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三严三实 善始善终
习关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对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的干部同志有着指明灯式的意义。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党的形象,而年轻干部更要加强自我修养,争做“三严三实”的好干部。
一、有民心,严修身,实做人
一是心中有民立忠诚。坚持对党、对组织、对群众忠诚老实,坚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尤其是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二是学无止境求提升。坚持读书、思考、钻研以提升党性修养,向书本学,学党建、学经济、学社会管理等提升道德境界,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成一行。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向书本学,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
二、有责心,严律己,实谋事
一是心中有责做实事。“古往今来必成于实”,制定政策、确定方案坚持从实际出发,坚信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谨记“搭一次花架子,就把群众心伤一回;走一次过场,就与群众的距离远一分”,确保群众反映有落实,期盼有回应,困难有解决,始终将为群众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作为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二是处处严格树标杆。思想上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工作上主动请缨“啃硬骨头”,用实力和韧劲保证工作完成;主动闯关“破解难题”,使“慢吞吞”无成效的工作变为“静悄悄的急行军”。
三、有戒心,严用权,实创业
一是心中有戒持勤廉。要坚持用权为民,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坚决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勤恳做事,清白做人”,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不该违反的规定坚决不去违反,不该触碰的红线坚决不去触碰。二是脚踏实地担责任。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将真抓实干作为自己的最低标准,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严是平安,促善始善终 ——为政莫忘“三严三实”
明代曹鼐,年轻时曾在地方为吏。有次押送一名女犯,途中夜宿破庙。女犯天生貌美,顾盼间令其心动。为了提醒自己抵住诱-惑,他不断在纸上写下“曹鼐不可”,整整一夜写了烧,烧了写,以此律己直到天亮。此后在仕途上,曹鼐常以这四字严格自律,终成一代名相。
战国时期,鲁国宰相公仪休最喜吃鱼。人们争相买鱼送他,公仪休却坚辞不受。弟-子问何故,公仪休说,收了人家的鱼就要按人家的意思办事,难免违反国家法纪,如果我被免职了还能吃上鱼吗?不收人家的鱼就不会被免职,这样就能“长自给鱼”。
两则古代故事,虽年代久远,读来却仍令人深思。一者抵制美色,一者拒绝贿赂,都源自于律己以严,也都因此而得平安风顺。这深刻启示人们,对自己从严要求,不仅是做人做官的本分,也是平安生活的保障。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无论谋事还是创业,行得正,才能走得稳;要求严,方能干成事。谆谆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道理正在于此。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若求得走正道、有作为,慎独、自律很重要。探究一些落马者的腐-败轨迹,直可追其入仕之初。缺乏自律,或要求很宽松,对一些微小之贿并不警觉,其结果就是“针尖大的眼进斗大的风”,陷入泥淖而不能自拔。古人有诗说得好,“一点清油污白衣,斑斑驳驳使人疑。纵饶洗遍千江水,争似当初不污时。”唐代贤相陆贽的话更引人思考:“贿道一开,辗转滋甚,鞋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币帛;币帛不已,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惟有敬慎戒惧,在微末上堵住漏洞,才会一辈子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
应看到,领导干部身处纷繁复杂的世界,面临权钱色利诸方面的诱-惑,不仅繁多,而且经常。抵御各种诱-惑,一如逆水行舟,若不能以严守道、以严凝神、以严聚气,放低了境界追求,放宽了用权边界,放松了约束标准,难免就“一篙松劲退千寻”。受贿成习的倪俊雄,在基层也曾是典型的青年励志楷模。伸手接钱的柳本贤,20多年未有多拿过国家一分。诸多事实表明,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并不难,怕的是居官日久,不再严字当头,而生骄气、惰气、官气、暮气,各种腐-败微生物乘机入侵,以致病入膏肓,焉得善终?倘若能以“严”为戒,始终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明的纪律,修身、用权、律己,又岂会难敌诱-惑、折戟沉沙?
古代官吏尚且懂得祸莫肇于放纵,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更应懂得,“为官一任”,不仅要“造福一方”,还要“清风一路”,才能“一生无悔”。守得一个严字,外无愧于人,内无愧于心,才能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严三实 善始善终】相关文章:
三严三实台账05-25
三严三实讨论讲话05-25
对照三严三实整改05-25
三严三实部署讲话05-25
三严三实部署会讲话05-25
对照三严三实整改措施05-25
领导干部三严三实整改05-25
结合三严三实工作总结05-25
三严三实整改总结报告05-19
三基三严考核总结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