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度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要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应急工作原则,加强法制观念,依法应对突发事件。 2、院内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至少包括医疗救治组、疫情管理组、后勤保障组等。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应急系统。 3、各有关科室应首先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讯设备、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物品等物资的调配和储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服从卫生主管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4、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发现疑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时,应立即用电话通知疫情管理人员,疫情管理人员要立即报告院长,同时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报告。 5、疫情管理组在上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同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搜索密切接触者、追踪传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进行疫点消毒及其技术指导。 6、医疗救治组负责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进行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 7、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按规定进行留验和医学观察。拒绝配合的,报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 8、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 9、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控制等各项制度和措施,做好人员防护,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做好污物、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10、医院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任务,定期对医生和实习生进行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 11、定期组织院内科室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演练,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
1、报告内容:
(1)传染病暴发疫情:某种传染病就诊数突然增多,有可能发生暴发、流行时;
(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数天内就诊多例同一病症的不明原因的疾病,或就诊同一症状病例有相对地区聚集性;
(3)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
(4)历史上未曾出现过或本地罕见的传染病;
(5)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报告时限:卫生院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在2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3、报告方式:以电话报告为主,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网络报告。
4、对法定传染病疫情,除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外,还需进行网络个案报告。
5、配合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同时开展灾后防病工作报告,如灾后居民伤情报告、灾后就诊变化等报告。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度】相关文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度04-2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制度04-1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登记制度04-14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度04-1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04-1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制度12-0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度 (9篇)04-2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度 9篇04-22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04-1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3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