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幼儿园教案咿呀咿哟喂

幼儿园教案咿呀咿哟喂

时间:2022-05-06 15:24:29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教案咿呀咿哟喂

设计思路:

幼儿园教案咿呀咿哟喂

这首乐曲改编自《王老先生有块地》,旋律欢快活泼,节奏鲜明,“咿呀咿呀呦”乐句反复出现,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欣赏需要。新《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活动设计上,教师力求让幼儿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充分辨识固定乐句,充分感受音乐节奏,并借助锯木头、擦汗、洗澡等游戏情境帮助幼儿反复体验、感受音乐的性质,从而体现“玩中学”的教育理念。

游戏情境的营造和幼儿想象能力的激发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教师借助一小块彩色纱巾巧妙地帮助幼儿搭建起想象与表现的平台,丰富了幼儿表达、表现的手段。

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

2.尝试辨识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 “×× ××| ×  ╠ |”。

准备:

1.彩色纱巾、音乐cd、录音机。

2.事先在黑板上画好图谱,粉笔一支。

过程:

一、初步感受乐曲(教师和幼儿在脖子上系一块纱巾进场。)1.听音乐,寻找其中反复出现的乐句。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段特别有趣的音乐,这段音乐里有一句话特别有趣,看看谁能找出来。

(师幼一同欣赏乐曲,教师随音乐节奏轻微摆动身体,当出现“咿呀咿呀呦”乐句时,教师与幼儿目光交流、呼应。)幼:我听到“……”(幼儿哼唱“咿呀咿呀呦”的旋律)、我找到了“咿呀咿呀呦”。

师:是这句吗?“啦……咿呀咿呀呦,啦……”(教师哼唱乐曲,突出“咿呀咿呀呦”的乐句。)师:你们的耳朵真灵。我们一起来和它打个招呼吧!听到“咿呀咿呀呦”的时候,请大家挥挥小手,这样我就知道你们已经找到它了。

(师幼一同再次欣赏音乐,教师把手放在耳边以示专注倾听。当“咿呀咿呀呦”乐句出现时,教师用欣喜的表情和幼儿挥手互动,或用困惑的表情引导幼儿注意并不是每一乐句都会出现“咿呀咿呀呦”的。)师:呵,这个“咿呀咿呀呦”有点调皮,有时会出来和我们打招呼,有时我们等它好久都不出来。

2.根据图谱寻找固定乐句出现的规律。

(出示图谱,教师随音乐用粉笔沿波浪线描画,在乐句“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用明显的摆动动作画出锯齿线,以突出乐句和音乐节奏。)3用身体动作表现固定乐句。

师:原来“咿呀咿呀呦”会和我们捉迷藏,它不是每一句乐句都出来的。我们再来听一听、找一找,听到“咿呀咿呀呦”的时候就跳跳舞吧!

(教师示意幼儿解下纱巾,随音乐自由做动作,在“咿呀咿呀呦”处挥舞纱巾。)二、表现固定乐句的节奏师:森林里的动物们想要造一座大房子。谁愿意来当小木匠?

幼:我愿意。

师:小木匠需要一把锯子来锯木头,变变变,我的锯子变出来。

(教师将纱巾拉直,幼儿纷纷模仿。)幼:我的锯子也变出来了。

师:好,我们一起来练练锯木头的本领。注意要在“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才能锯哦!

(师幼手持纱巾坐在位子上,听音乐在固定乐句出现的时候来回拉动纱巾,以表现锯木头的情景。)师:本领练好了,看看这里有没有木头?(教师将纱巾盖在头上,伸展肢体)呀,这里有一棵大树,哪个小木匠先来试试锯木头?

(教师请一幼儿合作演示锯木头。教师一边哼唱,一边示意该幼儿在“咿呀咿呀呦”的乐句处来回在教师手脚关节处拉动纱巾。随后,教师做出手臂、肩膀等处关节突然垂落的动作,以表示木头被锯断了。)师:大家想不想来锯木头?被我摸到头的小朋友赶紧到前面找个空位置变成一棵大树吧。三、二、一……呀,出现了一片森林!

(被邀请的幼儿模仿教师将纱巾盖在头上,伸展肢体扮演大树,教师调整个别幼儿的站位。)师:其他小朋友都来当神气的小木匠,带上小锯子,去找一棵大树,站在大树的身边。(其余幼儿一一对应地寻找合作伙伴,教师根据情况调配,以便每位幼儿都有合作表现的对象。)(幼儿随音乐合作表现。)师:好喽!木头锯好了,抱着自己的木头回家吧!(幼儿相拥着回到位子上。)师:锯木头好辛苦,赶紧拿毛巾擦擦汗吧!

