涉及到,在讲述经济史第一单元《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这一课时,宋代城市的特点为:“空间上来说: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出现夜市、晓市、草市等,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控;出现一些民众娱乐场所,如瓦舍勾栏等。”在分析其原因时,众所周知是由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深入引导学生:商品经济的繁荣使得市民阶层壮大,进而为满足其精神需求,出现了一些限制极少的集市和娱乐场所。文化史中对于宋代文化中表现出的明显特征市民文化的考查。如果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能对宋代社会的特质有所了解,这个题便很容易作答。

  而在现在的教学活动中,大家都特别重视一些“显而易见的”重难点问题,而对于这个隐性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的特质问题,很少强调和深入引导,甚至一些老师也容易忽视。而高考恰恰是考查某个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和其他的区别所在,从学生的终身成长来说,我们要深刻认识和记住某个事物,肯定是由于它的特殊性。

  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教师对某个历史知识(事件)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对其特征的明确和深入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类书籍之外,要不断地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如钱穆先生的《国史新论》,其中对于井田制的分析就是很深入明晰,如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黄先生的书从大历史的角度解读历史的时代特征,对于我们搞好教学非常有帮助。我们还应该多参加一些培训,开阔视野。

  第二,深入挖掘课标。如在必修三《近代科学技术》的课标中,有如下一条内容: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根据课标,我们很容易和课本知识相对应,经典力学的内容和地位作用很明确,可是当我们在深入研读课标时,我们可以发现,还应该明确“经典力学是如何改变近代科学的发展轨迹的”,即它改变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其“实验化、数学化”,即“近代科学的研究手段是建立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的实验科学,而且广泛应用数学方法。同时发展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和以归纳推理为主要手段的研究方法,从实验定律上升系统的科学理论,确立了一系列定量的科学定律”。在研读课标后,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历史问题。如在讲述宗教改革的内容时,必修三和选修中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必修三《挑战教皇的权威》一课中,把它放在人文足以发展的主线上看待,宗教改革在解放人性的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而在选修中,则要侧重讲解宗教改革对欧洲近代化历史的推动作用——“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欧洲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三、重视教学中贯穿史学理论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正确认知的同时,也应该贯穿一些史学理论和方法,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及现在流行的多元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革命史观等)。如教师在讲述先秦的历史时,应该让学生明确,历史结论是考古发现和史书记载共同映证的结果;在评价历史事件时,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来从正反两方面看待历史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辨析并简单运用多元史观。

  岳麓版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主要采用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多元史观;在高考中,对于多元史观的考查出现也比较频繁。在平时的教学中,首先我们应当引导学生运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分析教材结构,明确学习思路。文明史观最初产生于启蒙运动时期,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岳麓版教材的必修即按照此方式编写;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在必修教材的内部,又按照上述分类标准进行划分,而且注意不同文明间的脚裂、借鉴、碰撞、融合。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时一个整体,是人类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在经济史中,从新航路的开辟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欧美国家与落后国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教师备课时,我们应当学会运用多元史观认真备课、上课。笔者在讲述选修《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时,运用了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做指导。由于学生对俄国历史的认知程度较低,所以我先组织学生观看了大国崛起中关于俄国近代史的视频剪辑片段,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了俄国的现代化历程,了解俄国的国际环境,了解俄国工业文明的发展特点;在讲到改革的背景时,注意运用全球史观,在教学设计中,对比西欧和俄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明确背景; 分析彼得一世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时,以现代化史观做指导;围绕俄国工业化道路上的特点,运用文明史观分析,在现代化来临的18世纪中期,俄国是一个传导型的现代化国家,有着以下特点:在现代化进程中国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现代化侧重于工业化而为改变其专制制度,反而专制有所加强;富国强兵是其目标;改革中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教师要把史学理论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以上就是我对历史教育的一些粗浅的想法,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共同进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必须是有着很好的历史准也知识和素养,有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开阔的视野,有对工作的热忱。这也是我不断努力的方向。

  历史教学工作感悟 3

  给孩子什么?观看了教育专家冯恩洪的教育讲座感悟很大,收获也很多,结合专家的讲座和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些个人在教学方面的体会。

  用心去爱孩子,关心孩子的每一个细节的反应,为什么跟陌生人要先讲话,因为要在陌生人面前展示最优秀的自己,教育的真谛是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和谐发展。

  创造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需要务实,也需要务虚。我们需要虚事实办,也需要实事实办,如果说教育承担着把自然的人打造成社会责任的人,通过课堂来实现的。

