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物理杠杆教学反思
我上了一节课——《杠杆》,感触较深。这节课我尽力找一个合适的载体来生动形象的把物理知识融入到一个学生熟悉的情境中,展现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
其中有一个道题目是这样的:小明买了一条2kg的鱼,因为现在的商贩有投机倒把的现象,小明想用刚刚学过的知识验证一下这条鱼是否足量。可是身边只有一把直尺和一个量程只有10n的弹簧测力计,还有一根系东西的细绳子。谁能帮小明来验证这条鱼呢?(条件是要保证鱼的完整。)
这道题的内容一目了然,不象有些含混晦涩的题目,读了半天不知所云,最重要的是它就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是每个人差不多都有过的经历。所以,题目一出来,同学们便跃跃欲试,谁都想大显身手,做个热心人,我便趁机抓住学生的心理,让他们展开小组讨论,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同时旁敲侧击,引导学生回到课本,回到基本的知识点,使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问题的能力,还牢牢掌握了所学的知识点。最关键的是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这节课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哦!原来物理就在我身边,原来物理这么有用!极极大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不禁使我想到,如果我们在每节课上都不断的给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而不仅仅只交给学生死板的知识点,那么,现在的课堂还会象现在这样毫无生机吗?
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首先要使学生掌握社会所需要的物理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并相应的训练某些技能技巧。与此同时要特别加强学生物理能力的培养。大家知道,物理学的根本特点就是以系统的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相结合。学习物理必须从观察和实验出发,把观察和实验的结果进行高度的分析和概括,最后运用这些知识点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把目光聚焦于课堂,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使今年的中考成绩再上一个新台。
下一篇与初中物理杠杆教学反思相关内容
初中物理“杠杆”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许多属于杠杆的工具入手,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主动观察、分析,从而抽象出杠杆概念,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实验得出平衡条件。教学要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基本理念,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理知识,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杠杆,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归纳杠杆平衡条件。
【教学用具】
1.钳子、起子、羊角锤、镊子、筷子、订书器、一瓶未开启的汽水等
2.分组实验器材:铁架台、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我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我们经常要使用工具,向学生展示已准备好的几种常用工具,使用这些工具有什么好处呢?
问:我想打开一瓶汽水,应选用什么工具如何做?激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利用多媒体进一步展示: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例如扳手、羊角锤、订书机等)。
我国古代就有了使用各种机械的先例。指出,虽然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但勤劳的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制造的各种简单工具,改善了生产条件,方便了生活。
多媒体显示:古代天平、桔槔、舂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使用情况。
教师总结并指出:生活和生产中的这些机械和工具实质上都是杠杆
教师提问:这些工具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杠杆)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由此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探究杠杆的共同特征,认识杠杆:
利用多媒体观察用撬棍撬重物的过程
学生讨论撬动重物的撬棍在使用时有什么特点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活塞式抽水机手柄压水画面
学生分析手柄使用时的特点
通过讨论,说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得到杠杆概念。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利用多媒体分析上述几种工具是否具有这一特征。
认识有关杠杆的五个基本概念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f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f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学生活动: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几个杠杆示意图,学生指出图中的支点、动力、阻力。并作出动力臂、阻力臂。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当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
提出问题:在什么条件下杠杆才能平衡呢?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
提出猜想: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都有关系
探究活动:
组织学生利用桌面上准备好的器材进行分组实验
教师:在实验中我们要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什么不要将钩码挂在多处?
引导学生就交流和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提示学生之间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交流。
让学生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依次排除错误的猜想,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实验结论: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阻力臂/动力臂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课堂练习:
教学反思:
学生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对于一些属于杠杆的简单机械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对身边的各种杠杆的探究,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热爱生活,让课堂充满活力,使知识的传承在探究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从而缩短生活与物理的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学习就是生活,物理就在身边。能从身边的物品中抽象出理想的杠杆模型──硬棒,并能指出它们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通过对杠杆的研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初中物理杠杆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杠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05-12
【热】初中物理教学反思08-20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推荐】07-26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热门】08-05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荐】08-07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精】08-08
【荐】初中物理教学反思08-21
【热门】初中物理教学反思08-22
【精】初中物理教学反思08-23
初中物理浮力教学反思08-24