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教师学期教学反思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 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认为应当将“反思”视为教学工作的本质特征。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然而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自觉性的增强,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是要有一个过程的。作为学校,加强对教师教学反思活动的组织管理,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在对教师教学反思活动的组织管理方面,采取了如下具体策略。
一.加强校本学习活动的管理。我国众多优秀教师、教改先行者成长历程,正以生动的事例诉说出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的规律性进程: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课堂行为→关注新理念的课堂设计→关注学生收获的行为调整。连接这三类活动的是两次有引领的合作反思:(1)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间的差距;(2)反思理性的课堂设计与学生实际收获间的差距。在这样的多次往复中,完成更新理念、并向行为转移的两个飞跃。在这个过程中,新理念占据着非常核心的作用。教学反思需要理论的支撑,学习理论,以形成理念高地。学校建立学习组织,形成教师自学、学科教研组合作学习和全员培训三级学习网络。学科组学习每两周安排一次。学区全员培训或专题讲座,每学期不少于两次。集体学习以理论专题学习为主。学科组内骨干教师轮流负责,每次学习确立一个学习主题,选择学习内容,由骨干教师主讲,学科组教师学习、讨论;全员培训由学科骨干教师专题讲座,教学问题探讨。自主学习要求教师自觉在工作之余安排好每周的自学时间和内容,并按要求做好适量的读书笔记(青年教师每学期理论摘录3000字以上)。
二.对教学反思提出质和量的要求。因为反思能力的提高有一个不断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我们规定青年教师每周一篇教后感,每月至少撰写教学反思一篇,在校园网上交流。每学期至少有一篇反思在县教研网上发表。有了这种规定,有利于克服学习上的惰性,有利于教师学习从他律到自律以至自觉,有利于反思质量的提高。我校在去年下半年当中,青年教师按规定撰写了300多篇教学反思,按要求上交学校120 篇,送交县评比的17篇,获奖14篇。按规定上交学校论文64篇,送交县参评的10篇,获奖6篇。这充分反映了青年教师学习教学理论、开展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青年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三.构建“课例”教研活动模式。这是实践、反思活动得以进行的运行机制。基本环节为“教学设计-实践尝试-分析诊断---课堂观摩----教学反思”。
(1)设计预案。课例研究小组(集体备课组)事先设定共同关注的主题,围绕主题学习理论,形成理念高地。选择一个课例,设计教学新方案。
(2)实践尝试、分析诊断。从我们学校培养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这里通常安排两个轮回。即第一次试教,试教后反思,反思内容为理一理方案的设计是否符合新理念,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想一想教学策略是否需要调整,教师的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找一找,不成功的症结在哪?第二次再试教,按改进的教学方案实施课堂教学,然后再反思。想一想调整后的教学取得哪些预期效果,哪些方面还有待研究……与此同时选择恰当的观察技术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观察课堂,共同诊断,引发对困惑的解释、分析和思考。
(3)课堂观摩、总结反思。课后共同反省教学方案与实际效果的差距。在深入反思、讨论中,对成功经验进行理论概括,撰写案例分析或教学反思,为教师建立反思档案袋,逐步建立校本研修资源库。
四.多种形式的反思活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反思活动能提高反思的广度和深度。我们通常采用个体独立反思、群体交互反思、榜样对比反思等方式。
个体独立反思。个体独立反思是基础。因为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因此,我们强调独立反思,强调内因基础。个体独立反思在内容、形式、时间、空间上较少限制,自由度很大,是教师经常采用的方式。
群体交互反思。由于个人能力的局限,独立反思往往使反思不够全面,不够深入,因此我们也常常采用群体交互反思的方式,即独立反思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在听取同伴意见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反思,使反思得到补充,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与此相对应,我们开展同伴互助的协作课教学实践活动。每月一次教师在年段组内开展协作性听课。协作性听课常常采用同教材异教案、同教案异班级对比听课。这种课,时间、地点、内容、形式、听者、被听者都由教师自由选择、安排,体现一个“便”字;教师之间没有指导与被指导之分,是合作伙伴关系,大家协调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突出一个“助”字。其优点是互助合作,共享经验成果。
榜样对比反思。这是独立反思与骨干引领相结合的反思。把教学骨干对某课堂教学的课后思考,与自己对同样的课的课后思考对比起来,教学骨干常常有与众不同的见解,有一个较高起点的引领,使教学反思得到深化。与此相对应我们开展骨干引领的示范课教学实践活动。每学期组织学科带头人送教活动,让学科带头人展示他们的精品课。我们还开展师徒结对的同教材引领课,其优点是切实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
五.教学反思活动的管理。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对教师反思能力提高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我们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
1.坚持个性化评价。教师素质是影响教师课堂行为表现的主要因素之一。每个学校的教师队伍都会有老少不一,良莠不齐的现象。如果用一把尺子量人,最后领导眼里只剩下屈指可数的那几个教学骨干。然而学校的发展,学生质量的提高,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因此,领导必须尊重每一位教师劳动。要充分发挥每个教职工的积极性,对课堂教学实施个性化评价:尊重每个教师的个性,针对不同教师的特点,给予个别化的引导。课程的性质不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不同,评课的标准、侧重点乃至方法也应不同。另外,评什么,怎样评?标准事先公布。听课前把评教师优势的发展还是评劣势的改进事先告诉教师,这样对教师的课堂反思的帮助更大。
2.关注专业引导。每学期一次课堂教学考核课、每周一次随堂听课,领导以丰富的实践经验用于指导教师课堂实践,促进专业水平的共同提高;领导抱着研究的态度听课,关注教师课堂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通过与教师协商、探讨、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领导听课后给教师评足优点,指明努力方向;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引导教师透过热热闹闹的形式,关注课堂的实质——一节课下来究竟让学生学到了什么;帮助教师课堂教学成果的总结和推广(指导修改教学反思案例、论文,召开经验交流会);为教师请专家、师傅,与教师进行平等、民-主的沟通和交流。学校提倡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选择、邀请学校领导、学科组长、或指导老师,深入自己的课堂听课,求得及时的指导点拨。这种课,通常是青年教师拜师学艺的一种方式。其优点是调动青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激发青年教师自主发展的要求。指导老师或领导以平等的学习交流者的身份出现,消除青年教师被动接受听课的紧张感。
3.创造合作平台。安排合作交流的机会,每二周至少一次;制定合作计划,由教研组长牵头商量制定活动计划;提供信息支持,参加小组会议,观摩和评价年级研究课,分享教师教学日记,交流书籍、文章、论文、课件、教案、培训笔记和自己的观点、想法;参与小组活动,支持教师间、教研组内或组间的合作,参与他们的合作活动,注意尊重教师合作时的感受;维护依存关系,合作体现形式主要有:小组目标、资料共享、面对面交谈;保证合作实施:同年级集体备课,相同教学内容,设计使用同样的共同学习的技巧或强调相同的合作方式; 相互观摩授课并聚在一起分析处理出现的问题;共同学习、研究、讨论与教育教学有关的理论和实践课中的问题。
在教学反思活动的管理中,通过个性化的评价,激发教师的积极性;通过专业引导和合作交流促进反思活动向广度与深度发展,教学反思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追求有效的反思活动的管理,目的正在于此。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小学语文教师学期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师学期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一学期小学语文教学反思02-08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06-06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荐】06-09
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04-14
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04-08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15篇03-31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15篇)04-01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06-08
小学语文假如教学反思04-15
小学语文《雷雨》教学反思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