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船舶移泊作业指导书
1.过程要求:移泊作业是指船舶从坞门到安全平稳地系靠到泊位或从甲码头移至乙码头等作业过程。
2必备条件:为了保证船泊工作安全顺利地完成,管理人员应注意给具体工作的有关船舶创造有利于安全航行的条件。
2.1下达任务明确:对码头的系解缆、船方及相邻船舶协调工作布置及时。
2.2工作船必须调于适航状态、主机、副机、舵机、锚机保证正常运转、要求航行设备、信号及通讯系统完善可靠。 3注意事项;管理和操作人员应充分考虑水上作业工作特点及周围环境;风、流、水压对船舶工作的影响,在布置工作的同时,要求航行设备、信号及通讯系统完善可靠。
3.1船舶尺度,要求工作人员对出出坞船舶尺度﹙船舶型宽型深排水量吃水及首尾值等情况﹚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临时带缆桩的牢度及位置要按规定要求达标。
4 工作船的操作要求;
4.1工作船接到生产任务及要求后,应向管理人员复述一遍。 确无误、得到认可后、才能进入实际备航工作。
4.2船长组织全船人员传达和布置生产任务及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做到人人心中有数,随时默切配合。
4.3当班驾驶员应集中思想、谨慎驾驶、保持正规了望、使用安全速度。
4.4船舶出坞时,要保持和坞上指挥人员的联系,待船舶完全出坞方能拖带。
4.5做好驾驶部的协助工作,船头派人了头,船尾有人望艄,锚机有人在岗,通讯航行设备有人监听和操作。随时将周围环境和船舶动态汇报驾驶台当班驾驶员,有全方位的安全信息。
4.6水上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水上安全条例。以及本单位对水上工作提出补充规定。
4.7统一指挥。加强驾驶轮机两大部门协调,及其他协助船工作的协调。做到紧张有序,以保证大型船舶移后的安全。
4.8操作过程中,如有意外及异常情况,当机立断,立即采取抛锚等应急措施。
4.9每天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作好大风等特殊天气前的安全准备工作。
船舶进出坞移泊作业指导书 09
1、 目的
本规程阐述了本公司船舶产品出坞、移泊操作的有关作业要求,旨在确保船舶安全、按期出坞。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船舶产品出坞、移泊作业过程。
3、 职责
3.1 船舶工程部负责编制下水工艺文件、下水计划。
3.2 船研所负责压载方案的确定。
3.3 保障部(设备管理科)负责出坞设备的安装及运行保障。
3.4 船舶工程部负责下水过程的指挥。
3.5 运输工区负责龙骨墩及边墩的全面加密。
3.6 总调室负责港作船舶的组织。
3.7 检验科负责确认船舶具备下水的质量条件。
3.8 安全管理科负责出坞和移泊的安全措施和现场监控。
4、 实施
4.1根据下水计划,在下水前十五天,居装工区居锯好木垫,运输工区开始替墩,龙骨墩及边墩已全部加密,所有高于1.2m的坞墩撤除,油漆修补得到认可,在下水前五天全部结束。
4.2在下水前二天,由设备管理科负责对各卷扬机、控制设备全面检查,并配备专职人员操作、试车。
4.3 设备管理科负责对船舱进行注水压载,并控制左右平衡,于下水前12小时注水完毕。
4.4 出坞前应经检验科确认已经完工且交验合格的主要工程项目。
4.4.1 水线以下工程
a. 海底阀箱内部安装完善,油漆已经认可,海底门紧固螺栓已加保险措施。进水阀透气、清洗阀均已关闭,所有舷外排出口均已经认可,阀件已关闭。
b. 计程仪、测深仪探头安装、焊接已经认可。
c. 所有船底放水塞均已安装好并经密性认可。
d. 防腐锌块及外加电流已经安装认可。
e. 轴、浆、舵安装结束,测量记录已经船检及船东认可,轴壳护罩及舵叶可拆板已装焊,尾管内已经压油检查认可。
f. 轴、舵已经过严格固定,并经过可靠性检查确认。
g. 水线以下涂装已经船东及油漆服务商认可。
h. 船体x光探伤结束,探伤报告已经船检认可。
4.4.2 水线以上工程
