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题西林壁教案
教师:王新堂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背诵《题西林壁》。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具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中的事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用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万物奥秘。老师今天带同学们去看看那庐山风景,可也要细心观察才会有发现。(多媒体展示庐山风光)
面对如仙境一般的庐山风光你是否感受到庐山的美。是啊,真美!这里山高水常,这里古树参天,这里是鸟语花香,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这里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题西林壁》(板书诗题)
(二)交流资料,读中感悟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首古诗,也学了古诗的学习步骤,大家还记得吗?(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
生答
1.解诗题,知作者
师:请结合自己的理解,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题:书写; 西林:庐山有两座寺庙——东林寺和西林寺,这里的“西林”指的是西林寺; 墙:墙壁)
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
唐宋八大家:三苏、韩愈、曾巩、欧阳修、王安石、柳宗元)
(三)、组织自学,理解诗意
2.抓字眼,明大意
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生读
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从正面; 岭:连绵不断的高山; 侧:从侧面; 峰:高而尖的山头)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
座山峰。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2)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3)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这么多种变化吗?
(因为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3.多诵读,悟诗情
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面目:相貌,这里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缘:因为。)
“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1)指名说全诗意思
师:诗人苏轼眼中的庐山是怎样的。(从而导出诗的前两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想想为什么同是庐山一会儿看到的是岭一会儿看到的又是峰呢?(原来是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导致了所看到的不同,同学们认为还可以按什么的不同来看庐山。(出示课件展示庐山的不同风采)
(四)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庐山千姿百态,身处山中会看不清真面目,就像刚才同学们所说对一个事物只有多角度去观察全面去认识才行。诗人首先向大家描述的是:生回答出(庐山有着不同的面目)然后诗人再向同学说明了:原来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求我们对一个事物要多角度去观察全面去认识。
(五)、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六、板书:
题西林壁
横(岭) 侧(峰)
远近高低 (各不同) (实写)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故城县郑口镇太兴小学:孙现臻
教学设计思路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网络环境下的交互特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按照网络教学模式图和教学流程图:情景导入→ 自主探索 → 引导探究 → 归纳小结→ 反馈评价→ 升华提高。
3)当学生打开网页课件时,主页上显示与本课有关的知识庐山和题壁诗,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打开“教学资源”网页中“欣赏庐山”“古诗理解”“古诗新唱” “悟出道理”等数学课堂环节。
媒体设计思路:
1)根据课程学习的需要,选择并确定主题小组分工等
2)组织网络合作学习小组;
3)教师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网址和途径并指导学生浏览相关网 页;
4)根据需要组织有关协作学习内容。
5)形成作品,要求学生以在网上找到的资料为基础,做一个与主题有关的网页,并向全体学生展示;
6)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在网上评价作品,形成观点意见,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 整堂课步骤设计如下:
一、打开网页,主页显示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学生自行阅读,借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打开“教学资源”。
三、学生进行点击学习。
四、点击“古诗欣赏”按钮,然后结合课本进行“理解古诗”。
五、在学习课本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
六、小组协商解决“讨论探究”。
七、当堂练习,点击“拓展练习”进行练习。
八、升华提高,学生充分活动之后,基本解决问题。进行讨论。
九、通过网页展示教材分析。是学生更一步理解知识。
十、学生通过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延伸。 教材简析: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作者通过写观察庐山的各种不同感受,提示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尤其是后两句诗历来为人们赞赏。因为作者在人们十分熟悉、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巧妙地说出了一个“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特别是这个道理一经作者用诗的形象语言说出,就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是训练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以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的好教材。《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根本性的突破,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鼓励 1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变课本为学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设计上,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主体观。把语文课当作学生学习、发展语言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
2、本体观。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兴趣、需要、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3、开放观。语文课的形式、内容、过程不拘一格,推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观点,强调课内阅读向课外的延伸。
课前准备:(1)师生收集有关这首诗的资料。
(2)网页制作,图片、音乐、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具准备:网页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
(二)学生介绍苏轼
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通过交流,达到了学习资源优化组合。同时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体现了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分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
(三)初读课文,感知美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学生自由反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后谈感受,初步感知庐山的美。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走近庐山,感知庐山的美。]
(四)分组自学,理解美
1、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大家说说我们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呢?(学生说出学习方法,课件出示: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2、分组合作,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有学习方式细读古诗,遇到问题自己 2
想办法解决。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既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汇报交流,感悟美
(1)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感悟庐山的美。
3、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板书:横 岭 侧 峰)
(2)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师:为什么同是庐山有时看到的是岭有时看到的又是峰呢?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生沉默)
师:诗人从横 侧 远 近 高 低去看庐山
生:诗人站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庐山也不一样。
师:多么善于思考的孩子。同学们给他鼓鼓掌。
诗人从不同的位置来看庐山,看到了不同的庐山,还可以按什么的不同来看庐山?
