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方案策划>调研方案>《毕业生就业调研方案

毕业生就业调研方案

时间:2022-05-11 12:16:12 调研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毕业生就业调研方案

为了全面了解我校毕业生的质量,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现实需求的紧密衔接,进一步推进我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经研究决定,开展对2015届、2011届及2012届毕业生跟踪就业调研工作。

毕业生就业调研方案

一、调研目的

1、详细了解我校毕业生就业的对口率、推介率、创业率、跳槽率,进一步完善我校毕业生数据库建设,为学校就业研究的深入提供依据。

2、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管理模式及就业指导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建立经常性的反馈渠道和评价制度,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3、了解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方面的总体评价和要求,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状况。

4、收集优秀毕业生典型事迹材料,完善我校毕业生资料数据库,推进我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的制度化、信息化。

二、调研对象

1、我校2015、2011、2012届毕业生

2、部分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

3、部分行业重点企业

三、调研内容

1、毕业生调研:

(1)深入了解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口率、推介率、创业率、跳槽率。

(2)学生对我校人才培养的方式、课程内容设置、教学资源、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支持服务、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对素质教育课及就业指导课的意见和要求。

2、社会用人单位调查: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基本情况、思想品质、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以及对我校人才培养方向、专业设置、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建议和要求,了解社会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评价。

3、人才需求状况调查:通过对部分行业重点企业调查,了解社会对我校人才需求状况和要求,指导学校科学的设定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

四、调查方法

1、问卷法

向毕业生发放《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学生篇),经毕业生本人答填后返回。向用人单位发放《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用人单位篇),《企业人才需求调查表》,经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答填后返回。

2、访问法

调研人员在组织问卷调查的同时,走访部分毕业生或用人单位,

征询相关意见和建议,并作好相关记录,作为撰写调研报告的原始资料。

3、座谈法

调查人员在组织问卷调查的同时,邀请部分毕业生或用人单位进行座谈,征询相关意见和建议,并作好相关记录,作为撰写调研报告的原始资料。

4、电话访谈法和邮寄问卷法

考虑到本次调研涉及的面广量大,为了有效节省时间和经费,针对部分比较偏远地区的毕业生,根据其详细的联系电话和联系地址,进行电话访问或邮寄问卷。

五、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毕业生跟踪调研工作小组,由学校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以及各系部系辅导员参加,负责组织领导本次毕业生跟踪调研的全面工作。各专业也应成立专门的毕业生跟踪调研工作小组,主要职责是根据校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小组的安排,组织、实施对本专业10、11届毕业生跟踪调研和信息反馈工作,了解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的改革计划,调整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各环节的改革。

六、工作进度和时间安排

(一)工作布置阶段(4月16日-7月20日)

1、成立校、专业女毕业生跟踪调研工作领导小组。

2、制定《职业学校2012年毕业生跟踪调研实施方案》。

3、召开职业学校2012年毕业生跟踪调研工作会议。

4、下发材料

(1)《职业学校毕业生跟踪调查重点企业名单》;

(2)《职业学校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学生篇)

(3)《职业学校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用人单位篇)

(4)《企业人才需求调查表》。

(二)调查跟踪阶段(4月21日-5月20日)

(1)各专业将2015、2011、2012届学校毕业生去向汇总成表。进行毕业生就业信息汇总。

(2)各专业赴各地、各单位进行实地调查、访谈,寄发问卷及电话访问,并将调查情况汇总(原始材料)上交就业指导中心。

(三)统计分析阶段(6月21日-7月1日)

各专业整合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主要观点和合理建议,分年度、分专业撰写《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企业人才需求状况调研报告》。最后撰写本系部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企业人才需求状况调研报告》。

七、活动要求

1、各专业负责目前在本专业管理的专业10、11、12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跟踪调查回收的调查表每个专业必须超过毕业生总人数的20%。企业人才需求状况调研每个专业必须超过5个企业。就业指导中心主要做好重点单位的走访工作和数据的分析工作,撰写全校的