  一、加强师生情感交流,营造和谐气氛

  孩子是活生生的生命,必须尊重他们,以情感为纽带“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想办法做他们的朋友,把“爱”作为情感交流的核心,以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施之以宽容之心、激励之情,让学生能时时看到我们真诚的微笑,鼓励的眼神和充满赏识的评语,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同时以自己对祖国历史的热爱来感染学生,创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民主教育,这是令学生乐学的前提。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师生感情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感情冷漠,不可能创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师生感情融洽,师爱生,生敬师,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自然被触发,并进而“爱屋及乌”般喜欢上教师的讲授,学习的兴趣浓了,劲头足了,这就是“亲其师而近其道”。孔子对学生十分热爱,与学生关系十分融洽。从不摆教师的架子,总是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而且也能放下架子向他的学生学习。教学态度谦和、民主、诚恳、友爱,教学气氛轻松愉悦。我们应该像孔子那样对学生讲平等,讲民主,讲感情。

  二、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创造活跃生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过程的实施、情境的创设、知识的迁移、问题的拓展,有助于更好完成教学,问题的探讨在师生互动中自然生成。

  1、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创设情境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

  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新教材中有丰富的地图、图片等资料。历史图片是形象化的历史教材,充分运用历史图片,不仅能增强学生学史的兴趣,还能让学生直观感知,形成历史概念,激活思维。

  运用多媒体制作教学课件,创设影视情景。多媒体课件声画并茂,能真实、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情景,可在短时间内真实地反映一些重大的历史事迹、历史人物,珍贵的文物、遗址,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丰富的网上资源,制作历史课件、展示历史资料,使学生更直接、更全面、更迅速地了解历史,运用直观教具,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感受真实的历史,能较快地形成具体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规律,并接受历史的熏陶。

  2、借助各方面的知识创设历史情境

  运用丰富的文学作品、成语典故以及俗语、民间故事、优秀的影视作品、歌曲等,使历史课更为生动形象。用“邯郸学步”、“朝三暮四”能够形象地讲庄子的思想;“圆明园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为忍归”痛斥近代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以鲁迅先生的小说《药》、《狂人日记》等来形象的讲叙近代历史上旧中国的黑暗以及革命的先驱为挽救祖国的危亡的献身精神;一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表达了人民对党的衷心的热爱和赞美。

  三、设计各种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中试题设计上要关注社会生活,注重情境化,使试题贴近生活、现实,再现历史,增加学生对历史的亲近感,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下从中体会到独立发现和探索的愉悦。

  1、题目设计形式多样

  试题设计上要关注社会生活,注重情境化,使试题贴近生活、现实,再现历史,增加学生对历史的亲近感。设计形式多样的题目,将学生吸引到积极的探索中来,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下从中体会到独立发现和探索的愉悦。如:地方史考查随笔、编写历史小话剧、历史小故事、撰写历史小论文、办手抄报、写读后感等等。

  讲山东历史时,我让学生写山东地方史志,题目自拟。学生热情很高,积极参与:有的写山东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写山东的风俗;山东的名胜古迹;还有的写山东各地的名吃等等,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讲“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时,我采用戏剧表演的形式: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唐长安城里的商贩和城市居民,一组扮演北宋东京的商贩和城市居民。表演内容:居民和商贩一天的活动(如饮食起居、买卖交易等)。学生自编自演,通过模拟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身临其境,直接触摸历史,增强对历史的感性理解。

  2、教学方式形式多样

  采用多种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历史必修三》第二、四、六单元属于文学艺术科技文化方面的内容,知识点多、杂,学生不易掌握,我采用了有奖知识抢答赛的教学方法。规则:题目分必答题和抢答题;全班分四个组;指令:“开始”;选派四个同学当评委;答对者加分错者倒扣分;获胜者有奖品。奖品是我预先准备好的为增加神秘感,暂时保密。孩子般的好奇心和奖品的'诱惑力驱动学生积极准备应战,课堂展示效果很好。

  讲解试题时用“争当小先生”的方法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指定题目,让一个同学宣读答案,另外的同学给他打分,并说明理由。学生积极参与,跃跃欲试,答对的同学颇具成就感,对其他同学的触动也很大,起到了共同学习的作用。

  3、考查方式的多样性

  课堂检测是课堂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从事教学多年,我认为考查的方式应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我尝试过多种考查方式,介绍如下:

