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文明礼仪>生活小常识>《初二上语文课后古诗文学常识

初二上语文课后古诗文学常识

时间:2022-05-06 16:13:31 生活小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二上语文课后古诗文学常识

七上语文基础知识(期中)

初二上语文课后古诗文学常识

1. 信服( ) 嫩芽( ) 分歧( ) qǔ ju( ) 拆散( ) 委屈( )粼粼...( ) 一霎时( ) g d qí suǒ ( ) .

2. tān huàn( ) bào nù( )chn jì( )捶打( ) qiáo cuì( ) 央求( ) ..

3. shn s ( ) mǐn gǎn( ) ju bi( ) dàn yǎ( )làn man ( ) 喜出( )外 xù dao( )

3. 抹眼泪( ) zuàn( )着 逮着( ) 怦怦( ) 树杈( ) 脸jiá( ) 寒zhàn( ) ...

zì zu zhǔ zhāng( ) 不可抗拒( ) xíng yǐng bù lí ( ) ..

4. nì( )笑 花dì( ) 梗( ) 沐浴( ) dǎo( )告 zǐ( )妹 烦闷 ( ) .徘徊( )zhē bì( ) fù( )盖 心绪.xù yīn bì( )

6. 黑痣( ) tuì( )色 fn shāo( ) kē( )头 luō suo( ) 榆钱( )jiǎo huá ( ) ..

海ōu ( ) 占据( ) yuán zhù ( )quán wēi ( )jiū fēn ( ) 慈爱( ) y..

ī liàn( ) chún zhēn( ) shí chn ( ) mí mí hu hu ( ) mó mó hu hu( )

7. 捡起( ) gǎn kǎi( ) 搓捻( ) 抚弄( ) 绽开( ) ..

wéi kǒng( ) zhēng zhí( ) cán kuì ( ) jī dàng( )

pí juàn bù kān( ) 小心yì yì( ) bù qiú shn jiě( ) 混为一谈( ) huǎng rán( )大悟 花团 jǐn cù ( ) měi bù shng shōu( ) .

8. lěng mò( ) 偏爱( ) 惨境( ) rén cí ( ) 遗hàn( ) .

gān gà( ) huī huáng ( ) 辛 là( ) fěng cì( ) 谋生( ) .

开拓( ) qīng( )向 荣耀( ) 停滞( ) shēng yá ( ) wēi sh( ) ..

cōng huì ( ) yíng( )火虫

kuān hóng dà liàng ( ) dú jù huì yǎn ( ) zhū sī mǎ jì ( ) 一字不漏( ) 滚瓜烂熟( ) ..

9. lng yǎ( ) 翘首( ) xū yú( ) 徒手( ) 屏息( ) chéng méng...

( ) 绰号( ) jiào tiáo( ) 离谱( ) 叛逆( ) 嘈杂( ) 丑 lòu( ) ...

lún fān( ) hu lng( ) shū chàng( ) 铭记( ) xǐ ěr gōng tīng ( ) chí zhī yǐ héng.

( ) yā què ( )无声

10. suō lì( ) 朗润( ) 嗡嗡( ) yùn niàng( ) .

11. mài nòng( ) wǎn zhuǎn ( ) 应和( ) 嘹亮( ) 黄晕( ) ..

12. hōng tuō( ) 抖擞( ) xīn rán( ) fán huā nèn yè( ) .

huā zhī zhāo zhǎn( )

12. xiāng qiàn( ) 发髻( ) xiǎng qíng( ) wēn qíng( ) 安 shì ( ) .

宽 chǎng( ) 绿píng( )

水藻( ) 贮蓄( ) 澄清( )地tǎn( )shuǐ m huà( ) ..

13.撩起( ) 捶着( ) 偌大( ) lú wěi( ) zhà lán( ) ...

huái( )树 pān fù ( ) 蜷曲( ) 屋檐( ) 弧形( ) ..

倏忽( ) 锥形 ( ) bng tiào( ) 刹那( ) ...

14. yōu gǔ( ) lián( )刀 背篓( ) 竹lí( ) 肥硕( )qī xī( ) .

