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桂花雨教学设计
古镇冈南小学 区凤仪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阅读过程中理解自己的新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桂花香、桂花带给我们的快乐以及字里行间浓浓的乡情,进而体会母亲和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现出来,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二、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和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三、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出课题,简介作家
导入: 同学们,在你童年生活中,你有哪些美好的、难忘或有趣的事情吗? 1、同学们,刚才我们分享了童年的故事,美好、快乐,又幸福。一个人长大以后,当他回忆自己的童年,更是回味无穷。台湾著名的女作家琦君用自己的笔端回味了童年摇桂花那段美好的时光。
电击鼠标:[简介作者:琦君,1917年生于浙江永嘉县,十二岁时随父母迁居杭州,读中学。1949年去台湾,后来定居美国。]
2、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琦君的童年,去感受她所奇妙的童年经历——板书《桂花雨》。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让学生回忆自己的儿时趣事,丰富他们的感情体验。能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让我们用心读读课文,把生字念准,把课文读通,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
2、交流生字和难读的句子。
三、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受文本所蕴涵的丰富内涵。
1、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1
精品课程资源 教学设计
读课文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问题随之产生,有一些是可以自己解决的,也有一些是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请同学们仔细地默读课文,找出最让你疑惑的一个问题,用横线划出来,打上问号。
2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的问题,大家共同确定哪个问题最能统领全文,最有价值。(请3位)
3、提出问题:
[为什么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设计意图】:精彩的课文是生活的缩写。对它的直接造访和叩问就是一种极大的幸福。学生直奔课文的思想情感,整体把握了课文的主旨。
⑴ 先请你自己读读这句话,找到这里是什么地方?
来读一读描写杭州桂花香的句子。
[杭州有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杭州的桂花很香,从全是和才是香飘十里感受到)
⑵ 这里的桂花真香啊!可是母亲说——(引出学生读),那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又是怎么样的呢?请你再读一读课文。
⑶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桂花很香呢?请用——找出来,并标出序号。
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3、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你从哪个字特别感受到桂花的香?浸是什么意思?
(没错,桂花盛开时,满树生香,花香飘逸,整个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但这香真的能比过杭州的桂花香吗?)
(没错,花开季节,杭州的桂花更多,香气更浓烈,然而母亲说——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⑷ 感受香以外的乡情: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2
——是啊,这里也写到了一个——(浸加圈)同学们,桂花只在秋天开放,而且只有琦君家的院子里种着桂花,那为何说是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呢?
(说得真好,家家户户都可以分享桂花,喝几口桂花茶,这香沁人心脾,尝一口桂花糕,这香唇齿流芳。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仅仅是沉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更沉浸在了乡里乡亲间浓浓的——(乡情)里。
【设计意图】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盛开时香飘十里的情景,可以形成生动的画面,培养学生想象说话的能力,更好地理解作者对故乡的爱恋。
⑸ 现在,同学们领悟到母亲为什么这么说了吗?
(出示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其实包含着月是故乡明的道理。母亲每年都闻着院子里的桂花香,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丰收的喜悦,馈赠的快乐……桂花,已充盈了她生活的全部的空间。还有什么桂花可以和它相比呢?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母亲爱家乡的桂花,其实是对家乡的一种思乡的情怀。所以当我把一袋桂花给她时,母亲深情地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指导朗读母亲的话)
【设计意图】抓住母亲说的话,在矛盾冲突中来体会桂花香的丰富内涵,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并通过指导朗读把浓浓的思乡情推向高-潮。
4、感受家乡桂花带给我的快乐:
而对于童年时的我来说,除了闻花香,吃桂花糕,桂花给我印象更深的是什么?——对,是快乐。
你从哪一段感受到了桂花带给她的快乐?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是啊,我是多么急切地盼望着摇花,感受这快乐啊!请同学们自由读第八自然段,用——画出摇桂花的句子。)
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
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①、师: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 纷纷扬扬的桂花落在了你的——,落在了你的——,你的——你的——,你的——,可以说是落得我们—— 你会有什么感觉?
