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醉翁亭记》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醉翁亭记教案
28、醉翁亭记
主备人:张喜凤 讨论稿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意思,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学习写景与抒情、叙事结合的写法,体会“醉”与“乐”的关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体会作者娱情山水以排解抑郁的复杂思想感情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写景与抒情、叙事结合的写法,体会“醉”与“乐”的关系。
2、体会作者娱情山水以排解抑郁的复杂思想感情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说一个古代的年号,看看你们能联想起哪一宗历史事件。 教师说出:“庆历四年”。
学生: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教师:滕子京是因为什么事而“谪守巴陵郡”的呢?
学生:参与了范仲淹的政治改革。
教师:非常正确。实际上,这次改革,受贬谪的不止滕子京一个人,范仲淹本人在庆历五年也被贬知邓州。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也在同一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范仲淹在被贬谪邓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庆历六年,写下了《岳阳楼记》,寄托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理想;同一年,欧阳修也在滁州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二、解题
“记”是古文中一种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体裁,多用来描写作者的旅行见闻。它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类似的文章有:《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满井游记》、《桃花源记》等;类似的古文文体还有:“铭”(《陋室铭》)和“说”(《马说》、《爱莲说》)。
三、简介作者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土,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 欧阳修在历史上以奖掖后进著称。他大力扶植、提拔有才之士,宋代著名文
学家苏询、苏轼、苏辙、曾巩,还有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门下,得到过他的栽培。 欧阳修是有名的散文大作家,他的散文成就很高。他的文章平易晓畅,委婉多姿,自成风格,在北宋以至后来的文坛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我们通过《醉翁亭记》,对欧文的风貌也可窥见一斑。欧阳修不仅以散文著称,他的诗词、文评也有很高的成就。
欧阳修还是著名的史学家。“二十四史”中有两部是他编撰的,即《新五代史》、《新唐书》。
欧阳修称得上是位饱学之土。他一生对我国的文学、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文章,学生标示生僻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2、学生齐读一遍文章。
四、理解文意
1、教师解疑释难,明确需重点掌握的字词。
环:环绕 尤:尤其、特别 山:沿着山路 翼然:像鸟的翅膀的样子 临:高踞、靠近 作:建造 名:取名、命名 谓:称呼、叫、是 辄:就
在乎:在于 开:消散 归:聚集、回家 幽香:散发出幽幽的香味 繁阴:形成浓郁的树荫 前:在前面 伛偻:代指老人 提携:代指小孩 酣:正浓
丝竹:代指音乐
颓然:醉醺醺、摇摇晃晃的样子 已而:不久 阴翳:枝叶茂密成荫 乐:乐趣、快乐、以┅┅为快乐
2、需重点掌握的句子。
①环滁皆山也。
②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④若夫日出山间之朝暮也。
⑤野芳发而幽香山间之四时也。
⑥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⑦至于负者往来而不绝者。
⑧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翻译全文。
4、尝试背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的情况和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并且疏通了字词障碍。这节课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诵全文并且理解文章的写法和主旨。
二、播放《醉翁亭记》的朗诵录像,学生注意欣赏和模仿。
三、学生分段朗读。
1、 学生齐声朗读文章的第一和第二段(教师事先标明朗读的节奏和生僻字的读音)。
2、 教师简单点评学生齐声朗读的情况,并提出新的要求: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第三和第四段(难度加大,没有标明节奏和生僻字的读音)。
3、 教师点评学生单独朗读的情况之后全班齐声朗读第三和第四段。
四、师生共同探讨文章的写法(线条串联法)。
1、 通过刚才的反复朗读,我们对文章的内容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大家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呢?
明确:醉翁亭的地理环境和得名的原因、山间朝暮四时的景色、众人出游的情况、醉罢晚归的情景。
或者:亭外山水风光——山中朝暮四时——亭下官民同乐——宴后太守醉归
2、如果每一部分都与醉翁亭挂上钩的话,可以归纳为:点出亭——亭外景——亭中宴——离亭归(此处为教师专门做出的范例)。
3、那么我们能不能让每一部分都含有“醉”字呢?
明确:醉翁之意在山水——醉于山间朝暮四时——醉于众人出游——醉在自己的乐趣。
4、如果要求大家每一部分都用含有“乐”字的短语来归纳,该怎样归纳呢? 明确:总写乐——山水之乐——宴酣之乐——醉归之乐
或者:总写山水之乐——赏景之乐——与民同乐——自知其乐
5、能不能每一部分都含有“醉翁”和“乐”呢?
