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规章制度>安全制度>《铁路工务安全管理制度

铁路工务安全管理制度

时间:2022-04-18 20:35:09 安全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铁路工务安全管理制度

当前,铁路是我国主要的运输方式,随着铁路列车运行速度、运输密度和牵引性能的大幅度提高,特别是进来高速铁路迅猛发展,铁路运输安全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影响运输安全的因素十分复杂,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加之,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种极端天气现象频繁发生,强台风、超强台风、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危害性不断升级,对铁路运输安全造成的影响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铁路工务安全管理制度

铁路工务安全问题,一直是铁路运输安全的突出问题。建国以来,我国铁路发生的重大、大事故中,工务方面的原因占30%以上,其中尤以施工作业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占工务事故的80%以上。工务部门承担铁路营业线上的线路、路基、桥隧、道口等基础设备的管理和修理任务,为了保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 , 使列车能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并尽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工务部门必须对施工作业安全、设备质量安全和人身安全采取防范措施,并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提高线路的运作安全。

目前,工务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作业中不按规定设置防护。防护人员违章等原因造成的事故每年都有发生,特别是一些性质严重的群死群伤事故屡禁不止。例如某施工单位在既有线路进行曲线拔道作业时,由于作业人员违法提前上道作业,不按规定设置防护,18人被通过的动车组撞死,构成重大铁路交通事故。

2. 施工安全问题依然严重。进年以来因施工引发的安全事故,暴露出施工组织、监管、监控等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有的单位施工计划、施工方案、施工安全措施不严密,方案审查流于形式。有些施工单位在无计划、无协议、无防护、无应急措施的情况下违法违规擅自施工或超范围施工。有的工程违规分包,偷工减料,存在比较严重的安全质量隐患。

3. 标准落实不到位

职工业务素质低、工作积极性缺乏直接导致工作中标准落实不到位。不学习就掌握不了标准,就落实不了标准;工作不积极,缺乏动力,工作图省事,擅自简化作业程序、简化安全措施,标准贯彻不到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是导致标准落实不到位的原因,领导来检查就落实、没来检查就不落实,最后导致是安全问题一大堆。

4. 自然灾害防御处置不力。部分单位存在“天灾难防”的片面认识,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应对自然灾害的主动性不够。汛前检查走过场,防洪关键地段和薄弱环节底数不清,预抢措施不落实,汛期和不良天气情况下的行车安全措施执行不严格。对自然灾害监控手段落后,线路抵御水害能力和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不强,应急处置能力差距较大。在汛期,南昌、广铁、南宁等铁路局水害事故频频发生,成都局先后发生5起列车撞上落石的事故,对行车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5.职工业务素质低。现在工务系统人员正处在学历转化阶段,从原来招工进铁路、退伍进铁路到现在经过高校培养再进铁路,人员的更换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不免出现业务素质跟不上铁路的发展。再一,有些职工缺乏上进心,满足于现状,不求上进。更有甚者连最基本的与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规章都不清楚,作业中违章指挥,违章蛮干,安全规则形同虚设,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也不容忽视。

鉴于以上问题,各级工务部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高度重视安全防护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安全防护制度,落实防范措施,加强对铁道工务的安全管理。

针对以上问题引发的事故,为了确保线路运输的安全,我们应严格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时应严格按照《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进行,安规正是为保证行车和人身安全而特定的。第1.0.2条保证安全生产是工务部门的基本职责,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各级工务部门应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领导,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岗位责任制,严格遵守作业纪律、劳动纪律,掌握事故规律,落实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第1.0.3条本规则是集全路安全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凡在运营线路上进行工程施工作业或进行与工务设备有关的各项工作,均应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本规则的有关规定。

2.加强职工队伍业务技能培训,加强职工队伍建设。铁路在不断发展,技术装备在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因此,为了适应这些新技术、新装备使用的要求,职工业务技术素质必须提高。这就要求铁路的工作人员狠抓队伍素质建设,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强化职工技能,有效调动职工学习业务、提高技能的积极性。

3.加强对道口安全监控。针对绝大部分道口处在非提速区段的实际,各单位要继续加大道口拆并改力度,加强有人看守和监护道口的日常管理,强化对道口看守员、监护员的培训、检查和考核,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减少道口-交通肇事。