乌 jiù( ) xī shuài ( ) liáo ku( ) qīng liè( )mèng mèi( ) 1

文学常识(七上期中)

1、《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2、《诗两首》①《金色花》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

②《荷叶 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作家。主要作品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等。

3、《世说新语》两则。选自南朝宋时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世说新语》。

4、《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5、《我的早年生活》丘吉尔,曾两度担任英国首相,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民族史》。

6、《论语》十二章。《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7、《春》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集《雪朝》,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

8、《济南的冬天》老舍,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代表作有戏剧《茶馆》《龙须沟》,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9、《风雨》贾平凹,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

10、古代诗歌四首分别出自汉乐府、唐诗(五律、七律)和元曲。

①《观沧海》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

②《次北固山下》王湾。

③《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品: 《白氏长庆集》,《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

④《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天净沙是曲牌名。

11、格律诗的句数是固定的,四句的称为绝句,八句的称为律诗,又按照每句七个字和五个字划分为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

12、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16、《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宗璞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著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中篇小说:《三生石》。长篇小说:《野葫芦引》。

17、《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美国作家、心理学家。代表作:《痛击》、《心理学的故事》。

18、《短文两篇》①《蝉》选自《承教小记》,小思,本名卢玮銮,香港作家,有散文集《承教小记》、《路上谈》、《彤云笺》等 。②《贝壳》选自《幻思——席慕容散文赏析》,席慕蓉,台湾画家、作家。代表作有:诗集《七里香》《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我的家乡在高原上》等。

19、《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诗人,诗歌评论家,文学教授。

20、《虽有佳肴》选自《礼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西汉礼学家戴圣编定。

21、《化石吟》张锋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怀诗,“吟”是古典诗歌的和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22、《看云识天气》本文是朱泳焱根占有关资料改写的。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先容孤独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在结构上,全文运用了总分总的关系。

2

23、《绿色蝈蝈》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被众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选自《昆虫记》,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昆虫记》称为“昆虫的史诗“

24、《月球上的足迹》朱长超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登月的全过程。文章从“预备、登月、升空、返航”四个方面按时间顺序作了记叙。这是一篇饶有兴味的科普小品。全文写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吸引人。

25、《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纪昀,字晓岚,清代文学家。《阅微草堂笔记》以记录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

26、《小圣施威降大圣》选自《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相传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西游记》不仅内容极其丰富,故事情节完整严谨,而且人物塑造鲜活、丰满,想象多姿多彩,语言也朴实通达。更为重要的是,《西游记》在思想境界、艺术境界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谓集大成者。

27、《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夜莺》、《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等。

28、《女娲造人》选自《神话故事新编》。作者袁珂。本文以时间为序,记叙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作品精选》——金波。本文是一篇美丽的抒怀孤独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友好的氛围,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文章从“影子”“萤火虫”对盲孩子的关爱、帮助中,启示我们都应该来关爱弱者,只有“爱”才能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30、《寓言四则》

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②《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③《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说难》,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著有《韩非子》一书,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

④《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等编著。

课外古诗词

曹操

1、诗中强调了人的主观作用,表现出自己积极进取的旷达胸襟和宏伟志向的主旨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答案:这句诗用比喻写出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业,追求宏伟理想的豪情壮志。

3、全诗抒发作者何种思想感情?

答案:《龟虽寿》体观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注:《观沧海》抒发了诗人期望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表现了诗人的宽广博大胸怀。

孟浩然

1.诗中开轩面场圃 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

2

【参考答案】 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

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

相对应,十分工整。

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形象生动,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

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老朋友之间的诚挚友谊,也流露也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3

常建

1.这首诗写天光山色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使人杂念顿消的一联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2. 本首诗隐含的两个成语是 曲径通幽、万籁俱寂。

3.这首诗的作者是 常建 , 唐 代诗人。这是一首五言 律诗。 这首诗以 游览后禅院 为线索,描写了古寺的肃穆、幽深、脱俗和纯净 ,抒发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

4.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诗意]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1.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

3王昌龄被贬龙标是什么季节?为什么?

暮春。从“杨花落尽子规啼”可以看出,“杨花落尽”是暮春的景象,“子规啼”是暮春的气象。

李商隐

1.

2.3.这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抒发感情的?

诗的前两句写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后两句表达对于未来与亲人团聚的欢乐的憧憬。就空间而言,诗中巴山、西窗、巴山复对照;就时间而言,诗中又有今宵、他日、今宵的对比,诗人跨越时空限制,用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

课内古诗词默写

4

13、《论语》中用简洁朴素的笔致,勾画出一个安贫乐道者的心理状态,平凡而又高洁,不为富贵所动,在今天更显得弥足珍贵的句子是 ,

。 15、几处早莺争暖树, 。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秋思》)

18、 ,风正一帆悬。

19、《观沧海》中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 。 20、《次北固山下》中表明时序交替匆匆不可待的诗句是 , 。 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句是 , 。