教学预设:(桂花轻轻落在头发上、脸上、颈间、身上、手上……有一股痒痒的、酥酥的感觉。多舒服啊又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多幸福啊!)
②、老师也想大家享受摇花的快乐,请大家轻轻闭上眼睛——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听着听着,你笑了,你能告诉大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瞧,天真烂漫的琦君,使劲地摇呀摇,桂花像雨一样落下来,她和小伙伴们蹦跳着,欢笑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多么美丽而又温馨的画面。就让我们想象着这样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这段话)
【设计意图】“摇花乐”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也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段落。教师采用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演一演,说一说等方法使孩子们身临其境,使孩子们读出情味,使孩子们心驰神往,使孩子们领会其精妙所在。
③、是啊,这桂花雨,让我们沉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更让我们沉浸在浓浓的乡情和无尽的——
(板书:快乐)中,难怪母亲这么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引读第八小节)[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小结: 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对童年的怀念,其实也都是源自我对故乡的——思念
板书:点点桂花雨,片片思乡情
【设计意图】:一篇好文章, 如同一幅好画、一坛好酒,需要细品,才能品出它的美、它的味,它的情,才能真正的拍手称妙。师生共同品读、赏析、比较,想象,实现美文美读、美悟、美育。
四、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布置练笔练习。
许多年过去了,作者琦君早已告别了童年,离别了母亲,远离了家乡,如今,她已经89岁高龄,可是她依然喜欢用自己的笔写童年,写母亲,写故土。——感谢琦君,感谢桂花,她让我们深深地感到了童年的美妙,故土的美丽,人生的美好。让我们也来写写自己记忆深处的童年趣事。
出示[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进行小练笔,激发情感,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难点的理解,更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感悟生活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7* 桂花雨
桂花香点点桂花雨
摇桂花
思桂花片片思乡情
桂花雨教学设计(1)
一、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
1、播放歌曲《童年》
谈话:同学们,我们说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令人难忘的。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走进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去感受一场奇妙的——《桂花雨》。(师板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让我们用心去读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到喜欢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3、读书交流
(1)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那你们见过桂花树吗?(幻灯)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哪些句子可以用来形容这些桂花树呢?
学生找出来读
过渡:是呀,桂花树的样子长得笨笨的,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也只是很小很小,得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见到金黄而又细小,朴素而又淡雅的小花,可作者喜欢的就是桂花,这是什么原因呢?
5、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能找出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吗?
6、感悟:
(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朗读指导:是呀,泡上一杯浓浓的桂花茶轻轻地呷上一口,这香真是沁人心脾,叫人难忘啊。把这种感受送进去读一读;过年时尝一口糯糯的甜甜的桂花糕,这花香唇齿留芳,弥久不散,谁来感受这样的香?读——)
(4)指名读二、三两句。(教师指导:读好“浸”字,你就能进入花香的境界了。) 每当桂花盛开时,满树生香,花香随风飘逸,弥漫四方,人们沉浸在花香里;不开花时,人们用它泡茶做糕点,整个村子全年也都像被浸泡在花香里似的,人们被这浓浓的花香给深深地陶醉了。
让我们一起陶醉一下(齐读)。
7、老师有幸在课余读了《桂花雨》的原文,在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深深的吸引我:“桂是呀!正是“桂子花开香十里”让作者对桂花魂牵梦萦呀!
(师板:桂子花开香十里)
二、享受“摇花乐”和“花雨美”
过渡:但是,在作者的记忆里难以忘怀的仅仅是桂花的香味吗?你认为更重要的是什么?
1 花,真叫我魂牵梦萦。”读到这里,你明白是什么让作者对桂花魂牵梦萦?
出示: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摇花乐和桂花雨?
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1、是呀!这就是摇花的乐趣,奇妙的桂花雨。你们想读读这些句子吗?你最喜欢哪一句?(朗读指导)
2、下面,老师带你们一起去享受摇花的快乐,桂花雨的美丽。请大家轻轻闭上眼睛。师配乐范读: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我尽情地摇着桂花树,任由桂花像雨点一样纷纷落下来,摇啊摇,桂花落在我的头上、脸上、肩上、身上、脚上,落得我满头满身都是,我沐浴在香甜的桂花雨中,整个人陶醉了,我忘情地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3、听着听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呀?
