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老年病房安全管理制度
老年患者的安全管理与护理
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而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地识别、评估和控制。老年患者是医院患者中相对特殊的群体。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退化、机体的总体功能下降,加之老年患者慢性病多、病程长、病情重、用药复杂等特点,影响老年患者安全的危险因素大大增加,成为老年患者疾病康复的极大障碍。总结分析导致老年患者安全问题的各类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管理措施,从而更有效地预防老年患者的意外发生降低疾病的潜在风险,能更有效地提高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效能。
1老年患者安全问题的因素
1.1生理性因素 老年人由于各器官生理机能退行性变化,往往反应迟钝、行动迟缓、感觉迟钝、平衡能力下降,使发生意外事故的机率大大增加。容易跌倒一次或多次。(1)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喉腔黏膜萎缩、变薄、喉的感觉减退、咽缩肌活动作用减弱,咳嗽反射与喉反射减弱而导致误吸、易噎、易呛,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2)老年人各系统功能衰减,消化、吸收能力较弱,长时间食量不足以致低钾,从而引起肌肉活动无力,活动中易发生跌倒。
1.2病理性因素 (1)老年患者患脑血管病后,肢体活动障碍,平衡能力差,导致身体应急适应性、协调性欠缺,易发生意外损伤。(2)老年痴呆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大脑器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记忆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病性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由于患者的自理能力丧失,易导致日常活动中的意外损伤。(3)疾病对导致机体对药物的吸收、排泄、生物转化均有一定影响,加上药物的副作用等会诱发跌倒。如抗精神病药物抗癫痫药物等扩血管药物出现头昏跌倒。(4)老年患者病多、身体差,病程长,长时间卧床易导致皮肤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1.3心理性因素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睡眠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精神问题。现今社会常见的空巢现象,离退休综合症、高楼住宅综合症,使得老年人与外界接触机会很少,导致孤独、压抑等负性情绪,如果处理不好,则可能出现自杀自伤等意外情况。
1.4药物性因素:老年人由于退行性变化,其理解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诸多病人病理生理因素使得老年人不能准确和按时服药,造成少服、多服、错服、漏服等现象发生。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的服药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评估不足,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了解老人困难,在执行过程中未遵循服药到口原则,如替老人打开药物包装,备水、及时督促服药等。从而导致老年患者少服、多服、错服、漏服药等现象发生。
1.5院内感染因素 (1)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大,胸腺退化、T细胞数量和功能减退,白细胞吞噬能力减弱。(2)老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与院内感染呈显著的相依关系,住院时间越长,医院内感染机率越高。
1.6环境因素 由于衰老和器官功能减退,老年人常有视力模糊,四肢活动协调性差,记忆力、理解力下降,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差。(1)病区环境因素常常是导致老年人发生跌倒、损伤的重要因素。如:病房灯光昏暗或直射;地面不平或有障碍物,积水、太滑;楼梯、家具多棱角;病床高度不适,无床档;座椅不稳,无扶手靠背;轮椅等厕所地面滑或厕内无扶手;床旁无呼叫器等。
1.7技术性因素 (1)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不扎实,病情观察能力不足,缺乏临床经验,对疾病的发展变化缺乏预见性,看不到安全隐患,不能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等。(2)工作责任心不强,由于市场经济运行深入,冲击着人们的道德观念,以致部份护理人员的服务意思有所滑坡,表现护士态度不严谨专业思想不牢固,缺乏敬业精神和慎独精神。个别护士工作中未能认真执行护理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不认真执行护量技术操作规程,职业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3)护理安全意识薄弱,护理人员除完成病人的一般治疗不能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而采取防范措施。如不稳固的凳子不及时找人修好,地面有水渍不及时拖干,日常用品放在不易取的地方,对老年人出现的任何症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2安全管理及对策