  写小论文:考查学生的概括、语言、逻辑、思维的创新各种能力,对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认知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检测。这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编写历史小短剧:老师提一课题,学生自编自演,场景、道具、演员、故事情节,必须符合剧本要求,这种形式能够再现历史事实,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学生互相测试:这种方式的试题要灵活、开放。学生做答后,互换批改,互相打分,并要说明理由。

  学生讲解、讲课:拟一些规律性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做答并在课堂上讲解,根据讲解的质量程度先让学生打分,老师总评;选一节比较短的教材内容,让学生亲自讲课,老师根据讲课效果和同学们的反映程度予以评定。

  具体采用哪种考查方式,需要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课标要求,具体实施。假如你是一个热爱老师职业、关爱孩子健康成长的敬业者,你便会创新出许多利于教学利于学生完成学业的考查方法。

  教师要善于保护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处理好主导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在课堂提问时,当学生一时答不上来,教师不要急躁,而要抓住时机给予启发、引导,并给学生再次表现的机会。对那些答错的同学,也应在充分肯定其进步的同时,善意地帮助他们重新把问题答好,使学生因自己终于答出问题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一些学生提出教师始料不及的问题,这时教师不应压制学生、堵塞学生的思路。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思路是正确的、积极的,哪怕是错误的,教师也应予以恰当的支持和鼓励,这将对学生的终生学习产生莫大的作用。教师切不可指责讽刺,这将遏止、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个使个体社会化的漫长的、终生进行的过程。“教”和“育”都不是一时的,而是一世的,所以说,真正的“教育”实质上就是“终生教育”。“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时代要求我们要爱护每一个学生,不能只对尖子生情有独钟,而对差生却爱莫能助,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根据学生各个教育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进行因材施教,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成才,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孔子的教学艺术正如他的学生颜渊盛赞的那样:“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善诱人,博之以文,约之以礼,欲置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绰乐,虽欲从之,末田也已。”我们要不断吸取中华民族的教育精华,利用宝贵的民族教育资源,使之能够在自己的教育土壤中生根、开花和结果,从而促进我们的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局面的良好发展。

  历史教学工作感悟 4

  今学期我担任历史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作工作总结如下。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 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

  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 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

  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 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历史教学工作感悟 5

  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也即将划上句号,回顾本期的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主要工作

  1、贯彻教育方针,学习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经常阅读学习新课标和教学专业知识,体会其中的内涵与要求,并结合教学实际,转变教学观念。

  2、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

  (1)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营造师生平等、互助合作、共同探究的教学氛围。认真创设历史情境,让历史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3)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4)历史教学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学史用史的能力、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历史书籍。

  3、关心、了解、爱护每一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本期通过各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加强师生沟通,开展赏识教育。及时反馈信息,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耐心细致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积极引导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历史学科能力,不断进步。

  4、利用各种辅助教学手段,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设备,如投影机、幻灯片等辅助历史课堂教学,增强直观效果,提高学生兴趣。

  5、扎实认真抓紧、抓好历史常规教学工作。

  凸现现代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本学期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业务学习和教科研理论学习,学习笔记达3000字左右。深入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及方法等。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前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或突破难点、或选择教法和学法、或设计作业、或营造情景、累计参加集体备课20节左右。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公开课。听课节数达16节。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如:

  (1)交流历史学习方法,经验。

  (2)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学习抗美援朝战争时,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影视片如《英雄儿女》《上甘岭》等,播放给他们观看,让他们感受到当时的历史情境,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3)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

  (4)社会生活情况调查,在学完第二单元时,让学生对其进行调查,从而培养了学生兴趣,拓展其视野。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二、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尽如人意。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色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4、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伙伴。

  历史教学工作感悟 6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两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任务。虽然是老教师,我对教学工作丝毫不敢怠慢,我认真备课,扎实开展教学活动,勤于听课学习他人长处。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以下是我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一、认真备课。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既要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我不管多忙在教每一节课前我都仔细研读教材和相关的教学参考材料,明确本课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确定重点难点,设计新课导入、子目之间的过渡语,然后拟定具体的教学设计,编写教案。

  二、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选取拟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因为所教学生整体基础差,学习习惯不佳,学习不主动。因此,我把握照顾全体,关注个别的原则。以讲授法为主,启发式教学为辅,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历史课堂容量大时间紧,多媒体教学能较好解决这个问题。教学网站上有大量的课件资源,为节省时间,我通常采用下载加修改的方式准备课件,甚至期中、期末复习课、试卷讲评课也制作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