4.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对于有崩塌落石、滑坡、地震等地质灾害较频繁发生的地区,要积极主动进行预防,针对实际,推广使用主动防护网和被动防护网等手段,强化巡山扫石、看守监护等措施,实行包线、包段、包点的记名检查和看守。要加强设备预防性整治工作,对挡墙等附属工程开展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治,超前做好防范工作。

为了提高工务部门的施工质量,还应该改革维修体制和生产组织,不断提高线路检养修水平。

传统的“检修合一、养修合一”维修体制,存在劳动效率低下、线路检查失实、作业质量不高等问题,无法适应新形势下提速线路养修要求。对此铁道部门按照检养修分开、精养细修、科学养修的要求,在维修体制、生产组织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1.组建检查监控车间,实时监控线路质量。为实现对提速线路严密、及时、准确的检查监控,我们成立了线路检查监控车间,实时跟踪、监控线路变化情况和作业质量,实行检查与维修的异体监督。

2.建立专业维修工队,提高线路养修质量。针对提速后曲线、道岔维修周期大大缩短,“天窗”点内大机维修能力不足,“天窗”点外严禁动道,传统维修模式无法适应等问题,应该成立机械化综合维修车间,由专门的施工技术组和专业维修工队配合,制作精确的施工作业方案,做好施工前数据交底、施工中作业控制、施工后质量检查验收工作,确保维修质量。

3.大力推行联合作业,提升综合整治效果。一是加强工电联合整治。二是抓好大机作业施工配合。三是加强专业工队配合。通过各大工段的联合作业,能更好的提高线路维修质量,确保工务安全。

总之,铁路工务安全是保障铁路安全运输的关键,确保工务安全需要各工务部门时刻做到:各项工作要落到实处,管理人员要求真务实。望铁路工作者们能为实现铁路运输的安全作出不懈的努力!

对铁路工务站段内不同等级线路安全管理模式的探讨2015-10-23 14:59 | #2楼

在当前铁路改革过程中,铁路系统内部站段的整合使管辖里程增加较大,有很多站段同时管辖着不同等级的多条线路,这对各站段在安全管理上是一个大的考验。一部分工务段由于没有认识到不同等级线路之间的差别,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从而影响了整个段的凝聚力,致使职工思想涣散,安全压力大增。本文将对整合后工务段的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安全管理要取得成效,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是能够协调好段内各方面的关系,包括安全管理制度、设备条件、激励机制、人员素质等各种软、硬件。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才能促进安全生产向希望的方向发展。

一、目前工务站段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站段整合后,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存在只管不理的情况;二是安委会功能被弱化;三是站段安全管理制度不符合管内实际情况;四是合并后的站段没有充分的整合,导致凝聚力大幅下滑;五是经济考核没有活力等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从而影响安全生产,使得安全管理有混乱的趋势。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从而为安全生产营造一个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二、对策

所谓管理,就是既要管,就是把企业内部资源很好的管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建立条条框框,使企业内所有的因素都在这些条条框框里运行;同时还要理,就是要理顺各方面的关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增强企业的活力,使企业的车轮在修建好的公路上行驶,而不偏离方向。

(一)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

企业的安全生产首先要进行管,就是要建立起符合企业实际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对规章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使安全生产在制度上得到保障。其次就是理,这里面就包含了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重点应该放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上,对生产过程中贯彻落实规章的情况、员工遵章守纪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工务段的业务科室、安全部门人员应该是经常深入一线班组,对作业情况、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调研、检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与车间、班组一起进行分析,找出原因,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使得安全生产得以不断的改进,安全形势不断的好转。

车间、班组有关安全管理方面的内业资料,是对安全生产过程的记录和反映,但并不能等同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因此,只能作为一项辅助的记录资料。但现在存在一种趋向,就是将内业资料作为了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中的一个重点中之重了,忽略了内业资料要与实际工作相符合的基本要求,有的甚至是在“闭门造车”。这跟20世纪50年代末的浮夸风有何区别呢?

