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文明礼仪>生活小常识>《春节饮食健康小常识

春节饮食健康小常识

时间:2022-05-06 17:22:02 生活小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春节饮食健康小常识

新春来临之际,朋友们在品尝美味一饱口福的同时,还要注意主食的摄入,尤其要做到"三化",即简单化、定量化和杂粮化。

春节饮食健康小常识

简单化

所谓主食,主要是指粮食,包括米面杂粮豆类薯类等。然而在节日里,人们常常把主食范围扩大了,将饭后的点心如春卷奶黄包蛋黄酥奶油蛋糕烧卖油条等都被当成了主食对待。事实上,这类食物脂肪热量等含量较高,多吃对健康无益,还会导致体重增加。节日饮食中,菜肴已经非常丰盛,蛋白质不会缺乏,质量也不差,此时最需要的是以淀粉为主的米面食品,而非各种制作精细营养丰富的点心。此外,节日期间人们还喜欢吃各种各样的零食,一些人甚至将零食当成了主食,无疑是本末倒置。一般来说,在就餐前2-3小时就不要随意吃零食,以免影响正常的食欲。

定量化

春节餐桌上的菜肴丰盛,每样吃几口就饱了,往往再也吃不下主食。主食摄入量不足,副食特别是荤菜吃得太多,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也相应增多,容易引起肥胖及并发症。因此,应避免无限量地吃菜,将一部分胃口留给主食,健康成人每天吃的主食至少要在300克以上。很多人习惯用蔬菜或水果代替主食,这也是不科学的。因为水果和蔬菜主要是提供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其糖类含量并不高。

杂粮化

讲营养就要吃粗粮。稻米在碾白加工过程中,米糠被全部丢弃,反复碾扎后,就只剩下淀粉及少量的蛋白质。米糠包括果皮种皮糊粉层米胚芽等,包含了稻米64%的营养素。白面是人们获得维生素B1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最方便最重要的来源,如果因为精加工而损失了营养素,则需要通过其他食物来补偿。燕麦大麦荞麦粟米玉米高粱米等杂粮中,都含有白米白面中所缺乏的营养素,并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对节日里的饮食能起到很好的补充和调剂。

喝酒别忘多吃饭

“感情深一口焖,感情浅舔一舔”,在亲朋相聚气氛融洽的餐桌上,常常会遇到盛情难却的劝酒。如何做到不伤害身体又能尽兴而欢,建议您喝酒时别忘多吃饭。

人们在饮酒尤其是大量饮酒时,常常会产生饱涨感,所以喝完酒后就不想再吃饭了,其实这是非常有害的。科学研究发现,在喝酒的同时多吃饭,补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减少乙醇性脂肪肝的发生。在正常情况下,饮入的酒经过胃肠道吸收后,在肝脏中经乙醇脱氢酶的作用转变为乙醛,而后生成乙酸,最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除体外。

在大量饮酒时,体内的乙醛来不及转化为乙酸,会生成大量的超氧阳离子自由基,导致人体内氧化和抗氧化平衡的失调。此时如果还能够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微量元素哂等重要的抗氧化剂,可减少酒精对人体的伤害。

此外,喝酒的时间也最好放在晚上。因为人体肝脏中乙醇脱氢酶的活性有时间规律,中午时活性降低,晚上活性增加。因此,中午时喝酒乙醇不容易被代谢排掉,此时喝酒比晚上容易醉,对身体的伤害也较大。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早上空腹饮酒极容易造成胃黏膜的损害,应尽量避免。

春节安全小常识

为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在这里提醒一下大家注意春节期间的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

一、防电

第一,不要让孩子随意乱接电线,避免灾害发生;

第二,检查家用电器是否漏电、是否老化、是否会对老人和小孩直接构成威胁;

第三,教育孩子不要在变压器附近、高压电线下玩耍。 第四,对于取暖器材做到人离电断。

二、防火

1.要防山火,不要在近山的地方玩火,发现火情要立即报告,及时扑灭.

2.要防止住宅火灾,不要卧在床上吸烟,离家外出时要关闭煤气、拉掉不必要的电源,对易燃物品要妥善处理好;

3.要注意熏制辣制品,注意火候。

4.要在发生意外时懂得如何自救或求救。

三、防盗

春节大家都会出门拜个年,准备外出的要做足安全措施,要关锁好门窗;有必要的话托自己熟悉、信任的人帮助看管。

四、防爆炸

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请大家要注意安全,不要在禁燃区燃放,防止伤害自己、伤害他人及其他事故发生。

五、注意饮食安全

大鱼大肉要适量,不吃过期变质的食品,亲朋好友团聚不要奢侈浪费,保持节俭的生活习惯。

六、防交通事故

春节期间外出的人比较多,要注意交通安全,要按交通规则走好自己的路。横穿公路先看两边200米以内是否来车。酒后千万不要驾车,记着你手中紧握的不是方向盘而是你和你家人的幸福。

