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规章制度>安全制度>《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时间:2022-04-12 04:52:27 安全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一、设备设施布局

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1、加工设备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小型设备不小于0.7米;中型设备不小于0.7米;中型设备不小于0.8米; 大型设备不小于2米。

2、加工设备与墙、柱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小型设备不小于0.7米;中型设备不小于0.8米;大型设备不小于0.9米。

3、操作空间(设备间距在外):小型设备不小于0.6米;中型设备不小于0.8米;大型设备(运输线视同)不小于1.1米。

4、高于2米的运输线有牢固护罩(网)。

二、工位器具、工件、材料摆放

1、工作场所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工具柜等应摆放整齐,平衡可靠。

2、各种工位器具、专用工模、夹具等应牢固可靠,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3、产品、坯料等应限量存放,不得妨碍操作。

4、工件材料等应堆放整齐,高度不许超过2米,高比宽不大于2比1。

三、生产区域地面状态

1、车间安全通道应以醒目的划线界定。

2、.车间人行通道宽度不小于1米,车行通道宽度不小于1.8米。

3、保证 通道畅通,不得堵塞或侵占。

4、为生产设置的坑、壕、池等应有牢固的防护栏或盖板,夜间应有照明。

5、作业场所的工业垃圾、污油、污水及污物应及时清理干净。

6、人行道及空地应平坦,无绊脚物。如有绊脚物应设醒目标志或防护措施。

四、防尘、防毒(含物理因素)设备设施

1、防尘防毒设备应完好,能正常运转、排尘排毒效果好。

2、主管道和支管道应无破裂、泄漏。

3、集尘(毒)风罩应完好、有效。

4、闸板应灵活可靠,无破损。

5、滤料(或元件)及时清洗更换,保证完好有效。

6、不产生严重的二次扬尘(毒)。

7、防尘防毒设备设施的合格率指标应按设备维护保养完好率考核。

8、电离辐射、微波和高温等物理因素作业点的防护设施及操作者防护用品应完好,符合标准。

五、工业噪声

1、和产区域和作业场所的噪声要符合标准规定,超过标准要限期整改。

2、对产生噪声的和产过程和设备,工艺部门设计时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措施,用低噪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强声的设备和工艺,从声源上根治噪声。

3、新建、改建、扩建、引进工程项目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噪声控制,必须严格执行 “三同时”评审。没有评审或评审不合格的一律不准施工和投产。现有场所见噪声超过标准规定的生产车间和生产场所,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限期达到标准要求。在未达标前,可发放个人防护用品,以保障职工健康。

作业环境管理制度2015-07-20 15:20 | #2楼

1、目    的:

1.1通过制定该文件,明确工作作业环境的要求,以便作业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

2、适用范围:

2.1适用于本企业所有作业区域的管理。

3、定    义:

3.1无

4、职    责:

4.总务部负责制定作业环境的标准要求。

4.2各部门根据制定的作业环境的标准要求,做好本部门的作业环境,并加以保持。

5、作业说明:

5.1作业环境管理规定

5.1.1整理(1S):

区分要用和不要用的物品,不要用的物品清除掉。目的是把“空间” 腾出来活用。

5.1.1.1全面检查工作场所(包括看得到或看不到的)

5.1.1.2及时清除车间内储物柜、墙壁上、过道、走廊、楼梯的不要物品。

5.1.1.3定期清除文件柜、文件架、文件夹不要的文件。

5.1.1.3及时清除办公桌台面、抽屉不要的物品。

5.1.1.4定期清除电脑软体内不要的文件。

5.1.1.5及时清除厂区内、仓库通道内废弃物品。

5.1.1.6没有不必要的隔间影响视野。

5.1.1.7及时清除储存产品的场所内不要的物品

5.1.2整顿(2S)

要用的物品依规定定量、定位地摆放整齐,明确地标识。目的是整齐、有标识,不用浪费时间找物品。

5.1.2.1文件柜内的文件资料实施定位化,并摆放整齐有标识

5.1.2.2办公用的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文件柜、书写板、办公桌椅等办公设施要

实行定位化,并摆放整齐。

5.1.2.3办公桌台面上的办公用品要摆放整齐。

5.1.2.4公司内所有的样品、样板及成品、半成品、检品、待检品等要实行定位、定量化,并摆放整齐

5.1.2.5要共同维护好食堂、卫生间、会议室等公用场所,所用的物品从哪里拿放到那里去,并摆放整齐。

5.1.2.6仓库内的产品、主料、里料、辅料、设备配件等要分类、分区、分架摆放整齐有标识。

5.1.3清扫(3S)

清除现场的物,并防止污染的发生。目的是清除“脏物”,保持现场内干干净净、明明亮亮。

5.1.3.1要定期清扫办公场所的地面,使其不准有烟蒂、纸屑、水渍以及灰尘等杂物。

5.1.3.2要及时清扫办公区域用的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文件柜、空调、钟表、书写板、办公桌椅等办公设施使其保持无灰尘。

5.1.3.3要定期清扫天花板、墙壁、屏风、窗玻璃,灯罩使其保持干净亮丽无灰尘。

5.1.3.4要每天清扫各加工场区内的地面、机台、灯罩、案板等表面,使其干净、无灰尘。

5.1.3.5每天要清扫餐厅所有角落(特别是死角的地方),所有物品使其保证无污染源。

5.1.3.6要每天清扫院内、卫生间公共场所,使其保持无杂质、无异味、干干净净。

5.1.3.6卫生间清扫用具本身保持清洁,悬挂或定位摆放。

5.1.3.7要每天清扫会议室公共场所,使其保持干净明亮。

5.1.3.8墙壁、窗玻璃、电脑等处不准乱挂乱贴。

5.1.3.9要定期清扫仓库内的各个角落,使仓库内的环境宽敞、干净、明亮。

5.1.4清洁(4S)

将前3S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成果。目的是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

并显现“异常”之所在。

5.1.4.1要经常整理、整顿本职责内的岗位。

5.1.4.2清扫要用心、要彻底。

5.1.4.3要保持着装干净整洁。

5.1.4.4要按期点检与公司环境有关的所有物品、所有角落,发现异常现象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使公司的环境始终保持干净整洁,令人感觉很舒服。

5.1.4.5要有规定的吸烟区和休息区。

5.1.5(5S)安全

时刻要保证对人身的安全、产品的安全。目的是使人身不受到伤害,产品不受到损坏。

5.1.5.1成品、半成品及原辅材料要有防潮、防尘、防蛀措施,以防产品损坏。

5.1.5.2储存产品的区域要配备灭火器,并且要保证良好的通风。

5.1.5.3危险区域应有危险警示标识。

5.1.5.4车间工作区域、办公区域、产品储存区域要有足够的照明。

5.1.6 (6s)素养

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良好习惯。

5.1.6.1要共同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5.1.6.2要做好个人的语言礼仪;

5.1.6.3要注重个人的仪表礼仪;

5.1.6.4要注重个人的行为礼仪;

5.1.6.5要经常对员工进行教育训练;

5.1.6.6综合提高员工的素质;

5.1.6.7要推动公司的各种精神。

【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作业环境管理制度01-01

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2-17

生产作业环境管理制度04-20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04-02

叉车安全作业管理制度03-29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02-15

安全作业证管理制度03-29

★登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05-12

动土作业安全管理制度01-01

明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