  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的源泉。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主要是注重新课导入,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歌曲、历史谜语、历史迷案、历史故事、视频等导入。教学中不生搬硬套,不搞灌输式教学、不提倡死记硬背,教学中主要采用讲述法加问题教学法,让学生从问题中学会思考。在问题中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课堂更生动也能激发学习兴趣。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五、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不佳,学习信心不足。我没有急于求成,总是给学生鼓励,对学生耐心的辅导和帮助,让他们在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在教学中还多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教给他们做人的到了道理,用真心和爱心对待学生。

  六、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围绕“如何上好公开课”“如何学好学科知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等主题开展教研,完成主体教研文章撰写。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本学期完成20节的听课任务。在教学公开周活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

  七、履行骨干教师职责,认真开展教师“结对子”活动。本着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制定结对子计划,互相听课评课,本学期有明显提高,本人听了许老师9节课,而许老师听了我10节课。通过结对子活动,我认识到自己存在的许多不足,也认识到结对子是双向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师”。较好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

  八、有计划举行单元测试。本学期积极收集单元试卷,做到每单元都进行测试。通过测试能及时了解学生平时学习情况,有针对性进行辅导,调整教学进度和策略。期末练习卷也进行测试,并进行详细讲评。期中考试是四校联考,对比认识教学差距,促进良性竞争。

  九、积极参加培训学习,本学期参加20XX年“初中教师岗位培训班”学习、“闽沪教育接力”活动、名师讲堂等。

  十、存在的不足是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对课标要求不能较好把握,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还是老师讲得多,提问学生偏少。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不敢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历史教学工作感悟 7

  又一个学期结束了,回头看这一个学期,除了感叹时光匆匆更多的应该放在对自己教学效果的反思,这次测试分析当是本学期结束的标志,但它无疑是下学期高效工作的开端。

  总体来说,本次考试有得有失。得在及格率的提升和优秀人数的增加,失在两极分化严重低分学生偏多。

  六班,也就是所谓的A班,及格率超过八成,优秀人数10人,优秀率14.7%。虽然这些数字对于冠以A班之名的班级而言算不得绝佳,可是比较之前的历次考试,甚至是过去一学年的成绩,无疑地这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进步。因此,可以算是差强人意的一点缘由。

  相对于A班,B班,也就是我的5班,成绩就尤显得惨淡了,这也是我所谓的不足和失误所在。5班的及格人数不足三成,优秀率为0,并且低分的同学扎堆地出现。话说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和自己教的另一个班比比瞬间感到被狠狠击中软肋,说痛彻心扉不免夸张,但有些惴惴不安和隐痛还是不虚的。

  成绩不是考试的最终目的,所以通过成绩找到不足,尽而挖出产生不足的根源才是关键。想想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我觉得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平时工夫未下足。也只有把常规课堂的效率提高了,做到节节清、周周清、月月清,才会在期末稳扎稳打、淡然自若地交上一份令人、令己都满意的答卷。平时不注重课堂效率的提升,不留意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能力的训练,想要在期末来临的时候借助于手忙脚乱的“修修补补”来裨补之前的策略失误几乎是妄谈。只有平时工夫下到,该背的记住了,该理解的掌握透彻了,该提防的点都注意到了,那么就不必忌惮期末测试可能不理想,只会信心满满意气风发地在测试中证明自己的收获,也自会笑到最后。

  二、学习任务落实不到位。学习任务的落实是个老大难的问题,除了课堂管理恐怕也就是这个问题让作为教坛新手的我极感伤神了。这里面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落实的方式不合宜,没有行之有效保证落实的常规模式;二是落实力度不足。学生对于学习任务的重视程度不足或是抱着“不完成又能怎么样”的心态来和你抗衡,这都是落实不力惩戒措施缺失的积弊。

  三、学生基础偏弱。毋庸讳言,教学绝非老师单方的“战斗”,虽说不能把教学质量的欠佳尽数推脱到学生基础薄弱上去,但也不可忽略学生基础薄弱对教学质量提升的牵制作用。尤其是实行分班教学之后,B班更是成了基础知识漏洞的重灾区,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而言绝对是无法绕过的甚至是第一道关卡。当然,学生基础毕竟是可改观的既定因素,相对于教学策略上的.失误而言它更加明晰但也更不易扭转。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话不假,只是教好他不是在一朝一夕,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

