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物理探究课反思
物理探究课教学反思
一、探究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
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分析判断能力还不成熟,自主性还不强,因此还需要给予正确的、及时的指导。在探究学习中完全放手、束缚太多都不现实,不仅不能实现教学目标,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也有负面影响。因此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既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也需要教师的必要指导,在互动中实现教学目标。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一节课中,最初是想完全开放,自主探究。即创设情景后,由学生观察、讨论、猜想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然后自行设计方案、小组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最终得出成像特点。但是,试教过程中,明显感到实在太难驾驭,有的学生甚至对我的意图也不完全明白,结果只好临时调整教学策略,效果自然不理想。通过反思,认识到只有好的愿望、好的理念,不考虑学生的现状,自然不会获得理想的效果。
二、探究活动允许学生出错,不追求活动的完整性
由于器材、环境、知识水准、操作技能等原因,学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有时误差较大。教师若以此为契机提出问题,通过分析、讨论,找出原因,改进实验方法,这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综合能力会大有益处。切不可轻率指责、否定。同时,课前分组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状况,活动过程中及时组织交流,以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携手合作以实现活动目标。当然,课后的补救也是必要的。对探究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小组或个人,教师应提供再探究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分析失败原因的基础上,改进实验方法,完成探究,消除失败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共性的问题,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措施补救,或提出新的探究课题。这很正常,正是问题或错误,才有了改进和创新。
三、探究活动中应加强多学科知识的渗透
在进行《平面镜成像》教学时,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属于轴对称的关系。初二数学中已学过轴对称的知识,如果用数学语言,平面镜成像中的四个特点(虚像、等大、等距、垂直)只需“平面镜所成虚像和物体相对镜面轴对称”一句话就够了。我意识到物理老师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各学科的发展。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课程是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上好探究课的标准在于:能否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否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能否使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的真实过程和方法;能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下一篇与初中物理探究课反思相关内容
苏科版物理教材加入了许多让学生探究的内容。对于这种探究课如何去把握,还需要不断的探讨。仔细地体会教材的内容安排,首先需要我们换一种思考方式,它是本着启发和引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中,自主的学习。意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创新意识;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并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意识和有目的的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有机会展示自己。要真正的达到这个目的,而不留于形式。
一、 首先老师要是一个探究型的老师
要让学生通过问题探究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老师就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好的平台,提供一个基本的发展环境。所以,老师首先就要成为探究型的老师。探究教材、探究学生、探究教法、探究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去探究,并如何在探究中提高能力。
探究式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探究的方法,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八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对这门课不了解,自主地去上好探究课的可能性不大。有些老师觉得上探究课的时间不好把握,内容完成不了,课堂效果也不好。刚开始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要想让学生有秩序的、有目的的、有效的上好探究课。老师就要是一个探究型的老师。探究型老师,主要是探究每一节探究课的方法、环节和相关知识的设计,以达到探究课对学生应该起到的作用。一节探究课中蕴涵着: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和价值观。这是老师课前备课及课上探究时候必须考虑的。哪一个环节考虑欠缺,课堂效果都会受影响。环节和方法设计上,还要考虑八年级学生刚开始上物理课和探究课,或是八年级下学期,在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和规律后,又如何去上探究课的差别。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才能起到探究课的真正目的。
二、设计不同剃度和类型的探究课,提高学生的能力
八年级在开始的探究课,应该主要是老师引导学生,逐个环节的进行。让学生体会探究的方法和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要过于限制时间。更不能为了时间而草草的收场。在经过了三四次探究课之后,探究课的有些问题和内容可以在课后作为预习作业,让学生课下或回家自己先进行。课上以讨论和分析探究实验的问题、现象及结论为主。到了八年级的下半学期,探究课就不能只局限在课本上的内容,要有让学生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拓宽。对每一次的探究课的提升空间要有预测。对比较优秀的学生,能够在点拨的情况下独立探究解决。对中上等的学生在引导下完成。其他学生可以只是在思维上、见识上有提高。在完成课本上的探究内容以后,提升能力的设计梯度要把握好,不可以太难。尽量要和本次探究课的内容或本单元内容有关系。
掌握就基本探究方法后,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和前面学过的知识内容,自己找课题,做课下的探究,老师做好指导。对于大多数学生,主要以完成教材上的探究内容为主。个别能力强的学生,要关注其个体的发展,老师可以对其课下多加引导,发挥其特长,挖掘其潜力。
三、实例说明
实例1:对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的探究
这节课过去是老师演示,学生观察,然后和老师一起把规律总结出来。对于学生没有动手和仔细的探究过程,学生平时不太注意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对于成像规律基本上就是去死记硬背,理解不够。现在改为让学生自己来探究。如果引导好,会有很好的效果。
本节内容是八年级上学期的探究实验,学生对物理课的探究实验还没有什么经验和规律,不知道如何去探究。这里老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课前准备上的引导。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初中物理探究课反思。
【初中物理探究课反思】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课教学反思05-16
物理课教学反思02-25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05-12
【热】初中物理教学反思08-20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推荐】07-26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热门】08-05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荐】08-07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精】08-08
【荐】初中物理教学反思08-21
【热门】初中物理教学反思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