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校园招聘总结与分析
一、策划与准备阶段
1、缺乏整体计划,没有做明确的里程碑和作业时间表。建议:以甘特图的形式做一张“2012校园招聘方案”V1版。在每个里程碑事件后,标明相应的起始时间,并指定负责人,把人员分工一并做好。
2、没有定期组织会议,检查准备进度。由于准备时间仓促,仅1个半月时间,只召开过一次会议,即校园招聘说明会。这次会议是以信息传递为主要目的,没有讨论。这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招聘结束后,有的部门经理觉得招回来的人,不是自己需要的。。。部门内部的同事,也因为没有定期检查,到了临去学校前,才发现还有问题没解决。建议:按里程碑的时间,定期开会,回顾准备情况,查缺补漏,确保每一步的工作都是到位的。
3、没做好内部人员需求确认与分析。仅仅收集了各部门的需求人数、需求岗位和个别职位的人员要求,没有详细的各岗位人员要求。人员要求才是做需求确认与分析的重点!而最重要的工作却没有做到位。人员要求至少要确认:学历,性别,年龄,专业,专业技能,外语水平,性格等方面,即,能让招聘人员在头脑中呈现出一个轮廓,知道对各岗位拟招的人员是什么样子的。建议:与各部门经理逐一访谈,帮助部门经理对内部人员状况进行分析,再结合明年的人员规划,找出需求;然后根据工作量,确定需要的人头数。最后分2-3次,将细节需求确认清楚。
4、学校甄选过程简单,没有评估指标。仅了解了学校相关专业人数,专业名称,地点,联系人,电话等基本信息;而没有综合分析各学校相关专业的优劣势、学校知名度及与我司匹配度、近三年相关专业学生主要流向企业及地区、近三年相关专业学生待遇等。这些信息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分析,可以知道初步选择的学校是否适合我司,可为后续的宣讲或宣传提供依据。建议:下次将这几点纳入了解范围,招聘人员做一个分析表格,进行比较说明,最后选择时就一目了然了。
5、招聘行程安排:据我所知,是很早就在安排的;但还是有问题,整个招聘时间比预计的多了3天!总监颇有微词。招聘人员到A地招聘时,B地某大学老师打电话过来,让我们把公司信息发给他。原来细心的他,在安排场地时才发现,我司没有如期提供公司资料。建议:提前和学校老师确认好场地与时间,临行前再全部确定一遍。这样,即使有资料漏掉,也可以提前确认得到。
6、招聘目的不清晰,招聘流程混乱重复。按常理,招聘的人员是分到各部门去的,应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测试和了解,而此次招聘流程中却没有专业技能的考核!我了解到,招聘流程是这样的:宣讲——IQ和AQ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淘汰一批人)——无领导小组讨论(根据测试结果淘汰一批人)——职业心态面试、TAT面试(主题统觉测验)、隐藏潜能面试(根据测试结果淘汰一批人)——录用决策。整个过程重复考察非技能部分,对专业技能没有考察。而我们招的人,绝大多数是做研发的;余下的是做销售的,是必须有一定的技术功底才能做的。临出发前,这个问题被提出。后来才加了一张专业试题测试。建议:专业人员必须有专业技能的测试,否则如何去区分一个人是否专业?如何保证招回来的人能胜任工作?
7、宣讲与宣传资料整理不及时。临出发前一周,宣讲资料才做好。由于时间关系,仅做了一次修改,将公司做不到的、不真实的信息删掉了,其它没做改动。用于宣传的海报资料,在出发前一天才做好。海报上有几处明显错误,也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再修改了。宣讲是整个招聘中的重中之重,宣讲资料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建议:宣讲资料应提前半个月做好,即定稿。接下来做4-5次现场模拟演练,再对不合适的地方进行微调。用于宣传的海报资料就应提前1周拿到样品,对样品全面检查后,提出修改意见,再制作也就2-3天的时间,可以确保出发前,所有海报都没有问题。
二、实施阶段(我没有参与,不了解实际情况。以下是我了解到的)
1、没有汇报当天的招聘进展,没有行程汇报和说明。整个招聘过程持续半个多月,作为在公司留守的人力资源部同事,对他们的招聘情况及行程安排一无所知。建议:每天至少大致汇报招聘进展,对了解到的信息进行整理,方便相互了解信息,提供支持。
2、实际招聘时间比预计晚了3天,提前没做任何说明,总监都不知道此事。建议:行程有调整,立即知会相关人员,以便他们安排工作。
3、录用决策慢:由于没有技术人员参与面试,没有人敢对录用做出决策,大部分的人面试后,都接到“待通知”的结果。整个校招过程持续半个多月,就算是一回到公司的第一天就确定录用结果,第一个学校的人,也要等待半个多月,期间变数就很大了。结果,待内部确认好结果,打电话通知时,有的人就表示不来了。原先承诺下个月过来实习的人,现在也因种种借口,不能来实习了。更为重要的是,三方协议都在学生本人手里,如果他们不把协议寄过来,我们即使发了录用通知,他们也可以选择不来报到。公司变得被动,而学生们处于主动的有利地位了。尽管签了协议并不能保证他们一定会来,至少有一个承诺,对部分人是有约束力的。所以,建议以后校招时,一定要带一位可以决策的技术人员,能最终做出录用决策,尽量提前签约。
三、结束阶段
目前正在进入结束阶段,招聘的工作走向尾声,培训的工作将要启动。培训方面也有问题,有些东西已经承诺给学生,而目前来看,可能做不到了。培训专员很苦恼。。。。与培训专员一样苦恼的,是行政经理。因为几十位学生马上要过来实习了,校招时承诺了会提供住宿;行政经理还得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租到十几套价格合理的小区房。。。