  借助以上分析,问题是明朗的,今后要做的就是要使相应的改善措施跟进。初步的设想是这样的:

  一、明确一节课的目标和重点,有的放矢,高效利用有限的45分钟,一课一总结、一课一验收。

  二、不在任务的庞杂,重点立足于任务的落实。“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学习任务的验收也需要这样干脆利落落到实处。

  三、假如这帮孩子还是我教,我希望这样告诫自己:补基础!补基础!补基础!这个对他们,尤其是B班而言真的很重要。

  本学年就这样了,多少还是有些遗憾,只希望这份遗憾能够真正有补于自己下一学年业务水平的提升。如此,也不枉这一番竭力的思量。

  历史教学工作感悟 8

  20xx年的中招考试已经结束,虽然取得了很辉煌的成绩,当然,这是我们全体初三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成绩背后也留下了一丝丝的遗憾,遗憾的是历史底子差的李佰昌没有在中招考试中实现历史成绩的突破,遗憾的是想拿满分的学生没能如愿以偿(全洛龙区没有满分)。但作为历史老师,我可以对自己问心无愧的说,我已经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就是害怕学生在中招考试中留下遗憾,害怕这个学科拉学生的总成绩,我把这个思想传达给每一位学生,我对所有学生说过,只要你在这个学科中学习有困难,就来找我,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你,我不怕麻烦,不管你是学习技巧、学习方法还是知识点有缺漏,不管你是好学生,还是想要学习好的学生,我都会不遗余力的帮助你。在教学工作,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尽量做到先听课,后备课,再上课,教案自己先背一遍,然后听课,听完课再背一遍,才上课,结合自己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年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以促进水平的提高。

  一、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常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

  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

  二、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上完第一个班,及时写好教学反馈,并对所讲的课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争取在下面7个班上的更好。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三、全神贯注,高效课堂。历史每个星期两节课,和其他学校的三节、四节相比,我们的时间太短,而且任务重,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向课堂要效率。平时不敢耽误一节课,马不停蹄的`讲课,最后把课结束,还是拉到了其它学科的后面。大复习阶段,几乎每节课都在赶进度、赶时间,还要给学生补充中招题型,还要给学生通知识体系,还要给学生讲经典例题,每一节都要讲完满满当当的40分钟还觉得不够,第一轮还没有复习完,就进入紧张的周周练阶段,真的是把课堂当成战场,向课堂要效率,向课堂要成绩。还好,学生比较配合,也比较喜欢这一个学科,课堂上全神贯注、认真听讲,没有占课下过多的时间,通过课堂上的两个四十分钟,掌握好的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历史成绩,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

  四、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教师下题海,学生驾轻舟”,我每一次备课,面前总要放2种版本以上的历史书籍和教学参考书,3——5本左右的试题书,所有的试题包括各种卷子、各种中考试题我都是先做,然后选择性的给学生布置,我经常对学生说,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遇到好的题,我会抄下来给学生来念,我觉得拿太多的资料进课堂不好,我的教案本上就抄下来厚厚的往年的全国各省市的中考题,其中包括2014年、2014年、2014年这三年的河南省历史中考题,2014年说明与检测上面有,我本来想让学生自己印,但我觉得课堂上边讲边分析效果会更好。每一次上课,前8分钟补充以往的中考题,分析题型,如何审题,不理解的题目一定要读够三遍,强调答题技巧和答题方法,如何应答,每一节都强化,每一节都训练,让学生在强化训练中提高自己的答题技能和技巧,能在中招考试中拿到理想的成绩。

  成绩只能属于过去,看过去、想未来,我踌躇满志,再次教初一的学生,我感到非常新鲜,教育家杜威说过:“教师,一个引导者,他撑着船,学生用力地用桨把船划向前。”“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我坚定不移的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历史教学工作感悟 9

  本学期,我教七年级4个班的历史课。七年级历史主要是讲中国古代史,我以前没教过。但我问心无愧的说,我备课、上课、辅导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没有丝毫应付心理,我自认态度是好的。但学生成绩不是太好,我感触很深。为了更好开展下学期的工作,现把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不足之处:

  通过反思,我认为原因可能有这么几个:

  一、学生学历史的兴趣不是太高,特别是6班,可能是太重视学生自学,而我精讲的少,历史故事讲得少,没能吸引住学生。

  二、批评学生的多,表扬的少,让学生背的多,提问的少,让学生默写的多,检查的少,课堂气氛不活跃。

  三、学校划定考试范围,只考《同步练习》中的6套题,我没有按《同步练习》中的6套题复习,而是按课标来复习的.,比较全面,方法是可行的。而有的班是班主任披马上阵,狠抓6套题的学生掌握,结果是出题的内容全在这6套题中,他们考得较好,但我认为这对学生长远地学历史不好。

  四、课下和学生沟通交流的少,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可能是平常太严厉了,又没主动和学生接近,师生关系一般,影响了学生的成绩。

  努力方向:

  一、放弃《预先提纲》,多讲历史故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认为学习历史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

  二、多提问学生、特别是课前留5分钟时间,课后再留10分钟,力争学生当堂掌握。

  三、想方设法制造学历史的氛围,以集体的力量影响学生,再以个体的进步带动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四、高度重视期末大复习,主动结合班主任老师,狠抓复习质量,落实复习效果,面向全部知识点,突破重点知识,让学生真正掌握它。

  五、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经常听老教师的课,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课后写反思,以提高自己。

  六、做好教学常规、备好课、上好课、抓好辅导,上课尽量用课件以提高上课效率。

  七、认真学习历史新课标,把握历史教学的新动向、学习新教法、掌握中招的新方向,不输在起跑线上。

  八、多学习有关历史教学方面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以讲课时旁征博引,挥洒自如,能解答学生的疑惑。

  回顾上学期的教学工作,我深感自己在历史教学方面还是个新兵,自己努力的方面还有很多,自己仍需学习再学习,才能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长。

  历史教学工作感悟 10

  九年级以来,课堂全面回归传统,我也开始使用自己探索出来的模式进行教学。比如,针对课本内容多、层次杂的特点,在每次上课之前,我专门让学生准备一张白纸,把我在黑板上板书的重点内容抄到纸上,课下好好背之,下次上课时我提问。可以说,这种方法是我锻炼学生总结能力及背书能力的开端,此后,大范围的背书活动展开了。

  在具体讲课的时候,我也开始注意向学生灌输知识之外的史学理论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比如,很多学生到后来一见到我进班,就会想起来八个字,那就是我天天和他们讲的如何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一分为二,有好有坏。“一分为二”本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史学理论观点,但是由于中国人向来具有直线思维的特点,对人物、事件的评价往往是非黑即白,非好即坏,非对即错,因此普及这个观点便显得极为重要。很多学生经常问我,拿破仑是好人还是坏人?孙中山是好人还是坏人?他们从来不想一想,好人也做过坏事,坏人也干过好事。于是,针对这个问题,我就天天向他们灌输“一分为二”的观点。在讲具体人物和历史事件时,我也总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评价他们。慢慢地学生们都接受了这个观点,有的甚至到了“过火”的程度。他们一从书上见到一个人,就找他的优点和缺点。在讲美国的开国功勋华盛顿的时候,书上并没有说他的缺点,只是高度评价了他的优点,于是有的学生便对我这个理论产生了怀疑,他们让我当堂说出华盛顿的缺点。其实,实话实说,华盛顿这个人的缺点还真的非常非常的少,他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人。但是如果我说他没有缺点,那么这个“一分为二”的理论就站不住脚。幸亏我平时涉猎比较广泛,知道华盛顿家里养了很多奴隶,他当时没有废除黑奴制,这就为近百年后的美国内战埋下了伏笔。于是,从此学生们都认为不废除黑奴制是华盛顿的缺点。

  这个时候,我还特别注重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为“历史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我们学习历史,并不是要站在旁观的角度看历史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以及有哪些人,而是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加入到自己的性格之中,利于人生的丰富与进步。因此,凡是能讲到可以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内容时,我都不吝惜时间。记得当初讲《法国大革命》这一课的时候,课本只为拿破仑这个人安排了几百字的内容,这是非常不好的。拿破仑坚韧不拔、愈挫愈勇、敢于战斗的高昂精神,对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任何人都具有励志作用,因此,我专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来讲这个人物。结束的时候,我还专门挑选十条拿破仑的名言,让学生抄到了书上,比如,“人生的荣光,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败屡战”等。我想让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习得,向大人物看齐,当自己的人生遇到黑暗与困难的时候,可以获取持续进步的精神力量。

