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动物之最 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动物的特殊本领,知道动物的本领和环境及生活习性的简单关系。
2.通过接龙对抗赛,增强与同伴交流分享动物趣事的热情,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拓宽知识面,持续地对动物世界有趣现象进行探究。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物之最》。
2.实物准备:打印材料(动物明星牌),教师再自行准备若干种其他的动物明星牌。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1.教师: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朋友,也了解了很多关于动物的信息。你们能说说,
你们最喜欢的动物是谁吗?
2.教师播放课件【视频欣赏】:请幼儿说一说,视频中的小动物有什么特别之处。
3.教师:这些小动物都有很厉害的地方!而且是所有动物中最厉害的!我们今天来学一学
好不好?
二、认识“动物之最”
1.教师播放课件【图片欣赏】,请幼儿了解图片中的几种动物的主要本领及生活习性。
①请幼儿相互交流。
②请幼儿自选一张动物的图片,观察和交流。根据需要可设计如下问题:如,它们生活
在哪里?长的什么样?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它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本领?
③给小动物颁发奖牌。请幼儿观察并小组讨论:应该给这些小动物颁发什么奖?为什么?
2.教师播放课件【儿歌欣赏】,请幼儿边欣赏儿歌边学习知识,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巩固。
三、“动物之最”对抗赛
1.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朋友,也了解了很多关于动物的消息。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动物之最”对抗赛。
2.教师交代活动规则:
①幼儿分成两组,相对而坐。每组轮流代表抽取一张挂图剪成的单个动物明星牌。说出
这种动物之最。例如:鸵鸟是体型最大的鸟类,是下的蛋最大的动物,是跑得最快的鸟类。
②每说对一种,得一块“动物之最”记分牌,最后哪队记分牌多,即获胜。
3.幼儿大胆表述,踊跃发言。对于有异议的信息,另一组幼儿反驳并说出理由。
4.统计得分,评出优胜组,颁发“动物之最”小博士奖牌。
活动延伸:
1.教师播放课件【仿生图片】,让幼儿简单了解人类对动物的创造性模仿。
2.可在教室布置“动物之最”的栏目,帮助幼儿不断收集相关的动物之最,形成资料的共享。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很好的引导幼儿讲述出来自己的已有经验,并通过图片了解了更多动物之最。孩子们在不断的讲述、观察中拓宽了知识面,提升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带幼儿观看动物专集课件,让幼儿观察、了解这些动物在哪个方面比较突出(脖子最长的动物是长颈鹿;鼻子最长的动物是大象;跑得最快的动物是豹;最凶猛的动物是老虎;嘴巴最大的动物是河马;尾巴最漂亮的动物是孔雀)。最后老师和孩子们共同总结出:我们只要从自己做起,爱护小动物不去伤害它们,维护我们生活的环境,这样小动物就会快快乐乐的生活下去。
教学有的地方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幼儿们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讲述了自己对动物的了解,通过幼儿的回答,教师出示动物的图片,肯定幼儿的回答。在此环节中幼儿举手的特别多,孩子们对老虎,长颈鹿,豹等动物之最掌握很好。但这些知识我发现我班幼儿在小班,中班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我应该更加深入的让幼儿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不太接触到的动物,从而使幼儿更加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最特别的地方,让幼儿的知识更广泛。
这节课因对大班幼儿认知能力不够,第一环节的设计,要求太低导致孩子们的课堂气氛不活跃。在活动设计上给孩子们说的机会太少,以后在活动设计上应充分了解幼儿发展的认识水平,结合孩子们已有经验,给予适当的调整,达到这个年龄段应该达到的要求。
【动物之最 活动反思】相关文章:
动物之最活动反思04-17
动物之最教案及反思02-22
动物之最教案04-18
动物之最教案10-27
动物之最大班教案05-13
动物之最教案15篇02-25
动物之最大班教案01-27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之最12-09
大班科学动物之最教案12-03
动物之最大班教案15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