《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企业人才需求状况调研报告》。

2、调查表必须真实,用人单位调查表必须加盖公章。

3、调查的范围要考虑到地域分布、性别比例、工作单位的类别等因素。

4、每个专业必须保证有两名优秀毕业生典型事例,毕业生典型事例必须提供毕业生事迹、照片、获奖证书复印件。

5、各专业必须严格按照学校总体时间安排完成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上交材料。

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2015 – 12 - 24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方案2016-09-24 13:27 | #2楼

一、调研背景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但作为吸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力军——企业,则较受冷落,很少有把关注的焦点聚焦到企业,征询企业对毕业生的看法或总结企业的聘人之道。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

二、研究目的

掌握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了解未来几年大学生的就业趋势;最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以尝试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建立沟通对话的机会。从而能为大学毕业生、为高校、为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促进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调查对象

大学毕业生、在校大学生及招聘大学生的企业

四、研究方法设计

本次调查采用线下调查、网络调查、拦截式访问、电话访问及上门访问五种方式同时收集数据。

(1)线下调查

针对大学生:由“武汉信息就业调研组”深入高校发放学生版调查问卷及访问的形式进行;

针对企业:对象主要是企业人力资源从业者,利用中人网丰富的线下培训,对参与培训的企业人力资源从业者发放企业版调查问卷。

(2)网上调查

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大学生就业需求调查(企业版)"主站点;

在大学中人网上发布"大学生就业需求调查(学生版)"主站点,同时新浪教育、腾迅教育、中青在线、中国教育在线网站发布调查站点地址。

(3)拦截式访问

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在一定数量的区域和场所,选取符合条件的受访者进行拦截访问,回答问卷的时间长度控制在十五分钟之内。

(4)电话访问

主要是对问卷调查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同时针对企业招聘的人事部采用此类方法,询问企业的相关招聘信息。

六、抽样设计分析

(1)针对大学生:

a、毕业生基本情况

调查分析: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仅有20%的受调查毕业生表示"自信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高达42%的毕业生表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毕业生对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不自信;

就业态度的变化,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有44%的毕业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这一方面表示毕业生就业的心态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在引进大学毕业生后,如何吸引、保留人才成了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外企仍然是毕业生心目中最青睐的就业单位,高达29%的毕业生表示会把外企作为自己就业时的首选;

其次为国企,有25%的毕业生把国企作为自己的就业时的首选单位;政府机关排名第三,所占比例为15%.选择前三类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比例接近70%.调查显示,毕业生对自己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主要还是集中在1000-2000元及2000-3000元之间,所占比例分别为40%,37%.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地点仍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及其他沿海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选择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例则非常小,人才的地区供需矛盾十分严重。

b.在校大学生

与毕业生相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看法上表现出了更多的不自信,而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的比例相应增加,这可能说明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预期更加不乐观。

在校大学生由于还没有被马上推到就业的时间,所以还有很多可以选择思考的时间,所以抱有"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学生比例增加较快,与毕业生相比,比例上升为19%.而表示"信心十足、应对自如"的比例相应下降,与毕业生相比,比例降为8%.外企仍是在校大学生中的最青睐的就业单位,与毕业生相比,选择比例有了一定提高.政府机关的选择比例超过了国企,这预示着未来"公务员热"可能继续升温。在校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第一份薪酬的期望整体高于毕业生,与毕业生相比,3000-4000元的薪酬期望大幅增加,另外4000元以上的

比例也相应增加,说明在校大学生对自己薪酬的预期还是挺高的。 北京、上海、广东及其他沿海发达地区仍是最吸引大学生的就业地区,其中北京对在校大学生的吸引力与毕业生相比,略有升高,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吸引力有下降的趋势。

(2)针对就业需求

a.毕业生

数据统计显示:毕业生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方法选择最多的是"提高自己的技能",其次为"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两项选择因素均与大学生自身有关。这说明毕业生对自己在高校所学知识和技能缺乏自信,对自己职业素质能否符合单位要求缺乏信心,同时也说明毕业生对高校的教育内容缺乏自信。

比如"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成为困扰毕业生求职中的首要因素,这说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缺乏有效、实质沟通交流,供求之间没有建立相互了解的渠道。

