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预算决算安全管理制度
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降低行政成本,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中办发〔2011〕2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级党政机关及其所属行政单位的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适用本办法。
各级党政机关包括各级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等。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是指为了保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的配备更新和正常使用,对所安排的公务用车购置费用和运行费用实施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编制等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公务用车,是指党政机关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分为一般公务用车、领导干部用车、执法执勤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其他用车。
一般公务用车是指用于办理公务、机要通信等公务活动的机动车辆。
领导干部用车是指用于领导干部公务活动的机动车辆。
执法执勤用车是指用于办案、监察、稽查、税务征管等执法执勤公务的专用机动车辆。
特种专业技术用车是指加装特殊专业设备,用于通讯指挥、技术侦查、刑事勘查、抢险救灾、检验检疫、环境监测、救护、工程技术等的机动车辆。
其他用车是指上述四种用车之外的机动车辆,如大中型载客车辆、载货车辆等。
第五条党政机关配备更新公务用车应当严格执行中央有关文件规定的配备标准。
第六条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实行编制管理。车辆编制按照中央有关文件规定,根据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和工作需要等因素确定。
第二章公务用车配备更新计划
第七条各有关部门根据公务用车的配备更新标准、编制数量和现状,在编制部门预算之前,编制年度公务用车配备更新计划,作为财政部门安排公务用车预算的重要依据。
第八条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一般公务用车和部级干部用车配备更新计划,分别归口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全国人大会办公厅机关事务管理局、全国政协办公厅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四个管理局)负责编制。
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执法执勤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其他用车配备更新计划,由各部门负责编制。
第九条中央垂直管理部门所属单位的一般公务用车、执法执勤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其他用车配备更新计划,由各主管部门负责编制。
第十条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更新计划,由地方各有关部门负责编制。
第三章公务用车购置费用预算编制
第十一条公务用车购置费用包括公务用车购置价款、车辆购置税和其他相关支出。
第十二条对各有关部门编制的年度公务用车配备更新计划,财政部门应当
按照公务用车管理规定严格审核。在此基础上,统筹安排公务用车购置费用,并实行严格管理。
第十三条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一般公务用车和部级干部用车购置费用,分别归口列入四个管理局的部门预算。
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执法执勤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其他用车购置费用,列入各部门的部门预算。
第十四条中央垂直管理部门所属单位的一般公务用车、执法执勤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其他用车购置费用,列入各主管部门的部门预算。
第十五条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购置费用,按照地方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列入地方各有关部门的部门预算。
第十六条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党政机关公务用车购置费用列《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基本建设支出”类或者“其他资本性支出”类下的“公务用车购置”款级科目。预算编制没有细化到经济分类的,应当将“公务用车购置”预算单独列示。
第四章公务用车运行费用预算编制
第十七条公务用车运行费用包括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保险费、过路过桥费、停车费和其他相关支出。
第十八条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结合政府财力状况,科学制定公务用车运行费用定额标准。
第十九条财政部门根据各单位编制内公务用车数量和运行费用定额标准,核定公务用车运行费用预算,按照隶属关系列入各部门的部门预算。
第二十条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党政机关公务用车运行费用列《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商品和服务支出”类下的“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款级科目。预算编制没有细化到经济分类的,应当将“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预算单独列示。
第五章公务用车预算执行和决算编制
第二十一条公务用车预算下达后,各部门、各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原则上不予调整。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报经财政部门审批。资金支付按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年度终了,各部门在编制部门年度决算时,应当统计汇总本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公务用车增减变动和预算执行情况,并就有关情况作出说明,报送财政部门。
第二十三条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在审核批复本级各部门年度决算、汇总编制本级和本地区部门决算时,应当统计汇总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增减变动和预算执行情况,并就有关情况作出说明。
第二十四条财政部在汇总编制中央本级和全国部门决算时,负责统计汇总中央本级和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增减变动和预算执行情况。
第六章附 则
第二十五条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并执行行政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六条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及上级财政部门的规定,制定本地区和本级的具体办法,并报上一级财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此前有关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的规定,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如何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近年来,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公共财政改革的深入推进,财政资金运行管理新机制基本建立,预算执行管理不断加强,但是年初预算到位率低、预算执行进度慢、项目支出管理不够严等问题仍然存在,必须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一 目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预算管理意识薄弱,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存在不科学和不切实际的问题,简单地为获取预算结果而编制预算,而对于预算执行情况的关注却较少,使得预算编制部门难以调动各个职能部门积极参与预算,更没有条件对预算项目进行必要的调研、论证。这样的预算往往与实际有很大差异,使预算管理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2 预算编制的时间晚,周期短。在绝大多数事业单位中,整个预算编制过程只有短短的1~2个月,预算编制质量不高,而且年初几个月根本没有预算可以执行。由于年初处于无预算状态,单位预算批复下达的晚,许多资金只能够参照上年度支出水平进行控制,缺乏应有的科学性,造成与事业的发展不同步。
