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学校家访的奖励制度
为进一步关心和爱护广大青少年的成长,密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整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资源,推动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的变革,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方式,特制定教师家访考核制度。
1、家访的形式可以采取: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活动、家长来访、信访、电话家访、电子家访等。家访的次数:学校领导每学期不少于30名学生、班主任必须保证对本班学生在本学期内进行最少一次的家访、科任老师须家访学生人数在所教学生总数的60%以上。
2、家访的重点是特殊群体学生,但对学生的家访也要兼顾不同类型的学生和不同类型的家庭,尽可能扩大家访的学生面。
3、家访应有计划,目的要明确,不可随意无计划地家访,也不可等学生出了问题再家访;或只对后进生进行家访。要注意本班家访生的层次性
4、家访的时间要兼顾平时和节假日的结合,对特殊群体的学生要加强对反常时期和容易失控的假期的家访。
5、家访要衣着整洁,注重为人师表,对学生家长要有礼节,举止文明,谈吐得体。
6、家访要认真填写家访记录及自己的教育对策,家访所获得的信息与任课教师和有关部门共享,并注意保护学生和家长的隐私权。
7、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不得接受学生家长的吃请和礼金,礼品。不得与学生家长发生口角,不得说有损学校形象的话语。若发生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事情,学校领导要对其进行诫勉谈话。
8、一般来说,应先向家长汇报学生优点、闪光点、后谈学生缺点。切不可“告状式”和“报喜式”,注意具体和客观性
9、遇有学生家长在教育思想和方法上有差异的地方,要作全面的说服和帮助工作,以达到共识。
10、家访过程中教师对家长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要作出合理的解释,并提出整改措施。家访中出现的一些重大(特殊)情况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妥善处理。
11、对家访情况要作好记录,家访后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全体教育或个别教育,学期末将记录材料上交学校集中管理。
12、班主任对学生的家访要纳入到对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之中,其他教职工对学生的家访纳入到教师年度考评之中。
13、每学期召开一次家访总结,评优树差。对于家访工作特别突出者,学校将给予一定数量的物质奖励;对于家访工作特别差的教师,必须写出书面检讨及整改措施,本学期内不得评为任何一类先进。
学校教师家访工作制度
一、家访活动目的:
开展教师家访活动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家访,促使教师走进学生心灵,关心学生成长,构建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让教师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有利于完善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制度,争取家庭、社会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学生教育体系。
二、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对学校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的领导,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骆XX
副组长:杨XX、陈XX
成员:全校教师
三、家访内容:
1、积极向学生家长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其它教育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
2、向家长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了解学生家庭教育情况,介绍正确的教育子女方法,配合家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并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子女的责任感。
3、指导家长合理安排孩子的节、假日生活,加强对孩子的管理,教育孩子不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注意防火灾、防溺水、防触电、防盗窃、防中毒,确保孩子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活动要求:
1、学校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师生大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在校园内外营造浓厚的家庭教育氛围。
2、专门召开教师会议,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有关文件精神,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家访的重要意义,把家访作为教育教学工作 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增强做好家访工作 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深入村民委员会、周边单位,介绍学校开展家访工作情况,诚心诚意听取意见,取得他们的配合和支持。
4、根据计划安排,走入学生家庭,与学生家长交流学生在校表现,了解掌握家庭教育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
5、集体上门家访一次,安排在期中考试后。
6、每学期中考试后召开全校家长会,让家长走进学校,展示素质教育成果。
7、教师根据家访情况开好主题班会。
8、班主任及科任老师认真做好学生家访工作,如实填写家访登记表 。
9、班主任每学期对班内学生至少家访一次,个别问题学生至少两次。科任老师每学期对班内学生至少家访30名。
10、每学期家访工作量完成不了,不能参加年度评优及职称晋升。
【学校家访的奖励制度】相关文章:
学校家访制度03-29
学校家访总结07-31
学校家访总结05-14
学校家访活动总结04-27
学校家访活动计划05-19
学校家访记录内容05-19
安全奖励制度04-02
工资奖励制度05-09
薪酬的奖励制度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