a. 舵机已完成定位安装,舵叶零位已在舵机舱做好标记,并与船检、船东进行了共同确认。
b. 锚机已完成定位安装并经过固定确认。
c. 锚链、锚已经装船并经确认,锚与锚台相对贴合,并经船检、船东确认,链末端和甲板段已经严格锁定。
d. 所有缆桩、导缆孔、导缆滚轮已装焊完毕并经认可。
e. 船体上层建筑及规定应完成的大型舾装件装焊矫正已经完工。
f. 上甲板、首楼甲板、艉楼甲板、罗经甲板及艉楼外梯道栏杆安装结束,通道畅通。 g. 规定撤离该船的设备已经撤离。
h. 上层建筑外围壁大接缝区域涂装工作已按规定完成。
4.5 出坞前船舶系缆、防撞设施。
4.5.1 深坞南侧防撞区防撞设施:在深坞两侧防撞区挂防撞轮胎,间距4m,高度为深坞坞底以上2.5m至3.0m。
4.5.2 在东西坞墩内侧分别水平悬挂护舷靠把各两只,高度距顶面1.0m位置。
4.5.3 出坞船舶的定位缆、移位缆按下水工艺要求系缆完毕。
4.5.4 所有缆绳的系法、船上缆桩端均为弃缆端,岸上为收放缆端,且在确认系缆可靠后将端头用小麻绳抽结固定好,经检查合符要求。
4.6 挂拖与码头停泊准备
4.6.1 首尾楼甲板及中部导缆孔位置应设置好码头用缆。缆绳应于下水前一天全部装船,盘放到位,首尾最少应各设置一套撇缆绳。
4.6.2 在下水前二小时拖轮到位并配备系缆水手。
4.7 在下水前六小时,大坞进水,坞门排水(详见坞门排水计划时间表)。
4.8 坞门移位,拖离坞口。
4.9 在下水前半小时,举行下水仪式,剪彩,敲香槟,宣布开始出坞。
4.10 出坞开始,由船上统一指挥,起动卷扬机,两侧尾部同时紧缆,两侧首部同时缓慢放松方法,控制船位于坞中心线上。
4.11 当船舶到达工艺规定挂拖位置,停止卷扬机拖带,由主拖轮队队长指挥、调整拖轮方向。调配辅助拖轮位置,检查缆绳终端弃缆准备情况是否完毕,确认船坞内方向调整是否合理。
4.12 副拖轮,由船长总指挥准备随时靠近出坞船,调整航向。
4.13 由船队队长统一指挥,船上端弃缆,起拖,直至船首完全离开码头外侧线。
4.14 由船长指挥编队,停靠码头。
4.15 坞门复位,由公司1号、3号港作船配合将坞门顶推至坞内系缆固定。
5、 记录
船舶工程部、检验科、船研所、保障部(设备管理科)在出坞、移泊过程中产生的记录分别进行整理、归卷,记录的控制按《记录控制程序》(ncs-qp-4.2-04)规定执行。
6、 发放
本程序发放范围:公司经理层、管理者代表、船研所、船舶工程部及所属各部门、保障部、质量管理科、检验科、安全管理科、设备管理科、内审员。
7、 附录
船舶靠泊作业指导书
一、岗位要求
1、年龄满18周岁,初中(含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无妨碍从事水上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2、船舶驾驶员参加过航运交通部门培训,并取得船舶驾驶《内河船舶适任证书》;
3、船舶轮机员参加过航运交通部门培训,并取得船舶轮机《内河船舶适任证书》;
4、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者;
5、熟悉本岗位hse作业指导书。
一、 靠泊作业操作规程
1. 靠泊前的准备工作
1.1 准备好靠泊时用的锚,检查锚、锚链有无裂纹;
1.2 检查锚机、绞关是否完好,并对其进行试转;
1.3 准备好系缆、靠球;
1.4 检查船体侧面的防护垫是否脱落。
2. 靠泊操作
2.1 滑行驶靠码头
主要适用于水流正常、风力较小、码头正下方水域宽敞的码头,如图2.1:
图2.1
2.1.1 根据流速大小及本船冲程、倒车制动能力,在驶抵码头前适当距离减速、停车;
2.1.2 以适当的角度(宜小)向码头游移驶进;
2.1.3
当船首接近趸船下角外方,逐渐用舵调顺船身,沿码头外缘以微弱速度继
续游移驶进;
2.1.4 当船首快要到达预定位臵,而速度尚未消失时,可用倒车制动并及时送出
倒缆,带上首尾缆,用车舵配合收紧各缆。
2.2 平移驶靠码头
主要适用于水流比较急、泊位上下已靠泊其他船舶或有障碍物时采用。如图2.2所示,采用边转舵、边稳舵、边顺身的操作方法:
图2.2
2.2.1 船靠惯性游移驶至1位臵,控制船舶近于静止,操舵河心,顺身达2位;