4、此刻,我们也都浸在香气四溢的桂花香里了!摇啊摇啊,桂花落下来了,落到你的肩上,落到你的手上、脖颈里、鼻尖上这香喷喷、金灿灿的桂花雨落在你们身上,你们想说些什么吗?
5、教师归纳。
(板书:枝摇花落乐心头。)难怪琦君会说“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出示) (板书:魂牵梦萦桂花雨)
三、体悟母亲思乡的情怀
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都让我对桂花魂牵梦萦,但仅此而已吗?还有更特殊的原因吗?让我们再深入地读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1、母亲说什么?
出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2、难道杭州一山的桂花真的香不过家乡院子里的一棵桂花树吗?母亲为什么这样说呢?你能理解母亲吗?
3、练习:
这里的环境再好,也( )。
这里的生活再好,也( )。
4、反馈。
5、母亲的这番话,这份情,自然影响了我,感染了我,于是(读最后一自然段)
7、教师归纳: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对童年的怀念,对母亲的依恋,对故乡的留恋,怎能不让作者魂牵梦萦呢?
《桂花雨》教学设计
2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回忆童年的趣事吗?是呀,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走进台湾作家琪君的童年,去感受一场美丽的桂花雨,板书:《桂花雨》,齐读课题。(生齐读)美读,如果不读课文,从这3个字中你能了解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师: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看谁最先有发现,可以读出声,也可以轻声读一读。
生:读课文(留大约2分钟)
2、师:好,已经有同学想到了,谁来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景物,来,你说。 (生答桂花)写了什么事?用两个字概括。(生答摇花)
3、师过渡语:就这么一件事情,像《乡下人家》《桂花雨》这类文章,不管是写了很多景物,还是一处景物,不管是写景,还是写事,它都是为了表达浓浓的情字。(板书:情。)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作者通过这景、这事表达什么样的情,又是怎样表达的?
三、逐层品读
(一)品读课文,初闻“香”
过渡语:这篇课文共8个自然段,有一个字出现了8次,而这个字恰好点出了桂花的特点,谁能找到?(生:香)
板书:香
1、 通读课文,找出带香气的句子。
师:请同学们拿起笔,画下带有香气的句子(课件显示)
生:画句子(1分钟)
师:你们找的句子都在这儿,这些句子都带着什么字?(生答香)(课件出示带香气的句子)
2、精读课文,品味桂花香。
师:但是,你们注意了,含香字的写作手法一样吗?同是一个香字,作者能用上这么丰富的表达,我们要好好品味品味,好吗?怎么品味呢?
师点评:“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第一个“浸”字,形象的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的时候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想在人们的心里,第二个浸是说它的香,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浸:指桂花的香气弥漫四周,村子像被泡在桂花香气里似的。
(二)读课文,品味“乐”
过渡:刚才同学们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自己发现,感受到的是那浓浓的桂花香,作者写桂花,重点落在香字,作者写摇花这件事,重点落在什么字上?生:乐。
板书:乐。
1、 走进“摇桂花”,品味“乐”
师:现在我们就随作者到他家乡的院子里去,来到这棵桂花树下。(课件桂花树)
此时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你们想不想看桂花雨?那要怎么坐?看看书?怎样让桂花落下来?生答:摇。
师:怎么样摇?(使劲摇)每个同学都行动起来,看看能不能让桂花掉下来。(引导学生动作)(课件出 桂花落下,)
师:来,一起读,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的摇(课件出)点同学起来读:“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生读(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2、走进“桂花摇落后”,品味“乐”。
师:这一段都在写作者摇花的快乐,作者是怎样来表现他的快乐的?自己读书、自己思考。点拨:“喊” “使劲”
(三)读课文,感悟“情”。
1、感悟母亲纯朴的思乡情。
(1)请请同学们读课文第7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母亲会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难道外地的桂花真的那么香吗?