生:不同的季节,春、夏、秋、冬。
生:不同的时间,早、中、晚。
生:不同的天气,晴天、雨天。
生:不同的心情,高兴、伤心。
师:从不同的时间、季节、心情、天气、心情来看庐山,所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所以作者写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结果会怎样呢?
生:不相同
师:同一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相同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学生根据诗意绘画,通过展示内化诗意。
讨论探究:那么,怎样才看得清庐山真面目?集体交流。
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呢?、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既深化了对古诗的理解,又提高了认识水平,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六)个性诵读,表达美
1、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怎样读才
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3、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4、教师示范读
5、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入情入境地吟诵,使理解更上一层楼。
(七)聆听歌曲,欣赏美
师:有的时候古人根据自己的兴致,把诗词配上曲子唱出来,更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想听听吗?(课件播放歌曲《题西林壁》)
[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运用古诗填词作曲这又为我们学习古诗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渠道。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音乐中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将诗意了然于胸。]
(八)总结全文,升华美
师:(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看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通过总结,使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九)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游览过庐山、赞美过庐山,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2、对比阅读《登飞来峰》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既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课内向课外延伸,让每个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十)自我评价
通过自我评价让学生更能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 岭 所见
侧 峰
全面了解
不识
所感
只缘
课堂教学流程图: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在三四行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看,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有关于题壁诗的,有关于苏轼生平的,还有苏轼的其他著作等,相信课前预习的资料查阅,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诗歌的背景、相关的内容,更有助于诗歌学习。在学习这首诗时,我先让学生回想我们学古诗的方法:1、解诗题,知作者。2、初读诗,正字音。3、再读诗,清节奏。4、抓字眼,明诗意。5、多诵读,悟诗情。然后安排学生先自主学习,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接着在全班交流,走进庐山,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在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时,可以是齐诵、轮诵、唱诵或表演读,形式多样,重在读出理解,读出感受。有了这些奠定后,我们就要直奔本课的重难点,即引导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内在含义。经师生讨论,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学生谈及如人的立场不一样,所以评定一个人是好是坏的结果也不一样;犯错误时,自己往往不能发现,总是当别人指出后方才醒悟等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学生自学体会了诗中的意思,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让学生一诗人的身份去体验,切身感受和再现到诗人写诗的情景,也开拓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也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语文教学要重视细节问题的有效把握,因为只有重视了细节,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减少遗憾。
一、对时间的把握不太精准,环节衔接得不够完美(我觉得在不看手表的情况下调控好时间的分配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从第二行诗到三、四行诗的过度上问题的设计还不是很合理,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理解古诗的意思上花费的时间太多,导致在感悟道理的环节较为仓促。二、细节的瑕疵。 在朗读古诗的环节,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不到位,由于经验不足,我有些乱了阵脚,只是一味地让学我反复回顾了本节课的教学细节之后,感到教学中有四点遗憾:
生去读,教学方式还缺乏灵活性。如果能配以优美和-谐的音乐,辅之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创设美妙的情境,有可能帮助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三、在处理教学难点时,有点急于求成。在前两行诗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明白“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但要他们谈谈学习古诗后有什么启发时,学生思维转不过来,于是我直接点拨,没有给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机会。其实,应该给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时间,最后的拓展阅读还不够到位,如联系《画杨桃》都是很好的实例,没有真正处理到位。总之,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大胆预设,充分准备,提高课堂效率,尽快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较成功地上好一堂语文课。
题西林壁教案
《题西林壁》
1、引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说说你都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生自主发言)景色秀美、山峦起伏的庐山,你游览过吗?(放映庐山录像)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样?今天,我们就随着北宋诗人苏轼一同到庐山一游。(板书诗题)
2、齐读课题
题目什么意思,结合课文注释理解(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你对苏轼有哪些了解?(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3、这首诗就是宋代大诗人苏轼路过庐山写下的一首诗,请大家自由读一读。
(生读,师指名读一齐读)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沈在/此山中。
师:多好的一首诗啊,谁能把它背下来?