  我的教学思想,可以在毕业之前在班里录毕业赠言时送给学生的'一句话里得到体现,这话是:存中正平和之心,行利人利己之事。前面一句,是要求学生看问题做事情不要偏激不要非黑即白,而是像我以前经常讲的那样“一分为二”,区别对待。而后一句则是要求他们向华盛顿、波利瓦尔、章西女王、孙中山等人学习,做事情时,既要对自己有好处,更应该对别人有好处。

  可以说,在九年级这紧张的一年中,我尽自己所能教学生课本内容,还尽自己所能教他们正确的评判标准和价值观,我自认为已经“无愧于心”了。

  关于纪律。九年级时的班级纪律已经大为好转。传统课堂占据上风,学生们已经被压制得有些习惯和麻木,不复有八年级时候的嚣张气焰。很多老师都已经使用了铁腕手段,上课时用巧妙的手段讽刺人、骂人,这已成家常便饭;让学生一站就是半节课甚至一节课,这也习以为常。在一些班里,我经常说“你给我滚出去”等话语,学生也没什么意见。现在让我总结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我想至少有以下五个原因。第一,大环境变好了。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极度影响个体。当时整个环境是严抓狠管,一些调皮学生自无兴风作浪的环境。第二,我自己也有了一定的束纪方法,这都是在残酷的现实中磨练出来的,每一条方法之后都有说不清的辛酸往事。第三,各班班主任加强了纪律管理,有些班主任开始坐班,久而久之,学生渐渐习惯上课不说话的“不正常”现象了。第四,有一些差生转走了。这些差生转走之后,不仅所在班级纪律为之一变,甚至整个九年级都发生了不少变化。我感到非常好笑,我教他们一年,都没有管住他们,最后还靠他们走人才了事。这让我想起了流传很广的一句话:学习好的,不是老师教的,学习差的,也不是老师教的。看来这话很有道理。第五,中招考试的紧迫感。无论如何,再不学习的学生也知道中考马上将临,也多少有了点紧迫感,这就为纪律好转准备了条件。

  历史教学工作感悟 11

  根据我校中研室的工作计划,初中历史学科课堂教学比武于2008年10月15-16日(星期三~星期四)在泰宁三中举行,来自全县各中学的十二位教师参加了课堂教学比武,取得了较好成绩,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六名教师。现将教学比武活动情况进行小结。

  一、教学比武活动目的

  本次历史学科教学比武是在泰宁县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的领导下进行的,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进一步激发广大历史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而举行的。全县历史学科教师积极参加,认真准备,充分展示的自己的教学风采。

  二、教学比武结果

  本次教学比武采取统一上课课题的方式进行,统一课题为八年级上册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经过评委们的评议,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六名教师。一等奖:龙湖中学廖厚才老师; 二等奖: 三中谢辉龙老师;下渠中学汤英老师 三等奖:三中黄秀萍老师;开善中学杨祖慧老师;大田中学杨善文老师。

  三、课堂教学比武活动情况

  在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的领导下,在泰宁三中领导的支持下,通过周密细致的准备,本次历史学科教学比武活动圆满结束,取得了较好成绩,展示了教师的风采,检阅了历史学科队伍。

  本次课堂教学比武得到全县历史学科教师的热烈响应,各校都做了充分准备,教研组发挥集体的力量。为了上好课,老师们查找了许多资料,都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有的老师的教学课件制作得很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老师们能根据新课程标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可以说,这次教学比武对老师们也是一次检验,使老师们认识到新课程就是要以人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必须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准备充分。教师们对首次历史学科课堂教学比武非常重视,关于教学比武的通知提前近半个月下发,指定一个课题内容让老师们去准备,从每位老师的上课情况及教案来看,老师们的准备是充分的,查找了大量有关的资料,制作了教学课件,精心设计教案。有的教案设计得很好,说明他们能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如龙湖中学廖厚才老师,他是一位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凭着自己较好的专业功底和对工作的执着追求,精心备课,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他对教材的处理恰当,条理清楚,知识的讲解到位。

  2、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钻研教材。参赛教师都能认真和领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有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有的老师能在钻研教材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理解,打破课文的结构和顺序,重新设计,思路新颖,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湖中学廖厚才老师、下渠中学的汤英老师和三中的谢辉龙老师,他们能吃透教材,设计出较好的教案。但也发现个别老师还是照搬“教参”,按教材的顺序照本宣科,也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分不清重点和难点,没有做到重点问题重点突破,这反映出有的老师在理解和处理教材方面的欠缺。