2.1认真做好评估病人,做好预见性护理、护理人员对住院老年患者进行祥细的、全面的评估找出不安全因素、评估住院患者易发生跌倒,走失、压疮、窒息等安全方面的问题,护士要将病房制定的安全提示告之病人、家属、陪护。通过评估掌握病人病史及相关资料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和教育。
2.2做好药物护理,首先要评估病人的服药力。病人会出现“服药能力下降”如:漏服,多服现象。因此,护士要做到服药到口、分药时还要让病人将其自备药取出,核对病人服用。对服用镇静催眠药的病人服药后须安排卧床休息避免走动,对服用降压药病人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指导病人起床或改变体位时动作缓慢;对服用降糖药的病人须告之按规定餐前餐后服用。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一般来说,老年患者多种疾病且所患有慢性病还具有病史较长不易治愈的特点,因此许多患者不仅长年反复用药而且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夜间或睡眠中给老人服药,一定要把老人叫醒后再服药。以防似醒非醒服药误人气管造成呛咳,粉剂应装胶囊或加水混成糊状再服。护士必须重视病人的用药指导,仔细地给病人解释用药的目的时间、方法,必要时训练病人自我服药的能力。
2.3做好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不安全因素的认识和预防。不断提高心理沟通技术,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情绪波动,及时发现心理问题,作好情绪疏导工作。
2.4改善病区环境设施:认真做好环境安全评估,对潜在的伤害因素进行整改。使病房环境安全舒适。如对湿滑地面的处理。床脚轮椅的稳定性好,走廓扶手、病房宽敞减少各种障碍物,室内光线充足柔和,有夜灯设置.厕所的方便程度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地面滑时要竖立“小心地滑”的黄色警示牌。并及时拖干。以确保病区环境的安全。
2.5加强护士培训、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强化职业道德,提倡奉献精神,定期进行有关护理安全的案件分析,并针对目前病房存在的不良现象进行深入剖析,以提高护士对职业责任感的认识,从而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做到警钟长鸣。与此同时,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关爱护士,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对在护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护士给予表扬和奖励。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慎独精神,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了解护理人员的思想动态,护士长发现不良思想动态及时进行教育,使护理人员树立良好的道德和职业行为,在护理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慎独精神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加强责任心。防范意外发生,包括:指导合理用药;用餐时避免用刀叉,少量多餐,进食高营养消化食物,进食要细嚼慢咽,牙齿稀少者,要将食物调成糊状,对吃干食发噎者进食时给予汤水;皮肤保持干燥、清洁、每天湿水擦洗1-2次;轮椅使用前。先锁定防止移动。
老年病房夜间护理的风险管理
“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界的共识,而老年人因自身生理功能的下降,常可影响老年人的安全,风险系数大大增加。夜间护理是整个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从时间上来讲约占2/3.目前的护理模式,夜间护理工作常由1名护士单独完成,整体护理的各项要求从白天延伸到夜间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夜间很容易发生各类差错。随着患者及家属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医疗处理条例》的实施,提高护理风险管理,确保护理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老年病房夜间常见的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
1 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教育,提高护理风险的识别能力
针对老年人常见的夜间安全问题,如坠床、跌倒、猝死等,对每个新入院的患者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对有既往史的患者提高风险等级,与家属沟通,提出防范措施,予以落实,并详细护理记录。规范风险处理机制,一旦发生上述安全问题,执行处理程序,不至于慌乱。
2 做好患者的宣传教育工作
老年人往往不服老,高估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出于不愿麻烦别人的心理,喜欢自己动手,对这样的老人做好说明工作,让他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和活动能力做到心中有数,及时阻止不安全的行为。
【老年病房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病房管理制度09-10
病房管理制度05-10
病房护理管理制度04-16
医院病房管理制度04-17
病房管理制度(15篇)01-24
病房管理制度(精选20篇)02-20
病房管理制度14篇02-18
病房管理制度(精选11篇)10-24
病房管理制度(精选9篇)08-05
病房护理管理制度5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