2.2.2 向码头用舵(舵角宜小)并略开数转顺车,既增加舵效又提住船身不随流
下移,渐达3位;
2.2.3 再向河心扬舵顺身,达4位,必要时如此反复操作几次,使船向码头平移,靠上码头,带好系缆。 2.3 抛锚驶靠码头
主要适用于吹拢风、困挡水、水流急、趸船小的情况下采用,如图2.3所示,除用车舵外,还可用锚的拉力来控制船位。
图2.3
2.3.1 船靠惯性,以适当的横距,一般在趸船中上方的1位,抛下外舷首锚,松链;
2.3.2 如船首转进过快如2位,可刹住锚链;若船尾迫向趸船,必须用车舵拉住;
2.3.3 再视实际情况松链,并适当用车舵配合,使船接近平行地贴拢趸船如3位,
即可徐徐靠上码头。
2.4 大角度驶靠码头
下,如图所示:
图2.4
2.4.1 掌握本船的惯性和速度,在1位时以较大的角度对准趸船中部或趸船头部,驶达2位;
2.4.2 用舵控制船首使之处于能随时外扬的态势,以免抬不起头而撞趸船;
2.4.3 接近趸船,抓紧时机,以适当的横距(比游移时大),和适宜的角度操外舵,使船舶急速回转达3位;
2.4.4 注意倒车、船靠回转时的偏移、克服风的影响和向码头转进所留的横距等问题;
2.4.5 先带倒缆、用车舵配合,调整船位,系好各缆。
二、注意事项
1. 抛开锚或领水锚时,应与趸船取得联系,防止钩挂趸船锚链。
2. 在码头旁调顺船身时,两者横距不宜过小,不然有可能发生碰撞,若船舶横移速度过大时,应该及时用舵减小迎流角加以抑制,谨防碰撞。
3. 若发现船速太快,可开倒车制动,一般推进器水花到船中部时,船即开始后退。 4. 船舶在靠码头时,驾驶员切勿操之过急,应当慢中有稳,稳中有快,即所谓“宁可进三车,切忌倒一车”。
5. 横风强时,为防止风压,航速要求稍大。
6. 码头边的流速比航道中缓慢,由航道中航至码头边时,会发觉航速变化较大,
对此应有所估计。
7. 航速太大会撞击码头,航速太小不能保持舵效,不易控制船位,要求在保持舵效的基础上,航速慢些为好。
8. 控制船位是靠好码头的重要一环,一般来说,纵距一般为2-3倍船长的距离,主要视风、流的情况及冲程大小适当调整;横距视风、流、夹角的大小而定,在风、流影响不大的情况下,一般为1-2倍船宽;吹开风时,横距适量缩小;吃拢风时,改为3-5倍船宽。
9. 调整靠拢角度宜早,以防船舶进入泊位时形成逼向,而动车增加舵效调整角度,势必增加冲势而陷入被动。
10.顶急流时,重载船、吹拢风时,靠拢角度宜小;空载船、吹开风时,靠拢角度稍大;嵌档驶靠码头时,应在外面调顺船身。
11.有困档水的码头,在驶靠时应及早收船,调顺拉平。
12.靠码头应以顶风、顶流为主,风流不一致时,一般以顶流为主;在缓流区域风力影响大于流的影响的地方,则以顶风为主。
三、异常情况的判断及处臵要求
1. 在作业过程中,若发生船舶碰撞事故,应立即启动船舶碰撞应急程序。
2. 在作业过程中,若发生人员落水事故,应立即启动人员落水应急程序。
船舶焊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本指导书阐述了船舶部件预制、分段预制及船体合拢等过程的焊接作业控制要求,旨在使船舶焊接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保证焊接质量,以满足船东和船级社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船舶建造焊接过程。
3、 职责
3.1 船研所负责提供图纸、焊接规格表和焊接原则工艺等有关资料,对新材料(包括进口钢材)牵头进行工艺评定;
3.2 焊接试验室负责对新材料进行试验和评定和协助解决生产中焊接难题;
3.3 检验科负责对船体结构焊接质量进行控制和检验;
3.4 各相关部门负责做好本工序的自检、互检工作,确保焊接质量。
4、 实施
4.1 所有焊工都必须经专业岗位培训,按相应船级社规则进行考试,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
4.2 手工电弧焊
4.2.1 焊工施焊前应熟悉、掌握焊接规格表,了解焊接结构及材质,按工艺规范要求选择焊条型号和焊条规格。
4.2.2 根据工艺规范要求领用焊条,酸性焊条要求干燥,碱性焊条必须烘焙至350-400℃,保温2小时,领用时须用保温筒盛装,一次领用室内不得超过5小时、室外不得超过4小时,而且回收烘焙使用允许重复二次。