"专业水平"成为毕业生需要具备素质及能力最多的选择,其次为"沟通能力"及"适应能力"。

在毕业生眼中,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其远远领先于其他条件;其次是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社会经历"。 "如何面试"、"如何了解一个企业" 、"企业选人的标准"三项成为毕业生求职前最希望了解的知识。

b.在校大学生

与大学毕业生相比,在校大学生更加注重"提高技能","对企业岗

位专业知识的缺乏了解"成为困扰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求职中的首要因素,仍说明企业和学生之间沟通了解的机制存在很大不足。 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这方面看法比较一致,相比较而言,在校大学生更关注"专业水平",对"适应能力"关注相对比毕业生小一点。 与毕业生相比,在校大学生认为用人单位关心招聘人员的"潜力"更甚于关心招聘毕业生的"学校名气"。

在校大学生与毕业生在这方面相当一致,没有多少差别,前三项都为"企业选人标准"、"如何面试"、"如何了解一个企业".

(3)针对用人单位

a、现状描述

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把招聘大学生作为充实自己企业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受调查者所在的企业中,大多数企业每年都招聘大学毕业生,企业对已经招聘的大学生的评级整体趋于保守,满意度一般,表示对所招聘大学生感到"满意"的比例为11%,表示"一般满意"的比例为47%,表示"一般"的比例为29%.整体上看,企业招聘大学生人数有放大的趋势,但是增幅并不明显。调查显示:35%的企业表示招聘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有所增加,28%的企业表示招聘的大学生人数有所减少,25%的企业表示招聘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基本不变。

在企业看来,大学生对企业薪酬福利的要求,仍处于偏高状态,认为大学生要求的薪酬福利合适的比例仅仅约有50%.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对自己第一份薪酬的期望和企业所能给与大学生的薪

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企业招不到人,而大学生又就不了业的局面。

b、需求描述

对比一下大学生和企业人士在"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上的选择的话,发现有很大不同。在企业人士看来,最主要的是要"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而"学生提高职业素质"、"提高学生技能"反倒其次,而在学生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反而并不主要。

在困扰大学生求职因素上,企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都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其次为"潜力",第三为"品德".而"专业技能"、"专业成绩"、"社会经历"等相对不重要。这个结果和大学生所认为的结果有很大不同。

企业对毕业生素质及能力的要求中,首先是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其次是毕业生的"专业水平",第三为毕业生的"品德".这与毕业生对自己素质及能力要求的最大不同在于企业对毕业生"品德"的要求远远高于毕业生自己对"品德"的要求。

在企业人士看来,首先大学生要提高"专业知识"以符合企业要求,

其次是"实践经验",第三为"心理素质".在众多给大学生的建议中,建议最多的是要毕业生调整就业心态。

在给大学生的建议中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一种是建议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一种是"先择业,后就业",有代表性的建议前者是: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再发展;后者很有代表性的建议是:不要报着先就业再择业的短期行为想法,高流动率使得用人单位望而却步;同时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提高。

七、调研结果总结

毕业生与企业人力资源供需之间现状分析:

从高校大学生和企业的调查结果的对比情况来看,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会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形成巨大的鸿沟,从而导致人力资源不能合理、有效配置,对整个社会来说会造成巨大的人力浪费,同时由于人力供需之间结构性的差异,资源内耗将会持续增加,对企业及毕业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具体差异之处可以从硬性和软性条件两方面来看

a、硬性方面

招聘大学生人数只是有小幅增长,远远落后大学生人数的增长。 不论从毕业生的对就业区域的选择来看,还是从在校大学生对预期的就业区域的选择来看,都呈现相同的趋势:大学生对北京、上海、广东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青睐,直接导致了东部地区人力供给的相对过剩;而对于广大中部、西部地区来说,人力资源供给相对较少,

对人力的需求相对不足,区域性人力供给矛盾显著。

无论在校大学生还是毕业生都对三类用人单位感兴趣:外企、国企、政府机关,三者所占比例接近70% ,可见大学生就业选择上"扎堆"现象突出,可预见的未来是"公务员热"将继续升温。