点拨: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吃着桂花糕饼,喝桂花茶,桂花是母亲生命和生活中的一部分,母亲很思念自己的家乡。
教师小结:琦君对自己的家乡有着深深的感情,板书:思乡,每次作者想起母亲的这句话时,总不禁在眼前浮现出母亲让他去送桂花的情景。
师:其实,对故乡有这种爱,有这种恋,有这种愁的,仅仅是母亲和琦君吗?哪一个远离故乡的游子不是如此呢?走得再远,心在故乡!走得再久,心依然在故乡!一个在外地工作的朋友曾告诉我,有一次他实在太想家了,就打电话给家中的孩子,可孩子却只顾玩不愿接他的电话。那一刻,这位父亲紧握着手机,无声地抽搐!孩子们,你们当中有父母在外地的吗?我想说,请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和尊重,他们在外,再苦,没关系,再累,也没关系,他们都能挺住,但他们挺不住的是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挂牵啊!孩子们,假如你的父母在外地,当他们想家了,打电话给你的时候,你会不接他们的电话吗?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生:爸爸妈妈,我也想你们的。请你们保重身体!
生:爸爸妈妈,家中一切都很好,你们不要牵挂。
生:爸爸妈妈,请你们放心,家中有我呢!
师:感谢琦君奶奶,她既让我们分享了童年的桂花香、摇花乐、入梦甜,更让我们变得成熟,让我们懂得了对故乡——这是一种爱,爱故乡的一砖一瓦,爱故乡的一草一木;对故乡,这是一种恋,恋恋不舍的是乡情,恋恋不舍的是乡音;对故乡,这是一种愁,薄如雾,淡如烟,却时时刻刻萦绕在心间!让我们用心铭记母亲的话!让我们再一次齐读母亲的话!
陈莺慧:《桂花雨》教学设计及评析
执教:福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陈莺慧
评点:福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陈智文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台湾作家琦君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童年生活、对家乡的无比怀念。作者以孩童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了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孩子只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本文是一篇散文,形散神不散,情感表达比较含蓄,如何让孩子读懂文本背后所蕴含的深深的思乡之情,有一定的难度。
问题对策
本教学案例探究点:
1. 运用小学中高年级“244”阅读教学模式,既关注文本“讲什么”,也关注文本“怎么讲”。
2. 探讨如何引领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等不同的方式理解词语,品味语言,积累语言。
3. 通过品读感悟、想象画面等方式,让学生透过文字读出文本背后的情感,能联系生 活实际,体会作者蕴涵着的那份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桂花香,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 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里的金桂”及作者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所要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清脉络,品桂花香。
第二课时:体验摇花乐,感悟思乡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起:导课初读(17分钟)
(一)交流预习,导入新课
1. 板书(桂花):课前你们都预习过课文,搜集过桂花的资料了,能用一句话说说对桂花的了解吗?(补:雨)
2.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这么美的题目,谁愿意读读?咱们今天就跟着台湾作家琦君,一起领略童年那美妙的桂花雨。
(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关注文章的“眼睛”,是引领学生快速走进文本一条捷径,借此导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朗读擂台赛:(屏幕出规则,音乐渲染)顺势指导:
⑴ 长句子停顿。(师范读,生用笔画好停顿线)
⑵ 多音字“和”:出示在字典里的五种读音,让学生根据意思选择。
⑶ 擂主访谈。
2. 制订目标,自我检测朗读。
3. 这篇课文围绕桂花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可以参考自己的预习笔记。(爱桂花 桂花香 摇桂花 用桂花 思桂花)(强调抓关键词,重点句概括)
4. “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桂花,去品味它的香气吧!
评:通过激励手段促使学生读通读顺课文,学会概括段落大意,并适当质疑存疑,为下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承——品读桂香(16分钟)
1.(屏幕出示静读要求)默读课文,用“——”画出具体描写了桂花香气的句子,你认
为重要的词语用“......”标出,还可以在旁边简单地写一写你的感受。
2. 按段落交流:
⑴ 第一段:※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迷人”你是怎么理解的?桂花的香气味儿究竟有多迷人呢?咱不急着说,等你再找到其他香的句子,你就更能体会它香气的迷人。
⑵ 第二段:※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① 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桂花香的?