(生自由朗读背诵,师指名背)
师:真厉害,不用一两分钟就背下来了,今后我们学习古诗也要先背下来再说,以后自然会有用的,古诗背下来了,接下来我们干什么?(理解古诗的意思)
4、自学古诗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古诗,或者借助注释理解。 小组讨论,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理解古诗
师: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课件出示),作者都站在哪几个地方看庐山?
(作者横看庐山)
师:(歪头)你能告诉我们横着怎么看吗?
(指导学生横着看就是正面看,是连绵不断的山岭)
(作者还站在侧面看,是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底处看)
师:说在这些地方看到的景色一样吗?从哪个字看出来。
(从“各”字看出都不一样)
师:谁能读出不一样的感觉来。(指名读)
师:刚才我们讲的横、侧、远近高低总的来说是按什么顺序看。
生:方位顺序(师教书:方位)
师:还可按哪些不同的顺序去看庐山。
(例如早上、中午、晚上,春夏秋冬)
师:对,时间和季节不同,景色也不同。还有天气不同,晴天、阴天、雨天时看到的景色也不同。 (课件出示各个角度、各个季节不同时间的图片)
师:同学们真善于思考,是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怀着不同的心情站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真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我们理解了前面两句的意思,再来看下面两句,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师:谁能用“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我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这庐山之中)
师:谁能反过来说一说。
(学生练说,指名)(因为我人在这座山中,所以认不请庐山的真面目)
师:读到这里大家产生了什么疑问?
(为什么诗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师:谁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吗? (画杨桃)
5、吟诗
师:现在同学们对这首诗有了自己的理解,让我们想想古人吟诗的样子,自己吟诵这首诗。 生吟诗,指名吟诵。
6、感悟写法
作者是怎样写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作者先写游山所见,再谈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7、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8、升华主题
今天,老师很高兴与大家一齐看庐山、看人生,其实这是一门很深学问,值得我们一辈子去研究,最后,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站大庐山之巅,看着眼这变幻莫测的景象,抒发自己的感情。(学生配乐齐诵。)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通过抓住关键字、借助书下注释、生活积累等方法理解诗中的词句,体会诗人的心境,感悟诗的意境,理解诗中富有哲理的诗句。
3.通过学习《题西林壁》,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并加以运用。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五课是《古诗两首》,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过去我们是按照怎样的步骤学习古诗的?
① 解诗题;②知诗人;③明诗意;④悟诗情。
2.解题:
同学们,当我们写了精美的文章,想跟人分享习作的愉悦时,我们把文章发表于报纸杂志、广播网络上。但是在古代,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把诗写在墙壁上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板书:题 壁)这种类型的诗叫做题壁诗,这样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板书补写:西林)
“题”是什么意思?(书、写)你懂得题目的意思了吗?找学生回答(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对,本诗就是宋朝诗人苏轼游览庐山后,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
3.了解背景及作者
我们都知道这首诗是苏轼写的,谁能通过自己搜集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介绍作者? 生介绍,教师补充。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正确朗读古诗。
1.自己轻声把这首诗读两遍,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把诗念得字正腔圆;第二遍注意诗的停顿。
2.指名读《题西林壁》,师生进行评价,强调:朗读古诗,不仅要的的准确,还要读得有节奏,要读得有板有眼。
3.师范读,学生根据要求练习朗读。要求:读诗不但要正确、有节奏,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4.齐读
三、抓住重点字,理解古诗意思,体会诗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在没到庐山之前苏轼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意思是说要想认识庐山,就得要常来常往,于是,在此后的十几天里,他“往来庐山南北十余日”那么在这十余天里他所看到的庐山是怎么样的呢?