从对大学生的调查看,大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薪酬期望已经调到1001-2000元,在校大学生对薪酬期望略高,大部分也集中1001-3000元之间。从企业的调查数据看,仍然存在很大差别。仍然有近40%的企业认为毕业生对企业薪酬要求偏高。 b、软性方面

无论是毕业生还是在校大学生,整体的来看,在解决大学生就难上,大学生和企业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大学生更关注于从知识层面提高自己,从而拥有更大竞争力,在就业竞争中胜出,而企业则把关注的重点放到了"学生调整就业心态"上,认为更多地应该从从认知上解决。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和企业在困扰毕业生求职因素选择上,有很大的一致性,"对企业专业岗位知识缺乏了解"成为毕业生、在校大学生、企业一致性都选择的困扰毕业生求职的首要因素。可见学生和企业都认识到了彼此缺乏有效的相互接触、了解的途径。 对比大学生和企业的选择可以发现,除了"综合能力"上,企业和大学生看法一致外,其他方面没有一致的。值得一提的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企业在选择毕业生时,选择看重毕业生学历学校名气的比很小,可现实中的情况似乎是企业对毕业生这方面的条件非常看重。这

是个很有意思的矛盾。其二,企业对毕业生"品德"的重视程度远远比毕业生对自身"品德"的重视程度高的多。从中看出,企业选人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德才兼备;而毕业生更倾向于表现"才"的方面,而对"德"的方面重视不足。

十三、联系方式 QQ:1234567890

小组成员的公用电话:0987654321 调研小组微博:@face55555

企业用工情况与大专生就业调研方案2016-09-24 22:59 | #3楼

为了全面了解当前企业用人情况、大专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现实需求的紧密衔接,促进学生顶岗实习就业,经研究决定,开展对企业用人、大专生就业调研工作。

一、调研目的

1、详细了解大专毕业生就业的对口率、推介率、创业率、跳槽率,进一步完善我院毕业生数据库建设,为学院就业研究的深入提供依据。

2、了解当前大专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学院教育教学环境、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管理模式及就业指导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建立经常性的反馈渠道和评价制度,为学院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3、了解用人单位对大专毕业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方面的总体评价和要求,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状况。

4、收集优秀大专毕业生典型事迹材料,完善毕业生资料数据库,推进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的制度化、信息化。

二、调研对象

1、大专毕业生

2、用人单位

3、部分行业重点企业

三、调研内容

1、毕业生调研:

(1)深入了解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口率、推介率、创业率、跳槽率。

(2)学生对我校人才培养的方式、课程内容设置、教学资源、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支持服务、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对素质教育课及就业指导课的意见和要求。

2、社会用人单位调查: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基本情况、思想品质、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以及对我校人才培养方向、专业设置、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建议和要求,了解社会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评价。

3、人才需求状况调查:通过对部分行业重点企业调查,了解社会对我校人才需求状况和要求,指导学校科学的设定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

四、调查方法

1、访问法

调研人员在组织问卷调查的同时,走访部分毕业生或用人单位,征询相关意见和建议,并作好相关记录,作为撰写调研报告的原始资料。

2、座谈法

调查人员在组织问卷调查的同时,邀请部分毕业生或用人单位进行座谈,征询相关意见和建议,并作好相关记录,作为撰写调研报告

的原始资料。

3、电话访谈法和邮寄问卷法

考虑到本次调研涉及的面广量大,为了有效节省时间和经费,针对部分比较偏远地区的毕业生,根据其详细的联系电话和联系地址,进行电话访问或邮寄问卷。

五、活动要求

1、调研企业必须超过5个企业。

2、调查必须真实。

3、调查的范围选择当地企业。

4、必须提供照片、企业用人建议(加盖公司印章)。

5、开学第一周上交材料(文字3000-5000字)。

【毕业生就业调研方案】相关文章:

关于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06-08

调研方案04-26

调研的方案02-02

企业调研方案01-02

优秀调研方案11-10

最新调研方案11-17

品牌调研方案11-18

调研方案模板02-25

关于调研方案02-23

调研的方案(13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