② “浸”这个字是三点旁,原意是指泡在液体里。在这儿呢?(泡在桂花香里)
③ 泡在桂花香里会是什么感觉?
④ 其实你们真正走到桂花树下,那种香比刚才我们闻到的更浓郁!一定会让你醉倒 在树下。师范读。生闭眼感受。
⑤ 让我们把这种迷人的香通过朗读呈现出来。
师:老师发现咱们的作者对“浸”字情有独钟,在文章的另一个地方也用到了浸,也能感受到桂花那浓郁的香气。(出句子“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为什么说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呢?
⑶ 屏幕出示课文第四段。
①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谈感受。
②在琦君的家乡江浙一带种植了许多桂花,给农民带来经济收入,这桂花丰收就像庄稼丰收一样,让人兴奋,让人快乐!(出桂花丰收资料图片)再读这句话。
③品“全年”、“整个村庄”。
全年,该有多长?
一年四个季节,每个季节,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一天,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整个村庄”包括村庄里的什么呢?(人,动物,植物——每一样东西)这一切的一切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⑷(音乐响起)说话练习:是呀,桂花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让我们再次走进琦君的家乡。你会来到哪儿呢?是桂花树下,还是村庄里呢?静静地想一想。(任选一句写一写)
桂花盛开的时节,我来到桂花树下, 桂花盛开的时节,我来到村庄里, 桂花盛开的时节,我来到一户人家里, ⑸生上台按句子汇报。
评:“香”是本课的魂,是本课的精髓。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品“香”,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学生们畅所欲言,有了充分的课堂“自主权”,通过学生、教师、编者、文本的多向多层次的对话,既理解了文本内容,又体悟了文章内涵。创设情境,让孩子练笔补白,更增加了教学之“厚度”。
三、转——赏析桂香(5分钟)
1.师引:难怪琦君说桂花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其实文章写桂花香气的句子还有很多,快速地找一找。(从摇桂花、桂花丰收等方面谈香)
2.仔细读读这些句子,比较一下,同样写香但又有哪些不同呢?(引导孩子发现句子写法上的不同。如从味、色、形等方面来写)
评:通过比较“香”的句子在写法上的不同,品析文本遣词造句的精妙,探讨表现形式的不同,明白编者“怎么写”,以达到阅读的最终目的。
四、合——结课存疑(2分钟)
1.小结:桂花迷人的香气一直萦绕在作者的心间,充盈着她的童年。或许有一天,作者会遇到更香的桂花,但在她心中却怎么也比不上家乡的金桂。外地的桂花真的比不过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吗?作者以《桂花雨》为题的目的仅仅是表现它的香气吗?她真正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这些疑问咱们留着下节课继续探讨。
2.布置作业
①搜集琦君的资料。
②积累本课的一些好词佳句。
评:“合”课,既是一种巩固,也是一种拓展与提升。抓住关键问题存疑,为下节课教学的顺利开展埋下伏笔。
板书设计
11. 桂花雨
思
爱 桂花 收
香 摇
第二课时
一、起——回味“桂花香”(2分钟)
1. 欣赏图片,唤起回忆。
瞧,这就是 的桂花。虽然桂花笨笨拙拙的,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 ,至少 ,没有 。到了落花时节你看(出示桂花雨图片)多美的桂花雨呀!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近这迷人的桂花雨吧!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评:图片引路,接力背诵,回味桂花香,加上桂花雨的图片营造出一个浪漫氛围,正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哪!)
二、承——感受“摇花乐”(23分钟)
1.出示学习小提示。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把描写“我”快乐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关键词语用小黑点做记号。
2.交流汇报。
※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⑴ 指名读,交流这句话中的哪些地方也让你感到快乐?引导关注重点词“可乐了”“使劲地摇”,读出快乐的感觉。
⑵ 结合插图想象,配上动作读。 ※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⑴ 创设情境说话:你想在这树下干什么?