发现或发生不良情况要及时报警,治安管理是动态的,发生了事情不必大惊小怪,要沉着冷静,争取更多人的配合。

春节健康饮食小常识2016-07-08 20:24 | #2楼

【导读】健康人体必须保持微碱性状态,以PH值在7.3左右为宜。如果人体血液呈酸性,血黏度和胆固醇都比较高,人就容易疲劳,同时人体的抵抗力也会下降。

1、碱搭酸

健康人体必须保持微碱性状态,以PH值在7.3左右为宜。如果人体血液呈酸性,血黏度和胆固醇都比较高,人就容易疲劳,同时人体的抵抗力也会下降。而荤菜几乎都是酸性食品(奶类、血品例外),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节日饮食切莫餐餐都只吃大鱼大肉,要有碱性食物搭配着吃,以求人体的酸碱平衡。含碱量最高的要数海带,其次是青菜、莴笋、生菜、芹菜、香菇、胡萝卜、萝卜等等。

2、钾排钠

我国居民的食盐摄入量原本就偏高,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量的2倍以上。节日期间副食吃多了,食盐的摄入量更多,然后血液中的钠含量就会更高,这不利于人体保持正常的血压。而钾是钠的克星,它能排出人体内多余的钠。含钾较丰富的蔬菜有紫菜、海带、香菇、芦笋、豌豆苗、莴笋、芹菜等等。

3、“多渣”掺“少渣”

荤菜不含膳食纤维,而畜禽水产等也都是精细的“少渣食品”,吃多了会造成便秘,粪便等毒废物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过长,会增加肠黏膜对毒素的吸收,这样就容易诱发结肠癌。而粗纤维食物则属于“多渣食品”,多吃这类食物能消除“少渣食品”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含粗纤维较多的食物主要有小米、玉米、麦片、花生、水果、卷心菜、萝卜等等。

春节即将来临,亲朋好友相聚,难免要吃一些大鱼大肉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不少人每逢佳节就会患肠胃消化不良症。因此,在节日期间,无论外出吃饭还是在家里聚餐都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既要吃得好,还要符合人体健康的需要,这样才能过一个快乐又健康的春节。

春节饮食健康小常识2016-07-08 13:28 | #3楼

新春来临之际,朋友们在品尝美味一饱口福的同时,还要注意主食的摄入,尤其要做到"三化",即简单化、定量化和杂粮化。

简单化

所谓主食,主要是指粮食,包括米面杂粮豆类薯类等。然而在节日里,人们常常把主食范围扩大了,将饭后的点心如春卷奶黄包蛋黄酥奶油蛋糕烧卖油条等都被当成了主食对待。事实上,这类食物脂肪热量等含量较高,多吃对健康无益,还会导致体重增加。节日饮食中,菜肴已经非常丰盛,蛋白质不会缺乏,质量也不差,此时最需要的是以淀粉为主的米面食品,而非各种制作精细营养丰富的点心。此外,节日期间人们还喜欢吃各种各样的零食,一些人甚至将零食当成了主食,无疑是本末倒置。一般来说,在就餐前2-3小时就不要随意吃零食,以免影响正常的食欲。

定量化

春节餐桌上的菜肴丰盛,每样吃几口就饱了,往往再也吃不下主食。主食摄入量不足,副食特别是荤菜吃得太多,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也相应增多,容易引起肥胖及并发症。因此,应避免无限量地吃菜,将一部分胃口留给主食,健康成人每天吃的主食至少要在300克以上。很多人习惯用蔬菜或水果代替主食,这也是不科学的。因为

水果和蔬菜主要是提供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其糖类含量并不高。

杂粮化

讲营养就要吃粗粮。稻米在碾白加工过程中,米糠被全部丢弃,反复碾扎后,就只剩下淀粉及少量的蛋白质。米糠包括果皮种皮糊粉层米胚芽等,包含了稻米64%的营养素。白面是人们获得维生素B1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最方便最重要的来源,如果因为精加工而损失了营养素,则需要通过其他食物来补偿。燕麦大麦荞麦粟米玉米高粱米等杂粮中,都含有白米白面中所缺乏的营养素,并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对节日里的饮食能起到很好的补充和调剂。

喝酒别忘多吃饭

“感情深一口焖,感情浅舔一舔”,在亲朋相聚气氛融洽的餐桌上,常常会遇到盛情难却的劝酒。如何做到不伤害身体又能尽兴而欢,建议您喝酒时别忘多吃饭。

人们在饮酒尤其是大量饮酒时,常常会产生饱涨感,所以喝完酒后就不想再吃饭了,其实这是非常有害的。科学研究发现,在喝酒的同时多吃饭,补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减少乙醇性脂肪肝的发生。在正常情况下,饮入的酒经过胃肠道吸收后,在肝脏中经乙醇脱氢酶的作用转变为乙醛,而后生成乙酸,最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除体外。在大量饮酒时,体内的乙醛来不及转化为乙酸,会生成大量的超