明确:醉翁喜山水之乐——醉翁爱赏景之乐——醉翁乐游人之乐——醉翁醉自己之乐
教师小结:这个环节我们通过线条的串联理清了文章的层次,不难发现贯穿全文的线索是“醉”和“乐”字。而“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面现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那么作者想通过这种写法表达什么样的主旨呢?
五、师生共同探讨文章的主旨。
1、请大家通过以上分析,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两人小组讨论一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究竟是什么?
明确:(围绕以下三点发挥均可)
①作者自号“醉翁”。“醉”不只指“酒醉”,更指“陶醉’”。实际上是借寄情山水来排遣内心抑郁的心情。
②在写“太守宴”之前先写“滁人游”,是为了表现与民同乐的旨趣。作者被贬到滁州,由于自己的努力,滁州变得“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滁州人寄情山水之中,作者自然感到欣慰。
③“太守之乐其乐”乃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情感,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政绩,——政通人和的欣慰。
2、知识拓展:文章告诉我们,作者此时的身份为滁州太守,他怎么能不务政事而整天游乐呢?
明确:作者虽然被贬谪,但并没有消沉,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滁州“政通人和”(滁人游、溪深鱼肥、山肴野蔌),是一种尽责之乐。
六、作业设计
1、背诵全文。
2、课外积累有关名句。
梁启超:尽责最乐;尽得大的责任,便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便得小快乐。<<饮冰室文集>>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江-泽-民:无官一身轻(尽了责任后的最大放松)。
教学反思:
醉翁亭记教学案例
《醉翁亭记》教学案例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的“也”、“于”、“之”、“而”等虚词的用法。
2.理解本文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的方法,理解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民同乐”贯穿全文的。
3.学习作者虽处逆境还心怀人民的崇高品质。
4.背诵这篇千古名文。
学习重难点:
1.体会贯穿全文的作者的“与民同乐”的情感
2.学习作者虽处逆境还心怀人民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
flash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走近作者
由对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介语,引入课文,板书课题,简介作者。(出示课件投影)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欣赏配乐朗读
学生听录音思考:本文讲了些什么内容?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四.内容赏析
1.注意读准加点字的音
a.指名读出字音
b.出示正确读音,集体评议
2.画出文中出现的“也“字,读句子并体会其用法。
3.翻译句子
a.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朝暮也
d.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之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4.再读课文,思考:
a.最能体现全文主旨的是哪个字?围绕这个字写了哪些内容? 是“乐”字,分别写了:山水之乐——四时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b.写“朝暮图”和“四时景”各抓住了什么特点?
“朝暮图”按时间顺序展开,“四季图”则是横向铺排. c.本文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
d.找出文中议论性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
五.拓展延伸
课下搜集欧阳修的《丰乐亭记》,试比较和本文的异同点。
六.课后作业
1.背诵本文
2.收集欧阳修的作品,读一读,体会一下作品的风格和意境
《醉翁亭记》教案
《醉翁亭记》教案(第二课时)
灵璧中学 张夫梅
教学目标
一、 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作者的情怀美。
二、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古人与民同乐的思想。
三、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模拟旅游活动,感受旅游的乐趣
教学重点
一、体会文章美在何处
二、体会古人“与民同乐”的思想
教学难点:
体会“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课时安排:
(1)《醉翁亭记》的第二课时。
(2)课型:赏析课。
一、复习巩固,温故而知新。
1.字、词 :
解释划线的字、词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 ) ○
②. 太守之乐其乐也 (以… …为乐)
③.云归而岩穴暝 。 (昏暗)
④.名之者谁? (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⑤.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陈列,摆放)
⑥.饮少辄醉。 (就)
⑦.醉翁之意不在酒。 (情趣)
2.翻译下列句子。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译: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是在于山水之间啊。)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3、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
乐也。
(译:可是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而不知道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有自己的乐趣。
3、迁移练习
根据下列情境,用《醉翁亭记》中的语句填空。
1、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 ”, 意在干涉别国○
内政。(醉翁之意不在酒)
2、这个案情十分复杂,扑朔迷离,但侦察人员决心全力以赴,非把它查个 ○
不可。(水落石出)
二、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同学们,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醉翁亭记》,领略它独特的绮丽
风光给我们带来的独特的审美感受。古往今来,多少人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吧!