⑵ 指导个性化朗读。齐读。
※“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⑴ 表演解词:师生通过表演理解“缠”的意思,体会小琦君的急切、期盼。
⑵ 分角色引读。
⑶ 再读回味摇花乐。
※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 “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⑴ 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父母的快乐?抓“洗净” “撮一点” “口占一绝”体会。(动作演示法,字词解析法)
⑵ 出示“绝”字在字典中的四种解释,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口占一绝”。
⑶ 父亲的诗里透着淡淡的香,却流露着浓浓的喜悦,咱们也像父亲那样一起吟诵吧。
4.教师小结: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雨?
(评:紧扣“乐”字,让学生自读学习做简单批注,以读为经,以品味为纬,在交流中感悟语言,配动作读、想象读、引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读出作者的期盼,读出作者的兴奋。抓住文本的空白处想象桂花雨的情景,通过语言的描述创设情境,引导想象,读出个性,享受摇桂花之乐。)
三、转——发现“桂花美” (10分钟)
⒈ 这篇文章的作者在写作上有许多独特之处,值得我们学习模仿。你能结合自己的学习谈谈吗?师生交流探讨:
⑴ 《桂花雨》表面上是写桂花,其实是写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桂花雨”, 是迷人的雨,是快乐的雨,是香飘四野的雨;如今,更是飘散着浓浓乡愁的雨!这种借助事物表达感情的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⑵ 全文“摇”字共出现13次。一个“摇”字,摇出了清香迷人的桂花雨,摇出了一 杯杯飘散桂花香气的清茶,摇出了“我”片片相思意、朵朵思乡情一个“摇”字,凝聚了童年之乐,故乡之亲。感受这个“摇”字之妙。
⑶ 全文“香”字共出现8次,写家乡院子桂花带有“香”的句子共5句,涉及香之味、 香之韵、香之形、香之情同样写香,却又如此之多不同,如此之丰富。
⑷“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全年”“整个村子”从时间、空间的角度巧妙地写出了桂花带给人们的欢笑、快乐。以“浸”写“香”,化无形为有形,实是神奇,与题目“桂花雨”遥相呼应。同时,浸润桂花雨中的香甜感受为反衬作者如今的思乡情愁埋下伏笔。
⑸“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是“桂花”语境下“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甜”的又一生动意象。
(评:2011版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充分的语言实践中,关注文本的表达形式,对于孩子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阅读教学不仅要“得意”,还要“得言”,实现“意文兼得”。此环节即是一种有益的课堂实践。)
四、合——品茗“思乡情”(5分钟)
1.简介文章背景,感悟思乡情。
2.在你的童年中也有这样温暖、这样快乐的回忆吗?
3.布置作业。
⑴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 阅读琦君的作品,如《故乡的桂花雨》《烟愁》。
⑷ 写一篇《童年趣事》
评:根据教材特点,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地阅读延伸,主要指“由文及人”和“由人及文”的阅读,了解作家的特点及相关作品,增加阅读的广度和宽度,并进行相关的练笔。
板书设计
11 桂花雨
思乡情
童年乐
桂花美
总评:
本案着重落实学生语文实践,着力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写字、阅读、写话等方面的能力。教学面向全体,尊重个体差异,寓教师的教于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实践之中。此案是参照小学中高年级“244”阅读教学模式所设计的一节课例。起,关注文章的“眼睛”, 从题目入手,借此导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承,读懂内容,明白文本“讲什么”,通过激励手段促使学生读通读顺课文,学会概括段落大意,并适当质疑存疑;转,在引导细读的同时,关注语言形式,体会“怎么讲”,品析文本遣词造句的精妙;合,布置相关任务,对本课时做小结。“自主学习”方面,强调学生课前的自主预习和课中的自读自悟,同时在实践中关注品析重点词句的方法等“学习策略”,不仅“授人以鱼”,同时“授人以渔”,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融合教师、学生、文本、教材编者的多向多层对话,打造诗意而高效的课堂。
【桂花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桂花雨教学反思06-09
《桂花雨》教案04-02
《桂花雨》教案03-15
桂花雨教案02-24
《桂花雨》的教案02-25
《桂花雨》教案【热门】04-02
【推荐】《桂花雨》教案04-02
《桂花雨》教案【推荐】04-02
《桂花雨》教案(精选15篇)04-02
《桂花雨》教案(15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