21、《天净沙 秋思》中的主旨句是 , 。

22、 , 。 ,壮心不已。

2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

24、 ,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25、我寄愁心与明月, 。

26、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

5

8上古诗文文学常识试卷2016-07-17 14:54 | #2楼

1.《藤野先生》选自《 》,作者是 。

2.《我的母亲》选自《 》,作者是 。

3.《我的第一本书》作者是 。

4.《雪》选自 的散文集《 》。

5.《雷电颂》作者是 ,塑造了 的形象。

6.《日》《月》选自 的散文随笔集《 》。 外国

7.《列夫·托尔斯泰》选自《 》,作者是 (国家)的 。

8.《再塑生命》选自 ,作者是 ,国家是 。其中刻画了一个充满爱心的 。 古代

9.《与朱元思书》选自《 》,作者是 ,朝代是 。

10.《五柳先生传》选自《 》,作者是 ,朝代是 。

11.《马说》作者是 ,朝代是 。

12.《送东阳马生序》选自《 》,作者是 ,朝代是 。

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 ,朝代是 。

14.《赤壁》选自《 》,作者是 。

15.《过零丁洋》选自《 》,作者是 。

16.《水调歌头》选自《 》,作者是 ,字 ,自号 ,朝代是 。“水调歌头”是 。

17.《山坡羊 潼关怀古》选自《 》,作者是 ,朝代是 。“山坡羊”是 。

八下语文期中复习资料(三):名句默写

1.《与朱元思书》(吴均)中描写水尤为清澈的诗句是: , 。

2.《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发表议论,流露出对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的情感诗句是 , ; , 。

3.《与朱元思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 , 。概括地赞叹富春江江景的句子是 , 。

4.《五柳先生》中描写生活艰苦的句子是 , ; , ,晏如也。

5.黔娄之妻有言: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6.《马说》(韩愈)一文中的主旨句是 , ?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 , ;写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或怀才不遇的人时常感叹的句子)是: , ;能体现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有: , , 。

7.余立侍左右, , ;或遇其叱咄, , ,不敢出一言以复。

8.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 ,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9.《酬天乐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一诗中,包含诗人无限心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 , 。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 , 。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

是 , 。

10.《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联想的诗句是 , 。

11.《过零丁洋》中,概括地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 , ;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 。概括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 , 。表示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 。

12.《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 ;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 , ;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 。

13.《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中,暗示潼关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 , ;文中写人驻远望、感慨人生句子是 , ;曲中的主旨句是 , 。

14. ,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刘桢)

15.海内存知己, 。 ,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6.《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 。

17.行到水穷处, 。 ,谈笑无还期。《终南别业》(王维)

18.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 。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九上文学常识古诗2016-07-17 15:18 | #3楼

1、《沁园春 雪》 毛泽东,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2、《雨说》 郑愁予,台湾诗人,选自《郑愁予诗的自选》

3、《星星变奏曲》江河,选自《上海文学》

4、《外国诗两首》

《蝈蝈与蛐蛐》济慈,选自《世界流派诗选》

《夜》叶赛宁,选自《外国名诗三百首》

第二单元

5、《敬业与乐业》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选自《饮冰室合集》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选自《雨果文集》

7、《傅雷家书两则》傅雷,翻译家、文艺评论家。选自《傅雷家书》

8、《致女儿的信》苏霍姆里斯基,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选自《关于爱的思考》 第三单元

9、《故乡》鲁迅,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

10、《孤独之旅》曹文轩,选自《草房子》

11、《我的叔叔地勒》莫泊桑,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12、《心声》黄蓓佳,选自《儿童时代》

第四单元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美国实业家,选自《中外母语教材选粹》14、《应有格物致和精神》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5、《短文两篇》

《谈读书》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著有《随笔》、《新工具》,选自《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英国卷》

《不求甚解》马南邨,邓拓的笔名,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福建福州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选自《燕山夜话》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选自《且介亭杂文》

第五单元

17、《智取生辰纲》施耐庵,元末明初人,选自《水浒传》(第七十一回本),有称《水浒》,是一部一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唱片白话小说。

18、《杨修之死》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选自《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回体体小说,描写三国时期的故事。

19、《范进中举》吴敬梓,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

20、《香菱学诗》曹雪芹,清代小说家。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第六单元

21、《陈涉世家》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的精力著成

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130篇,主要记诸侯之事。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22、《唐睢不辱使命》《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

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23、《隆中对》陈寿,晋朝安汉人(今四川南充),史学家所著《三国志》共65卷,记载三国时期的历史。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24、《出师表》诸葛亮,选自《汉魏六朝百名家集。诸葛丞相集》。

25、《词五首》

《望江南》 温庭筠,晚唐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诗词兼工,是花间词派的主要作家之一。选自《全唐五代词》。

《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选自《唐宋名家次词选》。

《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选自《东坡乐府笺》。

《武陵春》李清照,选自《李清照集校注》。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

《课外古诗词背诵》

《观刈麦》白居易,选自《白居易集》。

《月夜》刘方平,河南洛阳人,天宝年间诗人,选自《全唐诗》。

《商山早行》温庭筠,选自《温飞卿诗集笺注》。

《卜算子 咏梅》陆游,选自《剑南诗稿》。

《破阵子》晏殊,选自《珠玉词》。

《浣溪沙》苏轼,选自《东坡乐府笺》。

《醉花阴》李清照,选自《李清照集校注》。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

《山坡羊 骊山怀古》张养浩,山东济南人,元代散曲作家,选自《全元散曲》。

《朝天子 咏喇叭》王磐,江苏高邮人,明代散曲家。选自《王西楼乐府》。

九年级上重点古诗句

1、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白发征夫泪。

3、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7、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8、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9、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0、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1、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12、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3、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4、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 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5、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七年级上册语文诗词鉴赏及文学常识2016-07-17 23:42 | #4楼