氧阳离子自由基,导致人体内氧化和抗氧化平衡的失调。此时如果还能够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微量元素哂等重要的抗氧化剂,可减少酒精对人体的伤害。

此外,喝酒的时间也最好放在晚上。因为人体肝脏中乙醇脱氢酶的活性有时间规律,中午时活性降低,晚上活性增加。因此,中午时喝酒乙醇不容易被代谢排掉,此时喝酒比晚上容易醉,对身体的伤害也较大。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早上空腹饮酒极容易造成胃黏膜的损害,应尽量避免。

春节饮食健康小贴士2016-07-08 8:21 | #4楼

我国的传统佳节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随之而来的长假也给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探亲访友、亲朋聚会的好时机。然而在觥筹交错、其乐融融中,不要忽略了“健康过年”,除了饮食上要注意节制和洁净外,有食物过敏史的人们吃饭时也一定要特别小心,而爱好杯中物的朋友们更要记得莫要贪杯。加之 寒冬来临,气温低下,日短夜长,人体活动相对减少,食欲增加。在我们用饮食增加热量抵御寒冷之余,也不要仅仅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忽视了对身体的调理和保养。

由于年节期间饮食失常,既没有做到定时餐饮,也不能做到适可而止,而且食物的组成也相当不合理,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被人们称为所谓的“年节病”,给欢乐祥和的年节气氛添上了不协调的音符。

警示一; 食物过敏

病例:新年里,王清和朋友们在大家聚餐时,突然感觉上不来气,话也说不清,脸被憋得通红。朋友们立即将他送到医院,经医生检查才知道他是发生了食物过敏。在身体恢复后,大家才知道他对海鲜过敏,虽然在吃饭时他尽量避免吃海鲜,但没想到还是发生了过敏反应。 警示二 :酒精中毒

酒精对人的黏膜和腺体分泌有刺激作用,会引起食管炎、胃炎、胰腺炎等,此外众所周知的是酒精还会造成肝损害。另外,长期大量饮酒后还会出现神经系统病变,如酒精中毒性遗忘症、酒精中毒性幻觉症(幻听,常失眠)、震颤谵妄(幻视为主,情绪变化莫测,也可出现自伤、伤人行为,同时有手、舌震颤)、酒精中毒性痴呆等。

警示三:荤食过多,素食较少

春节是中国人最大的团聚假日,互相宴请是传统的礼节。但是,如今宴请的菜肴都以鸡、鸭、鱼、肉、虾、蟹等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为主,而吃的粮食、蔬菜常较少,加上频频举杯饮酒,或不注意食品卫生,常常会吃出令人不愉快的结果。通常的比例是七八个

荤菜配两三个素菜。特别是在一些北方地区,按照传统,蔬菜难得登上年夜饭的席面。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是膳食纤维严重不足,而脂肪、蛋白质则严重超标。

警示四:暴饮暴食,肠胃超负

年节总是最热闹的时候,游子归来,几代团聚,难免会你夹一筷,我添一勺,再加上菜肴丰盛,味道香美,想要控制到八成饱都难。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速度较慢,连接吃上几餐之后,难免会让肠胃超负荷运转。

警示五:特殊人群不可麻痹

在欢庆佳节时,应特别注意一些特殊人群的饮食安全。老人的饮食应多留意。由于他们的咀嚼及消化能力较弱,如果吃得不舒服,就可能患病,因此应选择较软或已切碎的食物,以帮助进食及消化。另外,节日食品丰富,孩子们饮食会无节制,尤其是吃很多小零食,而许多儿童的零食中会添加非食品级的色素、香味剂、防腐剂、保脆剂、发色剂、护色剂等,这些都是不安全的因素。病人的免疫力、抵抗力低下,对食物的选择更为挑剔,正常人食用可能没有问题的食物,而病人吃起来也许就会出问题。

为了您和您全家能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淄博万杰肿瘤医院的医生建议大家能注意饮食卫生、要细嚼慢咽、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只吃荤菜,要少吃油腻的食品,少饮酒,不要忘了应同时多吃些蔬菜和适量的粮食,让吃进去的营养达到相对平衡,其代谢产物达到酸碱平衡,防止出现高血脂、体重骤增及癌症等其他不良后果。

【春节饮食健康小常识】相关文章:

饮食健康小常识07-22

饮食与健康小常识05-06

健康饮食小常识03-26

饮食健康小常识03-15

秋季饮食健康小常识_秋季饮食健康的禁忌03-26

儿童饮食健康小常识_儿童的饮食健康知识03-28

健康饮食生活小常识05-06

生活小常识健康饮食05-06

夏季饮食健康小常识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