1.齐读第一句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句诗的意思吗?
横看成岭侧成峰:从正面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却变成了一座山峰,高峻雄伟。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1)这句诗中藏着几个方位词,你能找出来吗?(板书:横侧远近高低)
重点强调横和侧,横即正面,侧即侧面。
可在黑板上画出一座山,让学生们标出横着看是怎么看?侧看是怎么看?
(2)作者在这十来天里是不是真的就是从正面、侧面、远处、近处、高处、低处这6处地方观赏庐山美景的?这些方位词在诗中起什么作用?(板书:角度不同)
(3)角度不同,景色怎么样呢?从诗中找证据。(远近高低各不同) (板书:景色不同)
(4)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这么多变化呢?
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从诗中“远、近、高、低”四个字我 们就不难感觉到作者所站位置的变化。大家学过《画杨桃》这篇课文吗?谁能回忆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其实”我”画的并没有错,因为从不同的角度看上去,杨桃就是不一样的。所以同学们,你们现在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了吗?是因为作者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所以庐山会有这么多不同的景象。
(5)请同学们想象在远处,近处,高处,低处都会看到什么不同的景象呢?
远:隐天蔽日; 近:危崖险岩; 高处俯瞰:深沟幽壑; 山下仰望:重峦叠嶂
小结: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可大文豪苏轼仅仅用了14字就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景物就完全不一样。
(6)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前两句。
(7)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2.“往来庐山南北十余日”作者每天看到不一样的美景,怎么也不认识庐山的真面目,这是什么原因呢?
(1)齐读第二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2)“哪个字”是“因为”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看书下注释)同学们一定要关注书下重点字的注释,能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诗意。
(3)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不止一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4)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想一想,这首诗仅仅是在描写庐山的不同景色吗?从这首诗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5)同学们有没有碰到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况?举例说一说。
(6)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题西林壁》这首诗。
三、总结全文,升华
1.同学们,常见的诗歌题材大家知道有什么吗?
(写景诗,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诗,哲理诗)
2.你知道《题西林壁》属于哪种题材吗? (既是写景诗也是哲理诗)
(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所见)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所感)
3.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题西林壁》这首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成为了千古流传的古诗佳句。同学们愿意把这首诗背诵积累下来吗?
(1)配乐指名朗读,读后同学评价
(2)学生齐读
(3)熟读成诵
四、积累延伸,拓展运用
1.同学们,我们刚才按照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的步骤学习了《题西林壁》,这首古诗,请大家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解诗题,明诗意的呢?
抓住关键字、书下注释、联系生活积累、边读边想象画面
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在今后的古诗学习中,要进一步巩固运用。
2.对比阅读王安石《登飞来峰》 (打印)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游览过庐山、赞美过庐山,但他们大都是赞美庐山的美景,如李白《望庐山瀑布》,谁会背?(可以齐背)但本诗作者苏轼却另辟蹊径,由自己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景象完全不同得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生哲理。这是作者的巧妙之处,使这句诗成为千古绝唱。王安石曾写过一首《登飞来峰》 和它有异曲同工之处。请你读一读这首古诗,试着用刚才总结的这些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 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2)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不怕浮云遮挡我的视线,因为我站在飞来峰最高的山顶上。浅层理解:站得高看得远,深层理解: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苏轼)
横 侧 远 近 高 低
角度(不同) 景观(不同) 所见
不识 只缘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所感
【题西林壁教案】相关文章:
《题西林壁》教案12-13
题西林壁教案02-28
《题西林壁》教案15篇02-16
《题西林壁》教案 15篇02-02
《题西林壁》教案(15篇)03-01
题西林壁教案15篇03-01
题西林壁原文及赏析03-03
《题西林壁》原文赏析02-15
《题西林壁》教案(汇编15篇)03-01
《题西林壁》教案(合集15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