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制度

时间:2022-04-17 13:42:35 卫生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卫生局制度汇编

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卫生局制度汇编

教学卫生制度

一、坚决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不超过八小时。学校或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二、各科教师要重视保护学生视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坐势、阅读、书写习惯,要求学生做到用眼卫生的“三个一”。

三、组织学生上好两课两操,即上好体育课与健康教育课,做好眼睛保健操和课间操,发挥两课两操作用。

四、教师要按时上下课,不拖堂,保证学生十分钟的休息。

五、教师板书要工整、清洁、字不宜太小。油印资料字迹清晰。

六、学生定期换一次座位。

七、要保持教室墙壁的洁白,保证良好的采光照明、空气新鲜。

八、教室黑板要保证漆黑不反光,桌椅按学生坐高配置。

九、教育学生下课不高声喧哗,广播音响适度,不宜过高,防止噪音对学生健康的危害。

十、教学卫生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导处监督执行。

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一、各班责任区各负其责,搞好卫生,各班班主任为卫生责任区的责任人。

二、各分管的卫生责任区要做到每天保洁,有检查登记和评比记载。

三、卫生责任区要做到地面干净,无纸屑果皮,无垃圾脏物,垃圾倒在指定的地点,路平沟通,无污泥脏水,及时清除蚊蝇滋生场所。

四、室内卫生要做到设施无蛛网、灰尘,玻璃明亮,桌椅摆放整齐,坚持经常开窗通风。

五、厕所保持清洁,夏秋季节要经常喷药消毒。

六、卫生检查时间:每日随时抽查,放学后检查。

七、卫生检查人员由团委负责组织实施,要求客观公正,按有关标准严格执行,检查结果由值周老师作好记载,及时公布,纳入评比。

八、保护环境,保持校园卫生,努力实现校园环境“五无一通”,即:无纸屑果皮、无杂草枯叶、无碎砖烂瓦、无积水淤泥、无乱涂乱画,沟渠水流畅通。

九、校园内禁止个人种植蔬菜,禁养畜禽。

班级卫生管理制度

一、教室地面(包括门口走廊)每天要有值日生负责卫生扫除,并设置班级卫生监督岗,经常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

二、课桌椅每天要摆放整齐无浮尘,课桌内和地面无纸屑、杂物,课本、学习用品、劳动工具要摆放整齐。

三、教室内及墙面无积灰,无蜘蛛网,无脚印等污垢。保持整洁、无灰尘,无纸屑、垃圾。

四、黑板擦干净,板槽内清洁无积灰。

五、门窗四角无积灰,无蛛网,玻璃明亮,门框清洁。

六、课桌排列整齐,课桌、讲台内无杂物,桌面、桌脚无积灰。

七、擦布、扫把、垃圾桶等杂物整齐摆放于教室后面的卫生角。

八、要经常开窗透气,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新鲜。做到教室垃圾不过夜。

九、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杂物,由班级卫生监督员负责监督。

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卫生大扫除,清除卫生死角。

十一、班级的每位成员必须明确自己的值日工作,值日组长要明确及分工,做好监督。

十二、班级每位成员要保持自己座位周围干净。

十三、班级成员应互帮互助,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共同努力。

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为了每位学生不仅有健康的身体,同时还具有健康的心理,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制以下几点:

一、个人卫生:

1、饭前便后洗手。

2、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常剪指甲。

3、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水杯。

4、不吸烟、不喝酒、不喝生水、不吃零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

5、生活作息要有规律,睡眠充足,坚持午睡,劳逸结合。

二、口腔卫生:

早晚刷牙,使用正确的刷牙方式。选择合适的牙刷、牙膏,少吃含糖的食物。

三、用眼卫生:

掌握正确的眼保健操做法,做操时保持双手清洁。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

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疫苗流通及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认真执行接种证查验制度,规范学校内预防接种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查验接种证工作程序

1、新生办理入学手续时,应要求其家长或监护人必须出示《接种证》。

2、学校班主任负责查对学生各疫苗免疫剂次和标准免疫程序,检查学生是否完成规定剂次的疫苗接种,并对学生的预防接种情况记录在花名册上,《接种证》交还儿童家长保存。

3、当发现无接种证的儿童时,应告知家长到儿童原来接受预防接种的预防接种门诊去补办接种证。暂时难以补办接种证的,可由原来接受预防接种的预防接种门诊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证明。

4、对必须接种而尚未接种的学生要求及时进行补种。学校应主动与当地预防接种门诊取得联系。当地预防接种门诊的医生应尽快到学校对登记记录进行核对,(预防接种门诊医生确定接种时间,学校负责通知家长去进行接种。学校把补种情况记录在接种证上)。

5、学校对学生查验接种证登记和疫苗查漏补种的资料存档,以备疾控部门和教育部门的检查。

学生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为防止传染病的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等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校长为学校疫情总责任人,各班主任老师为疫情第一排查人,学校确定信息员为疫情报告人。

2、严格按照晨检制度规定认真做好晨检工作,班主任早晨对到校的每个学生应仔细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