三、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分组讨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班级内交流。
教师明确:(多媒体展示)
1.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作者的情怀美。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古人与民同乐的思想。
3.激发想象力,模拟旅游活动,感受旅游的乐趣。
(多媒体展示后,让学生齐读一遍)
四、配乐朗读,欣赏美文
男女生Pk配乐朗读,其余同学想象文中所描写的画面,或欣赏美丽的画面,感受文章的美。(多媒体展示琅玡山美景图片)
(朗读结束后 ,学生对朗读进行评价)
五、赏景入境,探究文章的美以及文章的主题
《醉翁亭记》记山记水记游,山水美景醉了作者,千百年来也醉了读者。那么究竟它有哪些美点?让我们运用在前面课堂上学习到的方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再次品读,发挥合作探究的能力,表达出自己对文章的领悟,用“《醉翁亭记》之美,美在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开头说一段话。
学生分小组研读、讨论、回答。最后小结。
(预测答案)
美在语言。
1.语言凝练、含蓄。
2.骈散结合,相映成趣。
3.注意运用虚词,全文用了“也”、“而”把诗一样的句子断开,让它带上散文的韵味,回环反复,一唱三叹。
美在意境。
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山水相映之美;朝暮变化之美;四季变幻之美;动静对比之美。从而达到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相谐。 美在文章的结构。
美在作者的情怀。
《醉翁亭记》的思想意脉是一个“乐”字
醉中之乐,它像一根彩线连缀各幅画面。文章最后一段写了乐的几种情景:一是“禽鸟之乐”。二是游人之乐。三是太守之乐。太守之乐的境界最高,他既知“禽鸟之乐”,又乐游人之乐;既能同醉,又能自醒。
1、探究作者的情怀美:
试用一个字概括课文表达的情感,因何而乐?
乐:山水之乐(山水相映之美、朝暮变化之美、四季变幻之美)、宴酣之乐(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乐人之乐。总之,是与民同乐。
2、探究太守之醉:
“太守醉”仅仅指喝醉酒吗?本文的醉翁之意到底在何处?
不只是指喝醉,也是指太守被美丽的山间景色和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所陶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更在乎“乐民之乐”。可以说,这就是欧阳修的高洁志趣。
3、探究文章主题:
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分析了不同层次的乐,鸟乐是本能享受山水之乐。宾客的乐是随从太守而乐,境界不高。只有乐其乐——与民同乐才是最高层次的乐。进而点明太守不仅乐于山水,更重要的在于与民同乐这一文章主旨。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卒章显志”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
(以上问题,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教师总结)
六、欣赏碑文。(多媒体展示碑文)
这篇游记佳作一出,盛传不衰。滁人惟恐失之,请人把全文刻在石碑上。后来又请苏轼用真、草、行三种字体书写重刻,可见其感人的艺术魅力。总之,《醉翁亭记》这篇富有诗情画意、清新明丽的优美游记散文,无论是艺术性,还是思想性都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所以醉翁亭也因《醉翁亭记》这篇文章而更加出名。所以有“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七、思考,延伸美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对比阅读
同:1、两篇散文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
2、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3、两篇散文的语言都非常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异: 1、结构。
2、语言表述。
3、主题。
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思想境界之高。可谓是“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横批:境界高”
八、模拟旅游活动,感受旅游的乐趣
醉翁亭是我们安徽的一处名胜古迹,醉翁亭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更加有了名气。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醉翁亭,发展安徽的旅游业,请你模拟旅游活动,写一段导游词。
九、布置作业
要求动情、动容 ,以醉翁的身份去感 受那一份浓浓的醉意与乐趣。
(板书设计见下页)
板书设计
醉 翁 亭
欧阳修
优美的意境
美 出色的语言
精巧的结构 作者的情怀
山水之乐
乐 游人之乐 与民同乐 太守之乐
记
【醉翁亭记教案】相关文章:
醉翁亭记教案11-04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05-19
醉翁亭记教案15篇12-01
醉翁亭记原文及赏析04-04
醉翁亭记原文及赏析02-04
醉翁亭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12-01
教案教案及反思04-18
教案中班教案02-23
小班教案安全教案03-16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