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安全生产重在制度建设
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永恒的主题,孝义市阳泉曲镇党委、政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做到职责与设施相配套,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生产与管理相协调,实现了安全工作的三个转变:一是从各类安全事故的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转变,把工作重点放到预防安全上来;二是从单纯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转变到质量标准管理上来;三是从传统的安全生产模式转变到增大安全投入,提升技术装备,增强抵抗灾害的能力上来,从而把煤矿安全生产落到实处,五年全镇煤矿保持安全生产无事故。
一、突出重点,重拳出击,建立私开煤矿综合治理机制
该镇煤铝铁资源分布广,埋藏浅,易开采,加之近年来矿产品尤其是原煤价格一路攀升,受到利益驱动,私开矿主铤而走险,私开矿死而复燃,为此镇党委、政府全力刹禁,开展安全生产大整治,专门组建一支20余人的矿山纠查队,采取定期排查和不定期巡查相结合的办法,对私开矿露头就打,今年以来,由矿山纠察队牵头,地矿、公安配合,动用推土机和半装机等大型机械多次采取联合行动,填平炸毁私开煤矿13座,私开煤矿洞口82个,为堵塞漏洞,彻底取消私开矿,镇矿山纠察队还在镇交通要道设立流动卡,凡出自私开煤矿的矿石和原煤一律没收,市公安局配合,对非法使用火工品私开矿涉案人员依法给予刑事拘留,今年已拘留4人,罚款5万元,从而进一步巩固了矿业秩序整顿成果,消除了不安全隐患。
二、立足防范,强化监管,完善安全生产监督机制
煤矿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从源头上杜绝事故发生,阳泉曲镇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督机制,通过政府监管,法律规范,政策导向、经济制约、宣传教育等手段,逐步建立了安全生产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推行领导干部蹲矿责任制,建立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领导体系。为实现对煤矿的有效监督,确保政令畅通,镇政府对19对煤矿矿坑都配备了蹲矿负责人,其中13名为镇干部,为真正求到实效,防止走形式,镇政府跟全体蹲矿负责人签订了责任状,规定每个蹲矿人员必须24小时坚守岗位,认真做好“工作日志”,如实填写“煤矿违规作业登记册”和“煤矿紧急情况报告单”,同时镇政府还对各煤矿及蹲矿进行不定期巡回检查,一经发现脱岗现象及时对相关人员严肃处理。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提高安全生产系数,建立安全生产支撑体系。近年来,该镇抓住煤炭市场持续好转的有利时机,鼓励企业加大安全投入,提高技术装备,从物质上提高预防抗灾害的能力,特别是今年以来,全镇开展了煤矿安全基本条件评估活动,多方筹资1900万元,推进煤矿安全基本条件进一步改善,逐步形成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
三、管理服务并重,建立安全生产服务和教育机制
该镇寓教育和安全整治于服务当中,采取多种形式为煤矿企业服务,镇安监中心常年为企业搞测量,设计采掘规划,汇制印图,编制作业规程,帮助延续换证资料,协助安装安全生产的设施和设备,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
安全生产的前提是思想认识的提高,为此该镇加强了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全镇干部参加了安全生产法规培训班,要求各级干部必须具备煤矿安全技术知识,熟悉国-家-安-全法规中的有关规定,同时结合“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要求,各煤矿逐条逐项对照,认真检查,积极整改,提高了安全生产工作水平。
质量安全风险管理重在体系机制建设
如何建立起质量安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把对风险管理的深刻认识和原理方法,真正转化为提升检验检疫监管科学性、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和能力,是我们目前扎实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风险管理体系机制建设,应追求主体责任明确,管理对象明晰,工作流程清楚,管理标准完备。
最近,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强调,要把风险排查整治作为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的具体行动,把风险管理作为抓质量、保安全的重要切入点,实现质量安全隐患发现在前、处置在前,在新形势下履行好检验检疫保国安民的职责。由此可见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实践告诉我们,一种先进的工作理念,只有当它在工作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机制时,才能全面、稳固、长久地发挥功效。因而如何建立起质量安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把对风险管理的深刻认识和原理方法,真正转化为提升检验检疫监管科学性、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和能力,是我们目前应扎实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我国古代,就产生了朴素的风险管理思想,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防患于未然”,“见利思害”等哲理名言就是这种思想的精妙表达;而对于作为国家行政责任的风险管理,2600多年前的齐国良相管仲就提出了“政之所行,在顺民心”,而“顺民心”又重在“四顺”,其中一顺就是“民恶危坠,我存安之。”“危坠”就是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风险,“存安”就是化险为夷保平安。到了现代,作为管理科学范畴的“风险管理”,在国际上已形成了一个科学体系,在ISO9000、HACCP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检验检疫分类管理措施中,得到了精确细致的体现和运用,其理念、方法和手段也已经从制造业领域引入到了公共行政领域。
今年2月6日,国务院颁布实施我国质量发展中长期规划《质量发展纲要》,在强调加强质量监督管理时,尤其提出要建立健全我国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健全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和国境卫生检疫疫情风险监控,切实做到对质量安全风险的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4月28日,国务院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2年行动计划》,又对加强质量安全风险排查作出了明确规定。