  3、根据课文,制作教学课件。参赛教师能根据教材,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制作教学课件。教学课件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本次课堂教学比武中,可喜地看到,老师们能较熟练地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如,龙湖中学廖厚才老师、下渠中学的汤英老师所设计的课件,既有教学板书设计、提问的问题及练习,又有插图和影像资料,非常丰富生动。也有的老师的课件还有待改进和提高,如有的仅仅起到幻灯片作板书的作用。

  4、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以人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老师们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气氛较活跃,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有的老师平易近人,有较大的亲和力,如二中李霞老师、下渠中学的汤英老师。有的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许多问题让学生思考,留下较多时间让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和探究,然后让学生代表回答,做到师生互动,相互交流。但也有的老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够,老师自己讲得多。

  5、讲课生动、细致,讲解、分析较好。有的`老师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语言特长,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讲解,语言生动,把学生带入历史情境中,在逼真的历史情境中感悟历史、理解历史,如,梅口中学邓水和老师。有的老师的教学语言较平淡,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影响了教学效果。

  6、教学比武在发现的问题。在课堂教学比武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教学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有的老师还是以自己讲授为主,课堂上老师讲得多,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符合新课程精神和理念。

  (2)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领会,认真钻研教材。有的老师备课不够细,没有吃透教材和课程标准,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造成讲课照本宣科,也没有主次之分。

  (3)加强对历史知识的学习,给自己“充电”。老师们要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借阅有关的书籍,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今后要加强本学科的教学教研工作,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精神,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力量,加强集体备课和学习,加强校际间的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努力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

  历史教学工作感悟 12

  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高中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以促进水平的提高。

  一、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

  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

  二、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编写教案。

  三、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题目灵活,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设置的问题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点和兴趣点,注重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四、狠抓学风

  我所教的5个班,学生比较喜爱历史科,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为怕班主任责备,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为怕分数低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虽然大部分同学对该课很感兴趣,学习劲头也浓,只是差生面太大了,后进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都很差,有些同学是经常不及格,我找来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语文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五、抓好课后辅导

  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教给他们好的记忆方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要求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对所学知识巩固复习,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监督。六、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通过努力,本学期,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知识系统还存在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历史教学工作感悟 13

  一、政治思想方面:

  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从本学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强的特点出发,注重从高中学生更热衷于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去探讨问题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所撰写的论文“结合,深化历史教学改革”一文,获校教学论文二等奖,并被编入学校教学论文集。

  在本学期,积极参加学校的一切政治活动及各项学术报告会,积极参加升旗仪式。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学科特点,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团结同志,钻研业务,热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出勤率高,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情况:

  本学期担任高一(5)(8)(9)(10)四个普通班的教学工作。针对扩招带来的学生基础较差的特点,着重从扎扎实实地落实基础知识入手,并通过对具体史实的讲解,逐步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帮助学生完成从初中的“是什么?”到高中探讨“为什么?”的转变。

  本学期因面临历史会考,着重抓了以下工作:

  1、高效稳妥地完成《中国近代现代史》的教学工作。

  主要依据同学们学科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适当加快新课讲授进度,以变有更多地时间复习2本书,备考会考。为此作了周密计划,在“五一”后立即结束新课,掌握了复习的主动权。

  2、高效扎实地落实基础知识,搞好会考2本书的复习。

  在要求学生每周复习一本书的前提下,为落实基础知识,年级组几位课任教师通力合作,编写了以选择题、(两册共二百四十多题)综合练习题为主的.复习提纲,自己打印、作答案。工作量相当大。虽然工作较累,但能为同学们会考取得好成绩,再苦再累心也甘。

  3、 加强题型训练,提高同学们的答题能力。

  在会考复习的最后阶段,通过综合试题的训练,特别是相关题型的训练,如:如何解选择题、答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等,使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在会考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高一八班入校时,据年级组统计贡献人数为17人,高一会考该班A级为24人,不及格者仅为两人。(体育生)

  三、教研情况:

  积极参加市教研室及组里的各项教研活动,在市教研室组织的历史会考阅卷中,担任组长。

  作为钟令彩的指导教师,能够尽己所能,共同探讨新教材,坚持听课,具体指导,较好地完成了新教师的多媒体公开课,使钟令彩老师成为一名胜任者。

【历史教学工作感悟】相关文章:

历史教学工作计划03-24

历史教学工作计划09-09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0-13

历史教学工作计划15篇03-26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03-25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03-25

初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03-24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03-24

高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03-26

历史教学工作计划14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