安全管理过程中,不能让监督检查的功能形成走“秀”的过程,应该做些实际的东西,不能为了应付检查而做工作,应该是为安全的持续稳定而做工作。

(二)充分发挥安委会的作用

安全管理要有成效,需要从每一件涉及安全的事做起。段一级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所起的作用应该是讨论决定本段范围内安全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对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决定段内安全奖惩方面的事项;对安全管理相关制度进行讨论;决定安全生产的投入等事项,起到议事、解决问题的作用。

而在一部分站段,安委会的作用被渐渐淡化,有成为领导“一言堂”的趋势,召开安委会,主要业务科室把每月的工作总结一下,然后对下月要做的工作进行一下说明,领导再深刻的讲一下就完了。只是为了向科室及车间布置任务,而不听取车间意见,更没有对一些突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使车间的管理人员没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自然段一级的管理层对基层的情况更无从深入的了解了。时间一久,车间管理人员也就不再提问题和建议了,反正提了也没有用,不受重视嘛。如此以来,就弱化了安委会的职能,使之流于形式,成为为了完成这一会议任务而开会了。

如果安委会的作用和功能得到了真正发挥,领导层采取更民-主的会议讨论方式,充分听取各车间、科室对于安全生产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的意见,及时对种类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既减少了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又有实际效果,对于安全生产将是莫大的助益,。

(三)制定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应该符合段情,按照不同线路条件进行区别对待

作为一个管理着不同等级线路工务段,在建立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时候,从全段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将不同等级条件的线路情况进行综合的考虑和评价,才能制订出符合实际,得到全段认可的管理制度。

成都铁路局所管辖的线路大部分是在崇山峻岭中穿行,但其所经过的地区地质条件和社会环境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整合后的工务段管内也就有着不同条件的线路。作为管理层面的人员在制度安全技术管理制度的时候,就应该充分听取各条线路上的车间、班组对于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按照不同线路等级条件来确定安全技术指标。我们知道,在确定限速90km/h和限速70km/h两种线路条件的安全技术指标时,尽管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和修理规则中这两种线路是一样的技术条件,但在一个基层的工务段的安全管理中,前者的条件很显然的要高于后者,那么就应该综合考虑两条线路的曲线半径、坡度、地质条件等指标,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指标。举个简单的例子,黔桂铁路与沪昆铁路、与隧渝线等肯定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这是在两个档次上,没有可比性。因此,每一项安全技术指标的出台,应该是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出来的,这样才能从安全技术管理制度上保证安全的基础。

如果采取一碗水端平的模式来对待不同等级线路的管理,首先在车间管理人员和班组长中就会产生很强烈的反感,综合条件差的车间表现得尤为突出。这部分员工就会产生诸如为什么我们线路这么差,还跟线路条件那么好的车间同等对待?为什么我们付出了别人的两倍、三倍甚至更多倍,却还得不到领导的认同?等等等等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管理模式得不到有效的改善,这种反感情绪会越来越严重,从而影响到一线员工的思想认知,对安全生产会产生极不利的阻碍。

我们讲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从实际出发,以事实作为制定一切制度的基础。

(四)经济上实施倾斜管理

我们知道,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建立起符合实际的安全技术管理的基础上要保证必要的生产资金、设备投入,同时要综合考虑人员待遇、奖惩等各项具体制度的制订和落实。在制订这些具体管理考核制度的时候,也应考虑不同等级线路的实际情况。根据各车间管辖里程长短、曲线、坡度、路基地质条件、沿线生产生活条件是否方便等因素确定对各个车间甚至班组的考核指标。例如对线路条件较差的班组,月度考核时完成较好的进行额外的奖励;在轨检奖励等其他单项奖励等方面,在同等技术指标的情况下,向线路条件较差的班组较大倾斜;对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班组实行额外的补贴(包括艰苦地区补贴、交通津贴)等,以稳定职工情绪,同时也调动了这部分职工的积极性。

班组长是最基层的带头人,所谓的“兵头将尾”,其所起的作用是相当大的。一个班组工作的好坏,其关键因素就是班组长。对于班组长一级,可以按照综合条件的不同,实行较大差别的岗位津贴制度,在考核办法上加大对班组长各项工作的考核力度,从而促使班组长增强责任心,以达到增加基层班组活力的目的。

在实施经济管理手段的过程中,还应该避免只罚不奖的情况出现。一味的重罚轻奖,将在很大程度上给员工的心理造成不平衡,促进其惰化。有罚就应该有相应的奖励制度,对于违章违纪的就应该处罚,对于做得好的也应该进行一定的表彰,从而使员工队伍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意识,将对安全生产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哲学原理在铁路基层的体现就是经济基础决定员工的意识倾向。如果都是相同的待遇,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这样的方式下,何来积极性可言?何来主动性可言?