四、校园招聘总结
据我观察,此次招聘虽然从人数上来说,完成了预期目标,问题还是很多的。人员最终是否能到岗,还完全是求知数。。。
此次校园招聘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准备仓促;校招负责人缺乏实际经验,不懂得项目管理。
校园招聘总结报告
2001届的毕业生招聘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校的大四毕业生奔波于各种招聘现场,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做最积极的准备。记者走访了几个招聘会现场,所到之处皆是人山人海。
11月25日,同济——今天的招聘现场分布于同济的乒乓房、羽毛球馆、健身房与手球馆四处。由于是上海东北片十大高校毕分办组织的大型招聘会,大约有3万应聘者参与了此次活动。而前来招聘的单位的涉及面也很广,包括来自上海和外地的各种企事业单位。
很多单位不仅要求毕业生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求他们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和电脑操作水平。有些单位的要求甚至相当高,如“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招聘的机械(汽车)工程师要求应聘者具有研究生或以上学历,英语能力强,会UG软件的操作。总结下来,招聘单位大都强调希望所招的毕业生专业是对口的,成绩起码要过得去。此外个人的能力和发展潜力也是用人单位考虑的重要因素。用人单位比较重视个人在大学期间的兼职经历及学生会工作经历。几乎所有的招聘单位特别强调个人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工作态度。
记者具体采访了以下几个招聘单位:
*辽宁省建筑设计院对应征者较满意,但他们指出有上海户口的毕业生愿意去辽宁的不多。
*杭州恒生电子有限公司认为应聘者素质一般,他们认为应聘过程中应聘者表现出的信心与魄力相当重要。
*来自上海废弃物管理(市政管理)的招聘人员告诉记者,某些应聘者比较盲目,档案和简历填写地不够详尽,而作为本地的事业单位,他们比较倾向于录用上海本地的毕业生。对此,他们解释道,尽管对上海、外地的学生原则上是一视同仁的,但考虑到外地学生今后的住房、户口等问题,上海同学就会被优先考虑。
学生们对于今天的大规模招聘会也显示了极大的热情。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应聘学生。A来自复旦大学,他认为此活动办得好,不同层次的几乎都到了。来自上海理工的B对记者抱怨道,某些用人单位过于注重学校的知名度,复旦、同济的差生都要强于一般学校的优秀学生。更多的学生都表示招聘会的时间太短,还没来得及转完。
11月30日,上外——相比于同济招聘会的热闹场面,上外的第一报告厅则显得颇为冷清。30日下午来自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诸家公司在上外举行了一个小型的招聘会。
带着为何选择上外举行此次活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宁波华能国际贸易公司的招聘者。他告诉记者:“上外学生的素质普遍不错,又拥有外语优势。特别是懂得少数语种的学生在担任某些工作时优势明显。我们公司就预计招收一名阿拉伯语专业的毕业生。”
上外的学生对这次小型的招聘会显得比较冷静,采访下来很多同学尤其是上海本地学生对于到外地工作热情不高,即使是与上海紧邻的宁波。相比之下大多数外地同学表示愿意到宁波工作,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是想把宁波当作跳板,回到上海或等待时机找到更好的发展之路才是最终目标。还有些毕业生认为现代企业公司给文科学生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不如理科学生,而来上外招聘的公司只注重上外人在语言上特长,往往忽视了上外人在其他方面的素质。但总体说来,无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前来招聘的各大公司对于学校组织的这种人才招聘见面会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跋:随着毕业日期的日益临近,大四学生找寻工作显得更加紧迫,我们将继续关注他们的
找工作的路程,并祝愿他们能早日找到理想的工作,实现心中所有的梦想。
编者后记:对于大四的毕业生来说,踏上工作岗位便意味着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新的生活如何开始,全靠自己把握。这里有几句过来之人不得不说的话,对正在求职的学生应该会有所帮助——
目光长远,不看眼前利益;
心态平稳,不能患得患失;
放低身份,不要好高骛远。
【校园招聘总结与分析】相关文章:
招聘分析报告01-29
校园招聘工作总结11-10
现场招聘及校园招聘话术04-30
校园招聘会活动总结05-08
校园招聘标语06-22
校园招聘口号08-16
校园招聘方案12-18
校园招聘工作总结10篇11-10
校园招聘工作总结(10篇)11-10
校园招聘工作总结10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