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数学日历填空活动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教师作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注重导入环节的设计。
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在课的一开始利用“一位小朋友的妈妈今年30岁了只过了7个生日,妈妈的生日应该是几月几日呢?”进行设疑,引出年、月、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2、注意发挥了学生组内合作、组间交流的作用,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去探索(如对大月、小月的探索,对平年、闰年的探索等),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与同伴进行交流。通过合作学习,充分发挥整体的优势。在小组中,每人都有交流、表达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教师只是进行点拨。只有这样,学生经历了完整的学习过程,获得了深刻的体验。
3、注意练习的设计多样化,重视参透德育教育。
本节课我结合教学内容渗透了这方面的思想教育,力求做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学生学习了“大月、小月”之后,圈父母生日的活动环节,无不体现了孝敬父母思想教育,这种思想方面的教育能够在一节数学课中达到了很好的结合,还是挺有成就感的。之后,又让学生做了一个游戏,男生表示大月,女生表示小月,教师说月份,是大月男生站起来,是小月女生站起来。这样的练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喜欢做。还及时巩固了“大月、小月”的知识。学了“平年、闰年”后,并结合1949年新中国成立、2015年神州六号成功发射的事实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判断2015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设计自然,并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4、注重了学科知识间的整合,着重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和科学性。
这节课虽然与数学知识密切相关,但同时又与科学课程和历法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知识进行研究,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5、注意小结的作用。
小结是本课教学的一个升华,在小结部分,我设计了一个谜语:“最长又最短,最多又最少,最快又最慢,最贵又最便宜的是什么?”学生猜到时间后,我又提了一个问题:“我们今后应该怎样对待时间呢?”这样又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教育。
6、注意作业布置。
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后的实践活动我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了不同的体验和发展。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在思考和创新的体验中构建了知识,而且是在交流、讨论和探索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培养了数学学习的能力。
“教学永远是不完美的艺术”,反思本课的教学,在关注学生上还有些欠缺。
1、对于课堂的气氛调控,虽然我在课中结合表扬奖励、给学生笑脸,学生的积极性与配合程度都还算高的。但是在课前的几分钟如果我能很好的与学生进行聊聊天,说说话,以便进一步熟悉及进入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我想效果会更好。
2、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逐渐感受到:只有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摆正师生之间合作交流的关系,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热情,才能教好学生,才是真正的师者。
总之,在培养学生初步的运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还欠缺考虑。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数学日历填空活动反思】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活动反思:有趣的日历05-12
认识日历教案及反思03-23
幼儿园教案 日历反思05-07
大班数学《认识日历》教案01-15
大班认识日历数学教案04-01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日历11-26
数学活动《春游》反思12-07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06-12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03-25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