当前,检验检疫工作直面和应对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工作质量、干部队伍三类风险。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和总局的“十二字工作方针”,给我们指明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方向:质量安全监管应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内容、为中心环节,把工作重心由过去偏重处置“已经发生的问题”转变为重在监控好“可能出现的风险”。
风险管理体系机制建设,应追求主体责任明确,管理对象明晰,工作流程清楚,管理标准完备。
2015年5月,广东检验检疫局党组综合产品质量与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督查、调研成果,开始着手进出口敏感商品的风险管理规程建设。通过几年来不断深化的探索、实践,我们认识到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加强风险管理的资源配置。在机构、人员、培训、设施和制度等方面,加大对风险管理工作的投入和保障力度。今年年初,广东局为强化风险管理职能,在进一步明晰各业务处室职能的基础上,经总局批准设立了风险管理综合部门——风险管理处,专司全局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协调、指导工作,目前已经在风险排查整治活动中履职运行;在绩效考核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加大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目标的权重,用制度强化风险管理工作导向。
二是完善风险管理工作规范和预案。以往的工作预案,偏重于对突发质量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与风险管理注重防患于未然的理念、方法是有差别的。因而在已有的各项检验检疫应急预案基础上,有必要再重点细化完善质量安全、工作质量、干部队伍三大类风险管理工作规范,按风险管理的规范运作方式和流程,明确这三类风险管理的责任部门,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今年3月,广东局结合总局要求和自身特点,制订印发《广东局规范权力运行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和《广东局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暂行办法》,对全局机构和人员在行使出入境检验检疫、监督管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以及检验检验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权力等不同环节的廉政风险,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提出预防对策,实施分级管理,加强对干部日常约束和监督。
三是整合风险管理多种辅助手段。近年来,广东局按照总局的部署,扎实推进执法稽查、出口产品质量白-皮-书制度、进出口产品全申报、出口工业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廉政风险防控等工作。这些各有侧重的专项工作,其实都渗入了风险管理的理念、方法和要求,都可以围绕“风险管理”这个中心环节进行有机融合,使其相辅相成,多渠道、多手段指向风险管理的工作目标。如广东局经过长期的线索排查和研判,近期捣毁了5个制售假检验检疫收据及证书和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的窝点,清除了一个巨大的质量安全风险源。
四是拓宽风险管理信息收集渠道。信息收集分析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没有信息来源,就无法识别、评估和预警风险,信息不准不全,就难以正确决策处置风险。信息渠道畅通,我们对风险的监控才能耳聪目明手快。风险信息收集,要注意综合运用多种渠道:一要进一步发挥12365举报投诉热线广泛联系社会和消费者的监督作用;使12365成为具有品牌效应的质量执法服务窗口;二要更加注重对媒体报道和网络舆情的关注和回应,并密切与重点媒体记者的日常沟通联系;三要加强实验室检测和口岸一线检验检疫数据统计分析,从中捕捉苗头性、趋向性问题信息;四要加强业务处室的专题调研。针对辖区内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质量安全因素,定期进行潜在性、前瞻性风险信息调研,寻查动态风险源头。
五是把握风险排查整治重要契机。总局部署“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活动”,广东局把它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安排落实,作为一次促进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契机来把握,从点到面、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全面排查各种质量安全风险和突出问题,并确立了37个重点排查整治项目,以“发现了什么风险、解决了什么问题、建立了什么制度”来衡量这次排查整治是否取得成效,力争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探索、建设上有所突破。南海检验检疫局按广东局要求,清理自行制定的业务管理规章制度及规范性文件97份,确定需要进一步规范的问题13个;改变过去局班子成员“一竿子插到底”的业务分工管理方式,建立起条块结合、分工合作的管理机制,降低了因缺乏协商,可能处置失当的风险,在“两废”与冻品等敏感商品的管理上质量更有保障。
一如事物总是变化不息,质量安全风险因素也处于动态变幻之中,这就决定了风险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是有时间段的,而风险管理工作却要持续开展,持续改进。建立起了好的体系机制,就能保障这项工作不松懈、不间断地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重在制度建设】相关文章: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制度04-03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制度4篇04-03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01-14
安全生产的制度01-18
安全生产制度01-31
生产车间安全生产制度03-14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6篇)01-14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6篇01-14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篇04-02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