(师幼一同随音乐表现拿毛巾扇风的情景,在“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按照节奏在脸上轻拍表示擦汗。教师和个别幼儿互动,按节奏给幼儿擦汗。)师:休息好了,我们接着锯木头。刚才当小木匠的小朋友现在赶紧变成一棵大树吧!

(幼儿互换角色,合作游戏。)三、结束活动师:木头锯好了,小木匠们出了许多汗,一起来洗个澡吧!

(教师高举纱巾并抖动,以表示莲蓬头,幼儿自然聚集到教师身边。)师:拿好你的洗澡海绵球,一起来搓搓搓……(幼儿将手中纱巾团成团变成小浴球,和教师一同随音乐表现洗澡情景,在“咿呀咿呀呦”乐句处有节奏地搓洗身体的各个部位。)反思:

1.挖掘音乐元素音乐的审美感受力是需要通过对音乐元素的感知、理解来获得的。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是这首乐曲中一个非常鲜明的音乐元素,于是所有活动环节就围绕这最具感染力的乐句而展开。首先,我通过引导幼儿充分地倾听,让幼儿主动地寻找乐句、听辨乐句。接着,我通过演示图谱,将动态的音乐转变成静态的画面,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乐曲的结构,发现乐句出现的规律。最后,我引导幼儿通过各种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进一步表现固定乐句和音乐节奏。

2.引起情感共鸣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是在体验音乐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表达和示范自己的音乐感受的能力。在呈现作品的过程中,我努力通过生动的演绎来展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将幼儿带入充满感染力的音乐氛围中。其中包括饶有兴趣的倾听、清晰准确的哼唱、情绪饱满的示范、生动形象的表现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和接受。

3.营造情境氛围音乐审美体验的获得是与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的,需要幼儿在一定的情境氛围中去联想、迁移。因此在活动中,我力求体现游戏性、情境性和趣味性。一块小小的纱巾充当了“锯子”“毛巾”“沐浴球”等,将幼儿带入不断变化的游戏情境“锯木头”“擦汗”“洗澡”中,使得小班幼儿能饶有兴致地反复感受、体验,借助想象进入表现的情境,发展音乐感受力。同时,两种不同的纱巾用法又巧妙地将幼儿分成了“大树”和“小木匠”两种角色,为幼儿顺利地进行分组合作游戏提供了帮助,并体现了一物多用、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 

小班音乐活动:咿呀咿呀哟2016-07-16 14:45 | #2楼

1、初步感受乐曲。

师:“刚才,你们跟小动物打了招呼,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小动物也很有礼貌哦!它们唱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来欢迎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欣赏音乐)

师:在这首歌里面你听到了什么?

幼:咿呀咿呀哟。

2、挥手游戏。

师:“你们知道吗?这个咿呀咿呀哟可调皮了,有时很快和我们出来玩游戏,有时藏很久才出来,那我们注意听一听,当它出来的时候就挥挥你的小手,看谁的耳朵最灵。”(播放音乐)

(师幼一同再次欣赏音乐,教师把手放在耳边以示专注倾听。当“咿呀咿呀呦”乐句出现时,教师用欣喜的表情和幼儿挥手互动,或用困惑的表情引导幼儿注意并不是每一乐句都会出现“咿呀咿呀呦”的)

3、肢体创造。

“小手和咿呀咿呀哟玩游戏了,那我们的身体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和它玩游戏呢?”(如头、肩、屁股等部位。先请个别幼儿做,再集体随音乐模仿)

师:“刚才我们和咿呀咿呀哟玩了游戏?那现在我们该帮小动物们盖房子了,小朋友们想一想,盖房子之前我们要做什么呢?

幼:锯木头,扛木头。。。(播放音乐,幼儿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三:结束部分

木头扛过去了,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去帮小动物们盖房子吧!

中班音乐《咿呀咿呀哟》2016-07-16 14:14 | #3楼

设计意图:

美好的音乐与幼儿纯真的心灵是相通的,是可以促进幼儿发展的。这是由一首有趣的外国儿童歌曲《老麦克唐纳有块地》改编的奥尔夫音乐,旋律欢快活泼,节奏鲜明,“咿呀咿呀哟”乐句反复出现,非常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欣赏需要。其中二、四两个乐句的重复,让幼儿的印象深刻。利用这点,设计了这节律动,把活动的重点放在学习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基本节奏基本节奏x  x  x  x   x  -  | 。

新《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活动设计上,教师力求让幼儿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充分辨识固定乐句,充分感受音乐节奏,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音乐活动设置真实情境,提升幼儿的兴趣,充分利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从而体现“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另外结合卡-通的农场场景,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很好的游戏情境。

活动目标:

1. 辨识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哟”,并运用肢体动作准确的表现基本节奏。

2.尝试学习根据歌曲的旋律用动物的叫声来进行编唱。

3.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特点,体验音乐律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电子白板音乐课件《咿呀咿呀呦》

2. 仙女棒1个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节奏x  x  x  x   x  -  | 

难点: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1. 播放课件第一个画面,创设农场情景,用律动导入教学内容。

教师:“老麦克唐纳叔叔有一个农场,他邀请我们一起去他的农场玩,请你们仔细的听,有哪些小动物和我们打招呼了”。

播放课件的第二个画面,播放《咿呀咿呀哟》音乐

2. 教师与幼儿一起随音乐入场,听到“咿呀咿呀呦”时,扭动肢体不同的部位,幼儿也可以一边做动作,一边唱。

二、教学活动

1. 教师:“那你们刚才听到了哪些小动物的叫声了?”

教师:“请你们把它找出来吧”

教师引导幼儿用魔术棒点画面中的蘑菇、大树等图片,使用课件中的橡皮擦的功能,变出小动物。

2. 教师:“刚才你们听到小动物都唱了一句什么相同的歌词了?”

3. 教师一边唱“咿呀咿呀哟”,一边使用幕布功能,逐一出现长短不一的铅笔图片,让幼儿感知学习基本节奏

x  x  x  x   x  -  | ,

咿 呀 咿 呀 呦

教师说再次拖动彩色铅笔,唱“咿呀咿呀哟”,问“哪一个字的声音长?”

三、幼儿仿唱编唱活动

模仿十种动物的叫声(或自己编歌词),学习小动物是怎样来唱歌的。

通过各种动物的叫声练习基本节奏: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喵喵   喵喵   喵喵 喵, 咿呀   咿呀 呦

我 是 一 只 小 花 猫,  咿呀   咿呀 呦

我 是 一 只 小 花 狗,  咿呀 咿呀 呦

四、通过律动游戏,感应特定节奏。

教师:“小动物们请我们一起参加舞会呢。”

五、通过律动游戏,打击“咿呀咿呀哟”的节奏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以故事的形式贯穿,层次清楚,活动环节一环扣一环。活动开始时,运用故事的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这种氛围中幼儿很快的进入角色,积极性非常的高。并结合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演示鲜明的图卡教具、小动物跳舞的情景来学习歌曲和律动。幼儿情绪高涨,在不自觉中就已经学会了基本的节奏律动。在活动中,幼儿模仿了各种小动物的声音和动作,进一步通过肢体动作来学习歌曲,感受音乐,也给幼儿充分的表现机会,体现了以幼儿为活动主体的目的。在活动中,有的幼儿特别重视演唱,而忽略了肢体的表现,对此情形,应多加引导,小动物们跳的多高兴啊,它们最喜欢怎么跳?灵活的把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肢体动作上来。

小班音乐《咿呀咿呀咿》教案2016-07-16 17:25 | #4楼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

2.尝试辨别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 活动准备:

1.彩色纱巾,音乐

2.事先在白纸上画好图谱,水彩笔一支。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乐曲

(教师和幼儿在脖子上系一条纱巾听音乐进活动室)。

1.听音乐,寻找其中反复出现的乐句。

(1)提要求听音乐。

音乐中有一句特别有趣的歌词,看看谁能找出来

(2)重复记忆

听到“咿呀咿呀呦”的时候挥挥手

2.根据图谱寻找固定的乐句出现的规律。

“咿呀咿呀呦”是很调皮的,她不是一直都出来的,有时候要等等才会出来。 (出示图谱,教师随音乐用笔沿波浪线描画,在乐句“咿呀咿呀呦”出现时,用明显的摆动动作画出锯齿线,以突出乐句和音乐节奏)。

3.用身体动作表现固定乐句。(四小节)

出现“咿呀咿呀呦”时带领幼儿扭动身体

(二)表现固定乐句的节奏。

故事串联情节

(1)小木匠锯木头

分组表演大树和木匠,只有听到“咿呀咿呀呦”的时候才能够锯木头哦。

(2)小扇子扇扇风、擦擦汗

随音乐扇扇风,听到“咿呀咿呀呦”的时候擦擦汗

(三)结束游戏

洗澡浴球擦身体

师幼将手中纱巾团成小浴球,随音乐表现洗澡情景,在“咿呀咿呀呦”乐句处有节奏地搓洗身体的各个部位。

师:小朋友,拿好小木头,一起去给动物们造房子吧。(退场)

咿呀咿呀呦教案2016-07-16 13:22 | #5楼

设计意图:

美好的音乐与幼儿纯真的心灵是相通的,是可以促进幼儿发展的。这首乐曲改编自《王老先生有块地》,旋律欢快活泼,节奏鲜明,“咿呀咿呀哟”乐句反复出现,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欣赏需要。新《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活动设计上,教师力求让幼儿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充分辨识固定乐句,充分感受音乐节奏,并借助种子发芽、浇水等游戏情境帮助幼儿反复体验、感受音乐的性质,从而体现“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另外结合目前时令季节春天,一个春天森林的场景,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很好的游戏情境,影射出让幼儿在视觉上能感受春天特有的自然美丽景象。

游戏情境的营造和幼儿想象能力的激发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教师借助一小块彩色纱巾巧妙地帮助幼儿搭建起想象与表现的平台,丰富了幼儿表达、表现的手段。 活动目标:

1、尝试辨识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哟”,并运用肢体动作进行表现。(重难点)

2、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特点,体验音乐游戏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春天来了,种子会发芽,给种子浇水。

2、物质准备:彩色纱巾、动物图片、音乐、ppt

3、环境准备:布置“森林”场景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角色引入,并随音乐《春天》进场

师:(播放 ppt)春天来了,桃花、梨花开了,河边的柳树也发芽了,小动物们邀请我们一起去森林里春游呢,让我们唱着响亮的歌出发咯。

2、和小动物打招呼,初步感知固定句式的节奏。

师:“好了,终于来到大森林了!哇,春天的森林空气好新鲜啊,闻起来好香好舒服!看看春天的大森林里有什么呢?有花、有草....(让幼儿感受到春天美丽的景象)

师:森林里还有谁呢?这是谁?它怎么叫?(教师根据特定句式的节奏模仿动物的叫声)还有这是谁?(让孩子们自己模仿)

(前面两个动物是让孩子们模仿老师来感知节奏的,最后一个动物让孩子们自己来表达,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二、基本部分

(一)用肢体动作感应特定节奏

1、初步感受乐曲。

师:“刚才,你们跟小动物打了招呼,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小动物也很有礼貌哦!它们唱了一句很好听的歌来欢迎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欣赏音乐)

2、挥手游戏。

师:“你们知道吗?这个咿呀咿呀哟可调皮了,有时很快和我们出来玩游戏,有时藏很久才出来,那我们注意听一听,当它出来的时候就挥挥你的小手,看谁的耳朵最灵。”(播放音乐)

(师幼一同再次欣赏音乐,教师把手放在耳边以示专注倾听。当“咿呀咿呀呦”乐句出现时,

教师用欣喜的表情和幼儿挥手互动,或用困惑的表情引导幼儿注意并不是每一乐句都会出现“咿呀咿呀呦”的)

3、肢体创造。

“小手和咿呀咿呀哟玩游戏了,那我们的身体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和它玩游戏呢?”(如头、肩、屁股等部位。先请个别幼儿做,再集体随音乐模仿)

(三)情景游戏来表现固定乐句的节奏。

1、创设游戏情境:(播放ppt)春天到了,有很多种子都在慢慢地发芽呢。小朋友们,让我们来当一粒种子,教师让幼儿自主表述你想当什么种子。(每人准备一条丝巾,把丝巾卷起来握在手心,双手紧握蹲下扮种子)我们是泥土里的一粒种子,吸收着土里的营养和水分,慢慢地从土里钻出来了,享受着春天里太阳的温暖,慢慢的发芽长大了(双手做小花状) (通过播放抒情的音乐情境,让孩子们跟着老师共同扮演不同的种子慢慢地发芽,从而让幼儿感受到种子发芽的情趣。)

师:小种子喜欢听好听的歌,它是在什么时候发芽长大的?(注意要听到“咿呀咿呀哟”时种子才会发芽)

2.浇水游戏

师:森林里的花、草、蘑菇、大树它们想变得更大更高,我们也来给它们浇水吧!(引导幼儿把丝巾当水壶,示范游戏后,提醒幼儿注意听到咿呀咿呀哟时才能给它浇水)刚刚那首歌里藏了很多的小动物,我们来当成小动物,来给它们浇水,好吗?(小动物的参与,使得游戏更富有童趣,更提高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性)

三、结束部分

师:今天真开心,我们到森林里玩了,还帮森林的朋友浇水了。我们唱着歌再去外面找找还有什么植物需要我们帮它浇水。

【幼儿园教案咿呀咿哟喂】相关文章:

《咿呀咿呀哟》教案03-05

《咿呀咿呀哟》教案04-25

《咿呀咿呀哟》教案11篇03-05

小班音乐活动咿呀咿呀哟教案3篇04-18

《喂娃娃》小班教案02-13

喂毛毛虫教案03-19

《喂小动物》教案02-08

小班主题喂娃娃教案03-27

家长给孩子喂中药的技巧05-03

过渡阶段宝宝喂哺小常识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