(五)给予车间一级充分的自由度

管理工作很重要的两点,一是财权;一是人事权。作为车间一级的管理机构,如果站段给予其相应级别的权限,那将极大的增强车间一级的活力,使安全管理的力度得到成倍的加强。

所谓给予车间人权,就是给予其在本车间内任意调整生产人员构成的权限。所谓财权,就是指站段每年初根据上一年各车间实际消耗生产成本和人员工资等支出,对各车间本年度基础经济收支进行核算,确保其在生产投入、人员工资上的合理消耗,将这一笔款项作为车间基础费用,由车间自由支配。有了这两样,车间就有相当大的余地来进行管理。

车间可以根据所管线路设备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和资金,从而使车间管内班组达到人员配置和设备投入上的平衡,条件差的班组可以在人员配置和投入上优先得到考虑。车间可以根据各班组生产任务和其他方面的综合成绩,来决定对班组的考核;班组可以根据员工的表现,向车间提出对员工考核的意见和建议,真正使得劳动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恶性循环。

管理要“活”,就应该“活”在财权和人权方面,真正让车间来抓好一线的管理,而不是段一级的人员来插手车间的管理,使得段一级的人员能解放出来做更多的技术性工作,解决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发挥好段、车间、班组这三级的作用。当然,给予车间一定的财权,就应该有相应的监督机制来保障这样的经济杠杆的作用。

(六)充分尊重各级员工,创建和-谐的人文环境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人,安全管理,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让员工充分展示其能力,不仅应该从物质利益上进行合理的刺激,还应该从精神层面进行相应的刺激。人心向背也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现在的员工所接触的新鲜知识远比五六十年代要多,人的思维相当活跃。作为单位的管理层,不论是站段领导、中层干部、还是一般管理人员,都不应该有实行“高压”管理方式的意识。从任何一个取得良好发展的企业来看,高压管理从来就没有成功过,反而会取得极其恶劣的效果,它使企业丧失活力、失去最宝贵的人心,从而导致企业的衰败和灭亡。

事实上,有些时候,经济的利益并不是唯一的刺激方式。比如领导层对于普通管理人员、对于普通员工的态度,这很重要。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话讲得好听些,懂得适时的表扬,即使是对于犯了点错误的员工,也应心平气和的给予指出,这样的领导人员,将会给员工心灵上带来很大的感动,会得到员工极大的尊重,从而建立起领导的良好形象。在面对员工时总是凶神恶煞、经常对员工出言相恶,这样的领导人员,即使你发给员工再多的奖金,可能在他们的心理你的形象还是相当的丑恶,并不会改变多少,也许只是在表面上服从,做事却带着更多的阳奉阴违。

加班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少不了会产生的。作为管理层,应该尽量控制加班的次数,在没有特殊任务的情况下,不提倡要求员工加班。促使员工加班的原动力是什么?就是经济,就是加班费。加班就应该给相应的国家规定的加班工资,或者是调整其相应的休息时间,这才能让员工心理找到平衡。在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的压力相当大,这在当前的铁路企业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八小时以外是员工休息的时间,与家人和朋友团聚、沟通家庭感情和人际关系的时间,打扰这一时段员工的正常活动是很受员工排斥的,会使得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产生无法弥补的裂缝。

构建和-谐的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构建员工与领导人员的融洽关系。这有很多方面,不局限于以上两条。如给予员工晋升机会、培训机会,在员工中开展道德教育等,从这些关系中找到一个大部分人都能够接受的平衡,建立起一个单位内部和-谐的人文环境,才能够保证安全管理的成效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其凝聚力是相当大的,肯定能创造出人人保安全的局面。与之相反的,就是在员工中漫延的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情绪,将使得企业人心涣散,安全也就无法得到保障。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到一个单位的各个部门和所有人员,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是否到位、是否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是否能做到以人为本,这将是安全管理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事项构筑起了生产安全这栋大厦,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在于管理层,管理层的意识倾向,特别是领导层的意识倾向决定了整个单位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的走向。因此,作为单位的领导层,应当将安全管理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尽最大可能发挥系统内各组织单元的力量来为安全生产服务。

【铁路工务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铁路工务个人总结05-09

铁路工务段述职报告02-13

铁路工务调动申请书05-16

铁路工务助理工程师技术总结01-12

铁路工务助理工程师技术总结6篇01-12

铁路安全红线管理制度(精选12篇)04-06

铁路工务段安全生产发言稿10-15

铁路事故安全反思05-23

铁路安全反思材料05-11

工务岗位职责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