船舶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本指导书规定了船舶建造过程中电缆敷设的作业要求,以满足船东、船级社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船舶电缆敷设作业过程。
3、 职责
3.1 供应科根据船研所的技术文件,供货清单提供质量可靠的电缆产品。
3.2 质量管理科负责对所供船舶电缆产品进行检验,确认质量可靠,物证相符。
3.3 电装工区按船研所提供的准确图纸施工,施工项目自检合格报检验科专检。
3.4 检验科负责在专检合格后向船东、船检交验,同时必须及时将交验情况反馈,以便随时纠正。
4、 实施
4.1 主干电缆敷设前的准备
4.1.1 看图,熟悉图纸。
4.1.2 检查全船主干电缆托架、扁条、贯通件的烧焊是否符合要求,有遗漏、脱焊的应及时补齐,打磨毛刺、涂好防锈漆。
4.1.3 大束电缆弯曲处在弯曲弦度上临时焊接若干管子作支点便于电缆弯头定位。
4.1.4 准备好临时捆扎用的铁丝或废旧电缆的芯线。
4.1.5 在敷设线路较高的场所搭好跳板。
4.1.6 整个敷设线路要有足够度的照明。
4.2 主干电缆表册编制
4.2.1 编制主配电板和应急配电板引出的一次网络电缆表。
4.2.2 编制穿过一层甲板以上的电缆表。
4.2.3 编制穿过二个以上水密隔舱的电缆表。
4.2.4 编制同一层甲板,距离较远,长度较长的电缆表。
4.2.5 编制特殊规格或大截面电缆表。
4.3 主干电缆的确定
4.3.1 驾驶室→船艏
4.3.2 驾驶室→船艉
船舶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 修改号:0 页次:2/2
4.3.3 驾驶室→主副机仓
4.3.4 机仓→船艏
4.3.5 机仓→船艉
4.3.6 副机仓→主机仓
4.4 敷设顺序
4.4.1 按照不同区域:机械(由控制室开始)→居住区(由上甲板开始)→露天甲板→自上而下纵向贯穿电缆
4.4.2 按不同的线路:主干电缆→局部电缆
4.4.3 按照明电缆的不同种类:尺度长的、外径粗的→尺度短的、外径细的
4.4.4 按照不同装置:大型设备(主配电板、电力分电箱)→小型设备
4.5 主干电缆敷设注意点
4.5.1 在主干电缆经过的所有舱室,配备足够的人员,不要出现空缺。
4.5.2 必须按表册顺序进行穿线,不能任意颠倒,线头两端要做好标记。
4.5.3 粗电缆尽量放在紧固件(托架)的下层,电缆不超过三层。
4.5.4 对于较长电缆,可采用两头敷设方法,先有一个向穿线待停止记号达到指定位置时,把多余电缆在地上盘成“8”型取出端头再向另一方向敷设。
4.5.5 成束电缆穿过水密甲板、水密隔仓,在孔的前后两面都对电缆束保留一段直线部位,以便进行电缆密性工作。
4.5.6 穿管成束电缆,在管子内预先穿好引线,如铁丝或钢丝绳。
4.5.7 天桥电缆留有伸宿余量。
4.5.8 主干电缆敷设后,负责主干电缆的师傅及时检查两端长度,位置是否正确,有否拉错或漏拉现象,同时,应将两端电缆卷起挂在设备附近,以免损伤电缆。
5、 记录
作业过程的相关记录控制按《记录的控制程序》(NCS-QP-4.2-04)的规定执行
6、 发放
本文件发放至:公司经理层、管理者代表、船舶工程部、供应科、船研所、质量管理科、检验科、电装工区、内审员。
【船舶移泊作业指导书】相关文章: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03-07
北山移文原文及赏析03-25
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原文及赏析03-26
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原文,注释,赏析03-31
移家别湖上亭原文及赏析03-05
倒桩移库要领技巧分享03-15
船舶消防应急预案05-14
船舶毕业实习报告12-01
船舶防台风措施08-10
《枫桥夜泊》教案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