1.《观沧海》这首诗以“ 观 ”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 “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 ”。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3.试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作简要赏析。

析:这两句诗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次北固山下》

1.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还是不顺利?从诗中哪句可以看出?

顺利,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可以看出。 2.古人评论“风正一帆悬”这句诗的妙处时,说 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从全诗看,写了哪些大景?

描绘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生活态度?

新旧生活的更替,新生活是挡不住的,它总是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鼓舞。(意对即可) 3.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远离家乡,漂泊在外。表达了一种孤独的情怀和思乡之情。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

《天净沙〃秋思》

1.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 枯藤 、 老树 、 西风 ;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 昏鸦 ”,与“天涯”相呼应的是:“ 古道 ”,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 人家 ”。 体现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 断肠人在天涯 ”。

2.《天净沙〃秋思》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 在旅途中寂寞悲凉 的心情。

3.“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

析: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

涯”人的思乡愁绪。

4. 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创造出怎样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

析: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意境;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 《钱塘湖春行》

1.本诗第二至第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早莺争树或莺争暖树 ,燕啄春泥,乱花迷眼,草没马蹄。 2.在前六句中,诗人已经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在结尾处却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至于白沙堤怎么可爱,除点明“绿阳阴里”外,诗人未做任何解释,你觉得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析:可以让读者根据前面的描写,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从而取得“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或:诗贵含蓄,这样含蓄的结尾,常取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3. 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抒发了诗人无比喜悦和对西湖无比热爱之情。 4. 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析:“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几处”“谁家”,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

多的情态。“浅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析: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浅草”、“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6.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

7.品读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析:野花开得十分杂乱,令人眼花缭乱;野草生长得相当茂盛,已经可以遮住路过的马蹄了。 8.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析:西湖早春美丽、热闹的景象。或:春日郊外,花繁草盛。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景色美丽。

9.分析“乱花渐欲迷人眼”诗句中“乱”字的表达效果。

析:花开繁盛;色彩缤纷;贬词褒用。

10.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什么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什么?

析:抒发了作者喜爱钱塘湖春天的美景;爱(最爱) 11.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析:“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小,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12.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孤山寺 起,到 白沙堤 终。以 春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 最爱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13.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析: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14.诗中的“钱塘湖”,就是现在的杭州西湖,你知道的写西湖的名句还有哪些?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

1、《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2、《诗两首》①《金色花》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吉檀迦利》《园丁集》。

②《荷叶〃母亲》冰心,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往事》等。

《繁星》《春水》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风格特点)。在当时的文学青年中掀起一股模仿的热潮,很多模仿之作蜂拥而出,这样的一种创作的方式被称为“春水体”或“冰心体”。

《繁星〃春水》是姊妹篇,《繁星》由164首小诗组成,《春水》由182首小诗组成。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繁星》《春水》的主题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扬;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3、《世说新语》又名《世语》,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4、《论语》十二章。《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5、《春》是一篇写景抒怀的散文,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是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有诗集《雪朝》,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 6、《济南的冬天》老舍,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代表作有戏剧《茶馆》《龙须沟》,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7、古代诗歌四首分别出自汉乐府、唐诗(五律、七律)和元曲。

①《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宋代郭茂倩编写)是《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第一章,魏武帝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庙号太祖。代表作有诗歌《蒿里

行》《观沧海》《龟虽寿》。

②《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由唐代诗人王湾所作。 ③《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品:《白氏长庆集》,《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 ④《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天净沙是曲牌名。 8、《礼记》,又名《小戴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西汉礼学家戴圣编定。 9、《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纪昀,字晓岚,清代文学家。《阅微草堂笔记》以记录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 10、《小圣施威降大圣》选自《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相传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西游记》不仅内容极其丰富,故事情节完整严谨,而且人物塑造鲜活、丰满,想象多姿多彩,语言也朴实通达。更为重要的是,《西游记》在思想境界、艺术境界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谓集大成者。

【初二上语文课后古诗文学常识】相关文章: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宋代文学常识03-10

语文高考文学常识03-08

语文文学常识05-26

语文中考文学常识03-21

北京语文会考文学常识03-03

语文古代文学常识02-27

语文知识积累文学常识03-07

小学语文必备文学常识04-11

语文文学常识大全04-11

语文文学常识指导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