3、班主任在晨检时如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在学生请假时认真登记,并将存在以上可疑症状的学生及时报告给疫情报告人。

4、班主任应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如学生没有按时到校,班主任应向家长询问缘由,如是因病缺勤,应及时了解病情,补办请假手续。

5、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学生因病缺勤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上,做到对传染病人的早发现。

6、疫情报告人如发现在同一班级,一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疫情报告人应告知校长,并在24小时内向疾控中心和上级部门报告相关信息。经确诊为传染病例后,按规定做好校的消毒工作。

7、患传染病的学生重新上课时,班主任应配合学校检查其病历,确认治愈且无传染性后方可入校。

甲型H1N1流感宣传教育制度

为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好我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让全校师生了解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学校将大力开展普及防控甲型H1N1流感知识教育,特制订本制度。

1、学校利用宣传栏、橱窗、黑板报、小报、集会等多种形式向全校师生集中进行甲型H1N1流感的宣传教育。

2、各班利用健康教育课、安法课、班会课、向全班学生进行预防甲型H1N1流感知识教育,消除恐惧心理。

3、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引起家长、社会的高度重视,配合学校做好预防工作。

4、宣传教育内容:

(1)注意饮食卫生,要求尽量吃熟食,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家居尽可能保持通风。

(2作息生活有规律,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锻炼时最好有出汗。

(3)如果出现发或感冒症状,请戴上口罩,尽早就医。就诊后尽量避免外出,在家休息。咳嗽和打喷嚏时,着纸巾或自己的肘部衣物咳嗽和打喷嚏,而不是用手去捂住鼻子和嘴,以免病毒经手传播。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并进行必要消毒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师生了解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可控、可防、可治,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

甲型H1N1流感晨检制度

一、晨检用品:体温表(医用),红外线测温仪,84消毒液,消毒容器(脸盆或桶)毛巾等。

二、晨检流程:

1、问:询问是否有身体不适感;

2、看:察看儿童手足口腔有无皮疹或疱疹,精神状况;

3、摸:用手摸儿童额头,是否发热;

4、量:对怀疑发热儿童进行体温测量;

5、留验:对怀疑发热出疹精神差的儿童进行留验;

6、消毒:对体温表每使用一次消毒一次,晨检老师每晨检一人,消毒手一次。

三、消毒方法

1、消毒对象:手和体温表;

2、消毒药物:84消毒液;

3、消毒药物的浓度:半脸盆(约5升)水加84消毒液一次性杯子半杯,形成500mg/l浓度;

4、体温表消毒方法:将体温表浸泡15分钟后再用毛巾擦干;

5、手消毒方法:用500mg/l浓度消毒液擦试5分钟。

四、留验

1、将留观儿童进行登记;

2、通知家长;

3、发现异常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家长姓名儿童姓名 详细住址及联系电话 临产表现和晨检统计日报表;

4、留验室应安排一名老师监护留验儿童,家长未接走儿童前儿童不得离开留验室。

      

1、学生发生疫情,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有关领导。报告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及联系方法、所患疾病、发病日期、诊断单位。

2、教工发生疫情,患者应及时向学校报告,报告内容同上。

3、学校有关人员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报告镇教委。

4、患者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进行隔离治疗,传染期内不得复课复工。

5、对于班级发生疑似病例的,班主任应督促患者本人到相关医院确诊,并将确诊结果在第一时间反馈给学校。

6、必须认真做好疫情防控晨午检工作。疫情防控晨午检工作,是落实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是保证疫情报告信息畅通的必要措施。

7、各学校实行零报告制度,每天下午三点前将学校疫情进行汇总上报镇教委(邮箱http://cankao.gcw818.com)。

8、对于瞒报,谎报,漏报,迟报及其他人为原因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据相关法律及规定,有关责任人将被经济处罚、行政处分及追究有关法律责任。    

     

1、 认真做好学校重点场所的消毒工作,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治校内卫生死角,切断疾病传播途径。

2、 加强教室、办公室、活动场地等室内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3、 配备各类必需的卫生器材和消毒药品,各办公室、教室配置洗手液,水龙头放置杀菌肥皂等,以进一步改善师生在校卫生状况。

4、由专人负责做好消毒工作,做到每周至少两次,用2%过氧乙酸溶液或八四消毒液对教室、厕所、办公室等进行喷雾消毒。

5、 加强师生的个人卫生教育,注意勤洗手、勤洗脸、勤洗澡、勤换衣。

环境卫生检查制度

一、 检查内容:

1、教室:地面、墙壁、课桌椅、讲台、黑板、门窗、卫生工具、走廊等。

2、 办公室:地面、墙壁、办公桌椅、办公用品、门窗、卫生用品、吸烟等。

3、 卫生区:地面上的杂草、落叶、果皮纸屑、碎砖乱石、水沟、果壳箱、垃圾箱等。

二、 检查方法:

1、由检查小组负责每天检查记载,并进行评分。

2、行政领导每周抽查一次。

3、分管领导每周抽查一次。

4、办公室卫生由行政人员每周进行检查。

5、所有检查评分列入相关的考核评比内容之中。

卫生隐患整改制度

1、认真落实卫生安全日检查、周抽查、月排查报告、季研究通报制度。检查的范围包括校内食堂、商店、设施设备、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和校外周边卫生环境,并作好详细记录。

2、在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经师生或社会人士举报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学校必须立即进入安全工作台帐,制订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要求时间。

3、学校教职员工要根据学校或区域卫生安全责任人的要求,对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要求学校或区域卫生安全责任人验收,并由验收人签字认可。

4、学校自身能解决的,要立即落实人员、经费予以解决;学校自身无力解决的,要及时向教育局职能股室及挂联股室上报,并立即进入安全工作台帐。

5、学校根据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下达的卫生安全检查整改通知书的要求,对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或问题应及时整改,并在规定时限内书面上报整改结果。

6、责任单位要加强整改过程的监管,确保质量合格。整改结束后,要组织对整改的督查和签字。

7、对在卫生安全隐患排除中不作为、玩忽职守或整改质量不合格的,要视其情节轻重依法追究其责任。

食堂预防食物中毒措施

(一)、食物中毒的特点:

1、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4--8月份,由于气温和湿度等自然条件,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其次是9月份,由于气温由热转凉,放松了对食物中毒的预防。

2、发病急。食物中毒潜伏期短,一般在进食后数分钟或数小时最迟数十小时内发作。

3、发病与饮食物有关。所有中毒的病人在发病前都吃过相同的致病食物,吃者发病,不吃者不发病,并且临床症状基本相似,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高烧等。

4、没有传染性。

(二)、食品中毒的原因:

1、食品未烧热煮透、外熟内生,未达到全部杀灭细菌的温度,致使粘染在食品上的细菌未被杀死,食后引起中毒。

2、食品本身腐-败变质,引起中毒。

3、食品本身有毒,引起中毒。

4、操作污染。包括生、熟食品交叉污染,盛放食品的容器生熟未分,刀、沾、抹布等用具生熟不分,以及炊事员加工食品后未洗手消毒又操作熟食等,都可对食品造成污染。

5、食品放置时间过长,使粘染在食品上的细菌大量繁殖,食后引起中毒。

6、操作人员因患某种传染性疾病带菌,通过食品传播疾病或引起中毒。

(三)、食品中毒的预防:

1、食品从业人员严格执行卫生制度,保证食品卫生。

2、防止食品污染。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炊事人员注意个人卫生,操作前应洗手,消毒,炊具应消毒,操作人员应定期体检,有传染病的应立即隔离或调离。

3、经营食品坚持“四不”制度。即: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的原料,保管员不收腐烂变质的原料,加工人员不做腐烂变质的原料,炊事员不卖腐烂变质的食品。

4、控制细菌繁殖。主要从时间和温度上采取措施:新鲜食品要及时加工;对一时用不完的易腐食品,要进行低温保藏;已烧好的熟食菜要尽量缩短存放时间,最好现做现吃。

5、加强职工教育,增强食品卫生意识。

6、禁止闲杂人员进入厨房和操作间。

学校食物(饮水)事故报告及处置制度

(一)、第一时间的报告与处置

学校发生食物、饮水中毒和传染病流行等公共卫生事件后,应由学校校长按以下程序处理和第一时间报告:

1、立即停止食堂、商店、各处室饮水机(保温桶)等所有食品、饮料的销售。

2、立即按报告流程图报告。 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单位、地点、时间、事件概况、人数、可疑原因初步分析、已采取的应急措施、报告人姓名及电话等。

3、立即送往或通知医院进行抢救。

4、立即按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成立事故处理领导小组,开展抢救工作。

5、立即封锁校内所有的食品、饮品、原料、工用具、设备和现场,以备查验。

6、立刻对有关人员进行隔离。

7、应实事求是的报告,不得隐瞒事实。

8、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和医务人员对事件的真实性进行调查并上报。

(二)、事故后续情况报告

事故发生后,学校除了要第一时间按报告制度报告外,应按照上级及相关业务部门的要求进行处置,负责处理事故的教办、股室要及时报告事故发生、处置、善后工作情况。

1、事故处理情况报告:准确的数字,初步的经济损失情况,在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救治和善后处理情况(法院判决、调解情况)。如事故处理时间较长,应按要求多次、及时报送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2、事故结案情况报告:事故发生经过,事故发生原因,经济损失,事故责任人的处理,事故教训总结,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采取的相应措施。结案报告在有关部门作出事故处理决定后10个工作日内必须报出。

【卫生局制度】相关文章:

卫生局考勤制度05-18

县卫生局机关考勤制度05-18

卫生局领导干部下基层走访调研制度05-18

卫生局目标考核总结05-14

县卫生局会议通知05-17

卫生局班子整改方案05-19

卫生局整改落实方案05-19

卫生局窗口整改报告05-19

卫生局个人述职报告05-02

卫生局绩效考核总结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