3 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预算编制结果不切实际。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以推进,零基预算,作为预算编制的方法,即取消往年的基数,根据部门和单位的职责、任务、目标以及下一年度政府的施政计划,结合财力可能,区分轻重缓急,重新测算安排本部门和单位的预算。但预算单位仍习惯于“上年基数+本年调整”的老办法,“零基预算”难以落到实处。预算编制中,往往不以部门或单位的具体人员状况,实际业务发展为基础来确定预算收支总体水平,调整支出结构,而习惯地以过去的基数为基础,其导致预算结果不切实际,难以执行。
4 预算编制和执行“两张皮”,缺乏严肃性。年度经费预算一经上级批准,本应该按预算收支的各科目额度认真坚决地去执行,但在有些单位却是互不搭界的两回事,预算是预算,执行是执行,造成预算同决算对照面目皆非,不仅总支出相差悬殊而且支出科目中有的竟相差几倍或几十倍。究其原因,一是法制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上级批准的预算是单位当年的经济法规,必须坚决执行。二是因预算编制的不科学,不全面,很多支出内容未包括进去,造成大量的无预算支出或超预算支出。三是单位领导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只对其分管的部门负责,各管各的,两张皮,失去了预算管理的严肃性。
5 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对事业单位经费支出管理与效益考核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从目前事业单位整体上来看,支出预算分配模式及管理体制仍停留在粗放型水平,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由此在支出管理上与监督考核方面缺乏强有力的控制与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经费使用的社会效益如何,也缺乏系统考核机制,继而增加了经费使用的随意性。
二 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措施
1 转变观念,加强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首先要认识到实行预算管理是建立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良好机制和有效办法,能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强化事业单位管理,因此,单位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人员配备上,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预算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战略意义,也正是它的战略性和系统性要求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第三,预算管理是一个技术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要求相关人员能够通过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执行和考核预算时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2 预算编制前,合理测算项目的成本,这是最根本也是最不容易做到的,项目管理负责人在申请预算时总是尽量夸大成本,虚增成本预算,也虚增了收入预算。也有项目因为事先估计不足,而造成预算不够,只好再追加资金的情况。要编制准确的预算,应该财务部门、项目组和项目管理部门三部门相互配合,使得财务部门在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编制预算。
3 预算执行中,要实时监督项目执行,制定下台理的预算,就要认真地监督执行,要参照预算的制定,核定每一笔支出,避免预算归预算,执行归执行,互不相关的情况。预算的执行应该在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和管理项目部门的监督下进行。要及时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合预算的情况立即做出调整,才能确保预算能有效执行,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都在基层单位完成。
4 实行预算编制与执行“回头看”的制度,强化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回头看”是指在年终经费决算审核时,将本年的决算和预算一并审查,按收支科目逐一审核预算数和决算数的差额。分析其原因,考核其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执行预算的严肃性,并将审核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对收支预算完成好的进行表扬,对于预决算差额悬殊的单位进行批评,同时令其写出书面检查,认真分析原因,制定出改进的具体措施,将此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去,这样做奖惩严明,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实践。就能有效地改善预算编制与执行“两张皮”的状况。
5 加强预算的执行与监督、资金使用的管理,提高资金绩效性和安全性,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制定和完善单位预算管理的办法、制度以及专项经费的管理办法,完善内控机制,努力从机制、制度上预防各类违反财经法规问题的产生,保证资金使用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单位必须制定相应的内部制约监督机制和专项经费的预算审核及财务审计制度,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监督,让单位监察、审计、业务等主办部门参与到资金使用监督过程中来,对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做到对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有制度约束,有人力保障,确保资金的安全、合理、有效使用。
总之,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必须以合理,完善的预算为基础,以多项配套措施为依托,采取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相结合的多种监督管理手段,对整个预算过程实行全方位的控制,随着部门预算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与政府采购制度的全面推广与日益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必将得到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预算决算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预算管理制度03-09
学校预算管理制度04-16
公司预算管理制度04-12
医院预算管理制度04-05
企业预算管理制度02-12
销售预算管理制度05-08
预算业务管理制度08-08
医院预算管理制度05-02
行政预算管理制度01-07
医保预算的管理制度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